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虱齋主

桓溫入關,猛被褐而詣之,一麵談當世之事,捫虱而言,旁若無人。
正文

老舍《二馬》讀後感

(2006-10-12 11:05:16) 下一個
  讀完老舍的《二馬》,對比自己這幾年的留學生活,對中國和中國人在世界上的處境實在是有些感觸。老舍所描寫的當年中國人所遭到的極端的、全方位的、麵對麵的歧視是漸漸地銷聲匿跡了,但離某些瞎樂觀的書評人所說的“中國人遭列強歧視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中國人的恥辱隨著香港的回歸已經洗盡了”,“老舍也該瞑目了”等等還差得遠。

  中國和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在幾十年來雖有提高,可總的來說形象仍然不好。中國的國力和人民的麵貌應該說是進步了許多,而為何中國人仍然時有被歧視的陰影籠罩的感覺呢?這跟我們始終跟不上世界的潮流有關。具體地說就是我們老是想打個翻身仗從此站起來挺胸做人,卻對規則不甚注意研究,以至最後老被人判輸還覺得挺冤。因為規則是別人定的且改動了也不會通知,所以我們如不去搞懂它就會老吃虧。

  我們從自己定的華夷秩序的規則到被別人打得弄懂了新規則就是“船艦炮利”,頗花了些日子,從乾隆不見英使到魏源“師夷長技以治夷”的倡議,到老舍在《二馬》中“我們打算抬起頭來,非打一回不可!”的呼喊,其間有多少令今人擂胸痛哭的恥辱。規則是懂了,而富國強兵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等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國雖平均仍不富裕,但軍事上卻已經今非昔比,借著核武的威懾起碼可以與諸列強一拚死活。中國有些不忘國恥的人們甚至躍躍欲試地想大打一場以讓過去欺負過我們的人知道中國的厲害。

  可是如今的時代已不僅僅是對外戰爭勝者為“文明”,敗者為“野蠻”了。要贏得世界尊重必須國內政治民主,言論自由多元,人權得到保障。而這卻是現實的中國所欠缺的。中共每每埋怨西方打著民主人權的旗號來幹涉中國內政,但既然中國急於走向世界,而世界的規則基本為西方所定,裁判也是他們,規則似乎不容商議,隻有按規則來,在超過他們時才能獲得參與製定規則的權利。

  站在國家主義的立場上來看,心中的確有些不平,憑什麽我們不“船艦炮利”時“船艦炮利”是規則,而等我們稍微有些“船艦炮利”時“民主人權”又成了更重要的新規則了。但抱怨是無益的,唯有緊跟時代,超越時代,成為規則的製定者才是出路。

  日本就是一個“緊跟時代”的優秀者,明治維新是一次“緊跟時代”的戰略調整,二戰後民主改革雖非完全自發卻仍然是另一次適應新規則的戰略調整,所以在世界上日本總是居於前列,就算不是規則的製定者,也是規則的獲益者。這跟它總是能認清誰是強者,學習強者,成為強者有關,因為強者即是規則。

  而中國在這方麵卻總是顯得尾大不掉,“咱也闊過”的思想阻礙了中國按新規則辦事的意願,結果是處處為人所製,為人所迫,
 始終擺脫不了“怨婦”的角色。中國唯有放下曆史傳統的包袱,接受、熟悉、並利用最新規則,從而才會重新獲得製定規則的資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