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我的職業經曆。計算機碩士畢業後在北京的外企作了一年的程序員然後去了日本。在日本工作了4年。開始的一年師軟件工程師。第二年開始作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接受了一個月的培訓後就開始為客戶提供ERP係統的導入支持。說實話,培訓的內容(財會,物流,生產管理)我基本上隻是學了些字麵的東西,靠這些我還無法為客戶提供谘詢服務。所以我在日本的兩個ERP項目也就是作作Customization和係統安裝之類的。之後對ERP興趣降低覺得學無止境而且公司又沒人帶著作,搞起來比較困難。 之後就跳槽到了一個大型美國軟件公司的日本分公司作測試工程師-待遇很好可說實話工作熱情很低(順便說一句,選工作是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興趣而不是公司的知名度或者是待遇來選擇。沒有興趣的工作幹起來很苦,每天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是工作,一定要慎重啊)。
兩年前來到美國,一直到今年年中作的是ERP程序接口開發的工作。接觸了些ERP軟件包,不過都是技術細節方麵的,象如何交換定購信息等。7月份開始作ERP的導入支持,工組內容範圍比較廣。包括和用戶麵談,銷售支持,用戶要求分析,軟件包畫麵的Customization,Report的Customization等等。可以說最近4個月對ERP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尤其是Distribution功能已經有了相當的了解。
可是在工作中開始感覺到許多客戶往往會提出很多會計學的問題。而這方麵剛好是我的弱點。與其等著在工作中增長這方麵的知識,還是先行一步,自己學些會計方麵的更好。這就是這個BLOG的開始,記錄下自己的CPA之路的每個腳印,另外也想和大家交流以下這方麵的體會。
最後再談談我對IT業界的看法,我今年30出頭。在這個行業裏也有8年多了。總的體會是頭幾年作些軟機編程,客戶需求分析和項目管理之類的很有好處。30歲之後就該考慮今後的出路問題。如今很多美國的軟件項目外包給了印度等國家。作為一個軟件工程師在美國也許更應該多學些Business相關的知識。畢竟象Business Analysis 和 System Analysis這樣的工作很難外包到印度去。 而且Business方麵的知識如果能做到隨著你的年齡越積攢越多,你的Market Value也就自然的水漲船高。畢竟你無法和年輕人競爭新的編程技術。
現在我能體會到作自己喜歡作的工作有多重要!每天早晨起來,你會覺得去工作是一種期待和挑戰。而結束的每一天雖說很疲勞了,可是那種充實的感覺真的很美妙-今天又學習了不少新的東西。
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