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秋葉聲

來美多年,感慨萬千:風中秋葉,風起則飛,風停遂止,隨緣起落,豈有它哉?唯書作伴,唯文作聲,
個人資料
正文

鄧治說畫-閑說楊遠忠畫作

(2016-10-11 14:35:34) 下一個

楊遠忠先生的國畫藝術

作者 鄧治(美國舊金山)

 

最近,旅美學者黃國輝先生回國探親中見到廣州畫家楊遠忠先生的繪畫,非常喜愛,欣然為文《西關隱士畫花香》介紹了他的作品。他稱讚楊先生儒雅而坦誠,在藝術的路上有一種淡然的執著,他的畫形神俱備,生機勃勃,是把“真愛凝在毫端”。細讀楊先生的作品,我也非常欽佩這位嶺南美術執著的守護者。

 

楊遠忠先生的作品色彩明快,寓意祥和,兼工帶寫,具有典型的嶺南風貌,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喜愛,收藏者日眾。讀他的作品,感覺到年紀剛過70的楊先生意氣風發,正步入藝術上的全盛時期。

 

《三羊開泰》是楊遠忠(少白)先生最近的一幅力作。這是傳統題材的繪畫,畫麵最上方是傳說中的瑞獸皮恘(亦作“貔貅”或“皮貅”)。美國風中秋葉先生評論這幅畫時指出:“少白先生此作,可謂取意精妙,畫幅不僅有三羊開泰,明顯寓意羊(楊)祝吉祥,家宅平安,宏圖大舉,且有鮮色壽桃居上,寄意人壽年豐,加上皮恘招財進寶,竹石則諧音豐衣‘足食’。整幅畫構圖和諧,著色平和優雅,足見作者精心構思,立意祝福,迎合大眾追求。若細心品味少白畫功,則見工筆與寫意共融,且濃淡、虛實、 留白處處得體,真乃楊 遠忠先生的近期佳作,以在下拙見,此作可算廣州畫壇近期上品,我極喜歡。”這是恰當的評價。

 

楊遠忠先生是廣州人,13歲拜嶺南畫派傳人伍少明學畫,兩年後開始臨摹明清四王山水,芥子園畫譜,並研習趙孟頫書法,打下了良好的傳統繪畫底子;以後從事美術設計工作,又考進廣州美術學院深造,具備了全麵的美術修養。他在國畫這片藝術園地裏數十年不斷耕耘,探討了中國畫的傳統和筆墨變化,從中獨辟蹊徑,兼工帶意,筆墨裏透出靈氣,在畫作中寄以哲理,激發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因而他的作品雅俗共賞,畫路寬廣,很值得重視。

 

楊先生的作品曾獲多項全國、省、市的藝術獎項,也被全國、省級藝術博物館及海內外私人收藏,並獲澳門特區政府頒發回歸十周年藝術展覽優秀獎並收藏。最近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舉辦全國書畫聯展,他的作品被特邀參展。還多次作為文化交流在日本、美國等國的報刊、刊物介紹,也參加北京、廣州、澳門等地拍賣行藝術書畫的競拍行列,已經收到藏家和買家的關注並推崇。

 

楊遠忠先生自號“西關隱士”,可見嶺南,特別是廣州的傳統文化對他的影響非常深遠。他的國畫《夢迴荔枝灣》充分寄托了他對廣州名勝荔枝灣的鄉土眷戀之情。作品描繪了盛唐時代荔枝灣的旖旎風光,近景紅荔飄香,突出了嶺南風物,點題;中景榕陰蔽日,仕女出遊,兒童戲耍,還原了荔枝灣的嶺南曆史景觀;遠景樓台掩映,船艇穿梭,延伸了景觀的深度。典雅而熱烈的畫麵巧妙地再現了唐代詩人曹鬆“荔枝時節出旌斿,南國名園盡興遊”中的詩意。細細觀看畫麵中船艇的結構,仕女神態的顧盼,衣裙的搖曳,在在顯示出畫家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筆墨的功力。

 

楊遠忠先生喜歡表現傳統題材。比如他的《喜迎富貴圖》、《春燕迎福》、《鬆鶴延年》、《滿園春意》、《踏春圖》等作品表現的桃花燕子,鬆齡鶴壽,撲麵而來的是明麗的嶺南風貌,寓意吉祥,平易近人,開朗明快,極受大眾的歡迎。

 

國畫本身所具備的表現性和寫意性能夠傳達畫家自己的心境。有些當代流行的畫家的作品喜歡表現一些落寞、孤獨、冷嘲這類的心態,在畫麵上則是表現得醜怪、陰暗、灰冷,這些並不能符合普通觀眾的欣賞習慣,因而注定了他們的藝術是小眾的;而嶺南畫派則以折衷中西、融會古今為道路;以形神兼備、雅俗共賞為理想;以兼工帶寫、彩墨並重為特色,這樣便使畫家的作品富於時代感和貼近觀眾的欣賞需要和習慣,得到廣泛的喜愛,這些特點在楊遠忠先生的作品中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比如在《滿園春意鳥歡歌》畫麵中,盛放的桃花組成的旋渦,兩隻歡歌的小鳥占據了畫麵中央“畫眼”的位置,動感和節奏感很強,使畫麵呈現出濃烈的形式美感。

 

楊遠忠先生的畫路開闊,勇於作不同風格的嚐試,他另外一些作品色彩雅淡,具有文人畫的風韻。比如《點點春雨》、《金秋紅葉鷺聲》墨氣氤氳,深淺有度,令人陶醉;他的《古法山水》體現了他學習傳統繪畫,對古人“心慕手追”的成果。

 

作為一個畫家,楊遠忠先生的年齡正是他的作品走向成熟和形成自己風格的黃金時期,祝楊遠忠先生創造出更大的輝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