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燈影裏看鳳城

點點滴滴記錄自己在他鄉的生活,學習,不求文字的華麗與工整,但求真實地記錄這一段異國求學的日子。
正文

餘秋雨談讀書(轉載)

(2006-10-08 21:03:02) 下一個

文/餘秋雨
與研究生談讀書,我問他們:如果你明天就要投入一次為期長遠的跋涉,行篋中將帶一本什麽書?

    抗戰時期,許多學者輕裝逃難前都思考過這個問題。有人帶了《莊子》,有人帶了《劍南詩稿》,有一位教授在簡薄的行囊中硬是塞進了一部《紅樓夢》……

    曆史已經證明,這種匆忙間的選

擇,不僅溫暖了這些學者生命史上荒寒的歲月,而且往往決定了他們後半輩子的學問走向。因為這種選擇中凝聚著他們的見識和裁斷。

    我們見過許多這樣的讀書人:他們勤奮地借書、買書、藏書、啃書,但是如果你問他們,這麽多年讀下來最喜歡哪幾本書,最敬畏哪幾本書,對自己的人格學問影響最大的是哪幾位作家,他們往往答不出來。倘使把讀書比作交友,這樣的讀書人,近似交際場中那類四處點頭握手、廣撒名片的人物,他們沒有知己、沒有深交。讀書的無效和無聊,莫過於此。

    那麽,究竟應該怎樣在書海中尋找值得深交的對象呢?

    一、尋找對象,也就是尋找自己。要相信,茫茫書海中,隻有那麽一小塊,才與你的生命素質有親切的對應關係。要憑著自己的人生信號去尋找這一部位,然後才可能由此及彼,擴大成果。完全脫離了個人的文化心理結構而任意衝撞,讀書就會因失去了自身生命的濡養而變得毫無樂趣可言。

    二、尋找自己,也就是塑造自己。應該盡量減少與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麵,樂於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適於選作精讀對象的書,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這樣,閱讀才能導致我們向大師們逼近,我們的生命內涵也才能因此而獲得提升。

    三、學習上的尋找沒有終極性的對象。時代的前進,使得今天我們必須推進閱讀的速度與廣度,加快更換精讀對象的頻率。我們的行篋中,如果長久隻有那一、兩本書,那麽,我們的人生旅程,很快就會枯窘。在這一點上,我們比前輩學者們既幸運得多,也艱難得多了。

    (選自《百位名家談讀書》 曹正文主編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8月出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