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孝順,一個受虐:愛要怎麽算出來 zt
(2006-08-23 00:43:26)
下一個
一個孝順,一個受虐:愛要怎麽算出來
送交者: 往蘭
堂舅的父親年輕時很會敗家,這是他對家人最大的貢獻,為此他家成了貧農,免了多少清算。不過,堂舅的母親帶大了幾個孩子還是比旁人艱難得多。堂舅是長子,深知甘苦。成家立業後,兩個兒子也是老母操勞帶大的。老人在84年輕度中風一次,堂舅和弟弟精心護理,按摩腿腳,老人又可以走了。95年老人摔了跤,晚年隻能在床上度過。堂舅為了讓母親過得舒適一些,琢磨了一套護理方法:
每四小時抱母親起來解溲,以減少尿液在身上的機會;常常檢查褲子幹濕,濕的馬上換洗擦身。身體下墊吸水的毛巾,毛巾上鋪一層透水但不吸水的人造棉,尿液便被下層毛巾吸收,早上起來再擦身;每天做手腳和肩背按摩數次。老母親癱瘓四年仍皮膚細膩,沒有任何瘡斑,連醫生都誇讚不已。這些護理工作都是堂舅和保姆完成的。舅母呢,受不了壓力離婚了。
說堂舅的孝心大,想來也就是父母對子女那一套。如果子女也能效仿一二,就算是孝順了。堂舅長期給無牙的老母親喂食,挑選嫩的食物,不然就是咬碎了再喂。吃完一口喂一口,每餐幾乎一小時。母親有時會嘔吐,他就雙手捧接。為了不讓癡呆的老母親白天昏睡,他買了一個聲控洋娃娃,老人愛不釋手。逗娃娃玩耍,提尿,喂食,別人把娃娃打哭了,老人還會打回去。有時吃飯時睡著了,再怎麽叫也不醒,可她隨時都緊抱著娃娃,誰要是把娃娃一拉走,她馬上就會醒過來。
這招竟然救了老人一命。98 年老人再次病重昏迷不醒,醫生說無藥可治,連下三次病危通知。堂舅回家抱來洋娃娃,把娃娃“弄哭”,老人竟然一下睜眼醒過來,連呼“幺兒莫哭。”將護士也逗樂了。因為堂舅堅持治療,多住了兩天醫院才接回家,老人又添了一年陽壽,醫生說是奇跡。
堂舅的父親也是老年癡呆症,有一次還將電飯煲當了尿壺。還好,第二任舅母能體諒。如今老父親也去世了,堂舅好像也有些丟三落四的,記性不大好。他的兒子呢,雖然在外麵長大成人,父子之間卻是說家鄉話。我想,堂舅晚年是可以安心的。
雖然和我們隔好幾房,血緣已不是太近,然而堂舅對兄弟姐妹都是一視同仁,都很帶攜,所以大家都尊敬他。這種家族的責任感是一貫的,一個孝順的人不會說不照顧手足。
堂舅的父親當年並沒有盡到責任,但他有個好兒子。不知道心理學上是否有合理的解釋,壞爸爸怎麽往往教出好兒子來。老話“懶娘教勤快女兒”,真是有見地。
我小學時有一個瘦弱的同學,背上經常是鞭痕。他父親心下明白這孩子不是親生的,所以動不動就辱罵和毒打。母親也受欺負,無能為力。外人都對這小孩充滿了同情。更可氣的是,他家的小兒子簡直得天獨厚:成績又好,臉圓圓的,又漂亮又活潑。其實哥哥也漂亮,隻是太瘦了,眼神遊移,常常覺得他在發抖。弟弟不懂事,還老告狀,存心要哥哥挨打。
後來弟弟考上了大學,分配到外地,誰知遭了搶劫,就那麽意外的死了。他父母受了很大的打擊。晚年也依靠大兒子了。我聽說這事很吃驚,而且據說那大兒子不計前嫌,很孝順他們。我感歎,甚至不平,但我相信。那個孩子的心真的是透明的,他受了罪,表情的恐懼與哀怨,多過憤怒和仇恨。
正因為這樣,我才更覺得悲哀。幼小無辜的心,怎麽能夠抵擋父母的折磨呢。如果是在今天,在國外,有多少下毒手的人會投進監獄呀。然而投進監獄,孩子就會走出陰影嗎?如果把那些父母看成病人而非犯人,就有了同情的可能。我惟願這個同學在對他父親晚年的相處中可以得到內心的平和。
極端的父母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父母隻是在比較惡劣的情況下帶大我們,大環境如此。他們身上烙著時代的病,我們也是。最要緊的是要知道自我整理,然後才有可能同情和相處。如果不能互相體諒又缺乏溝通的技巧,隻是在那裏計算父母教育我們的疏忽,方式不當留下的陰影,然後說句“敬而遠之”就算了,那麽是否父母對我們的照料至少也該算一下,我們又做到父母操勞的幾分之幾?老實說,有幾個人算得清楚?
身在外地甚至海外,要照顧父母並不容易。傳統的家庭方式,養老方式也在變遷之中。像錢穆說西方:“孩子不能獨立,非要他獨立。老人不能獨立,非要他獨立。”如果說人道,這也並不是一種十分人道的方式。在孩子獨立與老人獨立之間,多少有著一種聯係。都是商業化社會化的產物?在教育和人格上是同一種思考模式?不管怎樣,老人的問題牽涉孩子的教育。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麽《兒童成長》論壇出現了這麽多談論老人的文章,而且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