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連載:《齊白石》四五、“第五知己” - 博客 | 文學城

珍惜人生,互助互愛

互相提攜勉勵;為我,為你,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在海外闖出美好的生活和成功的事業奉獻自己的綿力。
個人資料
peterpan166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連載:《齊白石》四五、“第五知己”

(2006-12-31 03:48:44) 下一個


齊白石 

作者:林浩基

餘未成年時喜寫字,祖母嚐太息曰:“汝好學,惜來時走錯了人家。俗語雲:三日風,四日雨,哪見文章鍋裏煮!明朝無米,吾兒奈何!”後二十年,餘嚐得寫真潤金買米,祖母歎曰:“哪和今日鍋裏煮吾兒之畫也。” 

                   ——齊白石


連載:《齊白石》四四、“磨墨山姬”

四五、“第五知己”



  從傍晚開始,疾風裹著驟雨,一陣緊似一陣,不停地敲打著門、窗。傾盆的大雨,洗刷著青山、道路、樓宇,拂去了多日來困擾著人們的燥熱的暑氣。

  白石在沉沉的酣睡中被人叫醒。而早已停了。清晨的微風,帶著絲絲的濕氣透過半掩著的窗戶,不斷地飄流到室內。

  夏文珠女士照料他穿好衣服,告訴他,剛才叫他的是他兒子齊良已。

  “他有什麽事嗎?”白石穿上襪子,困惑地問。因為一般情況下,他家裏的人從不打攪他的休息。今天一定有什麽急事,不然這麽早叫他幹什麽呢?他仰著頭,注視著夏文珠。希望得到肯定的回答。

  “他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夏文珠顯得也很興奮,“日本投降了。”

  “這可是真的?你再說說。”白石驚喜地睜大了眼睛,直視著夏文珠。

  他雖然堅信日本侵略軍的占領是不會長久的,而且這一年來也聽到不少好消息,但勝利的喜訊,來到的這樣突然,這樣迅速,他是沒有料到的。

  夏文珠看著他一臉鄭重的神色,解釋說:“他是剛才從收音機裏聽到的。”

  “噢,那倒好。我也聽聽。”白石說著,趕緊套上了件背心,跑到收音機旁,伸手扭開開關,可是裏麵沒有一點聲音。他急切地找了幾個波段,依然沒有一點聲音。他有些著急,不知哪裏出了毛病。

  “你看,這怎麽不出聲了?”他朝著正在疊被子的夏文珠問。

  夏文珠放下手中的活兒,走過去,仔細看了一下,忽然笑了起來,“你這人,天天弄收音機,今天怎麽連電源插頭也沒插上,怎麽會有聲音。”說著,他從收音機底下拉出了電線,插上了插座,收音機裏傳來了音樂。

  白石笑了,笑得十分的開懷。他仔細地扭著旋扭,尋找今晨的新聞。果然,收音機裏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日本無條件投降了,抗戰勝利了。

  他被突如其來的勝利,深深地激動了。熱淚止不住地奪眶而出。他收聽完一個台,又轉到了另一個台。他似乎在品味這消息中每一個字的分量與含義。

  白石心花怒放,激動得不能自己。吃完早飯,他拉著正要收拾飯筷的夏文珠,迫不及待地嚷著:“算了,算了,先別忙這個,我們上街去看看。”

  他拄著拐杖,在夏文珠的陪同下,走出了跨車胡同,夾雜在歡樂的人群之中,來到了西單的路口。

  這裏已經是人的海洋,歡樂的海洋。人們三三兩兩,扶老攜幼,流著淚水,帶著歡笑,不管是否相識,都互相點著頭,打著招呼。

  對麵那一堆人群,越聚越多。白石隔著街市,觀望著,隻見不斷有人從人群的裏層往外擠,腋下夾著一張報紙,滿頭大汗。擠出的人一展開報紙,人們呼的一下圍了上來,伸長著脖子,急切地看著報紙上刊登的日本投降的最新消息。

  在晴朗的天空下,迎著雨後夏日燦爛的陽光,白石興致勃勃,來到了六部口、新華門、天安門,到處是歡樂的人群。時候已經不早了,夏文珠擔心老人太累了,便勸老人返回休息。

  畫室裏還掛著他前幾天畫的《畢卓像》

  畢卓,晉朝人,少年時好飲酒,常常酩酊大醉。但是,在民間流傳的傳說裏,這個人十分可愛。他官到吏部侍郎後,不肯貪贓枉法,無錢買酒,隻好夜間去偷鄰居家的酒,醉後被人捉住,天明一看,竟是畢吏部,因而傳為千載佳話。

  這個故事,是他十多歲時,他的祖父給他講的。後來年歲漸長,聽到有關畢吏部郎的軼聞軼事多了,甚至於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說法,象一顆鑽石,有多少個麵,就有多少色彩,各具特色,斑斕多姿。

  而他的這幅畫,把畢卓醉後的神態:微紅的麵部,似睜似閉的眼睛,精妙地描繪了出來。而且,畫上那題款,更是別有深意:

    宰相歸田,囊底無錢,寧肯為盜,不肯傷廉。寧肯為盜難逃,不肯食
  民脂膏。

  今天,在慶駕勝利的歡樂日子裏,看著這幅畫,他笑了,似乎那畢卓也陶醉在勝利的歡樂之中。

  午飯過後,一些朋友,侯且齋、董秋崖先後而至。他們剛落座不久,餘惆也接踵而至。

  白石一見他們到來,象是久別重逢,十分喜悅。他挽起袖子,從夏文珠手中接過茶壺,逐一給大家斟茶。

  “八年啊,真是苦到了頭了。”侯且齋仰靠著椅背,輕輕地舒了一口氣,“齊老先生,你這八年是怎樣過的啊?”

  白石苦笑了一下,眼睛濕潤了:“一言難盡,好在一去不複返了。”

  “他比我們強,潑墨丹青,寄情於斯啊!”餘倜感慨了起來。

  “那也實在是件苦痛的事。你看這畢卓,”白石指著那幅《畢卓像》,自嘲地說:“沒有這樣的體驗,是畫不好畢卓的,是嗎?秋崖老兄。”

  董秋崖總是微笑著,點點頭。因為勝利了,他即將與他的親人們團聚了。他當然難以抑製自己的喜悅之情。

  白石趁著他們談興正濃,便悄悄退了出去,來到廚房,問夏文珠:“有什麽好吃的,還有酒嗎?讓我們高興高興。”

  夏文珠笑了笑:“還有兩斤白幹。啤酒中午你吃了,還有瓶。”

  白石忙從口袋裏取出一把錢,交給夏文珠,說:“你去籌辦吧,最好快一點。”

  夏文珠收起錢,點點頭,拎著菜籃子出去了。

  夏文珠是他的朋友介紹來照顧白石的護士。她聰穎、機敏、善良、忠厚。來到這裏沒有多久,很快地適應了環境,適應了白石的生活和工作的習慣。

  她默默地、勤奮地工作著,為她敬仰的這位藝術大師創造盡可能好的創作、生活條件。她的幸福,就是老畫家對她辛勤勞動的讚許,對她聰敏、好學的褒獎。

  她知道這勝利的消息,給予白石帶來多麽大的歡樂!她願意用自己的勞動與汗水,把這歡樂的氣氛,渲染、安排的更加濃重、更加富有色彩。

  酒菜很快做好了,她站在門口,示意了一下白石,白石馬上出去。

  “是不是馬上就開始。”她問。

  “做好了?做好了就搬來。”白石高興得象個小孩子,回到畫室,對大家說:“今天欣聞大地重光,人生一大快事,請諸位小酌幾杯如何?”

  他話音未落,夏文珠笑吟吟地擺上了酒具、碗筷。侯且齋站了起來,高聲地說:“這酒得喝,大家都不必客氣了,我帶頭。”

  酒菜十分豐盛,大家入座後,邊吃邊聊,一直到了掌燈時分。

  白石今天喝得特別多,話也特別多,好象要把蓄積在胸中八年的話,今天一古腦兒地全倒出來。

  喝完了幾杯白酒,他取過大杯子,自倒了半杯子的啤酒,邊喝邊走到畫案前,注視了一下案子上展好的宣紙,提筆乘興地寫了一首詩:

        柴門常閉院生苔,
        多謝諸君慰此懷,
        高士慮危緣學佛,
        將官識字未為非。
        受降旗上日無色,
        賀勞樽前較似雷,
        莫道長年亦多難,
        太平看到眼中來。

  他又恢複了賣畫刻印的生涯。這是一九四六年的年初。

  琉璃廠一帶的南紙店,重新掛出了他的潤格。他的第五個兒子良已,就讀於輔仁大學美術係。他聰穎好學,平時,常常站在白石的身邊,看老人作畫;白石也悉心指點筆法,他專心領會,所以,他的作品,日見進益,朋友們見了,都十分高興,誇獎他”青出於藍”。

  到了十月,北京的初秋,天高氣爽,晴空萬裏。在四子良遲和夏文珠的陪同下,白石以八十六歲的高齡,乘坐飛機,前去南京。

  這次南行,是八年抗戰後的第一次。日本投降後,南京方麵來人,請他南下一遊,參加中華全國美術會為他舉辦的他的作品展覽。先南京,後上海,而參加上海的畫展,還有浦心囗,張半陶。

  南下之行,白石高興的不隻是他這八年間的創作能與世人見麵,而且他也想見見久違了的許多朋友,特別是要了卻一樁心願,探探與他心心相印、而從未謀過一麵的“第五知己”朱屺瞻先生。

  一提朱屺瞻,白石平靜的心田就泛起了波瀾,久久難以平靜。他們之間的忘年之交,開始於一段十分有趣的佳話。
  數年前,朱屺瞻前去拜訪徐悲鴻先生。在徐先生的畫室裏,他見到徐先生一幅馬圖的右下角,有一方朱紅的名章,剛健粗獷,氣滿力雄。好畫名印,深深地吸引著年輕的朱屺瞻。他凝視著這方印章,從布局、章法、進刀,都一一仔細地觀看了好久、好久。當他的目光轉移到室內掛的其他幾張畫時,也見到了圖上同樣風格的印章。

  鐫刻者是誰呢?“這方印章出自何人之手?功力不凡啊!”朱屺瞻驚訝地讚歎著,轉向徐悲鴻。

  徐悲鴻從沙發上站了起來,順著他的指頭看了一下,笑著說:“這是齊白石先生的印。你認識他嗎?”

  “原來是他老先生的印,怪不得這樣的傳神。不過,我沒有見過他。”

  一提起白石,悲鴻的臉上,顯現出光彩:“這可不是一般人啊。白石的詩、書、畫、印,獨樹一幟,白石濤、朱耷之後,沒有第二個人能趕得上他了。林琴南先生看了他的畫,有‘南吳北齊,可以媲美’的評價。不過,我看他的畫,在許多方麵,成就在吳昌碩老先生之上,當然,吳先生也是當代的繪畫大師。”

  朱屺瞻沒有插話,靜靜地聽著徐悲鴻說。

  “他可貴之處,在於他永無止境地探索,追求形神兼備。他曾說:‘作畫要形神兼備,不能畫得太象,太象則匠;又不能畫得不象,不象則妄’,‘我畫實物,並不一味求形似,能在不求似中得似,方顯出神韻’,‘作畫好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你看過他的蝦圖嗎?”徐悲鴻看了一眼朱屺瞻說:“那上麵有首詩;‘寫生有賴求形似,不厭聲名到老低。’他一生孜孜不倦,在進擊,在探索。要論正宗,中國傳統的文人畫,白石承先啟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地。”

  徐悲鴻講到激動處,微微仰起頭。隱隱地流露出他對這位老畫家約敬仰之情。

  “當然。在北京的畫界裏,罵他的人,也不少。”徐悲鴻看了一眼朱屺瞻,笑笑地說:“說他沒有‘書卷氣’,斥他離徑叛道,譏之為‘野孤禪’,等等。甚至於民國之初,林風眠先生聘他到北平藝專當教授,許多人,連同一些學生,群起反對。但他卻獨辟蹊徑,一反明清以降,畫苑那種泥古、因襲、毫無生命力的頹敗之風。”

  徐悲鴻對齊白石的極力推崇,使朱屺瞻十分傾心齊白石,恨不能一識為快。

  第二天一大早,朱屺瞻趕到剛開門營業的榮寶齋,通過他們請白石治一方印章。

  朱屺瞻是馳名中外的藝術家。他的畫品同他的人品一樣。他從不輕易麻煩友人去求別人的字畫。所以,他不願找徐悲鴻,雖然徐先生問過:“要不要請齊先生刻印?如要,一定代為效勞。”他知道徐、齊友誼非同一般,但他不願開這個口。

  就這樣,他與白石老人開始了通信交往。白石先後為朱屺瞻治印六十枚。他們之間的了解與友情,隨著印章的增多而不斷加深。

  為了表達他對白石的敬仰之情,永遠紀念他與這位老人之間的忘年之交,朱屺瞻幾經思慮,精心繪製了《六十白石印軒圖卷》,整整花費了好幾天的時間。

  他把“印軒圖卷”送給了白石,白石十分感動,欣然命筆,在這長卷上作跋:

    人生於世,不能立德立功,即雕蟲小技亦可為。然為則易,工則難,
  識者尤難得也。餘刻印六十年,幸浮名揚於世,譽之者故多,未有如朱子
  屺瞻,既以六十白石印自呼為號,又以六十白石印名其軒,自畫其軒為圖。

  良工苦心,竟成長卷。索餘題記,欲使白石附此卷而傳耶?白石雖天下多
  知人,何苦朱君之厚我也。遂跋數語。甲申秋,八十六歲白石,尚客京華
  寄朱君海上。

  百餘字間,把老人對於朱屺瞻的深情,傾訴於紙上。

  隨著時日的推移,他們之間的交誼日見其深。

  他們都愛梅。梅花那傲霜鬥雪、淡泊自若、高潔不阿的品格,使兩位藝術家找到共同的人生樂趣。三十年代末,朱屺瞻請遠在千裏之外的白石畫梅花草堂圖,白石欣然命筆,並在上麵題了首絕句:

        白茅蓋瓦初飛雪,
        青鐵為技正放葩,
        如此草堂如此福,
        春簾之子看梅花。

  一九三八年,白石又十分經心地為朱屺瞻畫了一幅墨海,題款道:

    屺瞻先生既索餘畫梅花草堂圖並題詩句,又索刻石,先後約四十印。
  今又索畫此墨梅小幅,公之嗜癡,可謂有癖矣。當此時代,如公之風雅,
  欲再約未必能有,因序前事,以記知己之恩,神交之善,非為多言也。
  戊寅春三月,齊璜白石居燕京第二十一年矣。

  過了沒多久,白石又整個用了一天的時間,刻了一方“第醜知己”的印章,送給朱屺瞻,在另一印章的邊款上刻著,“屺瞻仁兄最知予刻印,予曾自創知有思印,先生不出白石知己第五人。甲申,白石。”

  神交知己,一北一南,翰墨往來,談畫說藝,伴隨著他們度過了那一段令人永遠難以忘懷的歲月。但是,他們卻一直沒有見過一次麵。

  南京的畫展熱鬧了一陣子,齊白石被“招待”在憲兵司令部內。失去蔣介石寵信的張道藩,窮極無聊,鬧出了大張旗鼓地拜齊白石為師的鬧劇,弄得齊白石的心情煩悶。昨天,應了友人的邀請,他重遊了秦淮河,玄武湖,湖光山色洗刷了幾天來的沉悶氛圍,他的情緒略略好了一點。他想起快離開這個地方到上海去,希望能早一天見到朱屺瞻。

  當他剛跨進住所時,接待人員告訴他,上海派人接他來了,過一會兒再來探望他,具體商洽到上海的事宜。

  九點多鍾,汪亞塵來了。

  “齊老先生,上海畫界熱忱歡迎大師前去。一切都準備好了,我代表他們前來迎接你老人家。”汪亞塵敬重地說。

  白石一聽是上海代表,笑逐顏開,拉著汪亞塵的手坐下、獻茶,風趣地說:“上海不請我也要去。多少年了,那裏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我是永遠不能忘懷的。這次去,主要的不隻是為了畫展,還要特別去看三個人,”他伸出了三個指頭:“一個是梅蘭芳,我的學生;一個是符鐵研,湖南老鄉;再一個是朱屺瞻,那是我的‘第五知己’。第五知己啊,可我們未謀過一麵。這一次可是千載難逢。通了十年的信,到如今才見麵,你說可喜可賀吧!”

  他說完,開懷地大笑了起來。



連載:《齊白石》一、春的祭奠   連載:《齊白石》二、善男信女  
連載:《齊白石》三、“湘勇”作惡   連載:《齊白石》四、愛憎之間  
連載:《齊白石》五、楓林蒙館   連載:《齊白石》六、雷公神像  
連載:《齊白石》七、耕讀生涯  連載:《齊白石》八、情竇初開 
連載:《齊白石》九、難解難分   連載:《齊白石》十、拜師學藝  
連載:《齊白石》十一、黃道吉日   連載:《齊白石》十二、一套畫譜    
連載:《齊白石》十三、門牆問師   連載:《齊白石》十四、新的起點
連載:《齊白石》二○、借山吟館   連載:《齊白石》二一、北上西安  
連載:《齊白石》二二、絕意仕途   連載:《齊白石》二三、賣畫燕京  
連載:《齊白石》二四、初會楊度  連載:《齊白石》二五、清涼世界
連載:《齊白石》二六、大匠不死   連載:《齊白石》二七、唯國是從  
連載:《齊白石》二八、人情世態   連載:《齊白石》二九、生離死別   
連載:《齊白石》三○、幸會英才   連載:《齊白石》三一、定居北京 
連載:《齊白石》三二、困厄之中   連載:《齊白石》三三、衰年變法

連載:《齊白石》三四、“南吳北齊”   連載:《齊白石》三五、歲寒三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