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jishenghaoyun老師講美聲唱法的一些理論

(2010-08-31 19:30:21) 下一個
學習歌唱的發音方法


     一位聲樂專家說過:由呼吸控製的歌聲才是聲樂,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因此聲樂界有“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之說。其實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式不僅能讓你KTV大顯身手,更能讓你鍛煉出平坦的腹部,豐滿的胸部。


用呼吸控製歌聲


底氣不足,音域不寬,都可以通過學習呼吸技巧來改善。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不大一樣。平時,人們交談時所需音量較小,氣息淺,不需要很大的力度,而且我們說話時連續用嗓時間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說話的呼吸若用於唱歌就顯得不能勝任了。


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並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製地輸送氣息。因此唱歌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是後天訓練出來的。


唱歌時的呼吸運動主要包括三個步驟。


1、吸氣:用、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氣息時使下肋骨附近擴張起來,腹部方麵,橫膈膜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及左右兩側膨脹,小腹則要用力收縮,不擴張。背部要挺立,脊柱幾乎是不動的,但它的兩側卻是可以動的,而且也是必須向下和向左右擴張的,這時氣推向兩側與背後並貯那裏,屏住呼吸然後再緩緩將氣吐出。


 


   2、吐氣:唱歌用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狀態。這點很重要,就好比給自行車足了氣,不能一下子放鬆了,這裏還有一個保持呼吸的問題,要保持住氣息,就必須唱的過程中永遠保持吸氣的狀態,控製住氣息徐徐吐出,要節省用氣,均勻地吐氣,這就是所謂氣息的對抗。呼和吸的過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覺,整個身體表情都應該是積極放鬆的,緊張的部位就是橫膈膜、兩肋,兩肋就像是一隻充足的氣球一樣,我們要讓聲音坐上麵,往下拉,不能讓氣球往上浮起來,也就是說要把氣息拉住,不能讓它提上來,這就牽涉到一個氣息支點的問題。


 3、唱歌時要有氣息支持點:支持點也就是聲音要有一個立足的地方,這個立足點也就是以橫膈膜及下肋兩側做支持點,當我們咳嗽或笑的時候,可以直接感覺到它的支持作用。沒有經過呼吸訓練的人,唱歌時常常臉紅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聲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都是與氣息支持點沒有保持住有關。反之,我們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點的感覺,那麽,歌唱發聲時,便會感到聲音仿佛落我們所控製的氣息上,也就是說聲音是由呼吸來支持了,這種聲音不但悅耳響亮,而且能強弱自如地做出各種變化來。


流行音樂演唱方法


80年代始,流行音樂、通俗歌曲滲透到中國以來,發展速度之快讓人應接不暇。但究竟什麽是流行音樂?什麽是通俗演唱?什麽是歐美通俗演唱?很難有人將它一一說清楚。


歐美通俗演唱方法,主要是已富有激情和即興的表演方式來體現。同時,承繼了嚴肅音樂一部分的發聲狀態。比如真假聲轉換,高音華彩部分、跳躍技巧,連續跨越八度音區的聲音展現。如果不具備相當純熟的演唱方法,根本無法完成有一定難度的作品。也可以說不能夠叫作歐美通俗唱法。當然,也不是歐洲人演唱中,都有技巧。近年舉行的GRAMMY頒獎晚會上,獲得者經常是以清純、自然唱非的風格。那麽歐美通俗唱法也就是說有很多種類、風格各不相同。(後麵講座中,我們會詳細講解這一點)但我們課堂所講的,還是讚賞科學的發聲方法,去演唱通俗作品。


 歐美通俗演唱方法,還會經常采用啞音、呐喊、裝飾音、滑音、抽泣、假聲包括一些氣聲的特殊運用,來演繹歌曲的憂傷、悲泣、真摯、委婉、激情等等……


利用肢體語言融合節奏的表現形式,運用混聲、和聲、不規則人聲,進行有聲或無伴奏伴唱,使一些並不複雜的旋律,變得富有色彩,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加上一些歌手創造出高度炫技性演唱形式,使通俗歌手能舞台上產生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表演藝術上達到較高的造詣。


學習歐美唱法,需要有紮實的基本功。基本功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是氣息。氣息的支點,一定先建立後腰部分。然後再找小腹的力量。因為腰部需要你主動去做擴張或向下拉動,才會產生一個力。然而小腹與橫隔膜由於受到腰部支點向下拉的作用,自然會產生一種對抗。如果僅把支點放前麵,也就是小腹,那時腰部就很難起到控製氣息的作用。試想一下,是前後腰腹的力量控製氣息更有效呢?還是隻小腹局部的力量更有效呢?它們之間主動與被動的關係,希望大家能清楚。


現通俗教學門類繁多。如果不能掌握一個正確的呼吸方法,反而奠定了錯誤的氣息基礎。聲音就會失去你本該有的輝煌色彩,自然也更難達到歐美歌手那種對聲音有極強的控製能力,沒音色變化,包括力度的強弱。


還需贅述一點,氣息腰腹控製下,當以最小的力量獲得最大的聲音。絕非諸多誤論所言,氣息的壓力越大越好。準確地講,真正意義上流動的氣息是一個巧勁,全然不隻是力量。


練聲狀態  


氣息是任何一種演唱發法的原動力,正確的呼吸方法決定了發聲的對錯。通俗歌手氣息的訓練,我教學中一般采用歌唱性強的練習曲進行練聲。


把幾個簡單的母音,編成一首小曲,使學生歌唱的狀態下練聲,或者選一首旋律很流暢的曲目,然後再選一首較輕快跳躍的曲目讓學生試唱,找出其中有代表性的樂句,使學生感覺它的歌唱性,用這種感覺去練聲。這樣做很容易使學生保持全身心的投入,從而演唱狀態。也就是說,不要把發聲練習當做一個機械練習。否則將會給日後的歌唱造成一個聲音概念和狀態的錯覺。要用一種愉快的心情,一種感人的情緒去練習,才能有效地找到鬆弛自然的音色。


站立姿勢與演唱的關係  


通俗歌曲演唱良好的站立姿勢很重要。不要錯誤的認為隻有美聲、民族唱法講究姿勢。從人的生理機能與發聲狀態上講,哪一種唱法都是一樣的。


有的歌者, 後頸項不能與腰部保持一個垂直麵上,發聲通道就會被壓迫、堵塞。如駝著背發聲回使胸部擠壓,氣息無法通暢地體內流動。翹下巴會造成頸部鬆弛,咽壁肌肉無力,給唱高音帶來困難。同時阻礙共鳴腔內聲音的發射,鼓小腹會造成氣息停 、下壓僵持,即破壞氣息的支持。


正確的站立姿勢應該是重心前半個腳部分。隻去考慮上胸部,不管腹部狀態,當然,不要僵硬。吸氣的支點一定要建立腰部分,然後去體會最後反拉力的作用。因為腰部需要你主動去擴張或向下拉力,才會產生一個力,然而小腹與橫隔膜由於受到腰部支點向下拉的作用,自然會產生一種對抗。如果僅把支點放前麵。也就是小腹。那時腰部就很難起到控製氣息的作用。試想一下,是*前後腰腹的力量控製氣息更有效。還是隻*小腹局部的力量更有效呢?它們之間是主動與被動的關係。


弱聲練習法 


一些來的學生中,歌唱時會盲目追求音量。其實學生聽起來大的聲音,不一定是正確的。如果聲音腔內部是散的,位置就會比較低,缺少共鳴。這時,聲音通過麥克風時,會發出尖銳不夠幹淨的音色。尤其進棚錄音時,歌手會感到很難駕馭自己的聲音。那麽,怎麽讓學生利用科學的發聲方法建立一個通暢有序的歌唱狀態呢?


首先,我認為用弱聲練習的方法,比較容易找到放鬆的感覺。任何一種唱法,隻有鬆弛才會產生美感。做這個練習時,最好用哼鳴的狀態。就是腔張不發音,用鼻子發音。沒有接受過訓練的學生,牙關部會很緊,每天需要做張嘴練習。用手按住下巴,練習向上伸張,不要用力過猛,傷及腔關節,腔不要能過橫,也不要過長。露出上齒,微露下齒為最好。這樣的腔狀態,從發聲學上講是正確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先做到外麵是其一,關鍵是體會由內向外張是最重要的。不要形成喇叭狀態,外麵大,裏麵小,那樣就很難獲得聲音的通暢了。


這個練習過程中,還要用另外一個思維去考慮傾聽聲音的位置。聲音的位置是隨著音高不斷發生變化。由前向後移動。移動的速度要由老師的耳朵來判斷。移動至高音區時,應適度的提起軟齶,因為軟齶的提起是唯一能產生高音的通道。從嗓音結構上講,不可能會從牙齒後麵產生高音,隻有軟齶提起時,帶動後咽壁的拉力、腔後部形成拱門狀態,才會具備鼻頭腔共鳴。高音才會是有是鬆弛的。同時產生振撼力,當然聲音方向不能是向上的,那就會感覺象美聲唱法了。


通俗唱法與美聲民族唱法有密不可分的又完全不同的關係。重要於教師如何借鑒歐美唱法的優點,結合民族唱法的特點去訓練,可短期內解決學生聲音沒高音的狀況。


一個好的通俗唱法老師,應該一年之內解決形學生的全部聲音通暢問題,而不應該五、六年之後還不能讓你的學生唱到三至四個八度。


有的學生會問:“弱音練習會不會聲音小了?”“將來放不出來?”其實不是!用很大的聲音喊是很難找到放鬆的感覺。相反,用小的聲音就很容易找到。就是說,通俗唱法要建立自己的聲線通道。應該是完全放鬆的基礎上,然後再聲音更有效的釋放出來。因此,弱音練習隻是一種手段,得到通暢有磁性聲音才是目的。


如何把握聲音的方向性 


通俗歌曲的演唱就如何掌握聲音的方向性是很重要的。 因為演唱過程中,它需要位置不斷移動,包括腔啟的狀態是否到位,需要很細致地去體每一個音符,那麽移動過程中,尤其向後移動的時候,容易發生聲音注意向上,而不注意向前。無論你是唱低音、高音,頭腦的意識裏要非常的清晰,聲音的發向咬字永遠是象前的。鼻腔張,時刻保持通暢無阻。通俗歌曲的演唱,切忌後半部咬字,聲音容易向後倒,聽起來象美聲似的,聽不清楚唱什麽,聲音還不容易出來。聲音的流線性與音與音的相互滾動似的連接,到情緒不斷遞進,進入歌曲中的高潮部分。都要保持一不變的思維,即我的聲音是向前方的。


文字視像表現法 


一個好歌手,要有對文字表現出最為敏感的觸覺.唱到那一句,那一字時,有完全深入到字,句間內涵義中的能力.歌手演唱時,要做到演唱的是自己,而不是其他別的什麽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