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連載:《齊白石》十、拜師學藝 - 博客 | 文學城

珍惜人生,互助互愛

互相提攜勉勵;為我,為你,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在海外闖出美好的生活和成功的事業奉獻自己的綿力。
個人資料
peterpan166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連載:《齊白石》十、拜師學藝

(2006-12-20 20:02:06) 下一個


齊白石

作者:林浩基

   餘未成年時喜寫字,祖母嚐太息曰:“汝好學,惜來時走錯了人家。俗語雲:三日風,四日雨,哪見文章鍋裏煮!明朝無米,吾兒奈何!”後二十年,餘嚐得寫真潤金買米,祖母歎曰:“哪和今日鍋裏煮吾兒之畫也。” 

                                       ——齊白石


連載:《齊白石》九、難解難分
十、拜師學藝


  春種大忙過後,阿芝病倒了,一直發著高燒,退不下來。家裏慌成了一團,到處請郎中。服了十多付藥。總算把體溫降了下來,但是,半個月的大病,阿芝幾乎是奄奄—息了。婆婆、媽媽擔心受怕,不停地暗暗抹淚。到了夏耘、秋收時節,全家上陣。就是把阿芝留了下來,幹些輕鬆的活兒。

  阿芝哪能閑得住呢?他倔強得很,一到地裏,專揀重的活幹。他想用自己的勞動,減輕一些爸爸、媽媽的負擔。

  一年艱難的田間勞動總算熬過去了。轉眼又過了春節。元宵節的那天,阿芝從山上挑了一大捆的柴,回到了家,還未來得及卸下來,就聽見婆婆的聲音:

  “阿芝,齊滿師傅來了,你去看看。”

  “誰呀?”

  “就是那邊的本家叔公齊仙佑啊!他和你爸爸是同輩,學木匠的,”婆婆解釋說,“你爸爸正同他談,想讓你跟他學點手藝,不在田裏幹重活,你身體吃不消。”

  讓阿芝學點手藝,家裏不知商量過多少次。開始想讓他學銀匠,走街串村,給富人家打些手鐲飾物之類。這活兒來錢雖不多,但活輕,有手藝,比較穩定。全家都認為阿芝聰明,手巧,幹這行,正合適。

  商量定了後,齊以德跑去找那銀匠。那人很精明,技藝是他的飯碗,不輕易傳人。齊以德同他比較熟,礙著麵子不好推辭,就找了個借口,要很高的代價,說阿芝跟他學,每月要交三兩銀子。齊家哪裏送得起?於是,隻好作罷了。

  今天,齊仙佑到這裏來,是給阿芝祖母拜年,說是好多年沒來了。齊以德見了齊仙佑,高興地招呼他坐下。他忽然想起了阿芝,不如讓他跟齊仙佑學木匠手藝?於是同齊仙佑商量,齊仙佑倒是爽快,答應了下來。他們正商談著阿芝生計的時候,阿芝闖了進來。

  “快給叔公見個禮!”齊以德高興地示意阿芝。

  “叔公,你來了。”走到齊仙佑麵前,阿芝深深地一躬。

  齊仙佑順手把他拉到了身邊,從頭到腳,細細地看了一遍,說:

  “都長這麽大了。那年我路過這裏,才這麽高。”他做著手勢,轉身問齊以德:“今年多大了?”

  “十五歲了。”

  “真快啊!一晃十幾年,我們都老了。”他淡淡一笑,銅紫色的方臉上,綻出一道很深的皺紋,厚厚的嘴唇裏,露出一排被煙薰得焦黃了的牙。

  齊仙佑約莫四十來歲。不過看上去比齊以德顯得蒼老。沒有梳理的頭發,蓬鬆地、不規則地長著,兩邊過早灰白了的鬢角,跟絡腮胡子連成了一片,倒是辦起事來,要精明、世故得多了。

  “跟叔公學點手藝怎麽樣?”齊以德問。

  阿芝看了一眼爸爸,輕輕地點了點頭。他未學過手藝,然而,學徒的艱辛他是知道的。雖然這件事,家裏征求了他好多回意見了,但是,事到臨頭,想到自己即將開始那樣的一種生活,離家跟隨一個他不熟悉的人,飄泊四方,心裏難免升騰起一陣隱隱的淒涼與惆悵。

  不過,還有其他的道路可供選擇嗎?沒有。爸爸、媽媽為了這,操碎了心。學銀匠不行,又找銅匠、補鍋的,都一一被回絕了。今天,總算有了點眉目,讓他學木匠。學木匠就學木匠吧,他雖然談不上有多高興,可也不十分為難,因為生活本來就是不容易的啊;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三天後,齊以德換了件新衣服,拎著個竹籃,裏麵裝著酒、一隻大母雞和幾斤肉,領著阿芝,拜師去了。

  按事先約定,齊仙佑在家等著。他今天特意梳理、打扮了一番,顯得比前幾天精神多了。早飯後不久,他站在門口,遠遠看見齊以德領著阿芝來了,高興地迎了出去,一眼瞟了籃子裏的東西,趕緊將他們父子讓進了屋。

  用過茶後,按照木匠的行規,進行簡樸的拜師儀式。阿芝發覺,除了神位上掛的是魯班的像外,這儀式同他在王爺廟拜孔聖人沒有什麽兩樣。

  中午飯是在齊仙佑家吃的。一切菜肴都是齊以德帶來的,這叫進師酒。吃過進師酒,阿芝就算是齊滿木匠的門人了。

  阿芝送爸爸到村頭,有點依戀,眼角紅了。他極力控製著自己,生怕爸爸難過。齊以德看看阿芝單薄的身架子,看看他淒然的神色,想想他小小年紀就開始獨立生活,心裏一陣酸楚,止不住掉了幾滴淚。

  “什麽事都要耐著點,順著師傅。”齊以德不停地叮嚀著,“齊叔公脾氣有點怪,凡事多留神些,不蠻幹。早晚天涼,多穿些衣服。要什麽,捎個口信來。我們也會常來看你。”

  阿芝開始木匠的學徒生涯。他謹慎地、左右不離地站在師傅旁邊,為他遞工具、弄木料,幹些零活,一邊仔細地看師傅拉鋸、推刨的手法。

  開始是齊仙姑畫好了墨線,量好了尺寸,讓阿芝或鋸、或刨,現在他能照著師傅那粗略的圖案,量尺寸,畫墨線,獨立地操作了。

  不過,阿芝畢竟身架子單薄,蓋房子,上梁、立架子,用的都是大木頭,百十來斤重,他實在難以扛起來。齊仙佑又十分刻薄、厲害,嫌阿芝氣力小,常常不順心,就拿他出氣。過了不久,竟把阿芝辭退了。

  阿芝生平沒有遭逢過這麽大的淩辱與打擊。回到家裏,他委屈得哭了一夜。

  齊以德怕孩子愁出病來,又急著為他找師傅。過了一個月,托人找了個也是做大器作的木匠,拜了師。這就是齊長齡師傅。

  齊長齡看上去比齊仙佑稍大了點。一副敦厚慈祥的臉。性格開朗,活潑。沉重的負擔與壓力,不但沒有壓垮他,反而造歡了他這個知命樂天的性格。

  “別著急,好好地練吧。無論什麽本事,都是朝練晚練,練出來的。隻要肯下功夫,常常練練,力氣就練出來了。”坐在工具箱上,他叭噠、叭噠地吸著煙,懇摯地勸勉著阿芝。

  齊長齡也是學徒出身,對於阿芝被齊滿木匠辭退後的心境是十分理解的。他寬慰阿芝,自然,也是由於他自己也過過辛酸的學徒生活。

  “力氣是練出來的”,阿芝領會這是師傅經驗的總結。也許師傅在年輕時,同自己一樣,體弱多病,吃過不少的苦頭。阿芝躺在床上,靜靜地回味著師傅白天同他所談的話。他覺得有道理。他下定決心,一點一滴地按照師傅說的做下去。

  在陳家三個月,阿芝除了學技術,就練氣力。漸漸地,情況有了好轉,一般中等的木頭,說扛就扛,放在肩上,走起路來。不慌不忙,輕鬆自如。

  齊長齡看到徒弟肯學,不惜力,吃得苦,心裏暗暗地高興。他憐愛這個聰敏、好學的徒弟。太重、太費勁的活,自己扛、自己幹,技術性的活,較輕鬆的活讓阿芝幹。這些阿芝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阿芝在齊長齡的身邊,心境是舒暢的,手藝也一天天地成熟了起來。

  陳家的房子蓋好了,他們要轉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他們沿著羊腸小道前行,遠遠地看見了前麵三個人,也挑著木工的工具,迎麵走來。

  走到身邊,齊長齡拉著阿芝,閃在路旁,恭恭敬敬地站著,堆著笑臉,同他們打招呼、問好。

  這三個人,象有幾分傲慢,表現出要理不理的樣子。前麵那個高個兒掃了他們一眼,眼光隨即轉向別處,從鼻孔裏擠出一句話:

  “從哪裏來?”
  齊長齡連忙回答:

  “給那邊陳家蓋幾間房子,剛完工。”

  “賺不少錢啦?”最後麵那瘦個兒,帶著譏諷的口吻說。

  “哪裏會,做粗活,一天能掙幾個錢,這年頭。”

  “還帶了徒弟?”高個兒的這句問話,包含有輕視的成份,似乎說象他這樣的手藝,還配帶徒弟。

  “剛來,剛來,……”沒有等齊長齡說完,三個人揚長而去。

  齊長齡呆呆地站著,目送他們遠去的身影。

  阿芝對這一情景,很有些弄不明白,也頗有幾分反感。他心想,同是木匠,同樣幹力氣活,難道還有高低貴賤的不同?他得不出答案忍不住地問師傅:

  “師傅!他們是什麽人,不都是木匠嗎?為什麽對我們這樣瞧不起?為什麽我們對他們要那樣恭敬?”

  “小孩子不懂規矩,”齊長齡不高興地拉長了臉,“人家是小器作,做的是細活,八仙桌,雕花床,這手藝,不是聰明靈巧的人,一輩子也學不會。木匠當中百個裏麵也隻有幾個會細活的。我們哪能同他們相比?怎能同他們平起平坐?”

  阿芝從來沒有看見師傅這麽嚴肅過,也就不作聲了。

  但他不服氣,嘴裏不說,心裏暗暗在想,小器作,大器作,都是木匠,賣力氣的,有什麽高低之分?雖說雕花這手藝比較細致,難一點,但是,人都有一雙手,難道人家能學會,自己就學不會了他下決心要學會這門手藝。

  他們默默地走了好幾裏路。

  齊長齡感到剛才的話,似乎嚴厲了些,怕傷害了阿芝的心,於是又用和緩的口氣說。

  “你念過書,聰明、年輕,是同樣可以學會細作手藝的,隻要找上一個好師傅;不過,這樣的師傅也不大容易找。”

  頓了一下,齊長齡又說:

  “離這裏不遠有個周家洞,去過沒有?”

  “小時候去過。”阿芝不知道師傅為什麽問他這地方。

  “那裏有一個叫周之美的,是雕花木匠。他的手藝,白石鋪這一帶,遠近聞名。聽說小時候,他很窮,給人當長工。有一次主人家來了個雕花木匠,花白胡須,有一手絕技。周之美晚間同他睡在一起,對老人家很敬重。每天早晚給老人打熱水洗臉、燙腳,還常常替他洗衣服,無微不至關懷老人。老人見他誠實、聰明,這樣誠摯熱情地尊重自己,照顧自己,就收了他做徒弟,盡心地把平生的全部技藝都教給了他。老人後來不行了,眼睛看不見東西,周之美這時已經出了名,他就把老人當做自己的親人養了起來,一直到老人去世。”齊長齡邊走邊介紹周之美,“他用平刀法雕人物、花卉,更是一絕。”

  阿芝很感興趣地聽著。回到家裏,把一天的所見所聞一一對爸爸說了。

  “你想學細木活?”齊以德聽後問。

  “細木活好,有手藝,不勞累。”齊周氏接著說,“阿芝體弱,老幹粗大活,吃不消,我老是提心吊膽的。”

  齊以德看了看阿芝,說:

  “也好。這一年,你也摸了摸木匠工具,幹了木匠活,總算有些底子。周之美是白石鋪一帶名師,不知肯不肯收,打聽打聽再說,”他披上一件衣服,剛跨出門,又轉身回來問:“你這一走,齊長齡會同意嗎?他待你可不錯啊!”

  “是他主動提出來的,說我幹那活合適,讓我問問家裏,我就回來了。”

  “齊長齡這人也真好。你有朝一日出了名,可別忘了他老人家一片心意呀;”齊以德看了阿芝一眼,出去了。

  周之美,四十七八歲,鴨蛋形的臉,高高隆起的鼻子,厚大的嘴唇,看上去比實際
年齡要小得多。

  他沒有結婚,孤身一人,過著飄泊不定的生活。細木雕花的手藝,是受人敬重的。他也因此經常出入於名門望族之家,不過他始終保持農家那種淳樸、厚道的作風。

  他看著阿芝修長的身材,白淨的膚色,一對機靈的、沉思的眼睛,十分喜歡。特別是他讀了一些書,還學過一年多的大器作的活,掌握了一些木工的基本技術,這使周之美更為滿意。

  他知道齊純芝這個名字,是從齊長齡那裏聽來的。一夫,在白石鋪買酒,碰巧齊長齡也來買酒,兩人相見,十分高興,問長問短,沒完沒了。齊長齡問:

  “周師傅啊,好久不見了,你忙啊?”

  “外出做活剛回來。你好吧?”

  “湊合過吧,這年頭。”齊長齡說,“你還那樣,一個人?”

  周之美苦笑了一下,點點頭。口問:“聽說你帶徒弟了?誰家孩子?”

  “齊以德的長子,齊純芝。”

  “啊,是齊十爺的孫子吧,那孩子不錯。”

  “是不錯,教什麽,會什麽,腦子靈得很,又肯學。”齊長齡誇一著,試探地說:“本過,我這粗術活沒啥學的,跟你學細木雕花才合適哩。”

  “你舍得?”周之美笑了笑。

  “有什麽舍不得的。老跟我學下去,倒還誤了他的前程;況且,這孩子自己也有這個意思。”

  周之美思索了一下,半信半疑地說:“這樣好了,等他找上來再說吧。”

  兩人又拉呱了一陣,告別走了。

  三天後,齊以德找到了周之美,周之美高興極了,滿口答應了下來。

  如今,阿芝就站在他的麵前。他十分興奮地接待他們父子,按慣例行了拜師禮,齊以德滿懷喜悅地回了家。阿芝畢竟經過了兩個師傅,對這種在外麵做活的流動生活也習慣多了;而且是自己有意跟周師傅學手藝,爸爸雖然走了,自己留了下來,也感到很是自然,很是安心。

  周之美是有點性格的,他喜歡的人,就打從心坎裏喜歡。他對阿芝,就是這樣。他
喜歡阿芝,他就恨不得很快把阿芝教會;恨不得把自己的技藝一絲不留的全都讓阿芝接收。他首先把自己的全套雕花圖案讓阿芝觀看、學習,著手臨摩。阿芝雖然畫過幾年畫,也看過一些畫,但從來沒有見過這麽精美的仕女、花卉、走獸圖案畫。那種高興的心情,不說,也是可想而知的。一

  學了圖案畫之後,周之美就講解雕花工藝,從木料花紋的選擇,進刀的程序、方法,一一由淺而深,由簡而繁地講述。當阿芝在理論上有了領會,就讓阿芝試刀,從簡單的圖案開始,到複雜精美的構圖布局;由表麵的雕削到內部的縷鐫,在周之美的精心培育下,阿芝開始了木雕生涯。這是他生命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也是他為今後的藝術事業奠下的第一塊基石。


連載:《齊白石》一、春的祭奠   連載:《齊白石》二、善男信女  
連載:《齊白石》三、“湘勇”作惡   連載:《齊白石》四、愛憎之間  
連載:《齊白石》五、楓林蒙館   連載:《齊白石》六、雷公神像  
連載:《齊白石》七、耕讀生涯  連載:《齊白石》八、情竇初開 
連載:《齊白石》九、難解難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