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贈同鄉萬老師家鄉貼: 有一首歌

(2006-10-09 08:20:04) 下一個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歌一直是我心中的珍愛,它有著自然質樸的真情厚意和醇美流暢的詞曲,把靜中有動的草原氛圍與波瀾起伏的思鄉情感融合得天衣無縫,聽起來遼闊悠揚又婉轉抒情;詩一般優美的歌詞在視覺上勾勒出一幅地方風格濃鬱的草原美景,把一望無際塞外風光的雄渾、博大和多彩多姿描繪得淋漓盡致。
可能因為我不是草原人,無論是聆聽其它的草原歌曲,還是拜讀老舍文中對被他譽為“天下第一曲水”草原莫日格勒河的描述,還是觀看馮小寧原景實地拍攝的草原電影《嘎達梅林》,都不曾對那些美輪美奐的美景有過多少深情。而對這首《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感覺卻截然不同,我狂熱喜歡這首草原歌曲不僅因為它大氣大美也兼顧雅致細節,遠勝別的思鄉民歌,還因為它總能讓我想起我的家鄉。




話說“千人千歌”,不同的人對同一首歌的感觸不完全相同,我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傾心投入去感受去詮釋這首歌,基本上都已是脫離它原來的草原場境了,隻是抽象借用了它的基調和零碎的美景元素作素材,一番拚湊出自己的家鄉風貌:那一大片微微波動的碧綠上,緩緩滑動漂浮著白色___這就是我心中的家鄉輪廓,溫馨的細節自然也是歌中唱到的茵茵綠草、朵朵白雲、淡淡微風、、還有碧波、晚霞、鮮花、悠揚的歌聲、淳樸美麗的姑娘、如洗的藍天。。甚至還能超越這首歌曲感覺到歌中沒有的更多更美的風俗瑣事和鄉土情景。
由歌而生的家鄉的意境,在我的腦海中不是如歌描繪的那樣平坦水平,隻在草原地上的,而是冬春秋夏四季分明,順著時針方向緩緩轉動的..它猶如一架無形的汲水風車,把那一股股濃鬱的家鄉風情從故土汲來潑灑在異鄉,滋潤著離人的心田.



每當我一聽到那熟悉的優美旋律響起,腦海裏並不是浮現歌裏那一望無邊的綠草,和藍天交匯的地平線以及流蕩在草海裏風吹草低忽閃忽現的雪白牛羊____而是家鄉殘冬將盡初春來臨的江麵,此時的江水已有綠意,雖然不是李商隱筆下的“柳色綠浸江“般的蔥鬱,僅僅隻是初春草色一樣的遠看成綠近時無,倒也有些快活靈動的春意了。這時候,江麵上旅遊的客船漸漸多起來,一齊溜的白色的客輪汽笛長鳴地航行在初春綠意寬闊的波麵上,一層層白浪連翻帶滾追逐於後,大多奔著秀美的三峽方向探春去,放眼遠望江麵去,那些客輪和波浪與草原上奔跑的乳白牛羊還真有那麽幾分神似.
江浪回旋起落拍著江岸,衝上黑色鼓脹的塑料袋,白色的泡沫一次性飯盒等雜物來堆積,江邊天藍色的垃圾槽車的怪味也混在一股股鹹腥的江風裏,這些並不讓人清爽,但也擋不住勤快的大娘掖著舊圍裙坐在江邊的小竹凳上包皮蛋,幾盆淺青綠皮的鴨蛋,一堆鬆灰和碎麥秸,趕緊包好放熟去集市賣個好價,清爽的黃瓜拌皮蛋和豆腐虎皮青椒皮蛋都是春天佳肴.幾個賢惠的大姐則端著竹蘿,白米如珠江水淘,乳白的淘米水隨著波浪一漾一漾泅散開,招來一些饑荒一冬的小魚蝦貪戀追逐. 江邊地下永遠是濕漉漉的,地苔深淺透著春天的青色.冷寂多時的江邊隨著春天將近總算有了點活色生香,岸邊曲虯歪扭的古老海棠下,一樹緋紅的花蕾隱隱綻現,幾個素瓷清花般白淨嫵媚的少女在樹下悄立低笑.


陽春三月的家鄉,歌裏意境中那一片廣闊的綠色和遊動的白色早就順時針旋轉了90度立了起來____那是兒時記憶中的一長溜的看不到牆磚底色的高牆,幼年的時候我站在牆根仰望它,總是要往後跌個坐墩,盡管我長大了,那牆看起來不那麽壯觀,可是腦海裏還總有兒時恢宏的印象.春季綠色蔥鬱,遍布藤蔓,就像一張巨大的豎起的綠草毯,數百朵高低不均白色的喇叭花拚命向上攀援,風拂葉動似乎在為它們鼓勁,那些粉白的牽牛花也接受鼓舞爭先恐後,一天一個樣.
記憶中家鄉的春天不僅是明媚有生趣,而且還是讓人非常有食欲的.記得春遊的時候在山頂往下看,一切都那麽的小巧精致,令人垂涎欲滴:一叢叢枝繁葉茂的綠樹總覺得是1朵朵的碧綠的西洋花菜;林蔭道兩旁修剪好樹冠的梧桐,就像1顆顆滾圓的淡綠豌豆;那條斑馬線清晰分明的長路也成了我們眼中的噴香銀色長帶魚.
總也忘不了200X在異國他鄉求學的那個春天,春寒料峭淒風冷雨中從學校回來,房東端出的晚飯是一盤冰冷梆硬的煮葫豆和幾根菜葉1片麵包,叉子在盤子來回追叉死硬滑動的大灰葫豆,惱恨之餘自然想起了家鄉春天的嫩葫豆___豆皮淺綠豆瓤翠綠,一小抹淡褐灰的豆牙痕在葫豆的底部將豆皮豆瓤抿緊,熱鍋熱油幾鏟一炒,油汪熱騰香氣撲鼻, 嫩葫豆們個個皮開肉綻翻豆沙….更可氣的是那張簡陋的飯桌上,不知什麽時候躲躲閃閃爬來1隻大蟑螂,賊亮滴溜的眼光遠遠的瞟來端詳葫豆,幾根觸須微微顫動,兩條纖細的前足不時對搓,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看的我差點沒作嘔.再也無法下咽半口. 又氣又餓,兩行熱淚不由自主的淌了下來. ..想起了親愛的家人溫馨潔淨的家,想起家鄉的春天.



秋高氣爽的時節,歌裏的那番綠白景致就又順時旋轉90度,在天上和地麵平行了,四川的秋天,天高雲並不淡,碧色無邊的長空上,朵朵白雲匆匆忙忙趕路,下班的人擠在公車上,也愛從窗口探出身來仰望它,乘著車都怎麽也追不上.那時候的小小的我經常下午下課沿著江邊跑步回家,腦後的發辮左右甩,手肘前後動,鞋底上下翻,一路小跑追著天上的白雲,總希望有朝一日能隨它去遠方.
秋天也是開校的季節,8月中,學校就要請民工來清理操場上的雜草,先割下堆成堆,然後一把火燒掉.那些日子空氣中總會彌漫著燒茅的焦味,學生們一聞到,就知道秋天來了,馬上要開學了.
那些割草的民工們就在操場邊搭個簡易棚子居住,點煤油燈,粗泥搭灶,操場枯幹的野草作柴燒飯,鍋裏長期少油,隱約的幾圈鏽跡不要緊,他們很少炒菜常吃蒸的飯食.鄉下背來的木頭鼓風機吭哧猛拉幾下,竹篾大鍋蓋一掀,滿棚饅頭香,騰騰白蒸汽中臉膛紅樸的婦人抄隻大碗舀水,噗的潑在沒燃燼的柴草上滅熄火苗後,就開飯了.


到了家鄉的夏季,那首歌裏的場景又再順轉90度,和地麵垂直了___夏季的大巴山區,重岩疊嶂滿目蔥鬱,可是卻深藏著危險,時不時看見長長的碧綠豎坡上散亂靜止的白色石頭陣____那是滑坡的結果,有一次還真遠遠見過從山頂上崩騰而下的煞白亂石,氣勢凶猛,震撼人心,猶如廣袤的草原上萬馬奔騰之式__隻不過是豎起來的.
記憶中的夏晚,有時是在宿舍樓下院裏擺出卡拉ok的設備,大家興致勃勃歡歌曼舞,盡管那時非常落後,最早時候的卡拉ok錄像帶,景物人像都靜止,隻有歌詞可變化,後來先進一些,也莫過於無論什麽歌都是三點式泳裝女郎在遊泳池或海邊走來走去搔頭弄姿,帶著墨鏡手表,金戒指金項鏈金大耳環,蘭花手指捏一頂闊邊係綢帶的大草帽.



..........

歌聲飛揚,總之這首經久不衰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很多人由衷地感覺真象是跨躍了胡天八月的萬裏蒼茫,徜徉融入了坦蕩如砥的綠色草海裏,呼吸著沁人心脾的夾著青草和新鮮牛奶的清新空氣,心中一切溽熱和俗塵都被一滌而淨。對於我來說,更願意把它當成自己的歌,一個四川人的思鄉曲,它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每當一聽到它神遊家鄉一番,心裏就會很寧靜放鬆。
在這首個動人的旋律裏,包裹在春夏秋冬圍成的圓筒中,我從筒口的一端出生之地漸漸走向另一端往生之處,曆經風雨,參透人事世態,走過人生百年,從無到有,直到極至又無.


————————————————————————————————————————————————————————————————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簡介:

這是一首曾在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入亞太地區音樂教材、2000年又榮獲國際金獎、至今仍廣為流傳的內蒙草原歌曲
歌曲用單二部曲式結構而成。第一樂段的節奏均勻、穩健;第二樂段從弱拍起唱,使原本平穩的節奏帶有了起伏的律動感。歌曲的旋律采用了牧歌的素材,並用五聲宮調式構成旋律,給人以遼闊、悠揚、婉轉、抒情的印象在流暢的旋律線條中穿插三四度的跳動,節奏平穩勻稱而旋律優美細膩。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唱,一灣碧水映晚霞.駿馬好似彩雲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愛它.草原就象綠色的海,氈包就象白蓮花.
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裏美如畫.
啊--嗨--
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