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94)
2008 (73)
2009 (47)
2015 (1)
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偏好應該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不談餐桌上的規矩,談談每個人的口味。口味絕對是隨著年齡環境而變更的。有的一輩子不會改變,譬如我從記事開始就喜歡吃花生。俺是山東人,山東盛產花生,一方土地養一方人,現成的花生當然就就地取食。老爸喜歡花生自然不例外。從小家裏經常有炒花生,撒點鹽巴就是上好的早飯小菜。當時台灣的花生粒小,習慣了也不覺得。來美國後,才知道人家的花生就是肥肥大大的,到現在也是如此。吃起來就過癮多了。大陸生產的花生也是一樣。我想土地肥沃,加上農藝的改良,大顆花生粒就不足為奇了。
來美國後有很長一陣子,到了周末總是炒上一盤不帶皮的花生,加上生炒雞蛋加蔥,有時配點味全花瓜等醬菜,加上稠稠的稀飯,簡直就是慰勞自己一個禮拜辛勞最好的早餐。這個多年的習慣,因為糖尿病忌口而終止。可是花生仍舊保留,不是炒花生而是改為水煮花生,也可以說是鹵花生,一樣好吃。那一年在上海,吃到了豬腳燉花生,美味無比。回來後,立刻想到豬蹄凍內帶有花生,涼拌黃瓜,加上蒜泥醬油麻油醋等調料,簡直就是上等的開胃下酒小菜。在上海農貿市場內的小攤,專門賣各種鹵味,我就經常買一些不同鹵味(總稱夫妻肺片),師傅把選好的放在一個炒茶鍋內,加點麻油,香菜,最經典的就是加那麽幾粒花生了!有時候,物以稀為貴,那幾粒花生吃起來,特香!做學生的時候,有一位非常要好同學的夫人,邀請我們共餐。晚餐後一碗銀耳等補湯,最美妙的就是內中的花生了,還有蓮子。時時刻刻,總有花生不定時的出現,讓你無法擺脫。
超市內花生的的零食就更多了。我一直喜歡花生糖。美國的花生糖是 以糖為主,花生是點綴。我們吃的花生糖就是以花生為主了。我喜歡來自新加坡的花生,蒜味花生,南乳花生,個粒小了一點,但是味道十足。美國帶有顆粒的花生醬一直是我的所愛。人家很早就在大陸設廠製造了。我們中國人吃花生都是一粒一粒入口。美國人吃花生是一把一把的入口。看看中西文化的不同。法國人調侃美國人喝酒是牛飲,不是沒有道理的。早年困難時期,看到同桌的人,一筷子一粒,沒完沒了的往嘴裏填送,原本就不多的一小盤,一下子見底,那份懊惱不滿,真想把稀飯倒在他的臉上。有這樣吃花生的嗎!
有一陣子聽了一位美國心髒科醫生,也是養生專家建議,千萬不要吃花生。總有半年我禁絕了花生。後來發現驗血的各種指標沒啥變化,才想到很多醫生為了推銷自己的養生產品,說出了不一定準確的話。就好像我有很長一段期間不吃五花肉,尤其在上海那兩年,每天走進農貿市場,居然能夠對著優美的五花肉視若無睹,也真佩服自己的定力。還好就在幾年前,覺得自己有點無聊,立刻恢複。到現在還在後悔,錯過了上海那兩年沒有五花肉的日子。所以,我這幾年,想吃什麽就吃什麽,惟一的就是不要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