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有兩段, 我隻記得第一段了. “我為革命下廚房,熱情更比爐火旺. 心裏想著
工農兵, 幹起活來有力量.顧客到店如到家,熱菜熱飯熱心腸. 平凡工作意義大, 身在廚
房心向黨.” 在文革中, 這樣的歌詞應該說很不政治了. 這首歌原唱是秋絲敏,一位飯店
服務員, 第一次公演是1973年51文藝晚會, 後來收錄在<戰地新歌>第二集. 別人從黑龍江回來探親, 都是大包小包的, 金針木耳黃花菜, 再有點辦法的還能弄
到猴頭和各種香菇. 我什麽都買不到, 就背了兩個挎包踏上歸途了. 因為行李簡單, 就
給遊山玩水創造了良好條件. 我伯父在北京, 我從來沒去過, 北京很自然成了首選. 那
時伯母在幹校, 伯伯要上班, 隻陪我坐了一次地鐵, 其餘都是我自己看地圖玩. 寒冬臘
月,又是一個人, 遊玩的樂趣自然打了個大折扣, 但回到生產隊後,我這黑五類, 居然成
了村子裏第一個到過"毛主席居住的地方"的人, 也著實得意了那麽幾天.
1973年 4月, 我和三個隊友在歸隊途中又到北京玩了一次. 春暖花開, 又有同伴,
與71年那次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最重要的是伯母從幹校回來了, 擔任某區的黨委副書記.
伯母每星期能回來好幾次, 所以夥食明顯改善. 更精彩的是伯母隔三差五的能帶回一些
相當熱門的票子. 比較精彩的有兩次, 一次是工人體育館的足球比賽, 忘了是什麽隊.
另一次(實際上是兩次)是首都體育館(西直門外)的51文藝晚會的彩排. 彩排中自然有不
少大牌, 但居然一個都記不得, 原因之一大概是收音機中常聽到, 缺少了一點新鮮感.
唯一記得的就是上麵這位業餘新手的《我為革命下廚房》. 此歌類似於蘇小明的 ”女聲
獨唱” , 在聲樂方麵要求似乎不是太高, 聲音甜美估計就能唱得不錯, 再加上女孩子長
得很漂亮, 所以相當叫座, 掌聲絕不亞於那些大牌的表演. 伯母後來又拿回一次票子,
我就又去了一次.暴露一下資產階級思想吧,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再想去看一次這位漂亮女
演員. 51節到了, 伯母有入場券一張, 我就輪不上了. 這種場合還有餘票, 大概需要老
老禿筆這樣的神通了.
這幾張票, 著實讓我那幾位好朋友刮目相看了一陣子. 後來回到生產隊, 一次播映
51的記錄片, 文藝晚會上少不了首長進場,講話, 群眾歡呼等等,所有的節目, 不管大牌
小牌,都是一閃而過,隻有這位飯店服務員的女聲獨唱是全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