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淪落人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就讓我們好好珍惜在文學城的相逢吧。
個人資料
yijiba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海歸記事(6)

(2007-04-01 07:42:33) 下一個

上海的繁華是有目共睹的。每天到了傍晚,主要街道上的餐館座無虛席。稍微有點名氣的還得定位。而且定位隻保留15 分鍾。過了時間,你定的位就取消了。這一點,我們中國人還挺有時間概念的。我時常覺得上海人是挺富裕的。不管是公費,是應酬,到了晚上各個餐飲,娛樂場所都是滿滿的。但是在上海又有無數的貧困小民為了三餐苦苦的奔波。有一位大學新聞係的畢業生,在報社工作被派到上海繁華區(南京東路)的居民小區實習。這一個小區裏住的都是貧民,他簡直不能相信在上海還有這樣的一群老百姓。一個中學生發了高燒,家裏沒錢就醫。因為過去的醫療保險沒有了。家裏父親下崗了,靠著母親每個月幾百元的收入,哪裏有錢看病。國家有濟貧補助,但是這個小區隻有一個名額,結果有三戶申請,補助金額是三百元人民幣。想想,這三百元能做些甚麽。而且三戶人家申請,隻有一戶可以拿到。實在令人難以相信。作者質疑這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實行社會主義後的結果?有一個駭人聽聞的統計數字,在中國百分之一的人擁有全國百分之六十的財富。貧富懸殊到了這種地步,無怪乎連中共中央都不得不承認內部存在嚴重貧富不均的危機.

每當我打的的時候,經常與師傅們聊天。談談他們的工作,問問他們的收入情形。在北京的出租司機,曾經向上反映過他們的被剝削。所有出租車行業都是國營企業。在上海,每位師傅要先預付一萬元押金及每天450元的上繳款。每部車子有兩位師傅輪流駕駛。開一天休息一天。不繳每月(15天,每天450元)的預付款,你就別開車。另外每天的汽油費大概在150元左右。因此每位師傅每天要從早開始上路。據他們說每天要開到傍晚才能做到600元的生意。剩下的時間才算是自己的當天收入。有必要每天需支付450元嗎給國家嗎? 這就是剝削了.他們一致的認為這是社會主義的照顧老百姓的德政啊。根據師傅們的說法,一個月隻需上交200元就足夠了.但是那些領導願意為老百姓犧牲他們的既得利益嗎?

不止一位師傅告訴我,他們很懷念毛主席.他們甚至預言有一天他們會罷工的。目前他們所能做的隻是忍耐。因為你不幹,後麵有一大堆人排隊等著要這份工作。有的師傅們認為雖然辛苦,但每月有將近三千多元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他們也欣然接受,這也是我們中國人逆來順受的求生哲學了。我也碰到過一位師傅,他的出租車牌照是自己的,每天隻要做到270元生意,其他的全部落袋。他說他每天隻開到傍晚就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了。隻要我們國家的幹部們,多為小民爭取一點福利,相信所有的師傅們都可以早點回家,過個小康日子的。買車子,不是問題。問題是出租車的營業執照,在政府的控製下,有多少人能負擔起這一大筆執照費。所以隻有任由國家宰割了。

在中國的學生上學對一個貧窮家庭而言絕對是一大負擔。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能夠進入重點學校。從小學到高中然後才能考上好的大學。在上海,好的學區,房價太高。一般勞動階級的人民是負擔不起的。隻有申請跨區就讀重點學校。小學要付出五千元,中學要交出一萬元的紅包。這些沉重額外的負擔,是一個任何社會不應該有的現象。再加上一般的費用,一個小學生每月差不多要500元。想想中國政府實在不需提倡節育(農村除外)。因為一般上海人都知道撫養一個小孩是要有相當的財力做後盾的。至於念大學,那昂貴的學費,對一般勞工階級的人,隻有借貸來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了。無處借貸那隻有放棄了。所以一些農民及勞工家庭的小孩長大了還是繼承父業,很難能有所突破。這點台灣政府在早年來台時的許多優惠政策補助軍公教子女的助學金是相當有眼光有績效的。有一次我參加一個飯局,在座的有一位是大專的校長。有位仁兄就提到一位朋友的小孩,想要走後門進這個學校,希望校長能夠幫忙。這位校長滿口答應,末了付了一句話,大概需要五萬人民幣的活動費。不過從他們之間的談話,我相信這是事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在上海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類似這樣的傳說,錢是能使鬼推磨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yijib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楊子的評論:
謝謝您。這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溫總理答應要解決這些問題的。如果,既得利益者肯放鬆一下,我們的老百姓就有福了。
楊子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的貧富差距,已經成了中國麵臨的第一大問題。

1。 鄧小平的“讓某些人先富起來”是源頭。
其實它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沒辦法的辦法。
被一部分利用了,那就是官商勾結的那部分人。

2。 90年代初以來的所有製改造,國家/集體資源的
私有化過程中,非法轉讓,黑箱交易的結果

3。 中央/地方政策不夠健全、不能長期一致的結果。
又被那些既得利益者利用了。


貧富差距到了什麽程度?
四難問題(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就業難)都是從90年初開始的。
但中西部的最大問題是“吃喝難”,好多鄉村吃喝都沒保障。因此對他們來說,應當為五難。“老毛的幹部兩袖清風“那是一點沒錯的。現在是官商有錢了,那些弱勢群體的生活更難了。

大概資本主義的初級階段都這樣,就是把60%的利益歸於1%的人。

怎麽辦?
怎麽製度化,怎麽公平分配,怎麽建立社會保險體係,怎麽建立社會財富的歸屬體係,財富的在分配(包括捐獻)體係,...
社會的監管係統,向香港的廉政公署,等等。

慧慧 回複 悄悄話 好幾年前,我表姐的孩子想進好的幼兒園,都付出一大筆讚助費。教育怎麽變成這個樣子,這是我不喜歡回上海的一個原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