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魂》: 趙丹,劉瓊,崔嵬, 王丹鳳 (1957)

(2006-10-15 20:35:52) 下一個

演員陣容強大,劇本也還不錯。就是 溫夢媛 (王丹鳳)死的可惜了。   

海魂 - 海報
劇情介紹:

  •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國民黨大勢已去,敵軍反動艦長孔嘯天和水兵頭子郝三桂指揮兵艦“鼓浪號”匆忙起航。 “鼓浪號”艦上的水兵陳春官和竇二鵬對於長官們的殘忍腐化很是氣憤,水兵兄弟們在他倆的帶動下也對自由、正義和美好的生活更加向往。“鼓浪號”到台灣後,船上的水兵們遭到美國兵艦的侮辱和鄙視。陳春官在“好萊塢酒家”認識了台灣姑娘溫夢嬡,彼此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陳春官竇二鵬又一次來到“好萊塢酒家”借酒澆愁,正好遇到溫夢媛被美軍欺侮,二人救出了溫夢媛,但她卻因此被酒家解雇。溫夢媛在絕望中投海自盡,陳春官得知後無比悲憤,與竇二鵬、雷萬和、白鶩等人策動起義。後“鼓浪號”長官們又做出暴行,令大家徹底醒悟。水兵們利用執行任務的機會,以“海魂”為號,發動了武裝起義,駕駛“鼓浪號”回到祖國懷抱。

    連接:http://www.sharebig.com/share.php?id=s2fuktsufhC338NQ 

    幕後/花絮

    影片根據“鼓浪號”軍艦起義的真實事件改編,通過愛國水兵們起義回到祖國的故事,揭示了國民黨統治的腐朽沒落,反映了人民革命事業的巨大感召力。著名演員趙丹、崔嵬、王丹鳳等在片中均有非常精彩的表演。其中,王丹鳳在拍溫夢嬡自殺那場戲時,身穿單衣走進冰冷的海水,鏡頭拍好後,便暈厥了過去。

    影片通過陳春官尋找起義同伴的過程,刻劃了國民黨軍艦上一群不同生活經曆、性格各異的人物。影片的演員陣容較強,趙丹、崔嵬、劉瓊、王丹鳳、高博、康泰等都有出色表演。 影片於1959年獲捷克斯洛伐克第十屆勞動人民電影節為世界和平而鬥爭二等獎 。

    大陸電影中的台灣
    紀一新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omparativ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SUNY at Stony Brook

          對於定義國家電影,不應僅是局限於該國所生產的影片;要看待電影的國族情懷時,他國如何在電影中呈現這個國家也是同等重要的。就台灣而言,以下兩個理由可以說明這個論點的重要性:一、台灣電影工業持續麵對全球化、好萊塢以及中國大陸電影的跨國發展之挑戰。二、總體而言,台灣本身的國家地位認同仍然是個問題。當然,主要的症結仍在於台灣長久以來,都必須麵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無可避免的“大他者。”本文將以中國大陸以台灣為主題所拍攝的電影為例,進而探討台灣所製造的“國家電影”所麵對的問題及可行性。

          從1949年,台灣與中國大陸分裂,兩岸所拍攝的敘事類型電影內容通常隻會偶爾描述對岸人民日常生活。而且,敘述上常以隱晦而快速的手法帶過;鮮少有全麵,或大部分以對岸故事為主軸的電影產生。這很明顯地彰顯出兩岸電影拍攝在政治化及製度化影響下所產生的盲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拍攝,以現代台灣為主題的電影有:《海魂》(徐韜,1957);《美洲豹行動》(楊鳳良,1988);《台灣往事》(鄭洞天,2003)。

          由於上述作品各自使用其獨特的手法將政治議題與美學策略結合,我們將特別著眼於這三部影片加以討論。《海魂》重拍艾森斯坦的《波斯坦軍艦》(1925),將叛亂的年代設定在1940年代晚期,場景為國民黨軍艦。片中加入重要的好萊塢式拚貼手法,包括喧鬧的軍人以及高雄酒吧女,這樣的敘事順序以228事件為背景並行發生。《美洲豹行動》(這個有著特殊指涉的片名)則是描述一架被劫的台灣客機緊急在中國大陸降落的故事。這個事件迫使大陸與台灣必須秘密合作,進行反恐怖組織行動。雖然此一行動地點僅限於該客機以及其周圍環境,導演意欲討論其他地方(包括台灣)的外交議題的企圖十分明顯。但其內容卻透過一度在大陸電影中被認為“不入流”且罕為使用的蒙太奇手法呈現,加入一些靜止的影像。改編自真實故事,《台灣往事》檢視一個從1949年移居中國大陸,自此與在台灣的家庭分隔兩地近半世紀的台灣男子之一生。此片於是就人道主義的觀點,主張中國大陸與台灣本源為一家。同時,此片風格十分類似台灣近幾十年以侯孝賢為例所盛行的鄉土類型電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