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也是一門藝術---《名人死亡詞典》(zt)
(2006-08-23 00:43:25)
下一個
死也是一門藝術---《名人死亡詞典》(zt)
送交者: 牢頭
死也是一門藝術
牢頭按:
浪漫而好事的法國人,吃飽了撐的沒事幹,編了一本《名人死亡詞典》,前幾天在朋友家看見了,大概翻了翻,挺好看的,現轉一篇往上的評論文字:
-------------------------------------------------------------------------
若問死亡是什麽?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答案。哪怕就是同一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死亡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正是千差萬別的理解,組成了豐富的死亡的和聲。
唯心論者叔本華說:“死亡隻是回到出生以前罷了。”輕巧!
奧雷勒說:“死也許僅僅是挪個地方。”俏皮!
聖徒奧古斯丁說:“死亡隻是隱身,而不是缺席。”多麽自信!
革命家羅伯斯庇爾說;“死亡是不朽的開始!”擲地有聲!
龔古爾說:“死亡對於某些人來說不止是死亡,而且是所有身份的結束。”一針見血。
喬治·桑下的定義很別致,她說:“被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同樣生為女人,德爾菲娜·蓋伊卻側重另一點:“對女人而言,唯一的死亡之日,就是不再被愛之時。”
還是古希臘哲人歐裏庇德斯說得玄妙:“誰能說清楚活著是否就是人們所說的死亡,而死了就是活著?”
一般人都以為法國人癡迷於愛情,隻對浪漫有研究。其實法國人不但對浪漫有研究,對死也有研究,也正因為對死有研究,所以才會有真正的浪漫。可千萬不要忘記,巴黎除了盛產香水和玫瑰,巴士底獄和斷頭台也很出名。
前兩年曾見市麵上有一本法國人寫的《人類死刑大觀》中文本,裏麵曆述各種死法,並附有各種插圖,當時就已對法國人麵對死亡的勇氣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又見到一本《名人死亡辭典》,也是法國人寫的,好像法國人對死的好奇,已經遠遠超過了對生的向往。
這本書用極其簡潔的語氣,描寫了上千位名人死前的遭遇和遺言,幾乎每個人的結局都如同一則寓言,每句彌留之際的話語,都意味深遠。作者捕捉住名人垂死的瞬間狀態,不做任何評論,通過生動的情節、細節和言語,再現了個人與死亡較量的各種場麵,既有悲壯和恐怖,也有傷感和坦然。
樂聖貝多芬臨終前一邊惋惜不能再喝好酒,一邊對周圍的人說:“朋友們,鼓掌吧,喜劇結束了!”
同為作曲家,勃拉姆斯卻隻要是好酒,就一律不拒,痛飲一口萊茵河葡萄酒,說句:“果然名不虛傳呀!”倒頭便去。
古羅馬美食家阿皮西尤斯,因為再也做不出更好吃的菜肴,索性服毒而死。
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因為無法解釋厄裏帕海峽為何每日多次改變水流方向,投海自盡。
法國數學家博敘死前已極度虛脫,不能言語,可他的好朋友問一句:“12的平方是多少?”
“144。”他輕聲答。
八麵威風的愷撒大帝被密謀者追殺於元老院,最後一句話是衝著養子布魯圖說的:“兒子,你也在其中?”
法國女革命家羅蘭夫人走上斷頭台時,麵對遠處的自由女神雕像,說出了那句舉世聞名的不朽格言:“自由,世人假汝之名義,犯下了多少罪行?”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德烈·紀德更有意思,他生前與莫裏亞克和克洛岱爾是好朋友,三人經常互相捉弄。紀德在巴黎去世第二天,莫裏亞克收到一封從瑞士發來的電報:“沒有地獄,放心來吧,叫克洛岱爾一塊來。安德烈。”莫裏亞克和克洛岱爾始終沒鬧明白,紀德是投胎轉世了呢,還是又耍了一個詭計。
在老百姓眼裏,名人因為有名,一舉一動都受人關注,似乎不同異常,然而在死神眼中,名人的那點名氣,是不足以讓其動惻隱之心的。死神既會光顧簡陋的茅屋,也不會放過玉砌的龍床,因此死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一種現實,死亡的聲音,時時都在眾人的耳畔回響。書中記錄了眾多名人對生命的理解、對死亡的思考和臨死的感受,這一切對於未死的我們,都是寶貴的財富,因為並非每個死去的人,都能留下如此真切的聲音。許許多多無名人士,漫漫一生並無驚天之舉,隻是在臨死的一刹那,表現出大無畏的勇氣,因而名垂青史。死是一種壯舉,也是一門藝術,一個人臨到死了,應該怎樣死,怎樣“不活”,這是一個與“活,還是不活(to be, or not to be)”同樣重要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記載了上千人的死亡過程,但書中沒有中國人的聲音,是中國人忌諱死,無意坦露心聲,還是西方人過於自大,眼中沒有中國人?筆者個人認為,這更多的是因為作為哲人的孔子,死前說了什麽,後人沒有記載,作為君王的唐宗宋祖們,死前言行都已被封存為宮緯秘事,而作為平民百姓的張誌新們,臨刑前已經被割斷了發出聲音的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