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鴻零雁

異國客居, 聊記心路
正文

(ZT)國術史實 九脈合真

(2006-11-07 13:51:58) 下一個
國術內涵淺釋

     國術是中華土地上一種特殊文化現象和文化行為,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華。共核心內容為修真與武學,包括丹道、修真、顯密武學、器儀、數術、易、醫、藝、軍事等學術領域,與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麵幾乎都有緊密的聯係。貫穿傳統文化各領域的主導當為易、老與三教哲理及修真文化,這些當為民族之魂。

國術的的修真與武學,實為一體之兩用。武學源於遠古的角鬥爭殺,是為戮殺而習修,表現為技藝,後演化為外功的擊技。而修真則為內功的修持。“修持真元以養太和”,是以精氣神而全形體。二者收放開合,隻是事物表現的尺度不同。古人曾將修真與武學內外參融,統為一體,體現出內外兼修、擊舞雙並,內以養生,外以卻惡,內外同證,體用如一。默默之中,道與術合,“道可演武”,“武可入道”,漸而圓融為一脈之體。其後,在長期的曆史沿革中,又有分合聚散,一如太極之陰陽,互為生化,相感而執,各成體係,各居次第,隻是其表現層次和表現之階段不同而已。

國術中武學二字,世人較為易懂,而對修真一詞,尚需一番思索。國術修真的概念是唐代以來隨著曆史條件而形成的。修真的本意出於道家,即修煉成真的引伸(見《莊子》)。修真也可說是維修真正的自我,形成完整的人,也是淨化人身,統一自我的實踐。具體而言,“修”指修持、維修,“真”即真我,古人又喻為真元之氣。修真是修持自身形神,以生發周身之真氣。古人曾以陽氣升騰化喻自我身中的氣化狀態,指出“修真乃登頂行聖步霄之舉”。真元之氣實乃人體生命推動力,真氣的充振是人體生命的活躍現象,真元之氣充壯,則三華飽滿,外邪不侵。修真就是通過各種辦法調解自身,使之達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最佳狀態。

修真與修持的含意略有不同。傳統的修持原有是泛指鍛煉身體的活動,包括社會上的武術以及醫學中某些益壽延年的方法。其後,修持一詞的含意逐漸明確,到唐代以後形成了確定的概念。修持的本身在於修持的恭行,以及修煉的內容具體化、係統化。具體的修持,在傳統觀念中是指“修真”而言的。修真是指出修持的方向和內容。而隻有在修真過程中的力居恭行,方可喻為修持,以至後來修持一詞在宗教界裏廣為應用。

修真之法,古來又喻為內功。其修持乃是運化自身中氣血,以使真氣養育身心,以證修真之用。在修真過程中,丹源充而元氣固,精氣日積,使身心受益,使髒腑皮肉肢骸毛發皆受真氣溫養,先賢喻之為“元氣潤大千,周野全四極”。修真者,善行氣血運化於自身,即以內功之法,開通氣脈往來之內景隧道,以達祛病延年,開先天真慧。

先賢在國術上的學識成就

國術之學起於遠古。它是一門關於人自然的學問,是華夏先人觀察自身征服自然的一種學術。自從人類產生,人類就一直以探索為歲月,千百年來,從不曾停止過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和對人類自身的認識。人類認識自己的過程同人類曆史一樣久遠。先賢遺留的豐富文化,其最主要最寶貴者,就是幾千年來古人對自然和自身的認識,它是來源於實踐的知識。

人類最先認識的學問是捍衛生命的自然科學。

古人從簡單的活動肢體開始,抻筋拔骨,開通穴道,疏通經絡,宣和氣血,都是以動入手,屬於初始的運動。之後在動態中發現氣脈可以隨之調節,於是開啟並導致了後來導引功夫的形成。這些就是今日動功的起始。而後,古人在動的同時又以靜態審之,於是又轉入並發展為靜化的次第,以存神、養元、調真節流為內容,也就是今日靜功之起源。動靜之中,內外攸分,其中有心智與髒源的運用,有宇宙與人之間的關係。人類在靜極中的體態產生冥想與觀照,從中發現人類體格內在的進化與成長,認識到人體內在的隱奧境地,因而得知神秘學隻是自然進化論中階段性的概念。

先賢對天人合一、人天感應法則不斷地進行印證。由於對天體的觀察和自我感知,進行了人身自我之質與天體的對應。從天體的循環之跡,發現了日月經天與人身自我的本體變化,發現了人體內精氣神的運化規律與天體運行的軌跡相同,從而得知人天的關係。

古人遂以宇宙比擬自我,通過對天體流動的觀察,引發出了修真中的大小周天等各類周天之說。繼之的探索,又發現了人身中有先天真脈,沿著通天徹地的軌跡在體內循行。古人又以自然天體的運動,公轉與自轉的現象來喻化人身真元氣化的生態,如元氣沿循著經絡潛行內轉,以及修真中的“太乙循經”。

古人在冥想觀照中發現體內氣血如江湖澤流,潮湧泛波,循環不已,從而發現子午流注的十二經絡與時間的關係。又從太陽經過頭頂的時刻,發現“宇宙真太陽時”,並在修真中加以運用。其後對幹支的使用等等,均屬古人得出的人我時空概念的範疇。古人又從修真的內觀原則出發,曾一度拓創了吞氣之說與罡鬥之法,這些內容均是內在精神和外形文化兩者統一的整體。於是,古人曾經在修持中體現出“內外兼修,擊舞雙並,道與術合”的特點。如此,人則與自然步入天真的狀態,“神仙以元神為主,遊八極任逍遙”。誠然,這也是生命的靈性為之振動,是靈性反應在生命的天然表現過程。

由於人類使用火,而使人類生存演衍繁延,人類有了進化。從人類使用火開始,到今天社會文明的發展,都是人類使用火的延續,是屬人類體外的發展,也是古代、近代、現代的生活。這或是古人所說的“順則生人”物象演化吧!
人類在探索中發現人類生態本來的結構,有其統一性。在成長過程中,或可自然地轉入還原狀態。國術修真中也記敘了古人在人類生態方麵的諸種變化,包括人身在動態中演化,在靜穆中變態等諸般情況。但是由於人類環境的不斷改良,使人類離開了可轉入還原狀態的曆史條件與自然條件。人類的靈性也就此淹沒沉浸。意識狀態的體現和與自然界相應相感的全息律也產生變化。

古人又以大道論證,以“易”學概念來認識人身內在的天性,發現人本體具有惰性的惡習,也有修真的良知,人在生活中若啟發出先天良知的天性,亦即“真如智慧”,再以修持為手段,就可使後天智能開啟。

然而,人類生命中的活躍生態,也有似火一樣的潛力能量,人類在對自身的觀察中發現其中也存在著蛻變改體的現象,這或是古人所說的“逆則升仙”的境地吧!

人類又從對萬物靈性的觀察中發現蠶的生態。蠶成長後,吐絲作繭,而後多數歸於死亡,然而也有的在作繭之後,卻能破繭而出,化作蛾子,羽化飛升。死去的蠶永遠不能知道蠶還能化蛾飛升。古代認為蠶的羽化是其自身天性努力、統一淨化過程的一種生態屬性,也是對人類追求長生,探索修真的一種啟迪。中國古老的修真就是在寂靜的境界裏來體現感知飛躍的生態,是古人對於古老的生態靈性的初探。古人在有關精氣神的運化問題上,也曾一度指出凡火化食、神火化精、元神之火化形。這些內容是古人提出修真而至羽化的課題。

古人在探索中不斷地研究人類本體中的自然生態、人之先天結構、人類身心能自觀的結構、人體內的內景隧道、氣機循徹的跡象、人身結構之變化、人類能否從後天返先天,進入還原狀態,達到靈態的完整性,乃至於人類理想的高超世界,超離生死的境地。前人是從哲學角度來認識自然界與人類本體,從中總結出規律、方法、道理,並構想出通過修真之途達到人類理想中的人生。

由於人類不停地探索宇宙人生的真諦,追求自身素質的完善,身心狀態的升華,生命層次的飛躍,進而懷著回歸自然的追求,探索通向宇宙深處的神奇力量,遂在長期實踐中久經醞釀,形成了層次、規模、格局,產生了成熟完整的學術體係,古人把不斷取得的所有成就,進行總結升華,從而創造出人類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方法,這就是古遠而來的修真大道。它有著完整的理論和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內景內求法),也有自己的研究範疇和明確的目的。它是一門探討人體結構和飛躍生命之奧秘的科學。

修真的理論和實踐,在文字成熟以後就有極其成熟深邃的表達,在而後的歲月中發展演化成了不同的風格。從草昧時代的圖騰概念、漢唐三教學說的共演以及脫胎於三教的賢俠劍道之風的形成,到宋元時代以武林風姿展現的修真局麵,其中最有成就的“武當、峨嵋、少林、昆侖、崆峒、天山、雪山、千山、華山”九大派係,在明代進行了修真武學學術上一次最偉大的交流與融合,史稱之為“九脈合真”。九脈合真而後的國術修真的理論和實踐,更加完善成熟。至此,我們無法計算國術修真思想從其產生萌芽到明末九脈合真時的圓融成熟,其間經曆了多少歲月,也無法計算在國術修真的實踐中,融入了我們祖輩的多少智慧辛勞乃至生命。國術是人類在順應自然狀態中伴隨文化則而形成的獨特麵貌。國術是我神州文明的有生命脈係。它起源於人類生命之本體,也是人類文明的標誌。

國術修真,幾經歲月,曆盡滄桑千百年,為人體科學的研究作出了光輝的業績。留下多少古今概說,供現代體科學去論證,又留下多少新課題,待今人去繼續探索。

國術修真在演進的過程中,曾幾度往返江湖,流落江湖,隱跡於江湖,在江湖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有無數風雲人物來茲間造化,或詩人、詞客,或仙道、隱真,或將軍、帝王,或兵馬、山人,或乞丐,或賢俠劍道。諸種風姿、諸種人生、諸種神態,或者流落風塵,或者隱跡藏真。江湖上曾隱藏或淹沒了多少絕技。這些絕學是國術中的流光,從傳統的宗風來說,則具有驚天之勢。其中除去修真的內隱而外,則要推崇武學中的諸種風格了。花耍、技藝、服飾、器械、藥餌、訣譜、佩物、內外功夫,真是應有盡有,傳統風貌的隱真無不盡數。在無邊的歲月中,多少人物浪跡天涯,流下千載雲煙。正是一瀉千裏成絕唱,盡都是神州風采。國術江天裏陶冶了不盡的年華,構成了光耀古今的絕世不朽。國術也是來源於整個社會的各個階層,包羅了精湛的文化。國術曆盡千百個春秋,在風雲變幻的時代中,展轉相襲,形成了諸種風姿。因此國術應做為一項偉大的事業去努力,國術中包涵了中華魂。

但在漫長的歲月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變遷,王朝之興衷,滄桑之變幻,以及明清以來出現的國術史上的斷代現象,使得許多曆史的真實麵目為塵沙所掩蓋,以致國術修真這顆中華魂寶久隱山野,遁跡江湖,難為世人所辨識。雖然曆史上曾經留下很多寶貴文獻,其中也記載了有關國術修真的史理與其延革的淵源,但由於正宗沉跡不現,支脈旁係又所持不全,故使後人難知國術修真之精華與真貌。為了繼承先人寶貴的文化遺產,為使人體科學之探索,能健康地走上繼往開來的坦途,故需先追溯國術修真的曆史,以正本清源,使國術修真這棵寶樹重現異彩,造福人民。

追溯曆史,正本清源

賢俠劍道的生成。國術之學,延綿即久,遠溯黃湯。在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時期,就有不少俠風劍士、神仙誌怪以神話麵目流傳下來。遠古一些得道有術之士,也曾給後世流下不少長壽、神變、化形、飛身等等可屬賢俠劍道而頗具神仙韻味的掌故和傳說。如傳說神農時的赤鬆子“服冰玉散,以教神農,能入火不燒。至昆侖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又如黃帝於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等等,均給後世留下無限遐想。

中華民族古人類文化遺址中,“最主要的是距今一百八十萬年以前的西侯度文化遺址”。“在西候度出土文物中,有數十件人工打製的刮削器、砍斫器、三棱大尖狀器等粗石器工具。更為重要的是發現了一些燒骨和帶有切割痕跡的鹿角化石,……而西候度遺址的燒骨,則把人類的用火史,向前追溯了一百二十萬年。截至目前,在全世界還沒有發現比這更早的例證。再從帶有切割和刮削痕跡的鹿角來看,用角和骨製造工具在這時已經開始。因而這一發現,使我們對遠古人類的生活內容有了新的認識”(《河東史話》)。史學的發現,證實古人在悠久的歲月裏即為生活而創造,或可以說,這些刮削器則是後來“賢俠劍道”的啟示吧。

三皇時代,部落戰爭已具大的規模。而遠古戰爭描述的武學,多是各種術數與武法並用,如傳說的黃帝戰蚩尤。當時“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黃帝)習用於戈,以征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為暴,莫能伐”。“傳說蚩尤薑姓,牛首人身,銅頭鐵額,四目六手,不食五穀,以鐵石充饑。他好兵喜亂,製兵杖刀戟,能飛空走險,噴雲吐霧”。“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河東史話》),遂殺蚩尤。事情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黃帝戰蚩尤的豐功偉績,則是最為古老而原始的“賢俠劍道”之風了。

追蹤史跡,渾渾噩噩之草昧時代最為悠久遙遠。氏族的圖騰時代則是史前牧獵時代。“孔子論史,斷自堯舜,今人考證甲骨,繼自商殷。而史學之研究示堯舜商殷以前為史前史……今人多主神農上溯為牧獵時代,神農以降,始進入農業時代,而自周初上溯則全為氏族部落林立的社會”(《中國人名的研究》)。

前人曾經認為有文字的時候才有了曆史,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文字統一,是從秦始。公元前三世紀,橫征暴斂的秦始皇,以破竹之勢侵吞六國而統一天下。當時的文字是由商殷甲骨銘文古籀出現的,書法上稱之為大篆金文。秦臣李斯統一文字而創秦篆,書家稱之為小篆。同時又統一了度量衡。秦是史初空前的統一者。秦代曾經留下“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當屬史學上較為共知的劍俠之風

明代許仲琳著《封神演義》,以小說筆法勾劃商湯紂王滅亡的故事。在描述武王伐紂的過程中,小說以神奇的誌怪演示武學。小說雖不能引以為證,但卻能反映出明代人的武學泛波,也可能是許氏對商周時代情景的追敘。

戰國時《莊子》和《列子》等均記敘了飛行、幻術、神通等現象,還有諸如劍術(如“含光”、“承影”、“宵練”)射術等涉及武法的內容。《戰國策》中記敘:“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蒼鷹擊於殿上”。此三士為秦前之劍士俠風。當時俠風劍客流行上下,以一種特殊麵目出現於社會。他們或為隱者,如越女猿公精於擊劍,但多為門客。如《漢書·張良傳》記述:張良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唐代大詩人李白遂有“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之詩句。

兵器的冶製日增,應用日益廣泛。考古學家對商周以來的兵器(斧鉞、戈矛、劍戟、甲胄、戰車等)佐證良多。有文字記載的如《河圖》雲:“流州多積石,名琨(王吾)石。煉之成鐵,以作劍,光明如水精。”又如《山海經》雲:“昆吾之山,多赤銅”,“此山出名銅,色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

器械的演練,豐富了武學的內容。在此以劍為例,劍為時事之器械兵刃。劍客,舊指精於劍術的人。按劍習之演真概括而言,劍法分為上中下三乘。上乘乃偃月神術;中乘乃匕首飛術;下乘乃長劍舞術。三乘總括為神飛舞三字。如《戰國策》中之專諸刺王僚、聶政刺韓傀、要離刺慶忌,可以中乘之劍論之。篇中三士之怒,刺擊以應自然之兆,亦體現當時古人天人感應之觀念:“懷怒未發,休降於天。”而上乘“偃月神術”,能“以丹力入劍”,“吞而吐之”,高超絕倫,然則絕少見於世上。當今社會上司空見慣之劍術,乃屬下乘,即下乘“長舞”之法。由此觀之,可知劍學非常。

先秦時期,劍士俠風漸盛,神仙學說日盛,遂有秦始皇派數千人去海外仙山尋求長生不死藥之舉。而百年之後,漢武帝又步後塵,登泰山封禪,祈福於神仙,均為神仙學說影響之結果。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當時曾以養生、神仙學說為基礎,具有道家學識思想之人,為了與佛教分庭抗禮而創立道教,以道教為國教,推老子李耳為祖。其後,老子啟玄風,午尼暢釋教,夫子宣儒教。從那時起,中華國土上就形成了儒釋道三教並舉,三教共演的局麵。而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中形成思想體係的就屬儒釋道這三大流宗,三教思想學術交匯共冶,宗承各異,枝脈紛呈。也可以說,三教思想渲染了文化的潮水,五千年來留有深刻的影響,也波及國術的思想。

漢唐之際,隨著社會文化與思想的並興,當時,有學識有品德之賢者,隨著正義感的浸染熏陶,以劍求道,劍道合一,從而發展塑造了具有俠肝義膽,同時伴有修真行持的人物。他們漸與道合一,從方法、觀點、理想、思想、學識等方麵,形成體係。也就是說社會上的三教思潮、神仙學說,在武學的影響下逐漸形成專一的獨立體係,發展為脫胎於三教,以修真武學為生涯的學術之風――“賢俠劍道”之宗風。他們專門從事國術的研究,包括益壽、養生、治病、服食、煉丹、武功、數術等等,孕育了國術的基礎力量。

反而觀之,賢俠劍道雖然超越脫胎於三教,發展成自己獨立的體係。但在成長過程中,依然受訓於三教的思想,是建立在三教思想基礎上的同一體。賢俠劍道後來以武林風姿的麵貌出現,才形成超離三教、教外別傳的體係。

賢俠劍道的生成,實質是國術潮水之巔峰,也可說是在漢唐時期,隨時代而興者。回顧曆史,由最初的三教思想,發展到漢唐之賢俠劍道之風,無疑是國術發展史上一重大發展。但這個時期、這個階段的國術,仍屬嬰幼時期,賢俠劍道則可比作他的性格和麵貌。或可認為,真正的國術研究,是從這裏誕生的。

九派的形成。數千年來的帝製,唐代與明代均呈昌盛之勢。唐之昌盛,由貞觀到開元,文化與經濟都為國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賢俠劍道的風格開始分化。當時推佛道兩家之九大名山為宗,逐漸形成武當、少林、峨嵋、崆峒、天山、雪山、千山、華山、昆侖九大派係。九派的出現,是長期以來儒釋道三家以及武學等在修真學術上的融匯、分化,各成體係,各居次第而呈現的局麵,反映了國術發展逐漸走向成熟的過程。這個階段是修真隱於武途的真實寫照。九派的形成是我國傳統修持史上的高峰,是脫胎於三教而以賢俠劍道之風範展現的嶄新風格,是以武林風姿出現的修真次第。這個時期的九派已形成自身的獨特風格。它們各具特點,各有所長,是千百年來馳騁我神州大地的幾大宗流,也是上溯成湯玄帝,開往並馳,總結實踐所孕育出的精華,是國術史上的“內承修真,外習金鋒”的鼎盛時期。其風格、內容、特點,盡天下之奇絕。好多在修真、武學方麵達到登峰造極的人物,都是武林中的隱士。這些修真之士以賢俠劍道麵目聚於武林、隱於武林。從事於修真。或許這就是各類神仙諸真出現於武林的因由吧。唐宋以後的一些傳記文學、演義故事,曾勾劃和記載了不少武林行藏人物後期歸山修隱成真的故事。唐代崇尚習武任俠,修真風習甚熾。丹道禪機,在唐詩中亦屢見不鮮。

九脈燕陣。唐代文化的繁榮,促成了宋元時期的九脈燕陣,那也是國術的賢俠劍道以武林風姿出現的成熟時期。宋元之際,在修真方麵最有成就的九大派係,開始從事對國術精益求精的共同探討。九派之中都立有盟主,他們相互之間也需有一個研究學術的組織和場所,於是又共同推舉出“龍虎堂”為九派的盟主,主持研討國術的發展方向,研究國術能否有完整的思想內容,高超的技藝,能否達到頂峰。在那時,曾經指出了“正宗演大道,傍門重小術”的學術發展方向,辨證地指出“道可演武”,“武可入道”的規範,從而使學術能健康地發展。在這個時期,國術已經臻於完美,為後來的成熟完整、國術史上的極峰“九脈合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後,龍虎堂一直以“九派至尊”的身份(相當於武林盟主)從事這項研究工作,並掌握和記錄曆代江湖流派的增減變化。由於武當派向以內功特色享譽武林,故曆代龍虎堂中約近半數是由武當派擔任主持。雖有一些九派之外,遠超群學、鮮為人知的高層次派別也曾入主龍虎堂,但從未公開其隱秘身份。
九脈合真 明代是封建帝製最完整的一個朝代,文化昌盛,吸收了以往千百年的精華。道家的《道藏》和佛家的《大藏經》、《明·永樂大典》、李時珍·《本草綱目》均完成於明代。在這一背景下,國術修真與武學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走向了“圓融三教、九脈合真、萬法歸宗”臻於完善的時期。當時九大派係以龍虎堂為主持,舉行了武林中一次規模盛大的秘密集會。九派之外還有不少技藝高超的小流桑?綰I掀噝恰⒑?饈?????膊渭恿蘇庖皇⒒帷;嶸轄?辛誦拚嫖溲а?跎弦淮未蟮謀淞骱腿諍希?餼雋聳?倌昀次溲в胄拚嬪係姆製紓?芙崍絲梢躍?萃局比腡鄱サ男拚嫦低場9湃瞬⒉槐J兀?筆備髖擅酥靼馴九傻木???磕貿隼唇?醒刑幀=渙骷韌??鞣比≌媯?詈螅?拋諍銜?宦觶?糲隆拔淇庖耪妗焙汀熬拋諢閽?繃講烤?於?氐鬧?鰨?瓿閃頌埔嶽吹腦踩諡?疲?勾蟮酪煌常?嬡繅蛔穡?鉤閃恕耙宦穌孚汀保?傭?雇蚍ü樽塚?虺巳繅弧U庠諼淞質飛鮮腔?貝?拇淳伲??笫懶糲律羈痰撓跋臁U舛問肥黨浦??熬怕齪險妗薄>怕齪險婢褪薔拋諍銜?宦觶?糲碌囊宦齔浦??耙宦穌孚汀保?嗝?叭?縲拚娣ǎ?虺送吃?Α薄>怕齪險婧螅?糲鋁搜琅迫?Я?倜媯?鍬劑誦磯嘈拚嬤械哪諶蕁!拔淇庖耪妗鋇仁橛悶孜牡刃問郊竊亓說筆本怕齪險嫻氖⒕佟!渡癖?淇狻仿技淺隼???潮?魍計祝?搗?6科,總匯三千餘種,勾描出武姿神韻。丹道的飾物中又以環佩彈印劍壺……寓藏其隱。國術修真曆經數百年而達致九脈一統,由此可看出其源流深廣,內容豐富,係統完整,自具一代宗風之神韻。也是文化、美學、藝術、哲識、社會、生活、道德、人生、靈態聚集交融孕育而出的明珠,是中華民族之魂的隱真舉態。

一脈真諭 一代正宗,多少年為何隱於山野鮮為人知?這是曆史上出現的斷代現象所造成的。當時曆史背景下,明朝急轉直下,被清朝所取代,時局急劇更迭,武林的正宗來不及把九脈合真的科研成果公諸於天下,隻好把“一脈真諭”手本刊刻封藏石壁。明末清初,武林中不知有多少愛國誌士卷入反清複明的運動。武林爭殺,遺於碧野,多少豪傑盡染紅塵。特別是雍正年間“刺王殺駕”後發生了血洗武林的浩劫,不少武林門派隱於江湖。而當時,“一脈真諭”之宗風早已轉入地下,跡隱山野,遁跡流沙,在清代的武學中,一直沉跡而不現,隻在宗脈嫡係中口口相傳,密授承襲,延傳於今世。

星野時期 由於正宗不現,正宗之風難承,致使分枝並起,野脈並發,九脈之散流遂興於世上。於是,太極拳、八卦掌、形意、心意、鷹爪、黑虎……猶如繁星野草般出現,這就是清代武學上的“星野時期”。今天世人所熟悉的傳統功法,均為當年“星野時期”遺留下來的產物。

正宗與散流 國術修真的學識,按傳統劃分有六或七個層次,即正宗、大家、名家、正源、旁流、散流、未入流。這種對比是出於學術上的嚴謹態度,避免了魚目混珠,即學術上的混淆,形成了衡量的尺度。太古時期,人類的自然生活驅使秦漢神仙學說的發展,東漢時期“大道一脈,分演三教”而演示出三教並舉。漢唐時代又有脫胎於三教隱於武林修真,以武林風姿出現的九派之形成。它們各有自身獨具之風格,是神州大地的幾大宗流。

在傳統的修真領域,任何時期都有正宗與散流,象亂石鋪街一樣盤踞其上。正宗的流傳,有其承習之脈絡,有一定的規程。散流則分布在正宗脈係而外的學識。正宗的流傳,是各有師承,自成體係。散流則是沒有得到正宗的嫡傳,是在學術上尚未達到正宗的完整的階段,與正宗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可以肯定地說,宗傳在師承的譜係上有嚴格的血緣關係(當然是建立在堅定求實的學識基礎上的),宗傳保持了一定規律的風格,而散流雖然沒有繼承宗傳的完整性,而在某種學識上也同正宗一樣,曾經達到了一定的層次。由此看來,正宗與散流,交織成了經絡縱橫的羅帶。這就是當時的傳統修持隱於武林的風姿。

正宗與散流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有本質的區別。正宗的啟始,是按武林的演化而來。曆代九大流派行蹤,則是後來的正宗脈係。此茫茫九派流宗,曾經在延革過程中幾度泛波沉沙,流有枝脈,化為散流雖有師承,但亦是各成麵目。但按當時修持之風,無論正宗與散流,皆列君子之林。司馬遷《史記》曰:“仆聞之,修身者,智之符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與者,義之表也;恥辱者,勇之決也;立名者,行之極也。士有此五者,然後可以三托於世,而列於君子之林矣。”

宋元而明,曆經數百年,多少代師宗尊祖。以道言宗,以法盡道,終有九脈合真之盛舉,留下“一脈真諭”之宗風。當時之正宗,即“一脈真諭”之風,餘者皆為散流。清代而後,正宗沉隱未興,分枝、散流競出,(即“星野時期”)。由於正宗真諭不現,時人難辯正宗與散流,久而久之,甚至將散流視為正宗之脈。概而言之,正宗與散流之分別,當以所居層次區別,以所涵學識而置。僅聞其梗概,不能宰之。《文心雕龍》有“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之言似可借喻。天下宗風久持,正宗風姿乃先輩千百年實踐之智慧結晶,更非時人以已之為,一意之思,未經時間考驗,即開宗列法,推之於世而交由世人驗證者。世人多是未聞宗風,不識真諦,宗風浩然,世人不覺,雖宗風染目,亦索小術而不圖宗流。或是身在散流之中,自持其身,以為自娛,而不識尚有精深,又怎能功入百尺,進為宗風。複有小人投機,使宗風靡然。更有以小術者誤已誤人,流有弊端。時人難辨真偽,常有認貓為虎之嫌,複使大道茫然。

自然之中任何事物盡尚如此,都有宗風散流之勢,猶以國術最真。然一代宗風乃千古所形成,與散流之間各生絕異,麵貌不同。與時人應運而創之者,更相去千裏。但未入其境之人,因未涉其境,對似是而非之事質,亦不易分辯。故欲承習宗風,尚需要一定的神思心力乃成。

今人恒精未致,治學荒蕪,宗風已難延續,致使宗係嫡脈縷跡如絲。倘能承宗風,行傳統之為,得一家之三昧,深執妙悟,已經很為不易。當今之務,世人應認真繼承前人在漫長歲月中實踐探索形成的“規矩、衡準、不易”之科學體係,重視傳統,學習真傳,弘揚學術,推崇正宗,以使中華千古文化之精華絕學不致湮滅。

搶救未立文字的國術遺真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非常豐富,無論在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方麵均早於海外,高超於海外。從世界文化來看,有好多內容都源於神州古國。英國李約瑟博士在其著作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列舉了諸多史實,即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神州的古老文明,不僅孕育了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並且對全人類的進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國文化早已為世界人民所矚目,且被接受應用與發展,如曆法和針刺等。有的則是在近代或現代被重視和應用的。如萊不尼茲於康熙年間由“八卦圖”中發現了二進位,為今天的電子計算機奠定了基礎。國外目前接受並應用,或正在繼續研究的中國文化中,還有中醫學、武術、易經等。如英國的《泰晤士報》曾以“在醫術的尖端”為題,作為有關針灸療法在英國推行的報道。

文化的沿革與流傳,分為有文字記載和無文字記載兩種形式。人類的文化就是由這兩種形式組成的。

有文字的記載,是在書籍上的體現,它們容易被理解,便於流傳,利於普及和繼承。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文化在曆史的滄桑中雖多有遺失,但流傳至今的“經史子集”仍非常豐富而完整。秦始皇焚書是文化史上第一次浩劫,但所幸的是,後經漢劉歆等人的搜集整理,終使“十三經”及諸子百家的著作基本保存了下來。其後,隨著曆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相繼出現了各種“類書”,以及眾多係統完整的“叢書”。其中,明《永樂大典》和清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廿四史》,均完整地記載了中國文化與曆史。在中國文字記載的,當屬曆史與醫學較為完整。至於國術方麵,道家有《道藏》、《道樞》,佛家有《大藏經》較為完整,但其內容混有宗教成分。有的記亦不詳,有的卻以隱語出之。在武術方麵亦是如此。

但人類的文化中亦有相當多的內容是不立文字於經傳的。其中有的曾經有實物佐證,如秦始皇時代的兵馬俑出土,馬王堆的竹簡帛畫,都為後人揭示了當時的風采,是曆史文化的寶貴珍品。又如甲骨文的發現,標明了中國文字是由象形記事開始的。甲骨作為實物,則是證實文字發展的主要依據。相對地講,沒有這些實物作為科學依據。人們是無法想像當時的麵貌和真實情景的。

除實物佐證外,當然還有其他方麵的流傳,隻是形成不同而已。如民間流傳的口頭說書,以及戲劇人物之塑造等等,在沒有今天的音像設備條件下,當是無法記錄現場精彩場麵的。也都是難以文字說清楚的事情。

在沒有文字記載的範疇中,由於難以表達或限於當時曆史條件不能公開表達等各種原因,致使文化中相當層次的內容不能形成文字。這在國術修真與武學上更是如此。由唐宋開始,至明“九脈合真”後的各先賢們雖紛為立說,但多以傳法,而少傳火候。或傳功夫內密時多以“口傳”,而不立文字。如此,給後學者造成很多困難,或易被誤解,其宗脈承襲更難考證。武術亦然。

修真與武學中用文字難以表達之處是很多的。先舉個淺顯的一般的例子。比如人們在夏天挑選西瓜,能憑借拍瓜時得到的聲響感覺斷定西瓜的生熟,但究竟如何在用手拍一拍的瞬間就能得到準確的判斷,這不僅是文字難以敘說,就是語言也難說明白的。由此可以說,人體的感覺也是文化次第中的某種體現。國術中的修真與武學,多是人們在感受和體會中進行的。因此,好多內容難以用文字形容,有的是思維和靈性的反應,有的是感受和神態上的變化,尤其是高層次的修持,更不是用文字能說清楚的。就武術而論,雖然有視敵之變,窺敵之襲,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等諸種講法,但若細究其詳,則又很難施之於筆墨。至於武功中的“懂勁”,推手、散手、器械、心法之勁路神意方麵的內涵,隻能靠體會,而體會用語言文字是難以比擬的。至於修真者“雖幻變真”、“真反化幻”的轉換,“內景”與“幻景”的分別,“內景”與“火候”等等,則更是不能以文字交待的。這些內涵都是實踐中經師傳的一種切身實踐的體會。

這些內容若不經師傳,僅以文字來進行函授,極容易發生問題,因為書籍雖然是無私的老師,但它是片段的,帶有階段性的。書籍在某種層次上來說,是通過回味而有反思的過程。書籍又是備忘靈,是曆史的縮影與留真。書籍可以幫助人們學到超越實踐的內容,但它與感性是有區別的。

記得兒時父母尊長常告誡不要用手去撫摸燙手的水壺、煙頭、火炭等等。實際上隻有被燙過之後才有體會。

因之,修真武學中的某些方麵,在口傳身教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啟迪,是難以立於文字的。不立文字的原因,除難以表達外,還有限於當時條件而不能公開表達者。有的是鑒於某些內容在特定的曆史環境下,不宜在社會上流傳。如道教曾受到曆代權貴的非難,更不能公開流傳。有的是因有些內容暫時不被人們接受,更不易廣傳。所以均不可能立於文字。

在國術修真武學中,著重的是宗傳,而不是讓一些學術、專業知識漫無邊際的濫傳。所以在選弟子時立有某些條件和原則上的要求。“十讀四拜朝太上,授者曰師受者盟”。武學宗係,其所習之技密,或在流傳過程中屬於技法密示的學識,多以口語隱真,絕少以文字出現。也有的以圖畫來喻會,“此中大有逍遙處,難說於君畫於君”。這就要靠智力的反應,條件的反射,都關係到意識和境界的聯想,靈性的啟迪。又武學宗係之排列,盡用宗名代真,經少以俗姓名列為承襲,給後來考證也留下很多不解的疑團。

宗傳主要是由師承心傳口授,其內容多以意境出現,留以形跡的是某些係列的傳統風格,難怪經典上有“饒君聰明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入門引路須口授”的“無師不成道”之格言了。可見師承之重要。如《抱樸子》雲:“此法乃真人口口相傳,本不書也。雖然服名藥,而複不知此要,亦不得長生也”。又如宋薛道光《丹髓歌之三》雲:“昔日遇師親口訣,隻要凝神入氣穴,以精化氣氣養神,煉化黃芽與白雪”。所以在承傳中,凡是致密事皆盡口傳為要。丹家以火候口訣為行持之要,武學以功中密譜而盡斯學之真。故明代九脈合真後的“九宗匯元”,明確指出“三傳之法”與“三密真參法”。

“三傳”是練功的捷徑,是按形跡、心跡、境跡,分為初傳、宗傳、神傳三種法境。“初傳惟見形跡出,宗傳始悟心法傳,神授複如演道妙,會將神髓譜中觀”。形傳不立文字,即指傳統舊說之初傳,初傳多為入門之持,猶如大人教孩子,一招一勢就範,初傳最慢。宗傳亦即心傳,叫作口傳心授,也就是心領神會,是由師承親傳所授,言傳身教,隨師資造化,或以語言出之,或以文字出之,視承學者而有所不同。至於神傳之法,係指譜文中境界所期之處,以及文字之外信息相感之境,多以文辭而持境,藏有隱真,但沒有形傳、心傳之法作為基礎,意境則更難明悟。要得神傳,需背誦功譜,心領神會,通權達變,使靈性在聲韻、境寓中喚醒。

“三密真參法”為“以形鑒真”、“以音弘法”、“以文觀意”。其中惟“以文觀意”為立於文字者,其它二者皆屬師授的範圍。三密指身、口、意三密。修真或傳統功法必須有指印、口訣與功譜,三者缺一不可。“以形鑒真”,傳統的功夫必須有形體的造型,特別有手印(指印)。據《萬印衡真》記載,傳統指印有13056種。“以音弘法”是念動口訣、真言。“以文觀意”是指功譜或特殊觀想。

國術的流傳也分為文字記載和無文字記載兩種形式。國術見於文字者,是人所共知的內容,也是司空見慣的。而對於大量的不落於文字的內容,則頗費審思與心解,因不見於文字之處,是另有一番境地的。

對國術之繼承,應從有文字處和無文字處兩個方麵進行分析、研討,方可對國術作全麵探索,觀察其完整性、係統性,複可管窺全貌。

當今的要務,更應著重於繼承不立文字方麵的學識,追溯往來,審視是否在其他領域中有輻射之地域。而不立於文字的內容,的確是今天研究學習國術的一條不可忽視的要徑。在對不立文字的內容補充以文字時,最重要的工作是將有關宗傳口授的主要內容,形成文字,這也是國術修真中的精華所在,總而言之,能不以立於文字處而立於文字記載,留給後學參真之用,實乃有意義有價值之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