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曆門衛實錄及思考
張明道
今年夏天,我回國從珠海到上海,從南京到北京,去了一些地方。看到很多漂亮,豪華和宏大的大門,但是,進了一些之後,我感覺進門比入關還難。我認為華麗的外表掩蓋不了管理,觀念及行為的落後。人的素質和精神才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本質。
八月的一天,珠海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太陽火熱的照著大地,我去一個創業園拜訪一個“海龜”朋友。坐車到了那兒,門很大,還有大花壇,大樓造型特別,如同博士帽,我就在門前下車拍照。見別人都自由進了大門,沒人問,我就隨大流往裏走,可是剛才對進門小車舉手敬禮的門衛先生,卻大聲把我攔下。我問:“何事?”他說:“要登記。”
我就跟著他到窗口登記。坐在裏麵的一位門衛就對我說:“身份證!”我說:“對不起,我沒有。”他講:“沒證,不能進。”我就和他解釋:“我來訪一個老總晁先生,他在這個創業園開了間影視公司。我們約好現在見麵。”他還是講:“沒證,不能進。”我就和他再解釋:“我出去十幾年了,身份證早過期了。我給你簽上我的名字,寫上電話行嗎?”他說:“不行。”“麻煩你行個方便,給晁先生打個電話,證實一下好嗎?”他說:“不行,不能打電話。”
我看時間過了,就有點著急:“那你告訴我,怎樣才能進?”“按規定,沒證,不能進。”我就問:“我沒看見哪有,你把規定給我看。”他說:“我這沒有,上麵講的,沒證,不能進。”“我能給你們領導打電話嗎?”他說:“不行,沒電話。”我站的地方沒樹蔭,珠海的太陽火辣辣的曬了我十幾分鍾,旁邊有塊宣傳板寫的是“以人為本”“和諧社會”之類的。我就指著對他說:“要以人為本,我來這,就是客戶,哪有把客人攔在外麵的道理!”他不以為然:“我按製度辦事。”我有點激動,講話聲就大了。另一個門衛就用對講機說有人在門口鬧。我猜他給領導打報告,就讓他給我對講機我來講。結果我猜對了,正是負責人,我就把情況如實的告訴他:我來訪晁老總,他就讓門衛放行了。
見了朋友,我就向他抱歉,來晚了,並講了我的原因。他說:“我從來沒有被查過證件,你要穿西裝皮鞋就沒人問。”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我穿的太土。
不過,我轉念又想:爭平等,要自由,幹革命了幾十年,官兵平等的光榮傳統全沒了,白費力氣;一切回到解放前。這不能不說是中國的悲哀,社會的倒退。當年魯迅曾有類似經驗,他去旅館拜訪一個友人,結果讓門房攔住,一定要他從服務人員的側門進,原因是他穿了件舊長袍。我自認為我穿的並不差,我在美國見過比爾.蓋茨,他和我同樣愛穿T恤:美國牌子,中國造。我在紐約的大街上走,覺得和大家穿得差不多。我去任何地方的自由和權利也和大家一樣:大家都被檢查的時候,我也被檢查;大家都能進的地方,我也能進。我覺得被攔是歧視,但是大部分國人習以為常,這才是真悲哀。
在中國,我遇到多次類似的經曆在不同的城市和地方,比如,有次我去武漢大學的一個小區看房,門衛一定要記錄我的證件號碼。我拿著相機,他說不許照相;我問為什麽,他說照相侵犯隱私。按理說,照相隻能在公共場所,記錄證件號碼才真的侵犯了個人隱私。另一次,我去武漢的一個高級小區--麗島花園,拜訪一個老教授。中午時分,豔陽高照,四十多度高溫,我打的(出租車)到了大門口,看見前麵有輛卡車停著,我就下了車,想走進去,省點時間。進門時,我見門衛正在盤問司機,並沒管我前麵的人,他卻攔下我,要我等在一旁登記。正要辦時,來了幾輛小車和出租車,門衛就站崗敬禮,而我就被晾在一邊被烮日烤得汗流浹背。我感覺他目中無人,隻有車。
我把這些小事和朋友們講了,很多人都有同感,但是無可奈何。有個朋友就講,中國人不把人當人。他在各處排隊,都按美國的習慣,站在人後一步遠,卻總有人不把他放在眼裏就到他前麵插隊。佛說眾生平等,神說博愛世人,可是,中國現在是目中無人。
原來以為大家都無可奈何,不當回事,可我最近在網上看到,鳳凰衛視中文台副台長程鶴麟因乘大巴進入廈門大學時遭遇門衛“擋駕”,他隻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題為《威風八麵的廈門大學門衛殿下》的文章,暗諷廈大“隻不準大車進入,小車就暢行無阻”,有皇家的威嚴,反響很大,我查了一下“閱讀全文(12045)回複(629)”。大部分是廈大學生對他口誅筆伐,說了許多難聽的話,沒有多少道理,更少反省的;隻有廈大外麵的少數人寫打抱不平的文章。我就想這是以小見大的事,由此可見中國人素質和心態的一斑。覺得還是有寫點感想的必要了。中國以前因閉關鎖國的觀念而落後挨打,改革開放這麽多年了,各地還這麽封閉,對人不平等,實在不可忽視。這從小的來說,影響個人生活,公司生意:時間就是財富。大的來說,關係地方和國家的形象和社會風氣:封閉,不平等,攀比外表。
看廈大學生發表的評論,實在不懂中國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優良傳統還要保持穩定多久?這曾是皇家的尊嚴,難道也是廈門大學的尊嚴?大學是大家的,它不是衙門,更不是列寧的保密局。大車小車都是車,為何小車可進是方便,大車就不是?縣官不如現管,自古一個道理。保安、城管和門衛都狗仗人勢,狐假虎威慣了。門衛殿下當然要保廈門大學的尊嚴。我建議那些人去借幾本魯迅的書,看看中國有多大進步。魯迅說:“暴君的臣民,隻願暴政暴在他人的頭上,他卻看著高興,拿“殘酷”做娛樂,拿“他人的苦”做賞玩,做慰安。”有人在博客上發表的評論:“我對忠於職守的廈門大學門衛肅然起敬,我對喜歡聽喝的國人表示同情。賈桂說,奴才站慣了。你大約也是聽喝聽慣了。還肅然起敬呢。”這和魯迅當年談中國人願當奴才有何不同?
門衛承擔安全保衛是本分,可是濫用職權方麵,我覺得更多。門衛的職責極為有限,主要負責將一些可能違反規定的車輛和人員擋在門外,維護安全,關鍵是規定合理,一視同仁。可是我們也知道,很多的不滿是因為不平等待人。門衛的濫用職權行為以及領導對這樣的門衛不給予訓導,都反映了國人的素質有待提高。
美國很少有圍牆,當然也很少有大門。在中國,沒有大門,沒有門衛,簡直不敢想像;不過,門衛形式上很森嚴,實際上管不管用,看看各家的防盜網就知道了:因大門嚴,小門,後門鬆。門衛遵照規定是不是真的,就隻有天知道了,它表麵上看程序規範,秩序嚴謹,實質上他們常自己劃分了人的屬性,並歧視對待。實際上,門衛的責任就是安全保衛,方便大家,應當為人服務;他沒有權力拒絕任何一個客人,可一些門衛就成了阻礙交流的一堵牆,甚至將責任轉換成權力而耀武揚威,或者借助“按規定辦事”來為難客人,以滿足自己的不健康心理。
中國改革開放多年了,大家會首先想到她應該是開放與寬容的。然而,現實呢?小小的一個門前崗,何嚐不體現著閉鎖的濫權觀念?門衛不過聽命行事,管理方式和社會心態才是應該改變的。理想來說,一切帶有公共性質的地方都應該向人民開放,向社會開放。維護公共場所的安全,靠的不是圍牆和門衛,靠的是社會大眾的公德心,法律和警察。
附網上檢索結果:
yahoo 1 - 10 of about 261 for 威風八麵的廈門大學門衛殿下 - 0.40 sec.
google 1 - 10 of about 677 for 威風八麵的廈門大學門衛殿下.
百度一下,找到相關網頁約804篇,用時0.042秒
訪問通用網址威風八麵的廈門..
廈門大學 http://www.xmu.edu.cn/
,共0頁 搜索結果 2006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文章標題含有 威風八麵的廈門大學門衛殿下 的文章
沒有或沒有找到任何文章
廈門大學風光在外,內部無聲。哪位廈門大學人能否告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