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家裏養一個娃,那就是買了一台碎錢機,我現在看見那些家裏有三個五個八個娃的爹媽就發愁,你們這麽多孩子,可咋養呀?真的是愁死我了!
生一個孩子就是給家裏添了一台24小時不停的碎錢機呀!
從孩子生下來開始,這台免費的碎錢機就開始工作了,24小時不停全年無休:小崽子穿的衣服,尿布奶粉上上下下各種東西全部都買最好的,什麽錢不錢的,什麽錢多錢少的,先把這個小苗苗養好再說。
後來上了幼兒園,以為一個月也就是一兩千塊錢,結果事與願違呀,需要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原來以為這剛出生的金娃娃挺貴,到處都是需要花錢的地方。但是,等到稍微長大一點兒,才知道那些奶粉尿布根本就不算什麽錢。學鋼琴、畫畫、芭蕾、功夫,滑冰、遊泳反正別人的孩子學什麽我們的孩子就跟著學什麽還美其名曰讓孩子多接觸一些項目萬一哪一門又天賦那就算是找到寶藏了而且隨便一個項目一個小時就是幾十塊上百塊錢,從學校接出來就去了不同的興趣班,那錢花的就像小溪的流水嘩啦嘩啦的。
唉,我們做生意都設一個止損點,但是,培養孩子,根本沒有止損點!
後來,痛定思痛,不能什麽都學了要合並同類項:鋼琴提琴小號吉他黑管隻能選一樣,滑冰遊泳體操足球網球隻能選一樣,素描油畫水彩工筆雕塑隻能選一樣,動物園海洋世界迪士尼來狗藍六旗山隻能一個月選一個去。結果,買了三角鋼琴選了網球:網球私教課每個星期兩百,大課每個星期一百,裝備每個星期若幹,比賽報名費來回機票酒店租車吃住七七八八每個月又至少是四位數的銀子,和什麽都學一點都不少花錢,而且是越來越多。從聖地亞哥到亞特蘭大比賽一次十天,那就幾十個百沒有了。
值得欣慰的就是通過孩子的努力和老子的堆錢,她還經常能拿回來一個個獎杯和一個個金球,也算是一種安慰。但是有的時候坐下來看這些東西,仔細一想:奶奶的,這哪一個獎杯,哪一個金球都是大幾千塊錢呀!雖然拿錢還買不到,但是,前期那些銀子的鋪墊,沒法算賬了!
過了15歲,可以開車了,給她買了車,買了保險,然後她開車,加油,四處亂跑,像一個 Uber 司機。。。。。。
過了16歲,臭美階段正式開始,紮了耳朵眼,耳環、手鏈兒,項鏈兒,戒指與日俱增,眼影,口紅,各種化妝品隨之而來,碎錢機加速運轉。。。。。。
好不容易熬到上大學了 。。。。。。
但是,每年要背一個這麽大的垃圾袋,裝滿了現金交給學校呀!我容易嗎?
她上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就好幾萬沒了,這比打網球可貴多了呀!
放假了,閨女從學校回到家裏,立刻給家裏買了鮮花(那肯定是用我的錢呀):“爸爸,家裏要有花,要有 life, 要有 a beautiful life! ”
謝天謝地,她沒有往家裏買這個花!
還買了一個真的小聖誕樹,說要有節日氣氛。
謝天謝地,她沒有把這個聖誕樹給豎到家門口!
我現在體會到了,花別人的錢真的是不會心疼的呀!
再仔細想想,那些錢都是國家印的,政府印的,又不是我的,花唄!
反正,養個孩子就是收了一台碎錢機,永不停歇而且越用越順手,錢越碎越多!
這,這,這,這要想一個解決方案!
《版權養孩子所有,翻印碎錢機不究》
話說一個娃的話錢不給娃花攢著幹嘛呢?有個會花錢的娃自個兒還可以跟著沾點光,不然貴的東西有點兒下不去手啊
幫他花錢。一定完成任務啊。
很明顯她過去使用co card的曆史有利於她的申請。所謂女孩富養,並不完全是關於花錢的概念,而是培養其關於金錢的看法,時髦的說法叫價值觀。
比如她在gap year中掙錢,沒多少,但我們發現她居然拿出了幾百塊作為給自己喜歡的機構的慈善捐款,這是完全出乎我們意料的,她說她會每年都這樣做(我認為這是generation Z的特點)。她也給自己的410K存錢,這些行為都是關於如何處理金錢的問題。
小老大的說法是至少女兒不至於被一顆鑽石被騙走,因為我們在她十六歲成人時給她的禮物就是鑽石耳釘,還是tiffany的,成色是非常高,不便宜。其實這種東西是不需要,也不應該很多的,因為目的是讓她在合適的年齡能夠記住,有紀念意義,而不是慣著她。
我們幾年前建立了living trust,當然是為了她,但因此她就需要自己的銀行賬戶,簽署trust相應的法律文件,知道自己的繼承程序(這是以防萬一)。也轉了一筆錢給她做Roth IRA,讓她了解盡早開始存退休金的概念。這也是一種訓練,因為我記得剛來美國時是一個美國朋友帶著去開戶的,整個過程是很震驚也是被動的,什麽都不懂。當時在國內去銀行開戶就是建立個賬戶的概念,但在美國,那個banker是給你一大堆選擇,甚至投資選項。留學生就那麽幾個錢,投什麽資?偏偏我們的朋友是老美那種特認真的,有點錢就應該放到至少CD上,當時哪裏懂什麽是CD?唱片?
這些事情都應該在孩子進入社會前讓其熟悉,因為18歲以後你就沒有法律責任了,如果孩子不懂而且任性,你是無法幹涉的,不排除會在金錢上出問題。
養孩子,尤其是養女孩,是個很愉快的過程(大概這也是小中女的優勢),自己enjoy吧。
想明白了,不愁了,哈哈
...第一個學期好幾萬...
牛娃: priceless!
阿牛heart flower angry open啊。
我這想法也不錯:倒不如讓你家閨女來我家,那俺就賺大了!哈哈哈,成不?牛哥舍不得了吧?
把生活費發給了衛星,叮囑衛星吃好穿暖……衛星又發回來微弱的信號…別叨叨…別叨叨…別叨叨…
有沒有統計一下:你碎的銀子有沒有趕上放衛星的費用?要是沒有,就需要繼續努力呀。lol
華人留學生這一代移民,多數人的收入屬於美國top 5%範圍內的,給孩子花錢一般是無所謂的檔次,又不是非要買私飛機。
但孩子富養,與讓孩子自己花錢不是一回事。
高中時代你給孩子一張信用卡,幾萬的限額,看她花錢的方式就能知道未來對金錢的看法,而反映的是價值觀的養成。
我們小家夥在大一住宿舍的時候解釋了她花錢的原則,就是花錢買經曆(主要是旅遊),而不是物質的東西。
而這是我們很小就告誡她的,她從六個月大就有護照,因為我們需要旅遊。她在大學假期自己做了亞洲遊,幾個月的時間,如果不是疫情,今年本來會去歐洲住一段時間,盡管她跟著我們去過歐洲。
都是用她自己在gap year裏掙的錢,盡管我們不在乎她使用我們的錢,反正她有一張我們的信用卡。
在美國養孩子是可以放羊的,我們就是這樣,很容易就能讓孩子非常出色,父母更輕鬆。但有四個方麵是需要專門當回事的,第一就是從小頻繁進各類博物館,第二是從小旅遊,各種方式的旅遊,因為不在於去什麽地方,而在於過程,哪怕是騎馬去什麽地方也是不同的經曆。第三是大量讀書,暑期裏平均每天一本書,這事情其實學校會安排,家長給找書就是了。第四就是參加競技體育隊,參加國家機構組織的正式比賽,就是會有美國相應運動協會正式成績和排名的那種競賽俱樂部。
前三項是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重的孩子學習不會差。最後一項是培養必勝的信心和意誌力,成為alpha性格的人,就是所謂的具有leadership素質。
之後並沒有什麽需要太當回事的,花錢買歡樂,花錢買經曆,這是做父母的都會做的,孩子不過就是跟著,被影響。
我在小兒小女係列裏解釋過,尤其是早期孩子很小的時候如何融入需要的環境,大人的幫助是需要的,等於一種捷徑。
=================
俺不知道這個閨女的老爸是不是小氣。:) 閨女回家後買花裝飾家裏,說明孩子愛美,好事兒啊。
俺和牛哥相反,每次閨女回家的前一天,俺買好花,插在花瓶裏,擺在她的房間裏。要麽是鮮紅欲滴的玫瑰,要麽是鮮豔的藍色妖姬。從第一次上大學(四年)回家開始,然後五年(4+1)醫學院,然後是三年的residency,現在是第二年的fellowship。俺剛把她thanksgiving break 走後留在花瓶的殘花扔掉。以前每次回來,俺還買一堆氣球把她房間填得滿滿的。:)
憑感覺,牛哥比俺掙得要多得多。也許俺小時候窮的原因,物質上家裏什麽也給不了俺 (俺的老爸太小氣:)),所以俺現在物質上什麽欲望也沒有,但喜歡在老婆和女兒身上花錢。俺喜歡看著老婆穿紅戴綠,然後俺對老婆說,俺一看到你,欲望就上來了。:)
好用就好!
我覺得你還是英明地止損了,看看這個 :)
https://bbs.wenxuecity.com/auto/508608.html
你家的吞金獸馬上就變臉了,變成一隻大招財貓!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