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讀書行路3————有些風花雪月與上海無關

(2006-12-19 19:41:08) 下一個
讀書和行路有兩個最有趣共同點,一個是尋找,一個是感受。
——題記
很早以前我對上海就有一種向往,那朦朧的向往大概很多孩子都有過,源於對大白兔奶糖的喜愛。向往這東西總是在不經意間淡忘或者愈演愈烈。我對上海的向往在張愛玲、王安憶、餘秋雨還有陳丹燕等等的筆下演變成了神往。
我讀的第一本張愛玲的書是《張看》,在懵懂少年時我記住了其中的這樣一句話:無條件的愛是可欽佩的——唯一的危險就是:遲早理想要撞著了現實,每每使他們倒抽一口涼氣,把心漸漸冷了。後來我幾乎讀遍了她的小說和散文,這句話卻變得更清晰。某些時候我覺得我看到了作者,一麵世俗的享受生活,一麵冷眼審視世俗。怎樣的女子?我總是想即使沒有她的文字,即是她生活在現在,她也注定是一個受關注、有爭議的女人。也許這是她所願。
與她的散文相比我更喜歡張愛玲的小說,我是一個不挑剔的讀者,與邏輯和技巧相比我更喜歡故事本身。傅雷先生的《論張愛玲小說》中有這樣一句話“教人無論悲喜都有些措手不及”,我喜歡的正是那種感覺。但是,我內心多少有些慶幸,慶幸我開始讀的是她的散文而不是小說。
隻是如果可以我希望張愛玲可以一直生活在上海。
王安憶自己說她和張愛玲不像,不過我覺得她們兩個都是有點兒“冷”的女人,因為她們的小說鮮見有喜劇結局的。
當我讀王安憶的《小城之戀》的時候,距離我讀《張看》整整是10年,從15歲到25歲。這十年間我還讀過一些關於上海的文字,在懷舊的風潮下,看了很多上海的老照片。這期間我也到過上海一次,隻是短短兩天的行程,我用了半天去尋那些裏弄。
我覺得餘秋雨先生筆下的《上海人》其實很傳神,隻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介意,我把他筆下上海人的寬容理解為一種漠然。某些時候默然不是壞事,不過是一種沒有教化過的民主。
眾多以上海為背景的文字中,《上海的風花雪月》讓我覺得最溫情脈脈,讓眼眶濕潤。但是當我真的置身上海,想要去尋找那樣一種感動的時候,卻總是被帶回到"倒抽一口涼氣,把心漸漸冷了”的情境中。我有一種真切地感受,風花雪月與上海無關,如果說有,大概是某種情調或者“小資”。
   不過羨慕上海人精致,欽佩上海人的特有的一種堅韌,家也許很小,但是精巧。凡此種種,現實與溫情交錯,我愛上那些了文字也愛上那個城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絹子 回複 悄悄話 握手! 原來還有個愛看書的女人...哈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