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肖群

逝者已去,生者戴德.槿以此文寄托本人對他的無限思念
正文

蕭群生平

(2006-09-25 22:22:35) 下一個



(夲文由肖群姐姐提供)

一九六一年八月二十二日,蕭群的母親楊夢苓在預產期前十天,早產了她最小的兒子蕭群。當時,正處於由大躍進釀成的全國大饑饉時期,上海市麵上亦食品奇缺,無論買什麽都要憑票供應,連豆腐渣都成了配給的珍貴“營養品”。楊夢苓身體衰弱,沒有奶水,隻好讓保姆用奶糕、米湯喂養蕭群,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在十年浩劫中,蕭群的父親蕭挺無辜蒙垢。一九六七年七月,蕭挺遭受隔離審查,單獨關進校內一個小房間,不準回家、不準家屬探望,要他寫檢查交代。造反各派都有人到蕭家抄家,這批剛走,那批又來,胡翻亂搜、毀壞一切。不久,上音革委會停發了蕭挺的工資,隻給蕭家每人每月發十五元最低生活費。又說蕭挺一家住一棟樓是搞特權,將房屋改建了重新分配。
隨後,已在蕭家工作了近十年的保姆沈玉蘭,因不肯“揭發問題”誣陷蕭挺,也被裏弄造反派批鬥,他們甚至還因此注銷了她的上海戶口,將她趕回老家安徽無為農村。這件事對年僅六歲的蕭群打擊最大,因為白天父母和哥哥們總不在家,隻有玉蘭自他出生就整日陪伴、照料著他,他早已視玉蘭為不可離棄的親人。玉蘭的突然消失和她臨走前的哭泣,都使他幼小的心靈充滿了恐懼,令他過早地領會到世界的殘忍。他覺得自己突然被遺棄了,他害怕極了。他那孤獨、惶恐、無助的眼神,使他看上去就象一隻受到驚嚇的小鹿,隨時想躲進密林的深處。楊夢苓隻能在每天傍晚回家後,竭盡全力地撫慰他,叮囑大孩子們多陪伴他。

一九七〇年三月,單位公布名單,要楊夢苓準備動身去黑龍江省愛輝縣插隊落戶,而且還不準她攜帶年僅八歲的蕭群和十二歲的蕭揚同去。孩子們都陷入了惶恐,全家人身上都籠罩著悲傷和無奈。楊夢苓隻好寫信給蕭挺在肥西老家的堂嫂,請她來滬接兩個幼子去鄉下寄養。
四月初,蕭挺的堂嫂來滬接走了蕭揚和蕭群。雖然楊夢苓每月寄去生活費,蕭挺的堂嫂卻不能容兩個孩子不幹活,要他倆在鄉下放牛。直到八月份蕭群的姐姐蕭洛從雲南下放處回滬探親,又去愛輝探望母親,她返回農場時,才繞道官亭把兩個小弟接回上海。
一九七一年六月二十四日,蕭挺遭批鬥時被踢裂的腰椎傷勢加重,致使他下半身完全癱瘓,他連坐都坐不起來了。音樂學院的新貴們見他渾身僵直、麵色青灰,骨瘦如柴的身軀裏似乎隻餘下了半縷遊魂,令人怵目驚心,生怕他死在隔離室裏,忙通知蕭群的二哥蕭鍾將他背回家去。
蕭挺躺倒後,家裏隻有三個兒子能照顧他。當時蕭鍾十八歲、蕭揚尚未滿十四歲、蕭群未滿十歲。蕭鍾還得到學校去參加運動,他隻能每天早上去菜場買些冬瓜、雞蛋,中午趕回來做些簡單的飯食,就得再趕去學校報到。隻有小兒子蕭群能整日守在蕭挺的床前陪著爸爸,一步都不肯離開。他為臥床不起的爸爸開窗關窗、擦汗倒尿。他還負責燒開水,知道十二分鍾可以燒開一壺水,再倒水給爸爸喝。在這段時間裏,這個未滿十歲的孩子完全失去了笑容,他的眼神充滿憂鬱、哀傷和恐懼。他天天緊抿著小嘴巴,竭力地照顧爸爸,希望能用自己的小手拂去爸爸的傷痛,幫爸爸快點好起來,能從冰涼的生活中趕走悲切。

當時,在“知識無用”的輿論困擾下,怎樣才能讓兩個小兒子得到最起碼的基礎教育,曾讓災禍纏身的蕭挺絞盡腦汁。
他托朋友去請了一些中學老師來家教,給蕭揚上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和英語課。那時,蕭群雖然還在讀小學,卻對這些中學課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主動湊過去聽課。在文革中,教師被人貶稱作“臭老九”,社會地位十分低微,經常無端遭受學生作弄、批鬥,很難遇到能尊師好學的學生。這些請來的教師見兩個孩子能彬彬有禮、認真讀書,使他們重獲教師的尊嚴,都如獲珍寶般的高興,因此都極其盡心,認真地免費上門來教他們。在理工科學習方麵,十一歲的蕭群比他十五歲的哥哥進步快,他能舉一反三、一點就透,而且自學能力極強,特別在學物理時,有時老師講錯了,他還能提出疑問,討論糾正。在九歲時,蕭群就能自己抱著本《收音機安裝》的大厚書,邊讀邊動手裝出一台收音機來。他還時常冒出一些新點子,在家裏沒有電視機的情況下,自己發明、安裝了一個電視聲音接收器,來收聽電視節目。蕭挺看著這個特別懂事、智力超常的男孩,內心感到非常欣慰。蕭群的一些想法常讓人感到出乎意外,他是那麽敏感,那麽富有創造力。為了盡力培養這個與眾不同的孩子,蕭挺特意從微薄的生活費中擠出五元錢來,給蕭群買了一個電動玩具,供他拆卸、安裝,進行研究。不久,他又設法借來樂器,請上音的講師韓銑光教蕭揚吹圓號,並為蕭群請來大提琴老師教他拉琴。
文革結束後,一九七九年蕭群考大學前,因他的大提琴拉得很好,他的大提琴老師曾勸他報考音樂學院,但他對科學更感興趣。蕭群對物理、化學的自學能力極強,文革結束後,由於長期輕視文化、不求甚解的餘毒尚存,一些中學教師業務很差,在上物理課時,蕭群經常能糾正老師講錯的地方。高考前兩個月蕭群參加上海市物理競賽,得了一百分。在高考中,他不但答對了所有的物理試題,還答對了所有的物理附加題,故他的物理考了一百二十分。考完試他一身輕鬆地外出旅遊去了,讓他姐姐替他去填表選擇學校。當時規定考生除了選填上海、北京的大學外,還必須選填一些外地的學校,但蕭洛隻為小弟填了上海的幾所重點大學,沒有再繼續費腦筋去選外地的學校。當收表的老師要求她把表格填滿時,她相當自豪地說:“其實我隻需要填一所學校就夠了,蕭群的考分那麽高,我不信他的第一誌願複旦大學會不錄取他。”那位老師也不由得笑了,說:“這倒也是。”就不再堅持要她按規定填表。
蕭群考入複旦大學電子工程係,攻讀無線電電子學專業。他於一九八三年七月獲得學士學位,被分配到北京航天部任助理工程師。短短幾年裏,他先後為宇航計測技術作出三項重大發明,創造出《示波器邏輯分析儀》等新產品,獲得專利和獎金。因國防原因,他的產品均被列為保密項目。關於獎金,當時研究所極不合理地規定,發明者的獎金必須平分給所裏的每個人,以致幾萬元的獎金分到蕭群手中時,隻剩下了幾十元。這種吃大鍋飯的土政策,使獎金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含義,使許多貢獻傑出的科學家過著默默無聞又清貧如洗的生活。蕭群沒錢請人照料他的飲食或上飯館,他因在工作中廢寢忘食,時常錯過食堂的開飯時間,以致弄得饑一頓飽一頓,日子過得還不如三餐正常的普通人。他的職稱也被論資排輩的陋習壓住,不能及時得到與他的貢獻相應的晉升。
一九八八年夏,蕭群以他驕人的科研成果,贏得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頒發的獎學金,赴比利時研修計算機碩士課程。臨走前航天部才匆忙給了他工程師的稱號。蕭群到比利時後,因語言問題,他無法去課堂聽教授講課,隻能用英文自學,用英文通過各科考試。在他畢業的前半年,總部設在荷蘭的皇家菲利普電子器材跨國公司招聘產品研發人員,他前去荷蘭應聘,一次麵試後,他就返回了比利時,沒有想到還有複試。可是,因為他在初試中所談的種種點子和靈感太打動人心,公司主管在他錯過了複試機會的情況下,仍然破格聘用了他。於是,他邊工作,邊自學讀完了研究院的課程,於一九九〇年獲得碩士學位。

皇家菲利浦電子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公司之一,在歐洲名列榜首。其二〇〇三年的銷售額達二百九十億歐元,在彩色電視、照明、電動剃須刀、醫療診斷影像和病人監護儀、以及單芯片電視產品領域中世界領先。菲利浦擁有十六萬五千六百名員工,在六十多個國家裏活躍在照明、消費電子、家用電器、半導體和醫療係統等領域。蕭群一進菲利普公司就接受了一項任務,要他研發無線電數碼音響演示係統,此項目已經多人接手,均告無功而退。蕭群接手後,沒有任何參考資料,也沒有任何產品能夠借鑒,他必須憑空研發出一個展示係統來。他日夜思索了整整有半個多月,終於在一天深夜,他從睡夢中豁然開朗,找到了變通的方案。當他次日去公司向上級匯報時,那位主管連連搖頭,說:“這不可能做到,絕不可能!”蕭群不再爭辯,自己動手開始製作,他僅花了十天工夫,就使一種變通的展示係統問世了,使人為之一振,頓時轟動了公司上下。公司立即為他定了高級職稱,除了高薪,還能參加產品的年終分紅。自此,蕭群成為菲利普跨國公司駐比利時產品開發部的高級工程師。
蕭挺於一九九一年初收到蕭群寫的家信,報告他因一項發明進展順利,轟動公司上下,立即得到高薪重用的盛況。蕭挺心中十分欣慰和自豪,想到蕭群出國前的境遇,感慨油然而生,他寫了一闋詞:
 
月中桂 • 歎楚材晉用
一九九一年一月三十日
玉質瓊姿,競芳馨,歲增芝圃春色。天然雅正,更錦心瑰意,忠勤家國。豈知春徑窄,蔭庇處、難容勁翮。意外沾恩去,冥鴻孤騖,天際任遊息。
遙看萬裏長空,縱山寒路歧,標秀遐域。佳音迭奏,正握瑜懷瑾,延登瑤席。快哉猶感慨,歎禹土、焉無睿識。隻怨多淫雨,良材育成春草積。 

一九九二年,鑒於蕭群對公司的突出貢獻,他得到特批,在非移民國家比利時入了籍成為比利時公民。在公司內部,起初蕭群不會說荷蘭語,公司主管因為特別重視他,除了安排公司付費為他請語言教師外,還一度規定,在有他在場的會議上,所有人一律得說蕭群能聽懂的英語,直到他能用荷蘭語和人交流,方解除了這項規定。在比利時的中國留學生得知這一情況後,都感到蕭群特為中國人爭光,使他們也能跟著揚眉吐氣。

一九九三年秋,蕭群在比利時魯紋市買下第一棟房產。
同年,他與在比利時攻讀心理學碩士的中國留學生任燕結為伉儷。
一九九四年九月二日,蕭群活潑可愛的女兒蕭鷺溪在魯紋誕生。
蕭挺接到喜訊後寫了一闋詞:
 
青玉案 • 得佳音喜詠
一九九四年九月三日
今晨,群兒從魯紋來電話,言其於二日晚得女,嬰兒體重7.8斤,不哭,好動。聞之,喜動情懷,油然而歌!

長途電話傳真趣,得嘉訊,欣然舞。陣陣清風驅溽暑。歲添雙鳳(1)。時傾笑語,孫輩今超伍(2)。
群兒開始為人父,三十三年頗知路。奮翮淩霄弘遠翥。齊家興業,累功馳譽,蘭桂香盈戶。
注:(1) 今歲,餘連得兩孫女。
(2)《周禮》:“五人為伍”,餘已有六個孫兒孫女矣! 

一九九五年初,蕭群偕妻、女回國探親,蕭挺喜悅地寫了一闋詞:
 
踏莎行 • 群兒一家歸省喜詠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九日
忍淚離鄉,展眉歸省,長空萬裏翔蒼隼。異邦贏得一枝春,紅花翠葉含芳潁。
夕照清幽,晨霞彪炳,悲歡離合人間景。笑談窮達不移情,曆經磨練宜修本。 

蕭群的女兒鷺溪年僅五個月,每天拂曉即醒,獨自呢噢不停,頗似小鳥啼鳴。一日,聞其父夢中咳嗽,竟應聲咯咯大笑,實乃妙不可言。楊夢苓情不自禁地寫了一闋詞讚美道:
 
喜遷鶯 • 曉鶯鳴
一九九五年二月十日
天破曉,睡初醒,奇韻靜中聽。似歌如語賽琴箏,清囀勝鶯鳴。
承天賚,嬌憨態,小樣令人憐愛。聞聲呼應頗通靈,歡笑最撩人。 

一九九六年夏蕭群接蕭挺夫婦到比利時小住,並偕父母同遊西歐列國。旅歐期間蕭挺寫了一首詩、二十一闋詞,選錄其五:
 
點絳唇 • 魯紋的家
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七日
群兒在魯紋置有房產。餘一生飄萍,今初次住自家房屋,不免感慨係之!
雲跡萍蹤,水村山甸隨緣住。夢中成趣,域外生門戶。
室暢窗明,庭院多春煦。歌伴舞,稚孫解語,來此非行旅。 
 
長相思 • 凱旋門
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七日
凱旋門,凱旋門,望此嵯峨脫屣行(1),心期視野清。
勝歡情,敗傷情,何故人間難太平?! 豐碑待細評(2)。
注:(1)《北史魏文帝紀》:“帝嚐登逍遙觀,望嵯峨山,
因謂左右曰:‘望此令人有脫屣之意。’”
    (2) 凱旋門上刻有為正義而戰者姓名,但並非全是。 
 
清平樂 • 羅浮宮暢懷
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羅浮宮裏,觸目皆精藝。古畫鮮妍雕刻細,百態千姿綺麗。
覽觀竟自顛顛,油然往返流連。維納斯前留影,算來半是遊仙。 
 
菩薩蠻 • 遊凡爾賽宮
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林園千頃輕煙織,黃沙鋪地莊嚴極。宮後禦花壇,宮前旌旆殘。
無言雕像立,王去空留跡。遊客喜登臨,流泉朝暮吟。 
 
萬年枝 • 布魯日風情
一九九六年八月四日
入妙境,頗宜人,風物係幽情。土花斑駁眼前明,處處古風存。
紅磚路,油燈柱,得得馬車奔馭。賞觀品味一經行,留醉到黃昏。 

八月,蕭群應聘進入菲利浦荷蘭總部,躋身於公司高層的應用開拓者行列。在研發無線電數碼錄音、攝影等電子器材及軟件的高科技領域中,他每年都能為公司貢獻出不少新點子。
蕭群從比利時遷居荷蘭時,公司除了發給他安家費之外,還支付費用給搬家公司為他搬遷。古之金台招賢,今在異域發揚。聯想國內年年高喊“要重視知識分子”,卻總是幹打雷不下雨。蕭挺感慨之餘,寫了一闋詞:
 
水調歌頭 • 群兒搬家有感
一九九六年八月十六日
昔聽愛才說,今見事情真。群兒跨國新就,優待有規繩。隻道搬家瑣事,全由專人料理,袖手任其行。圖紙早先定,終了不須評。
觀此景,思此事,別懷縈。何堪瑤圃,時有雷響卻無霖。開口英才寶貴,著實親疏推類,才大更難憑。軌接何方去?醉眼看天文。 

蕭群的新居位於荷蘭安托溫市,蕭挺寫詞讚道:
采桑子 • 安托溫居住區小景
一九九六年八月十八日
單排獨幢參差立,四外縈青。片片芳茵,斜頂明窗綠倚門。
屋前屋後繁花豔,頗似鄉村。勝過鄉村,寧靜清新足可人。

在此寧靜幽雅的環境中,蕭群夫婦於一九九七年五月九日,又添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兒子蕭俊瑞。接喜訊後楊夢苓高興地寫了一詞一詩:
 
調笑令 • 添孫樂 (外一絕)
一九九七年五月十日
歡笑,歡笑,電話傳來喜報。群兒昨日添丁,娃娃體重性靈。靈性,靈性,祈盼才優骨勁。   

兒孫同一屬,相繼作耕牛。
芳潤春常在,蘭陔黛色流。

蕭群美麗的女兒鷺溪小小年紀就喜愛繪畫,六歲時就能把狄斯尼的動畫形象臨摹得維妙維肖。他機靈的小兒子俊瑞則對數字特感興趣,兩歲時就能做二十以內的加減法,絲毫不出差錯。

二〇〇一年是蕭家的黑色災年,在這年,晚期肺癌奪去了蕭鍾的寶貴生命,又來勢洶洶地纏住了正當壯年的蕭群。

蕭群是個奇人,在高科技領域中,他披荊斬棘,不斷創造發明、造福人類,智慧卓犖出眾。在日常生活中,他長葆童心,始終幽默樂天,性情豁達大度。麵臨死神,他更是以異於常人的超然態度平和應對,照常談笑自如,令人驚訝、欽佩。當他預感到自己的大限將至時仍能平靜地說:“我一生始終都有明確的目標,並努力去達到這些目標。我活得很充實。人生有目標,活得有價值,就死而無憾。”他堅忍不拔地和癌魔搏鬥,一直念念不忘並竭力完善著他人生的最後一個課題。雖然他自己認為在他一生所有的發明中,這僅是個微不足道的項目,但是他的親人知道,在病魔纏身的厄境中,這是他完全出於自願地透支自己,為科技領域做出的最後貢獻。他以極其頑強的毅力,又一次發揮了超常的智慧和潛能,爭分奪秒,趕在無情的癌細胞擴散到他的腦部之前,成功地令又一個新穎軟件問世。蕭群為世界科學的進展奉獻了自己全部的心血,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淩晨,寒潮襲人,蕭群靜靜地在睡夢中安寧地離開了人世,年僅四十三歲。

蕭群的畢生都在用熊熊的智慧之火燃燒著自己,為世界知識寶庫填補空白。他畢生在科技尖端嘔心瀝血、廢寢忘食,不斷征服著常人難以涉足的高峰,為全人類創造豐祉。這樣有大智慧大貢獻的人怎麽會死呢?! 他不會死!他隻是累了,需要休息一會兒,他隻是安詳地睡去了,他的業績和精神會永世長存,他會栩栩如生地永遠活在深愛他的人的記憶中。在親人心裏,他其實並沒有死,他隻是去異鄉遨遊,再不會感到疲累……

接到噩耗後,楊夢苓大慟不已,引發了神經官能症,不得不住院治療。蕭挺亦不由得心痛如絞、涕淚滂沱……
他萬分悲愴地為愛子寫了一副挽聯:
悲俊才英年早逝
想吾兒功績長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