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93)
2009 (50)
2010 (50)
2014 (86)
2019 (1)
2020 (2)
2021 (1)
2022 (2)
作為湖鄉之子,我生來就跟蓮藕難解難分。其實,很長時間裏,蓮荷並非總是美好的。 家鄉有許多水田是從原來的池塘改造過來的,蓮藕、馬蹄、菱角等等曾經蔓生瘋長,徒然間要改造它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最初的幾年,往往要花大量人工幫助禾苗跟這些野生植物競爭,-除雜草。偶爾我也被分配來除雜草,這可是苦差。一則這種水田淤泥深,一不小心沉下去把小人兒都淹沒了;二則蓮荷根深莖粗,而且還帶刺兒,小手勒得出血是常有的事。 |
不過,童心就是童心,昨天的苦難今天可能忘記得幹幹淨淨。每年春天,照樣跑水田或者池塘裏,循那些初出的荷葉、馬蹄苗掏新生藕尖和舊年馬蹄。初夏來臨,照樣要摘幾朵蓮花,回家要姐姐弄個玻璃瓶塑料合什麽的養起來;或者摘一片荷葉作傘打。進入盛夏,照樣跳進水裏,采摘紅菱、白菱、雞蓮,和花嬰剛剛脫落的子蓮盆。 |
雞蓮或雞菱是我們那裏的叫法,標準名稱是什麽或者有沒有都不曉得。雞蓮像睡蓮,一蔸一蔸的,莖長而軟,所以蓮葉總是平躺在水麵。也有蓮盆,哦,應該叫蓮球,開紫色花朵,但蓮子被包在裏麵直到蓮球死爛。雞蓮很可怕,跟刺蝟一般,滿身是刺,無論軟莖,蓮葉,還是蓮球。雞蓮莖和籽都是美味野食,軟莖褪皮後吃起來味道清爽,有時還作菜肴。蓮子澱粉含量特別高,雖然小如川豆,我們還是津津樂嚼。所以,即使如刺蝟般自我保護,雞蓮還是不能免於被采摘。但是,作為入侵者,我也遭受了慘重損失,那就是滿手滿腳板的透明小刺。記得有一年腳板痛得不得了卻找不到刺在哪裏,隻好請來醫生。結果醫生也找不到,隻好把腳板切去一塊。 |
采蓮旺季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交接時,在浩瀚萬畝的幾個大湖裏。在我們垸子裏,有三個大湖,分別屬於垸子裏的三個鄉(童年時叫公社呢)。因為走親戚和上街的緣故,我經常從湖邊走過,包括采蓮旺季。不過,很難看見采蓮扁舟和采蓮少女,連嬉笑和歌聲也聽不到,---湖太浩大,蓮葉高大稠密。 |
我曾經吵鬧著上了一個姑姑的采蓮扁舟,進去折騰了約半個小時。那可真不是我該去的地方。裏麵雖然陰卻不涼,悶得不得了。往日在湖邊逗留時喜歡看水底魚兒悠哉悠哉地遊泳,把一雙腳浸湖水裏涼快。可是,在采蓮周上,時刻要警惕荷梗像銼刀一般刮你一把,或臉蛋或手臂。還有穿插在荷梗間的蜻蜓、黃蜂等等隨時可能給你一個擁吻,啊呸! 我正兒八經采蓮是采蓮根,應該叫挖藕。大人是可以踩藕的,孩子卻不行。因為蓮藕一般都深入淤泥,就算紮猛子也觸不到肥碩的藕根。湊個熱鬧也就扯幾根嫩荷梗,這玩藝兒其實比藕不差,爽脆清甜。 真正挖藕要在冬天,各大湖排幹了水。因為溫度低又不能穿太多衣服,隻能選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裏。所需工具包括一把長鍬,一把段鏟,當然還有一擔籮筐擔一天下來挖掘出來的收獲。一天下來非常疲憊、饑餓,好在籮筐裏的收獲能極大地衝淡這些。 |
對蓮藕的認知從食用主義提高到審美高度是從小平的改革開放開始的。從那時起,再也不把什麽都跟吃連在一起了。同時,從課本裏又學到了出汙泥而不染的句子和“荷塘月色”似的唯美文章,荷花、蓮藕是一步一步得到升華。如今走在湖邊,聞到的是荷花清香,看到的是蓮葉婀娜舞姿、芳菲嬌豔,聽到的是蓮荷之間的喃喃私語。似乎還能隱約聽見遙遠處傳來采蓮歌聲。。。。。。 |
阿蘭 評論於:2007-07-12 23:34:32 [回複評論] 刪除
桐桐的歌配上文雅的文字,這個貼子真是太美了~
讀鐵聽歌,好享受~
mapleinfall 評論於:2007-07-11 19:45:03 [回複評論] 刪除
en, 這首歌是俺最最最喜歡的了,怎末都挺不夠,存下了天天中午吃飯後聽一邊~~ 祝桐兒永遠開心快樂!~~~
閑言 評論於:2007-07-10 21:12:10 [回複評論] 刪除
好文,有聲有色,圖文並茂!
恰似眼前一幕幕的電影畫麵,采蓮童子在悠悠的歌聲中魚貫蓮塘,好似江南的浪裏白條,在蓮葉之間探出頑皮的笑臉。。。美不勝收!
john1951 評論於:2007-07-10 16:53:44 [回複評論] 刪除
值得回憶~~~~
缺月疏桐 評論於:2007-07-10 10:16:54 [回複評論] 刪除
喜歡莊大哥的這篇文字!濃濃的生活氣息,帶我回去童年~~看到了一個頑皮的采蓮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