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秋葉聲

來美多年,感慨萬千:風中秋葉,風起則飛,風停遂止,隨緣起落,豈有它哉?唯書作伴,唯文作聲,
個人資料
正文

鄉思融日常 鄉愁化微處

(2007-04-05 09:16:15) 下一個
外形和心態的距離,決定了海外華人融入當地主流實屬不易。鄉思不斷,鄉愁難免,這是我們都會麵臨的心靈課題。而我們能做的,就是——
鄉思融日常 鄉愁化微處(附圖片1張)
風中秋葉 (寄自美國南卡州)

  外形和心態的距離,決定了海外華人融入當地主流實屬不易。鄉思不斷,鄉愁難免,這是我們都會麵臨的心靈課題。而我們能做的,就是——

  圖片說明:

  作者在自建的中國庭院裏。

  我來美近20年了,先在美國疾病控製中心,現在克萊姆森大學工作。生活安定,收入過得去,有不錯的身子、賢惠的妻子、孝順的孩子、漂亮的房子和車子,親友都笑稱我“五子登科”。近來每年都回中國探親度假,我自己也頗感滿足。唯隨著年紀越大,生活越安定,鄉思也越濃,一股淡淡的鄉愁,時時纏繞。我如是,妻亦如是。

  我們居住的是大學城,華人不多。我和妻子每天接觸的都是老美——我們心中的“老外”。這些年來,每次和“老外”打交道總是客客氣氣,十分友好。一起聚餐,也必歡笑盈盈,甚為融洽。隻是個人感情的交流、精神層麵的溝通甚少。即使一起去看比賽,他們為美國隊歡呼,我們隻為中國隊加油。就是大聲為火箭隊喝彩,那也隻是因為火箭有姚明。我們和“老外”溝通,不是語言有問題,也不是內心不願融入他們的世界,根本的原因還是彼此文化背景的不同。即使我們早就入了美國籍,可我們的中國“look”(外形),決定了老美還是把我們當老外。我們的中國“heart”(心),也把老美當“老外”。這種外形和心態的距離,決定了第一代“老中”難以融入美國主流。不要說第一代,就是兩三代以後,也許這種距離還會存在。

  鄉思不斷,鄉愁難免,這是每一個海外華人都會麵臨的心靈課題。我唯有把鄉思鄉愁融於日常,化於微處。

  每天我都通過中國電視頻道了解中國大事,中央台、北京台的頻道我都瀏覽。春晚,我隔著大洋和親友一起欣賞;“兩會”,我通過電視屏幕即時獲知。更有不同的電視連續劇,每晚吸引我們的眼球,令我們融入劇情。那時那刻,忘記了身在海外,全情回於鄉土。而那份已伴著我們十幾年的人民日報海外版,更是我的精神食糧。

  近年,電話費便宜了,我們常常隔洋問候白發老人,也互解彼此思念。兄弟姐妹更是閑話家常,聊個不停。還有同學師友,或童年窗趣,或師生舊誼,事無巨細,一如流水。聽著熟悉的聲音,想著熟悉的身影,似在身邊,如在目前。鄉思雖猶濃,鄉愁已半解。這電話可真是溝通的靈寶!

  中國人,都有中國胃。許多年來,我無論何時何地,總還是喜歡吃中國菜。不僅僅是中國的烹調,更還需要中國味的蔬菜和調料。有時為了調劑自己的中國胃,我會開車兩小時到中國城大進中國貨。當然也會順便飽食一頓中餐。而每當節日來臨,我會飛車去中國城,購買各式中國菜,親自燒一桌中國菜,約上三五中國知己,喝著中國白酒,說著中國話,興來還會一起唱首中國歌……那一刻,鄉情飛揚室內,鄉愁盡消席間。嗬嗬,那才叫開心!

  我喜歡中國庭院。自在美國買下自己的房子,我便費盡心思,花盡時日diy,要在自家的後院建造一座中國式的庭院。每逢周末和假日便是我和妻子大興土木的田園日。泥水木匠是我,花草園丁是妻,同心合力,共建家園。隨著時日流逝,我家的後院逐漸建起了紅柱白頂的六角“珍庭”;墨綠疏欄,詩聯交錯的“筠華園”;翠柳扶風,紅綠成趣的跨水小橋;魚遊碧水,荷花映日的大小魚池。還有那白架紅廊,每到秋來,花在架上飄,瓜在廊間掛,令我時時沉浸在中國庭院的歡樂中。尤令我開心的是,我那美國出生的兒子,在這種氛圍裏,也滋生了令他自豪的中國情結:一旦有“老外”學友來訪,必帶到後院倘佯,感受一番中國園林文化。哈哈,那一刻,我相信兒子已把自家後院當中國。

  妻子喜歡田園種植。她常常種植多種中國特色菜:長豆角、萵筍菜、枸杞菜、通心菜、苦瓜、絲瓜、冬瓜、辣椒、茄子,滿園翠綠,瓜菜飄香。有時我望著這些家鄉菜,又看看正在太陽下勞動的妻子。她紅紅的臉龐流露著滿足,即使她的喜悅不溢於言表,她的開心也足可想象。而每當朋友欣賞妻的勞動成果,給她留下一兩句讚賞的話,她也例必以瓜菜相送,讓老美感受一番新鮮瓜菜的風味。當然,妻的瓜菜樂一定也不會局限於此。因為田園延伸的無限思緒,常常把我和她引回魂思夢想的兒時故鄉。

  這些年,世界興起網絡熱,我也不甘落後,常上網瀏覽閱讀。古代的中國曆史,如今的時事趣談,隨處可查,隨時可知。而令我尤感興趣的是“中華詩詞論壇”,各地詩友各貼詩詞,版主詩友同論詩詞,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我在那裏也注了冊,成了登堂入室的弟子,把我和祖國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

  最近我還開了個人博客,把自己在美生活的點點記憶化成文字。也許,這些文字記載的正是我的濃濃鄉思,沁透的也有淡淡鄉愁。但生活在海外的中國人,尤其是創業的第一代中國人,有誰不是生活在這種現實裏呢?要真正排解鄉愁,大概需要幾代人的融入和融解呢!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0403 第6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8)
評論
龍坡居士 回複 悄悄話 咱們是“英雄所做略同”因而也“感受略同”吧!有相互吹捧之嫌。周末好
戈壁小花 回複 悄悄話 俺想說得都被你寫出來了,這些文字記載的都是俺們的濃濃思鄉!
0773H 回複 悄悄話 有深度!!
北鶴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心聲的寫照
一片竹葉 回複 悄悄話 感慨萬千,心有共鳴!
秋聲跨海 回複 悄悄話 丹楓自有情,赤子襟懷,映江山如畫--------
快樂豬格格 回複 悄悄話 此文已經閱讀了幾遍,字字句句引起我心靈的共鳴!
謝謝秋葉的好文!
風中秋葉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多謝!雪花的友情我會珍惜,各位的友情也記在心上,定會一一回訪,以謝友情來訪並留言。
flysnow68 回複 悄悄話 再讀你的文章,更有新意!是佳作!喜歡!文中流淌著美與鄉情,是濃濃的、鬱鬱的。。。那洋溢著詩意的文筆,更是美!是一首散文詩,是一條母親河。。。


佳作發表,賀喜!

煙花三月下揚州 回複 悄悄話 先生深厚的中國情結,赤子之心溢於表,行於文,字字含情,句句蘊義,感動之餘敬仰,向您致敬!!!!!!!!!!!!!!
米蘭 回複 悄悄話 在外住那久生活習慣還是很中國的..喝茶..吃米飯..很感人的文章..收藏了..謝謝..
Sweetlife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感人!
子兮 回複 悄悄話 你好~~
很樸實的文章~~講了人人在他鄉的心酸~~不止是中國人~~那些同我們一樣的老外們也大概是如此吧~~人生活總是伴隨著諷刺與矛盾的~~哈哈~~~~人生需要的是快樂點~~能在有利之時做點有意思之事~~這樣的人生才有它實際的意思啊~哈哈~~
哈哈哈~~~~

老土他炕上的 回複 悄悄話 前輩的中國心和追求悠閑生活的心境令人敬佩.
學習了.
星塵之光 回複 悄悄話 身有同感;對不起前輩這麽長時間才來你博客。
阿咫 回複 悄悄話 中式庭院也是我的夢想。看不見圖片呀。。。

感謝您的留言!沒注意到,對不起,回晚了。

周末愉快!
神在阿堵中 回複 悄悄話 你的心態,你的動手能力,你的文筆,都值得我效法。慢慢地學習你!
謝謝你在我回國期間的留言,感人!
爾爾 回複 悄悄話 真的, 寫出了我們的心聲!!!

你們夫妻倆擁有彼此是非常非常幸運!

有新鮮菜吃多好啊. 羨慕中......
阿蘭 回複 悄悄話 濃濃鄉情文字間
佯裝難掩中國心
回複 悄悄話 鄉思融日常 鄉愁化微處
好文章!
林韻 回複 悄悄話 風中秋葉,真為你驕傲~~~說出了海外華人的心裏話...
難怪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想著要回國,不然就難受的慌,,,說到底還是無法忘懷那裏~~~
SINEAD4273 回複 悄悄話 鄉思不斷,鄉愁難免...... 把鄉思鄉愁融於日常,化於微處...
-- 要把他當 左右銘.
-- 20 年前,本人, 年不少, 但無知. 天不怕,地不怕... 一個人來到了這塊陌生的楓葉之國... 其他都是曆史...

Happy Easter!!!
風中秋葉 回複 悄悄話 piao11
我所指的“個人博客”就是這個博客,沒有別的博客了。謝謝你喜歡我的太太,她真是極之平易的好人。我有她為妻是我的幸運。我一定把你的問候轉給她。謝謝!
xintong2006
謝謝你的來訪,希望你常來!
piao11 回複 悄悄話 大哥說的“個人博客”是什麽意思呢?
這個博客不是個人的?
我真的不知道!

真的很喜歡大嫂這樣性情平淡的人
請代我問候大嫂!

還又
大哥
圖片沒有顯示看不到呢。
xintong2006 回複 悄悄話 我在人民網上也看到這篇文章 了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