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2024 (184)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在有關教育方麵體驗最深的就是有關教育投資的投入和產出比的問題。我本人在對自己的教育方麵,走過彎路有過慘痛的教訓。
我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看到了我自己我的老師,我們學校,我們黨和我們國家不能兌現讓我當共產主義接班人的承諾之後,我就想自己闖一條路子:咱當不了共產主義接班人,咱去當資本主義接班人去,當了資本主義接班人之後,我曲線救國,順便把共產主義接班人也給接管了。反正,我有一個執念,就是要接班當接班人管它是什麽樣的接班人呢,哈哈哈。
我當年申請美國的學校到美國讀書,我用的是窮人的思維,申請學校沒有申請哈耶普斯麻,也沒有申請伯哥加優沙這些著名的大學,而是看哪個學校的申請費最少抑或沒有申請費我就去申請。畢竟我當年每個月的工資就是人民幣54.50,隨便一所學校的申請費,就要我兩個月的工資,好像貴了點兒,(更要命的是,我認為即使我申請了這所學校,人家也不一定要我,那我的申請費就打了水漂。)當年的做法,對於當年的我來說是沒有錯,但是,回過頭來看八十年代的我,目光還是沒有那麽長遠,屬於牛目尺光的那種。
不過,到美國來讀書,我的整體決策還是非常正確的!
後來,我有了女兒,也懂得了教育的底層邏輯並且全麵研究了美國的教育體係,因此,在培養女兒的進程中,花最多的時間,找最好的老師,請最好的教練,參加最高級別的比賽,拿最重的獎杯,讓孩子成為她最好的自己。
我女兒開始學鋼琴的時候,我們請了這裏最好的前蘇聯的鋼琴老師,在和朋友溝通的時候,有的人就說:孩子剛剛開始學,用不著那麽好的老師,但是,後來我的女兒參加鋼琴比賽拿了大獎,而勸說我的朋友的兒子則名落孫山。我女兒剛剛學習網球的時候,我們請了前蘇聯的女子單打冠軍當教練,後來又請了John Isner 和 Jankovic 的教練法國人阿笨當教練,從價格上來說,都不便宜,當時也有很多人和我們語重心長的說,孩子剛剛開始學,沒有必要花那個錢請高級教練,等孩子打好了再請高級教練不遲。朋友的好意我領了,但是,我自己心裏清楚,名師才能出高徒(我當年的教練,就是全世界的頂尖教練)。幾年之後,請高中體育老師當網球教練的孩子,七年拿了十個網球單打冠軍,排名飆到美國青少年排名的四星級水平。而我的女兒,同樣的時間卻拿了超過一百個網球冠軍,排名到頂了- Blue Chip。 這期間花多少錢我沒有算,但是,從最後的效果上來看,我覺得在孩子教育上麵的投資很值。
後來,孩子上了大學。按照我們孩子當時的條件,完全可以去一個有全額獎學金的大學,我們一分錢都不用花了。而且,很多學校不但給全額獎學金,每個月還給生活補助(也就是錢了)。但是,孩子沒有選那些學校,而是選了一個沒有獎學金,也沒有助學金,還需要在校隊打網球,自己交學費的一個小的私立學校。四年的大學,幾十個萬美金花出去了但是最終也拿到了大學畢業證!
我自己沒有什麽想法,我覺得,既然要接受好的教育,就必須有付出,這種付出的方式之一,就是交學費,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是,這幾年我在文學城紫檀竄訪的時候,看到很多人在討論這個事情,其中震撼我的三個字就是:值不值?也就是說,花錢上一個“名牌”大學值不值?這四年的大學,花幾十萬美金值不值? 培養孩子,花那麽多錢,值不值?
這幾年,我時不時的也在想這個“值不值”的問題。很多人都在說,即使是哈耶普斯麻的畢業生,有的孩子畢業出來不一定比我家普校畢業的碼工娃掙錢掙的多,也有人說,你哈耶普斯麻的高材生,也不一定比我做整容手術的兒子掙的多。這個問題很嚴肅也很實際,這是一個投入產出比的問題,也是教育學,經濟學、數學和社會學的問題。當然,這也是一種思維方式。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僅僅是需要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也是一個接一個的經曆。有的時候,這種經曆比要學習的文化、知識和技能都重要。比如我女兒第一個學期選的四門課中,有兩門課的授課老師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一門課的授課老師是曾經的白宮經濟顧問。我認為讀這樣的學校,上這樣的課,交學費是很值的。因為孩子們不但學到了知識,積累了經驗還長了見識。
我認為,一個普校的碼工在微軟當一個程序員,年薪幾十萬,經常可以看到比爾在公司訓話的視頻,和在 Currier House的會議室和蓋茨聊學習,談人生,論未來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而且,是那種用錢買不到的經曆。
其實,我自己工作的本質,並不是想解放全人類,也不是想讓世界上吃不飽飯的人吃上紅燒肉,更不是有超乎於常人的遠大理想,即使是在奧運會的領域裏工作,我也沒有天天想團結友誼進步,沒有想更高更快更強。我的底層邏輯就是讓我自己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讓我的家人衣食無憂,把我的孩子培養成為她最好的自己,我的想法和目標距離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差距“特別的巨大!”
現在,我的境界有所提升,我自己已經沒有了培養孩子的負擔,我可以幫助願意聆聽我自己經驗的父母,讓他們少走彎路,把他們的孩子培養的更好,讓他們的孩子在美國教育的土壤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但是,哈哈哈。
結語:在自己經濟能力允許的條件下,花最多的錢來培養孩子,花的錢越多,就越值!培養孩子最錯誤的考量就是“值不值”這三個字。(純屬我自己的想法,和左派右派厲害國美麗國無關,哈哈)
《版權教育孩子所有,翻印再花也值不究》
爾家小屁孩縱然自京都名校捧回文憑,那不過是一紙虛榮,供愛卿在朝堂上耀武揚威,顯擺一番罷了,算不得真金白銀!朕心意甚明:唯有他日開疆拓土,建功立業,或金銀滿倉,財源滾滾,方能證明愛卿砸下的重金物有所值!若不然,哼,愛卿這銀子怕是花去買了些虛榮,買了個寂寞,白白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