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凱司令的午後 zz
(2006-08-30 17:02:57)
下一個
http://blog.sina.com.cn/u/483bfa27010002fa
早上不情願地爬起來,冒雨、擠公交、趕地鐵、叫差頭,戰天鬥地跨越半拉上海,終於到達第一麵試的所在,結果20分鍾就了結。出來時有點發愣,就這樣了啊?下一個麵試是下午3點半,這5個小時如何打發?後來的經曆證明,隻有過不完的日子、沒有殺不完的時間。現身說教版的如何打發“檸檬時間”開始了。
沿著江寧路一路走馬觀花,走到南京西路,用時1小時。我趟街隻是一路走過去,看到好玩的小店偶爾停留一下,但從不進去。這樣的好處是減少了SHOPPING的危險,同時還能在心裏對那些沿街店鋪的裝修和商品品頭論足一翻,並且捎帶看看與自己擦肩而過的養眼男女。
11點半準時抵達南京路,口幹舌燥兼腹中空空,想吃菜葉子的癮又上來了。一眼看到凱司令,一百年前就聽說它栗子蛋糕如何有名、它的西餐如何地道之類。來上海後居然數次路過而不入。今天終於去了,帶著一種吃破產也要吃到正宗老上海西餐風味的決心。坐下來,脫口而出要蔬菜沙拉,然後點了一直具有抗拒心理的牛排。以璐易天南海北什麽菜都吃得的寬廣胸懷,不吃牛羊二肉一直是我的莫大恥辱。總覺得吃這兩位人類的朋友的肉太不地道,單想象進嘴便會引發潮水般的嘔吐感。早就下定決心挑戰自己,嚐試一下。點了一個很中聽的名字--西冷牛排。不過為了防止試吃後的惡心得吃不下任何東西的後果,先喝了海鮮湯,好喝!濃鬱的奶油味裹著鹹香海鮮味遊走在五髒六腑,溫暖得象在天堂。喝了個精光還用麵包沾光最後的湯汁。
主菜上來後,發現是菇類覆蓋的牛肉一塊,七成熟切得出來淡紅的血,叉第一塊進口時,感覺有點象《勇者大考驗》裏選手吃生蝸牛的悲壯。等吃到嘴裏,隻是感覺有點老,勉強咬嚼後咽下去,也並沒有出現預計的嘔吐症狀。嗯,說明牛排可以吃得下去,,但也知道,這絕對不是我喜歡吃的。二十分鍾,挑戰嚐試完畢。不過途中感覺下咽困難時往嘴裏塞了沙拉。盤邊的土豆塊炸得脆香脆香的,倒是更受我歡迎。
手忙腳亂對付主菜時,來不及觀察周圍地形。等到喝上餐後咖啡,大口吞吃甜酸多汁的蔬菜沙拉,閑情逸誌終於上來了。
凱司令這樣的西菜館,現在恐怕連上海的年輕人都不一定會知道了吧。它和德大、紅房子作為老上海風光無限的洋派生活標誌,到現在除了那一群固執的老克勒,還有我們這種景仰上海風情的外地人才會知道並光顧它吧。現在年輕人喜歡去更時尚的西餐館,海上星之類的。午飯時間的凱司令,客人並不多,隻有二三桌,大多是刻著滄桑的老人。也有年輕人來的,也多半是老人帶來。中間進來兩個老太婆,她們銀白的頭發,衣著樸素,但幹淨得體。她們一板一眼地看菜單,點單,吃菜的時候,動作緩慢但嫻熟,指間依然透露出昔日的優雅。
看過《長恨歌》,覺得舊上海的男男女女,他們生活向往與家世往往並無直接關係。年輕的琦瑤們,即使居於破爛的石庫門坊間、逼仄的亭子間中,也要備一兩套出客的衣服,打扮得體體麵麵婷婷嫋嫋地從平常人家走出來。上海的小K,即使平常粗菜淡飯,也要省上幾個月,然後帶著女友去吃一餐西菜,去百樂門白相,在歌舞升平中忘我。
幾十年後,變成老人的他們坐在凱司令裏,依然從容、優雅、矜持,仿佛歲月從來就是這麽悠然度過的,中間的那些大悲大喜大起大落,隻是等閑。對於年輕人,他們也許顯得落伍、甚至落寞,但他們時髦過風光過,而他們所在的那個時代,有太多太多的經典。我們身處的這個年代,匆忙、易變、浮躁,缺乏產生永恒經典的酵素。
我在的凱司令,不知道還有幾分保留著當時的風貌。老式的吊扇還在,巴克洛式的玻璃吊燈也在,深沉色調的老式桌椅還在,雪白的餐布還在,沉澱澱的刀叉還在。凱司令依然固守著長久以來的尊貴感,哪怕這種傲然顯得有些可笑。無論客人來自何方,堅持用上海話服務。高大帥氣的點單服務生,服務時不卑不亢、刻意與客人保持距離,會對點錯菜品的客人報以不屑的目光,但也不吝嗇誇獎懂得點菜的客人。女服務生輕聲細語,周到妥貼地穿梭在每個餐桌。身處其中,會產生某種倒錯感。仿佛一直以來,上海人在吃這樣雅致的西菜,而老外倒反而不知吃的何物。
但是鳥巢式的燈、枯枝圈的後現代裝飾,仿製的名畫,還有窗外高傲時尚的梅龍鎮廣場,暴露了它無可奈何的改變,帶著一個時代再也不回來的些微遺憾。
《欲望都市》裏,BIG離開紐約之前,給CARRIE放起了那首MOON RIVER,CARRIE說好過時,而BIG卻說這是經典,因為它是年老的父母年輕過、愛過、生活過的證明。我想,經典的東西,不管在什麽年代都是深入人心的,它百轉千回、它沉浮積澱,隨時隨地都把我們從現實抽離出來,然後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