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幸存者揭秘:二戰日本戰機在長江炸沉美軍炮艦 zt

(2008-01-18 01:38:45) 下一個
幸存者揭秘:二戰日本戰機在長江炸沉美軍炮艦

2008年01月18日 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班乃島”幸存者合影 [來源:世界新聞報]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炸毀美軍大量戰艦,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慘遭打擊。許多人認為,美國戰艦從那時開始遭受損失。其實,早在珍珠港事件4年前,美國海軍就有一艘戰艦在中國長江被侵華日軍戰機炸沉。它就是美軍的“班乃島”號炮艇。最近,“班乃島”號最後一名幸存者赫夫曼向美國《海軍時報》講述了“班乃島”號被日機炸沉的悲慘經過。

武器旁邊沒人值班

官兵正吃周末大餐

“班乃島”號屬於美國海軍亞洲艦隊的老式戰艦,1928年9月服役,全長約63米,寬約9米,可運載20輛公共汽車。艦上配備了4名軍官和49名士兵,還有約12名中國人,主要是做飯等方麵的勤雜工。

根據美國與中國達成的有關協議,該艦一直以保護美國在華人員和財產的安全為由,在長江上巡邏,對付所謂的江洋大盜。實際上,“班乃島”號隻是長江巡航艦隊中的一艘。19世紀中葉,美、法、英、俄通過條約獲取了在中國江河巡航的權利。到1937年日軍入侵中國內地,長江上各國戰艦密布。

“班乃島”號挨炸事件發生在1937年12月12日,那年赫夫曼24歲,是“班乃島”號的鍋爐房水兵,負責為戰艦提供蒸汽動力。

當時,中國戰局吃緊,侵華日軍已從上海攻進國民黨的政治中心——南京。美國政府擔心在南京的美國外交人員受到生命威脅,開始使用一切手段從南京撤運外交人員。12日那天是個周日,“班乃島”號滿載美國人,準備駛往上海。

由於日本和美國當時還沒有進入交戰狀態,炮艇官兵們認為,日軍不會襲擊作為中立國美國的戰艦。中午時分,炮艇開始“周末大午餐”,水兵們盡情享受美味佳肴,絲毫沒有臨戰的心態。乘客們也覺得進了安全天堂,開始打牌休閑。有的水兵吃完飯,前往附近一艘美國油船上參觀,享受著啤酒的醇香。

“班乃島”號炮艇配有兩門炮和8挺機槍。事發那天,武器崗位沒人戰備值班,連火炮的護蓋都沒打開。飯後,赫夫曼開始像往常那樣回臥室休息,很快熟睡。

日戰機兩次狂轟濫炸

指揮官重傷下令逃生

下午1時半後,空中突然傳來了重型飛機的轟鳴聲。值班的副艇長安德斯上尉忽然發現,遠處飛來了3架雙發的轟炸機,它們以V字形編隊向炮艇逼近。這時,炮艇依然沒在意。安德斯事後回憶說:當時,我們都認為,日機不會攻擊我們。自9月27日以來,日機曾多次從該艦上空飛過,空襲中國其它目標。不過作為軍人,他還是下令戰艦做好以防萬一的準備,要求武器操作人員各就各位,關閉水密門和水密艙。

下午1時38分許,猛烈的爆炸聲把赫夫曼從沉睡中驚醒。此時的炮艇到處是爆炸聲,濃煙升騰。日本轟炸機先後投擲了18枚炸彈。安德斯急忙下令還擊。然而,機槍安裝在炮艇兩邊,全部對著兩岸,無法對炮艇頭頂目標射擊。一時間裏,炮艇成為毫無防禦的固定目標,日機可以放肆地轟炸。日機轟炸完畢,在沒有受到任何火力阻攔情況下,揚長而去。

“班乃島”號受到重創。其中,駕駛室、無線電室、醫務室和鍋爐房均被炸壞,推進係統也被炸癱瘓,戰艦難以行駛。一枚炸彈正好擊中炮艇前部,76毫米炮被炸壞。艇長休斯少校和其它幾位水兵受傷。其中休斯少校傷勢較重,流血很多。

日本轟炸機離去後,大家總算鬆口氣,以為災難結束了,開始救治傷員,撲打燃燒的火勢。然而,空中很快又黑壓壓地飛來了一大群戰機。其中6架為單發的俯衝轟炸機,專門進行俯衝轟炸;另外9架為戰鬥機,專門進行掃射。這些日軍戰機輪番攻擊,多批次投彈。

安德斯上尉發現艇長受傷後,主動接替指揮。他跑到艦橋上,下令所有武器對空開火。然而,艦炮隻能對地攻擊,無法對空攔截。突然,一塊彈片飛來,正好擊中他的喉嚨,他頓時無法開口說話。

下午2時6分許,炮艇已被炸得氣息奄奄,冒著滾滾濃煙。所有動力係統癱瘓,炮艇無法行駛,難以規避空中襲擊。不僅如此,炮艇的電力係統也被炸壞,作戰係統難以操作。由於一些地方被炸穿,江水開始湧入,炮艇漸漸下沉。休斯艇長看到無力回天,悲痛不已,下令副艇長安德斯棄艇逃生。喉嚨受傷的安德斯,不得不用血手在牆板上寫下棄艦的命令。

日軍不肯放過傷員

50多人死裏逃生

水兵們展開了撤離行動。赫夫曼把漂浮裝置扔到江裏,為跳水者提供幫助。他把自己的救生衣送給隨行記者阿利。美艦沒有救生艇,人們隻得依靠附近小舢板將撤離。然而,日機又飛了過來。一名受傷的軍需保管員再次中彈。日機還對靠岸的船隻進行掃射,甚至連沿岸蘆葦叢中的幸存者也不放過。

撤離前美軍對炮艇無線電室的秘密文件進行了處理,防止它們落入日軍之手。附近的3艘美國油船趕了過來,協助人員撤離。但安德斯擔心油船遭到日機轟炸,要求它們立即撤離。不久,兩艘油船遭到日機轟炸,開始燃燒起來。

在這次空襲事件中,炮艇共有3名水兵死亡,27人受傷。此外,附近還有幾名平民死亡。

最後,大約60人撤到了江邊,27名傷員中14名嚴重,不得不依靠擔架隨行。由於正副艇長受傷,使館的助理武官羅伯茨上尉接替指揮。日機還在空中盤旋,河中還出現了日軍炮艇。幸存者們不得不躲進高高的蘆葦中。晚上,一位袁(音)姓的中國廚師冒險外出,尋找合適的地方轉移。這位中國廚師跑了大約15公裏,才找到了一個漁村,是中國軍隊的控製區。隨後,幾十人隨這個中國廚師悄然步行,向漁村方向轉移。13日,他們全部抵達漁村。當晚,2人因傷勢嚴重而死亡。

隨行的美國使館人員設法找到一部電話,與武漢的美國大使取得了聯係,報告了戰艦被炸沉的事件。很快,美國國務卿科德爾向日本政府提出了強烈抗議。美國和英國隨即派出戰艦前往南京附近江麵展開救援行動。最後,炮艇幸存者全部登上了美軍戰艦,安全地撤離到上海。不幸的是,又有一名傷者19日因傷勢嚴重而死亡。

美總統壓製民眾抗議

當事人不信是“誤炸”

“班乃島”號上有一些欲撤離南京的美國記者。這次空襲事件隨即成為記者們難得的報道機會。14日,美國媒體報道了美軍戰艦在中國長江挨炸的事件,引起美國國民強烈憤慨,一些民眾舉行抗議活動。

隨行的美國記者阿利,抓拍了長達1700多來的膠片,記錄下日機瘋狂空襲美艦還擊的新聞片。然而,當美國一些電影院準備放映他拍攝的珍貴新聞片時,總統羅斯福下令對新聞片進行特殊處理,免得國民做出過激反應,影響美國政府的秘密備戰。

全世界很快知道了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中國對美國戰艦的空襲。然而,日本有關部門辯解說,這是一次誤炸,日機飛行員們由於當時天氣“能見度差”,把“班乃島”號的國籍“看錯”了。

日本方麵還聲稱,當時,日本空軍有情報說,國民黨軍隊正從南京撤離,因此日本空軍才決定實施空襲。日本向美國方麵進行了道歉,並決定賠償美艦損失。1938年4月22日,日本向美方賠償221萬美元。其中,受傷的赫夫曼獲得了1200美元的賠償。為了安撫美國,日本還假惺惺地把一名海軍海將補(少將)撤職查辦。

然而,赫夫曼至今仍認為,這不是“誤炸”,而是日本故意而為,“他們知道我們是誰”。“班乃島”號戰艦為了防止日機誤炸,曾在一些地方懸掛幾麵很大很顯眼的國旗,那天天氣很好,空中日機飛行員完全可以看得很清楚。

美國炮艇被擊沉後,炮艇的軍事作用成為美國國會和軍方爭論的一大焦點。美國海軍一些官員認為,用於江河作戰的小炮艇沒有多大軍事價值,海軍沒必要繼續研製新的炮艇。二戰開始後,美國海軍逐步淘汰炮艇,發展航母之類的大型戰艦。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