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演唱時不夠響亮是不是和氣不足有關?

(2008-12-19 13:54:10) 下一個
演唱時不夠響亮是不是和氣不足有關呢?不少歌唱家似乎氣息取之不盡,通過怎樣的練習能達到這種效果呢?

你說的響亮是不是共鳴的意思?聲樂呼吸是關鍵,缺少呼吸的支持,聲音狀態是不會對的。

不要過分追求音量,過分追求音量就會造成身體各方麵的緊張,好的音色,包括音量的大小除先天條件外,隻要注意呼吸和歌唱的位置與歌唱的吐字(語言),你一定會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沒聲音是因為吼沒有在支持上發聲、震動,也可以說是聲音狀態沒有建立起來。

響亮的聲音是由自身的嗓音條件門和後天的訓練得來的。世界上很多有名歌唱家的成功並非靠音量取勝,很多先天的大嗓門唱歌並不動聽悅耳。響亮的聲音隻有靠共鳴並加入了柔美的音色才有藝術價值。單純地靠大嗓門唱出的歌聲是直白而生硬的。共鳴產生後,就可嚐試“用最小的氣力發出最大的聲音”的效果,循序漸進,歌聲就會響亮起來。而獲得共鳴並能維持好必須是靠氣息做後盾的。正確有效的呼吸方法對提高歌唱技藝至關重要,這就是你所感覺歌唱家的氣息總是似乎取之不絕,用之不盡的緣故。
正確的呼吸方法應當是為了美好的聲音服務的,喘氣是要強化鍛煉呼吸功能,但不可讓你的呼吸僵化,如果身體的能量消耗在控製氣息上對歌唱是無益的,初學者之所以要費些力氣就是掙紮在用氣與控製氣的平衡之中。哼鳴是要建立共鳴的感覺,但練習時要慎重,實際上很多人是脫離支持在找共鳴。練氣泡音是在支持上,吼的一種正常發聲狀態,聲帶閉合、喉室鬆弛,結合開喉與穩定找感覺。打嘟嚕是放鬆口腔,對吐字有好處,語言功能要在歌聲中完成才稱其為歌唱。練習母音是簡單的歌唱,是唱歌的基本模式。

多練習窄母音 e, i,底氣不是問題,隻要能用在發聲上,慢慢地會好起來的。老師的指導多是在講什麽是最好的,隻有當你感到進入歌唱的角色時才能向那個方向發展。不要被方法捆住手腳。

如果你的聲音堵在裏麵,你就得注意是不是舌頭沒有放平,小舌頭沒有提起來~~也就是說沒有上頭腔!
如果說要很的用力才能把聲音放大,那麽你純粹就是在用聲帶在喊!隻要共鳴到位,狀態好了,音量自然就大了啊~注意:聲樂不是比誰的聲音大!~要看技巧~~好的狀態是在近是地方聽起來很小,遠的地方音量就大!

成功的歌唱應該做到“歌者輕鬆,聽者也輕鬆”。“把唱歌當說話一樣自然,不要找唱歌的感覺”。這句話的意思是:歌唱時不要隻想著如何發出響亮的聲音而忽略了其他,這樣反而會導致聲帶過分緊張而發不出聲音。“以情帶聲”或許能幫助你發出輕鬆明亮的歌聲。

歌唱力求 輕鬆自然!聲音統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