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的溫暖 (上)
蓋建新房的時候,一時興起,把所有建築商計劃鋪地毯的地方,都打升級了。這樣一來,除了廚房浴室是磚地,從客廳到臥室,全是地板。
天下老鴉一般黑,建築商良心大大地壞了,房子剛蓋好,漆的牆還不幹,外麵一片荒土,就催著俺關門(CLOSING),他拿了銀子好再去滾銀子。老公最愛做好人,一催就答應了。房子到手正值冬天,歡天喜地搬了進去,了不得,冷冷冷!要不是舊房沒家什,就立馬滾回去了。三年前剛搬新居的那個月,這棟居住麵積近三千英尺的所謂節能房子,暖氣費五百多元,是我們將近兩千英尺的舊房的三倍。後來想,是因為房子潮濕的緣故,烘幹用了很多熱量。當時溫度計設在白天華氏七十二度,晚上六十四度,感覺象五十度。
那時躺在床上冷,早上起來,踩在地板上,更是驚心的冷,廚房浴室的地磚更不堪提。一家人如同跳芭蕾舞,掂著腳尖行走。終於破除了夏天光腳冬天穿襪滿屋子轉的陋習,都穿上了毛絨絨的拖鞋。門口放鞋的地方,大家穿了日常的鞋上班上學,剩下的拖鞋,如同滿地滾熊頭,豹頭,豬頭,狗頭,還有米老鼠頭。
另一刻不容緩的改進,是買地毯。對,你沒看錯。俺多花了兩萬多刀的銀子,從地毯升級到了光光的地板,現在又要打地毯的注意。更糟糕的,此地毯非彼地毯:彼地毯是化纖的,幾塊錢一平方英尺;此地毯如果買手工羊毛的,居然沒有上限。而且買起來講究忒多,與室內裝飾大有關係。
一天,在地毯專賣店,見著這麽一塊:
這是中國製造的仿波絲地毯,羊毛和蠶絲混織的,喜歡上了,也就沒有多少價格好講,抗回來糟到老公一白眼。後來,他也說喜歡。買時還有另外一塊,更為精細要價更高。買的這塊,大約二百四十結每平方英寸(KPI: knots per square inch);買不起的那塊,將近三百結每平方英寸,用的絲也多,織成的鳥羽閃閃發光。俺這才知道,手工結的地毯(Hand-Knotted ),越貴的越薄。
為了多快好省地買到地毯,俺到圖書館借書夜讀,終於認識到,有名有姓的精品,俺就甭想了。隻能買些野路子的回家來踐踏。手工羊毛地毯,有用棉線打底的,也有用羊毛線絲線打底的;有毛的也有無毛的;有HAND-KNOTTED 也有HAND-TUFTED;後期處理有雕刻的也有切平的;至於圖形和顏色,千種萬種,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尋購。
俺買的那塊中國地毯,那是中國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所織造的假波絲地毯/真東方地毯,利用美國對伊朗的貨物禁運而占領美國市場。用書上熟練工的尺度一量,一人至少織一年。因為每人織法不同,常常就是一個人織一塊。那塊地毯就是濰坊一個姓於的女工織的。從這種意義上說,手工地毯除了凝結了工夫,還有創造力想象力和藝術感染力。
中國地毯包括產地甘肅新疆受中亞影響的地毯,但真正帶有漢人文化特色的傳統地毯,叫做Peking,是織後根據花紋再雕刻出立體圖型。這種地毯市場上不光格式繁多,質量也魚龍混雜。西人認為最好正宗的Peking地毯,稱為90 line(12英尺有90對基線,90000 結/平方米),用鮮豔奪目的羊毛線織成,厚重,有5/8 英尺厚。不太貴。因為俺家沒有這麽正式的客廳,也因為這種地毯不禁折騰,就沒有買。這裏是網上的圖片,是一幅有收藏價值的舊毯。
從曆史上說來,阿富汗位於中亞手織羊毛地毯發源中心。但連年戰亂,目前商場上占比例很小。美國市場上,巴基斯坦手織地毯口碑不錯,有些精良的,索價也不菲。印度出的地毯相對便宜,很多質量都不怎麽好,買時一定要注意。在比較大地毯專賣店,看了幾塊印度地毯,真是便宜沒好貨,用手一搓一把毛,買不得也。
美國市場上西藏地毯很時髦,質量上乘,設計新穎,特別適合現代非正式的起居室。但俺聽說絕大多數產於印度的藏村,有支持藏獨之嫌,雖然裝飾上很合吾意,但不能天天看了心裏嘀咕,決定也不能買。這也是網上的圖片,羊毛和絲混織的:
有一天發現一家伊朗人開的地毯小店。多次在門外流連忘返後,俺覺得自己已經很見多識廣,作了諸多理論上的準備。等到麵對那老奸俱滑的經商有名的波絲商人,才知道俺又當了小巫。且聽下回分解。
謝謝閱讀。另外對於織毯的名詞,特別是中文,俺還在學習中。如有錯請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