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上來就講聖胡安,其實那不是我波多黎各的第一站。到的第一天先去朋榭,為了看沿途的山。從聖胡安往朋榭剛好是穿島從北向南。剛一離城,已是山巒起伏,大太陽還在呢,雨點兒就落起來。車流照舊,不減少也不減速。沒有想到原來是這樣好的一條高速路。中途也拐去一兩個小城,到處都安安靜靜地沒有人。人全在車流裏。
老消防站(Parque de Bombas)
山才看個開頭,朋榭已經到了。朋榭是大城市。東西南北丟了個遍,大城市的車流才讓給無人的小街 -- 終於,撞到市中心了。市中心是老城區,老城的時間比別處慢,顏色很新,感覺很舊。街角站著穿藍衣的警察,身材短小,麵孔和藹。廣場上靜靜的,空氣也靜,又湧動著暖暖的人氣,隻覺著一切要停下來般的緩慢。雨又悉悉簌簌地下起來。教堂的門敞開著,走進去看看,順便避雨。裏麵坐滿了人,原來在做禮拜。就站在後麵看。牧師的宣講一停,人們就伸出手和前後左右的人握,有的站起來和鄰居輕輕一抱。站在我旁邊的人也好自然地伸出手,笑笑地遞過來。握過了,笑著的眼神在彼此的臉上片刻停留,沒有人問我從哪裏來。
朋榭大教堂
一些人去排隊領聖餐,更多的人坐回來,跟著唱讚美詩,隻有一首,一遍一遍地唱。雨還在下。我站在門口,三心二意的也跟著哼起了聖歌,雖然不知是什麽詞。人們往門口走的時候我才注意到,有那麽多打扮精致的小夥子結伴而行,還有紮堆兒的年輕女孩子,用她們最漂亮的衣裙緊裹著青春洋溢的好身材。這邊的正彼此寒暄著離開,那邊門口已經又聚了一群等下一場禮拜。這大概就是我的從小跟著父母去教堂,長大了卻不信教的朋友講的,他去教堂就是看女孩子。我站在那裏,癡癡地看了許久。
Casa Armstrong-Poventud
Plaza las Delicias
Castillo Serralles
朋榭是港口城市,可不挨著水。它的港灣在城外,黃昏前往那裏走。又是左丟右丟的,為什麽到處都沒有人呢?都要放棄了,才看到一大片停車場。出了車,鼓點兒,音樂,就遠遠地飄過來。尋聲過去,四個人的小樂隊正起勁兒地奏著,一個老頭兒好陶醉的樣子,自己一個人在那裏跳 salsa 舞,旁若無人。另一個老頭兒從看客裏拉過一個女子做舞伴。聽的看的人都是隨隨便便地坐在馬路邊,也有的在馬路牙子下遠遠的兩個人就跳起來。人人都會。
朋榭碼頭
繞過樂隊就看到了海灣。先前的雨早停了,此時雲霞漫天。水邊用寬寬的木板鋪就的路上,坐著的,散步的,依著欄杆聊天的,看晚霞的,全是人。現在很多城市都在把衰敗的舊碼頭整舊如新,拿來給人休閑,朋榭也不例外。路的盡頭是一座高高的了望塔。幾轉之後爬到四麵開闊的塔頂。一麵,是海,和長長的海灘正融入藏藍色的天;另一麵,是灣,泊著尚清晰可辨的船。塔下水的對麵是一個兩層的水榭,震耳欲聾的音樂裏晃滿著人影。轉過來,遠處城市的燈火延展到益漸模糊的山影裏去。在島上第一天的黃昏裏,第一次感到了和這個島的溫度,海浪相適宜的,滿溢著熱情的悠閑。
La Guancha Board Walk
水邊有各樣的餐館兒,快的,慢的,露天的,室內的。沒什麽急的,撿一家慢的進。等菜的功夫繼續研究菜單,這份菜單有西英對照。主要是認認簡單的字和菜名。比如,大芭蕉 (plantain)。而這個字在西語的菜單裏,根本不出現,常出現的是它的三種做法:mofongo, tostones, amarillos。前兩樣用生蕉,皮還碧綠的時候。Mofongo 是做土豆泥似的加香料搗碎,單吃或入菜,比如配海鮮。Tostones 就是炸了。Amarillos 是炸熟蕉,皮已發黃的,甜,做配菜或點心都行。
有多樣菜名而不提主料,可想而知芭蕉是這島上的主菜。熱帶的島極適於芭蕉生長,可菜名又都是西語詞,而沒有借用早先印地安人的。找到新大陸的西班牙人金銀之外,帶回歐洲很多新作物,諸如玉米,土豆,西紅柿,可可。而這芭蕉,香蕉,倒是他們給種到島上來的。芭蕉在這裏順風順水,長成盤裏的一道主菜。來此地的西班牙人和本地人與非洲人混血的後裔,也吃著芭蕉在島上生根,把歐陸和非洲的風情演繹成加勒比一道獨特的風景。
那這芭蕉入菜好吃麽?我得說,它和別的材料一樣,可以做的很好,也可能平平。不過,我新鮮了幾天,到底還是吃煩了。離開島的時候,這一樣上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