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清不識字

久不讀書, 且好多書都留在過去了. 寫點什麽呢? 一任潮漲潮落吧. 下雨之前, 回家.
正文

冠絕天下一網打盡的衙門遺址

(2024-02-14 08:32:18) 下一個

都江堰冠絕天下,一定要去的紀念館

多年沒有回都江堰好好轉轉。過年,天暖。出去走走,才發現一個新的所在- 水利衙門遺址。據說這是地震之後修的。以前這裏是個餐館。進去一分鍾,就感歎這是冠絕天下的紀念館。你一定要去,才能知道什麽是文化。

確切地說,文化火鍋。

還沒有進門,就聽到一陣陣擊鼓之聲。好家夥,總算有個地方可以擊鼓鳴冤了。看那擊鼓的漢子,不像有甚冤屈。衙門門口有鼓,有石獅,有朱門高檻,橫匾,雕梁畫棟,肅靜字樣,算是標配。想今日之衙門未必有此完備。

沒有玄關,進門一望到底,不過三進。深不過三十米,寬不過五六丈。想來衙門也曾局促。不如當今之奢華。進門左右各一個大鼓,不知何用。

第一進的院子左右川西風情的露天茶館。茶館周遭發財樹和祈福的紅帶子,好一份喜慶。隻是這絕對是外來的文化,不是西蜀的。前麵一個中堂,左右門楣已經變成李冰文化展覽館。看來主題在進門之後就變了。心裏想都江堰那邊的治水箴言之類想必就在裏麵。

未曾想,文化火鍋開始了。開涮!

台階之上,從左到右,已然是中華文化的展覽。一張琴,一對鐵鑄的仙鶴,還有不知何物的一個木頭架子上有幾個像鼓一樣的東西。這幾個東西頗有些現代的假味。也罷。

順著人流而上,右邊進去,繞到後麵,最後從左邊出來。各種文化食材太多,先後順序就不太記得了。姑且逐個說說。

唯一跟治水有關的,是幾把耙子,摟子,和一個像鐵鏟的東西。看上去跟我家院子裏清理落葉的工具差不多。我疑心李冰會在泉下用他的工具打回地上來。

展覽室第二件裏麵不失時機地展出書法作品。黃河遠上白雲間,遠上寒山石徑斜。中華文化之必備,不是嗎?見縫插針地放著的還有鳳凰國畫,百福圖,百壽圖,現代人畫的治水圖,不知是動漫還是國畫還是啥也不是。還好,沒有貞潔牌, 但有唐三彩。

再往裏,赫然牆上掛著美輪美奐的幾個大清皇帝的繡像。雖未近看,也能知道做工精湛。皇上們的先進事跡也是一針一線繡在上麵了。突然覺得那有點糟蹋中國文字。曆史上,除了夏商周牛逼吹得不清楚,能掛在牆上的應該有很多人。古今多少聖上,豈能相望!

排隊了,排隊了。每次放進去二十個人。高潮來了。感覺要開始燙豬腦花了。人們魚貫而進。赫然是兩處拍照的。一個是木頭案子一個,擺著書簡,毛筆。沒有紙墨
好像是火鍋碟子沒有鹽了的感覺。站上去,拍照,免費。笑一個!

接下來就凶了!金碧輝煌的龍椅和屏風。友人坐上去拍照。我看看他妻子,再看看哦8屏風,覺得沒有後宮參政的座位,更沒有垂簾聽政的地方,甚是可惜。燙火鍋怎麽能沒有雞的尾尖呢?

瞻仰完清帝遺容,坐完龍椅,緬懷先賢,決心消滅紅花會之後,順著人流從左側往外走。先是一個廳,陳列著當地的好茶,各色茶具, 還有銅器。宜興人看了可能不覺得什麽,我等就頗為詫異了。

再出來,有意思的事又來了,中國家風展覽。牆上赫然是PPT做的中國家風發展脈絡。天朝幾千年,有好家風者甚多。有點意思。沒有多看。眼前出現一棵枝繁葉茂的家族圖譜,家風好像是旁邊的自動灌溉係統。

好像缺了點啥? 不急,中庭邊上,帶給你一片江南園林,抑或是川西的假山怪石。頓然感到這個文化的火鍋終於因為燙了幾片上海青而變得圓滿了。

順著來路出得門來。鼓聲依舊!

都江堰這個水衙門遺址真的是冠絕天下。以最小的空間,囊括了大量的中華文化符號。萬裏江山一鍋煮,千年文化鴛鴦鍋。

愛家鄉,就得愛這火鍋。對了,最後一進的門楣赫然是親民堂。龍椅就在那後麵,隻不過要從側麵進去。

2024.2.14 於都江堰。

#帶著微博去旅行# #不止旅行# #愛上這座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