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留學生學成歸國,到底是該樂觀,還是不該樂觀? (轉貼)

(2007-02-15 23:05:59) 下一個
留學生學成歸國,到底是該樂觀,還是不該樂觀? 回國發展

語言真是奇妙的東西,同樣的“四分之一”卻會給人以不同的感覺。例如,新華社2006年1月5日報道,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共有90餘萬留學生在海外求學,其中20多萬留學生已學成歸國,占留學生總數的近四分之一。教育部官員“對中國留學生回國工作的態勢表示樂觀”。

而一年前,《新京報》這樣報道,從1978年到2004年,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已達到80餘萬,19萬名留學生學成之後未歸國,占留學生總數的近四分之一。(2005年2月8日)

這樣,我們就看到了兩個“四分之一”。其中,“歸國”的“四分之一”已經被“樂觀”了,那麽另外一個“四分之一”呢?總不能也“樂觀”吧?進一步來說,我們還可以從統計的時間和人數上做出以下推算。

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出國留學基本屬於國家委派,而絕大多數人員都能夠學成歸國,報效人民。這期間的留學歸國人員應該在10萬左右。那麽,剩下的10萬人,才是1978年到2004年期間留學歸國的人員。這期間留學的有80餘萬人,與歸國的10萬相比,還占“四分之一”嗎?不,應該是“八分之一”。這麽簡單的算術題,為什麽不算清楚、說明白呢?拿“新中國成立至今”說事,“拿1978年以前歸國者比率高”來墊底,糊塗了誰、忽悠了誰?

顯然,二十多年來,留學生學成歸國的人數並非占“四分之一”,而僅僅占“八分之一”,這實在是“不容樂觀”的問題。我們應該正視這樣的問題,應該檢討和思考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采取切實措施吸引他們歸國報效祖國。任何自滿、誇耀、粉飾和遮掩這些問題,都無濟於事,而且,徒留笑柄。

另外,“學成歸國”是一個什麽概念呢?難道說“歸國”者就是“學成”者嗎?沒有“歸國”的留學生呢?他們是沒有“學成”而未歸國,還是已經“學成”而未歸國呢?請教育部高官分清概念,別打官腔,將事情說準確一些,別以“態勢”蒙人。

我們的現代化建設,急需人才,我們企業的自主創新,急需高級科技人才。無論是“海龜”派,還是“土鱉”派,我們都要一視同仁,千萬別厚此薄彼,以免招來女婿氣走兒。我們一定要秉公辦事,唯才是舉,要給他們提供必要的創業舞台,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堅決清除任人唯權、任人唯錢、任人唯親、任人唯拍等不良現象。

據說,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起飛階段,三分之二的留學生歸國效力,三分之一的留學生在國外工作學習溝通信息,回歸率與滯留率保持在2:1是“最佳回歸比數”。那麽,我們今天的留學生歸國率達到了“最佳回歸比數”嗎?沒有,遠遠沒有。

麵對留學生學成歸國問題,我們必須用“形勢嚴峻,不容樂觀”來概括,以期引起人們,特別是國家政策製定者的重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