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始敬終

唉,吹噓自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
個人資料
mychina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八卦一下我當年讀過的那些書 (一)

(2012-10-23 09:31:25) 下一個

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真的是挺好,四大發明就不再歌頌了我就拿咱們的那個方塊字來說,每一個方塊兒字到了國外外國就是一幅畫足夠讓我們現在的二十億華人為我們的祖先漢字的創始人倉吉同誌好生地驕傲一陣子的。但是,我也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來說一點漢字的缺點那就是你如果不認識個一千八百八十八個漢字你就看不了書讀不來報紙也欣賞不了小說。這點可真不如人家英文,學習英文隻要會了二十六個字母就可以開念,管它懂不懂意思呢反正長篇小說都能唸出來。

前麵那是兩句廢話,現在我就顯擺顯擺我曾經讀過的那些小說。

我讀的第一本小說是我剛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那個時候好像還不到八歲,那時候認識的中國方塊兒字好像加上阿拉伯數字也就不到一千個吧。老爹的一個戰友在我過生日的時候送給我一本一寸厚的小說《孫悟空的故事》作為給我的生日禮物。《孫悟空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姓孫的造反派,個子雖然不高也不胖但是體育非常好爬山上樹遊泳什麽都超級棒,口才也非常好還非常能打架,經過千辛萬苦打敗了很多牛鬼蛇神最後當上了領導的故事。當我可以讀小說的時候,我的那幫同學大多數還在玩尿泥呢。但是,看看美國的這些孩子讀英文書,三年級的時候已經讀了幾百本書了。

小的時候我立誌要當一個地質學家以李四光為楷模榜樣,因此我讀的第二本書是叫《紅岩》,但是這不是一本論述和描寫地質的專業書籍,而是一本對這次奧斯卡文學獎得主莫言先生的大作《檀香刑》曾經頗有幫助的書,這本書是描寫人類酷刑的。其實,後來的一本書叫做《滿清十大酷刑》裏麵的一些情節就是從《紅岩》裏麵套來的。我估計當時如果書名叫做《中國人酷刑集錦》估計看的人不會太多所以就用一個地質名詞《紅岩》來做掩護。《紅岩》這本書當時很火幾乎每個小孩都看見,《紅岩》火了,那裏麵的主人公雙槍老太婆也火了,後來,那裏麵推薦的一些酷刑也火了!但是,我當地質學家的理想卻破滅了。

後來,讀的一本書叫做《歐陽海之歌》,和《紅岩》一樣,《歐陽海之歌》根本就不是一個歌譜,也不是歌劇,更不是唱歌的五線譜等等。《歐陽海之歌》是說軍隊上的故事:軍隊上怎麽懲罰嚴明,軍隊裏麵如何軍記如山以及遇到緊急情況下軍人如何視死如歸不顧自己生命安危舍身救馬等等。曾經有一段兒時間,我家裏買的一台牡丹牌的收音機裏每天一到中午十二點都播那個《歐陽海之歌》:下麵播放《歐陽海之歌》金靜邁作,關山播講。每天到了那個時候,看過沒看過小說的人都聽,連小偷都不工作了,社會治安在關山同誌講故事的時候超級好。

再後來,在父母的熏陶之下,讀了一些外國書。比如說是柯切托夫寫的呀,高爾雞寫的呀,大種馬、小種馬寫的呀,這個托爾斯泰那個托爾斯泰寫的呀,還有那些什麽和平三部曲戰爭三部曲之類的書,那個時候看書看得那個癡迷呀,真是書中自有肉餡包子。

後來發現,外國書和中國書一樣,書名和內容也都是四六不沾。比如說一本俄國的書叫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根本不是說冶金技術、貴金屬或者是煉鋼廠的書,而是說一個戰爭和疾病纏身的人的故事。還有一本好像是意大利的書叫做《十日談》,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勵誌的營銷講座呢,後來,才知道是寫我們大家都特別喜歡的做事情的。誰知道,看《十日談》看得太癡迷了,最後得了百日咳,唉,別提了。

後來,看書就挑了,不是揀好聽的名字看,要看具體是什麽內容!

《版權讀書所有,翻印名字不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8)
評論
三更半夜瞎溜達 回複 悄悄話 十日痰,百日咳,跳躍思維,聰明
shamrock100 回複 悄悄話 哇,您老很超前,那會兒就知道勵誌營銷這麽時髦的概念廖
megche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ychina的評論:

哈哈哈哈,編得還挺像一回事的!你怎麽不回我給你的柿子那篇留言?你會吃掉所有的柿子嗎?

mychin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egchen的評論: 哈哈哈,昨天看電視,見你在法蘭克福證交所前麵,左手持PRADA錢包,右手用IPHONE 打電話,所有的車都停著等你過馬路,哈哈哈哈。

你倒是快點兒走呀。。。。。。
megche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ychina的評論:

逗著玩的!不要羨慕嫉妒恨。就幾本童話書而已。你讀過的書而我沒讀過的相信也很多。這麽多好書,讀不過來啊!

“法蘭克福現在冷了吧?”----嗬嗬, 我又跑到法蘭克福了?
jianchi9090 回複 悄悄話 我啟蒙書是夏老翻譯的愛的教育,媽媽臨睡讀給我聽。認字了,那時讀者剛發刊,這就是我最愛的讀物了。
mychin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egchen的評論: 唉,我打小兒就是一個童工,哪裏相信什麽童話呀,所以,現在特別喜歡孩童時代的東西比如玩玩具呀,吃巧克力呀,和幼兒園的阿姨玩呀等等。

對於你的童年,我是羨慕嫉妒恨!

法蘭克福現在冷了吧?
megchen 回複 悄悄話
mychina: “從小就知道童話都是騙人的,哈哈哈”-----沒讀過童話書的童年是什麽樣的童年?!是不幸的,迷迷糊糊沒有幻想的童年。有什麽洋洋得意的?

說男生不讀簡奧斯汀和勃朗蒂姐妹的書我還信,不讀童話書就不信了。你要是錯過了不走運就承認嘛!

高子:謝謝你的解釋,原來我吃了不少毒草啊。還沒被毒死,想必它們不僅不毒還都很有營養啊,嗬嗬!在這世界,聽話有時要反過來聽好像才有道理。
千鳥破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knowsnow_w的評論:
我和你一樣,最喜歡刑天。:)
雪飛1229 回複 悄悄話 一讀者在“亞馬遜”寫的關於莫言的書的書評:
A Undiscovered Masterpiece, January 9, 2001
By A Customer
This review is from: The Garlic Ballads (Paperback)
I discovered Mo Yan and this title years ago through Amazon, when it was recommended as an "undiscovered" work. Sadly, it is still the case that very few people have read either The Garlic Ballads or Red Sorghum, Mo's other masterpiece, let alone heard of the author. This is tragic, given that he is immensely talented, one of the true literary masters writing today. The Garlic Ballads tells the tale of a group of Chinese peasants whose lives are dependent upon selling their garlic crop; when harvests exceed governmental estimates, officials curb the amount of garlic that can be brought to market, setting off a violent chain of events. Against this backdrop, Mo weaves presents three stories: that of two lovers, which dominates the novel, as well as a familial conflic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friends.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this is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The Sound and the Fury or 100 Years of Solitude; Mo's voice is inventive, poetic and urgent, yet he never loses sight of the plot, making this book difficult to put down. Goldblatt also deserves a great deal of credit for his translation. I do not read Chinese, but I often have the sense in reading English translations, even of great works, that a great deal has been lost,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missing from the original work. Goldblatt's translation is so good as to make the reader mistake this for an English novel; the prose is nearly flawless. Any reader interested in literature would be wise to pick up this novel, if just for the ending, which is unsettling yet poetically rendered, and will stick with the reader for years. Years from now, probably when Mo wins a Nobel, I am sure he will have a wide following, but for now, The Garlic Ballads is a novel that cries to be read.
雪飛1229 回複 悄悄話 忘記當時怎樣搞到基本蘇聯小說,繁體字都是豎著印的,人名和地名右側劃條線。很多俄語名翻成漢語很長,不好記,那時隻貪圖讀故事,懶得記人名。凡人名,地名隻記第一個字,最後一個字,再加線的長度。
雪飛1229 回複 悄悄話 當時覺得《貓頭鷹和蝙蝠的對話》是一本很酷的童話。
mychin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knowsnow_w的評論: 我估計你娘也沒有看過十日談,也以為是一本短期勵誌的教材呢。。。。。。哈哈哈
knowsnow_w 回複 悄悄話 俺初中看過十日談,啥也沒看明白。 一點兒印象也沒有。十幾年前, 無意間又看了一次,非常奇怪俺娘當時怎麽沒有阻止俺。
knowsnow_w 回複 悄悄話 俺是最老的70後了。讀過 最早的成本兒的書,記得叫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之類。 (當時很多字還不認識,估計這有錯別字了)。 最喜歡裏麵的刑幹比天--刑幹頭被砍了,就用乳頭當眼睛, 肚肌當嘴; 還有誇父追日本-- 誇父口渴了, 一口喝幹長江, 一口喝幹黃河。看得好開心。 直到現在時, 一看見那在肚皮上畫臉跳舞的人,就想起刑幹打價了。最不喜歡愚公移山, 強烈要求他搬家。還向俺娘告發這種愚蠢
行為, 結果自己被數落了一番。哈哈, 記憶猶新。俺從小就是虎頭蛇尾的人。
綠柳如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高子的評論:
你還看過《紅小兵》雜誌,我沒那眼福,隻看過《小朋友》《兒童時代》《少兒文藝》《少年報》。
當年看大哥哥姐姐又紅衛兵的紅袖箍羨慕嫉妒啊,小哥哥姐姐又紅小兵的胸牌,那個神奇威武令我眼紅萬分啊,可惜等我參加的時候不叫紅小兵了,叫少先隊了,太沒意思太沒激情太不革命了,生不逢時啊。
花老虎 回複 悄悄話 俺的第一本長篇叫《苦菜花》,小學三年級寒假看的,一直記得通篇非常流暢,很好讀,但內容實在太苦了,不知是不是頭開得不好,以後一碰到辛苦的日子,我就想是那苦菜花讀壞了 :-)
綠柳如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高子的評論:
對你的偶像十二萬分的理解,他們的本領我也一直羨慕,上課的時候真想變成蚊子從門縫鑽出去玩兒,還能想治誰就治誰多過癮。法術本領誰不想要啊?甚至想把家裏的家具全變成巧克力給啃了,偷吃過的東西能恢複成原來的樣子。
高子 回複 悄悄話 回mychina:
深表懷疑矮腳虎和西門大官人是你的偶像!
不過,我若是男人,這倆著名大色狼絕對是我的偶像沒商量。

回綠柳:
你很幸福,家裏私藏很多大毒草。
mychin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高子的評論: 我猜對了矮腳虎,沒有猜中入雲龍。

報個班吧,學學那些上天下海入地的本事!
高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哥們綠柳:
我的偶像是孫悟空和水滸裏:
坐第4把交椅的入雲龍公孫勝。他最最最神奇,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飛沙走石。
坐第58把交椅的矮腳虎王英。他的本領同樣神奇:鑽進地下深處,遁地而行。

當時還日思夜想能弄幾包蒙汗藥。

我偶他們跟我的童年遭遇息息相關。我幻想有著和他們一樣的超人本領,保護自己。

哥們,我全招了。我是不是很不女人?哈哈,好像全武行出身的。
綠柳如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ychina的評論:
那得使點手段讓她招了。
前一個評論裏回的那一大段都被哪個部門貪汙了呀?
那時候除了童話還看過的少兒讀物有《湯姆.索耶曆險記〉《哈克.貝恩曆險記〉《木偶奇遇記〉《魯冰孫漂流記》《卓婭和舒拉的故事》。
福爾摩絲和阿加莎的全看了,大仲馬父子的全看了,莫泊桑的全看了,還有《一千零一夜》,《飄〉不讓看,我是偷著看完的。
mychin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綠柳如煙的評論: 高子的兩個偶像,一個是矮腳虎王英,另外一個是108英雄之外的西門大官人。(她沒有承認)
綠柳如煙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高子的評論:
強烈的好奇你那兩個偶像到底是誰?
當年小朋友的書除了童話還是有的,我記得看過《小公雞曆險記>,
mychin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egchen的評論: 看看,露餡兒了吧?高子大偵探從你看什麽書就能知道你的年齡不超過25歲!哈哈哈哈。
高子 回複 悄悄話 樓下megchen小美女真年輕啊!羨慕妒嫉。
我們這群老同誌做小時,哪有童話書?我擁有的看過的最最最勉強接近童話的是雜誌《紅小兵》。
所以,那個特殊時期,認字後接觸的全都是大部頭小說,有的還是當時的‘禁書’‘大毒草’。
你提到的書籍都是比較後來的了。

當年作小P孩時最最最看不懂的就是魯迅翻譯的《毀滅》。
mychin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egchen的評論: 童話是女孩子們喜歡的書,男孩子喜歡看打仗的書,而且,看過的書雖然不是浩若煙海但也是數以千、萬計,隻不過把一些能夠記得住的拿出來顯擺顯擺罷了。

從小就知道童話都是騙人的,哈哈哈
megchen 回複 悄悄話
對不起,才反應過來你是在顯擺看過的小說。要不然我怎麽會沒看見一本童話書呢?!小時候最愛的就是這些童話書了。現在也沒長多大的出息,還會讀小時候讀過的童話書(換了英文版而已)。最愛的是王爾德的童話,文筆極其優美流暢。

謝謝你的分享!小時候讀過的書印象是最深了, 會總是念念不忘。可能是因為那時的心極為純淨所致。
megchen 回複 悄悄話
你小時候不看童話書嗎?像王爾德的童話,安徒生的童話,還有格林童話。

《福爾默斯探案集》(5本)有沒有看過? 記得屠格涅夫的《初戀》文筆很美。 還有《安妮日記》和《紅與黑》 等等很多好書。
Liu-fu 回複 悄悄話 您老怎忘了<少女之心>不是解剖學的專著?
楊子203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是三年級讀的水滸和西遊記,在此之前借助字典磕磕吧吧連蒙帶猜地讀過歐陽海之歌(那些年的小孩兒必讀?金敬邁真該得教育獎)林海雪原烈火金鋼,水滸中我最欣賞之人是魯達魯智深,那種無拘無束的活法兒省卻了多少煩惱! 稍長後父親說我匪氣太重需添加些文氣建議讀紅樓夢,可我更愛讀牛虻,直到成年後才得以把紅樓細讀,直到現在如在我麵前擺上紅樓夢和基督山恩仇記,我可能還會抓後者,知子莫如父也。
綠柳如煙 回複 悄悄話 想當年大人不相信我會讀,說我是裝樣子裝有文化,就讓我讀出聲來,結果我李逵讀成李達,把灑家讀成酒家,以為書上印錯了,生活中沒聽過灑家這個詞,酒家聽過看過,住家附近就有大同酒家美心酒家,以為自稱酒家的人是賣酒開酒店的。還記得書的扉頁上有毛主席語錄:宋江是個投降派。就記得這一句了,好像毛主席讓我們用批判眼光來看這本書。
沒上學就通過大字報和大標語認了不少字了,主要是革命運動太轟轟烈烈了,通過“二”認識了“孔老二”又認識了“批林批孔”,“以糧為綱,以階級鬥爭為綱”是因為這句口號太普遍了,通過兩個重複的“以”和“為綱”就猜出是這句語錄。搞運動對識字掃盲還是有用的。
shellneworleans 回複 悄悄話 武大郎?
mychin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高子的評論: 沒失望沒失望,那是不是矮腳虎王英呀?
高子 回複 悄悄話 非西門大官人也,也不是本家高俅。
是不是太讓樓主失望了?
mychin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高子的評論: 您的偶像是不是西門大官人呀?
高子 回複 悄悄話 我的偶像也不是李逵花和尚。
那兩個偶像絕對是我的精神支柱,幫助我走過最痛苦的初級人生。
高子 回複 悄悄話 小學一年級開始認字了便跟著大人磕磕巴巴地看三家巷野火春風鬥古城紅岩歐陽海之歌。字都認不全,我老爹被問煩了,便教我查字典,那真叫囫圇吞棗。看完三家巷印象深刻的是區桃穿針功夫高,區ou字被我念成區qu。看完歐陽海學會使用最最最,他喜歡說最最最。
三年級看了水滸,從此有了兩個偶像,當然不是武鬆林衝更不是一丈青母夜叉。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