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兩膺上將文韜武略 忠貞不渝功勳卓著 zt

(2007-11-19 15:24:37) 下一個
兩膺上將文韜武略 忠貞不渝功勳卓著——深切懷念老部長洪學智同誌

作者:廖錫龍 孫大發

2007年11月20日 人民網


  德高望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現代後勤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洪學智同誌辭世已經一周年了。在長達近八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洪學智同誌經曆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重要曆史階段,經受了長期革命戰爭與各種政治風浪的考驗,為中國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洪學智同誌兩膺上將軍銜,兩任總後勤部部長,為我軍後勤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留給我們的好思想、好作風、好製度、好方法,將在我軍現代化建設的征程中長期發揮作用,他的光輝業績和崇高風範將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

  驍勇善戰,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屢建功勳

  洪學智同誌1928年參加我黨領導的農民武裝,1929年參加著名的“商南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編入紅一軍,從此他就把自己的一生無私奉獻給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在黨的培育指引下,他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身經百戰,從一個貧苦農民的孩子成長為軍政兼優、多謀善斷、有膽有識的我軍優秀高級將領。

  從當戰士起,洪學智就不怕犧牲,敢打敢衝,英勇殺敵;19歲任重機槍連連長,每遇險惡戰鬥,他都衝鋒在前,在蘇家埠戰役中身負重傷,被譽為“不怕死的好連長”。紅四方麵軍西征時,他曆任營政委、團政治處主任、師政治部主任。在無固定後方的艱難轉戰中,他創造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使部隊在邊走邊打中始終保持高昂鬥誌,保證了戰鬥的勝利,受到方麵軍領導的表揚。在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過程中,他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參軍參戰,在巴山蜀水留下美名,一直到解放後幾十年,在川北東江、建章河一帶仍傳頌著“紅軍有個洪主任”的故事。長征途中,時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的洪學智負責整個方麵軍的後方收容及籌措糧草的任務。在極端艱難情況下,他周密組織,確保不丟掉一個傷病員;途經少數民族地區時,他模範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同藏族頭人巴頓多吉喝雞血酒為盟,不僅較好地解決了紅四方麵軍的糧草供應,還支援中央紅軍大批糧草、牛羊等物資,受到劉少奇同誌的讚揚。

  長征結束後,洪學智進入紅軍大學學習,繼而任抗大教員、支隊長、第四大隊副大隊長、抗大五分校副校長等職。在最艱苦的1940年,洪學智奉命率抗大華中派遣大隊,衝破層層封鎖,橫跨晉、冀、魯、豫、皖、蘇六省,到達新四軍軍部,全隊數百人無一減員,被劉少奇政委、陳毅代軍長稱作“奇跡”。1943年春,日偽軍集結重兵分多路對蘇北根據地實行拉網式“掃蕩”,時任新四軍第三師參謀長的洪學智審時度勢,力主放棄北上山東的行動,利用沿海灘塗蘆葦蕩和縱橫溝壑,於敵人包圍圈內分散隱蔽和靈活轉移,形成內線中的外線與敵周旋,被黃克誠師長兼政委所采納,此役不僅粉碎了敵人的“掃蕩”和“清剿”、殲滅大批日偽軍,還攻克敵偽據點30餘處,鞏固了蘇北抗日根據地。1945年春,黃克誠又一次同意他的建議,並由他任前線總指揮發起阜寧戰役。4月24日一舉攻克阜寧,使之成為蘇北戰場上最早從日本鐵蹄下解放的縣城。緊接著又由他指揮相繼攻克車橋、淮陰、淮安等要地,先後殲敵兩萬餘人,為奪取抗戰的最後勝利立下功勳。

  抗戰勝利後,任新四軍第三師副師長兼參謀長的洪學智,與師長黃克誠一道率部三萬餘人日夜兼程,從蘇北奔赴東北。其間,北寧鐵路上的重鎮山海關被國民黨軍占領,我軍控製的北線承德至遼西鐵路完全癱瘓,大批幹部和部隊被堵在熱河。危急之際,他被任命為鐵道司令。洪學智采取宣傳教育與執行紀律相結合的“鐵腕”行動,及時疏通全線,將滯留的兩萬多名幹部和大批部隊送到沈陽,為我軍開辟東北戰場爭取了寶貴時間,彭真誇他立了大功。解放戰爭中,洪學智充分施展了他的軍事指揮才能。攻打通遼、阻擊中長路、保衛四平,遏製敵人戰略進攻勢頭;領導剿匪、發動群眾、建立政權,鞏固了北滿根據地。1947年後任東北民主聯軍六縱司令員,先後率部參與四平攻堅戰、新立屯圍殲國民黨精銳新五軍等重大戰役,並率部運動殲敵,接連攻克遼陽、鞍山、營口等重鎮,全殲敵54師和24師等3萬餘人,受到毛澤東主席和東總領導的來電嘉獎。1948年,洪學智率部參加平津戰役後奉命率43軍先遣南下,從東北一直打到廣東。中央定於1950年春節前攻占海南島的命令下達後,洪學智考慮到船隻奇缺,部隊尚未進行海戰適應性訓練、需要認真汲取兄弟部隊類似登島作戰失利教訓等因素,建議推遲數月打有把握之仗。在征得華南分局書記葉劍英的同意後,他毅然進京請命,向朱德總司令、聶榮臻代總長麵陳,並最終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經過精心準備,1950年5月1日,我軍一舉解放海南島全境。洪學智推遲登島作戰的建議,表現了他實事求是、敢於直言的一貫品格。

  足智多謀,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創造奇跡

  新中國成立不久,朝鮮戰爭爆發。洪學智同誌於1950年10月奔赴前線參加抗美援朝,任誌願軍副司令員,分管司令部、特種兵和後勤工作。在協助彭德懷司令員指揮第一至第五次戰役和其他戰役中,他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建議和謀略,尤其是他在指揮後勤工作上的獨到才華和卓越能力,為奪取戰爭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得彭總的倚重和讚許。

  1951年4月下旬,洪學智回國向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匯報戰況。他根據自己對戰局的分析提出兩項建議:一是在軍事鬥爭方麵要作長期打算,建議構築坑道工事作堅守防禦,爾後伺機反攻;二是在後勤工作方麵要加強保障,建議實行集中統一指揮。周恩來總理聽後表示讚許,毛主席知道後指示:“所提兩項建議很好,由周總理組織落實。”隨後,中央和軍委決定成立誌願軍後勤司令部,任命洪學智兼任後勤司令員,同時調配諸兵種協同後勤作戰。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領導誌願軍後勤各部隊,創造了我軍後勤史上在極端艱難條件下確保戰場供應的“奇跡”,積累了現代化戰爭後勤保障工作的經驗。

  開創性地建立了集中統一的後勤指揮體係,形成合成軍隊後勤的組織結構。誌願軍後勤司令部成立後,除統一指揮配屬後勤係統的工程兵、高炮兵、鐵道兵、通信兵以及公安、運輸等部隊外,還負責統一管理朝鮮境內我軍一切後勤組織與設施,並迅速建成以誌後、五個分部、二十三個兵站為骨架的供應網絡,形成了統一指揮,前後左右貫通,能打、能防、能運、能供的全能保障體係,實現了由單一兵種後勤向諸兵種合成軍隊後勤的轉變,極大地增強了誌願軍後勤的保障能力。

  創造性地實行劃區供應與建製供應相結合,把戰役後方的穩定性與戰術後方的機動性緊密結合起來。即:把祖國口岸到一線各軍之間劃為戰役後方,劃分若幹供應區,設立分部對各軍實施供應;再把軍後勤至前沿陣地劃為戰術後方,由軍以下部隊按建製供應。這種後勤供應體製,不僅理順了後勤供應關係,建立了良好的保障秩序,而且完全符合與作戰指揮體製相一致的原則,大大提高了後勤保障的效率。

  根據戰場需要實行後勤保障戰鬥化,要求後勤履行“指揮戰鬥、組織供應”的雙重職能。美軍依仗其空中優勢,給我軍後勤供應造成極大困難。麵對這場無前後方之分的現代化立體戰爭,洪學智同誌提出後勤部隊要“在保障中進行戰鬥,在戰鬥中實施保障”,把後勤保障與後方防衛作戰有機地統一起來,從而扭轉了被動挨打的局麵。戰爭初期與戰爭後期相比,車輛損失率由42.8%下降到1.8%,物資損失率由13.4%下降到10.8%,運輸效率提高76%。三年中,後勤部隊的戰鬥成果也異常顯赫,僅誌願軍直屬後勤部隊就擊落敵機109架,擊傷600餘架。

  堅持“千條萬條運輸是第一條”,奇跡般地在朝鮮戰場上建立起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在敵人每天出動幾千架次飛機狂轟濫炸的情況下,洪學智及時提出“千條萬條運輸是第一條”的口號,果斷采取構建運輸網絡、組織接力運輸、開展對空作戰,隨炸隨修隨通等一係列針對性措施,硬是在沒有製空權的情況下,頂住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絞殺戰”,“窒息戰”,保證了作戰物資源源不斷運往前線,直至前沿陣地和坑道。1951年1月到1952年2月,在美軍實施“絞殺戰”最瘋狂的一年多時間裏,敵機轟炸量增加了7倍,我軍物資運輸量卻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兩倍以上。前線官兵交口稱讚誌願軍的運輸線是“鋼鐵運輸線”,是贏得戰爭的“生命線”。

  黨中央、中央軍委對抗美援朝中的後勤保障給予充分肯定,毛主席要求“研究朝鮮戰爭中後勤工作的狀況和經驗,以達到我軍後勤工作現代化和正規化的目的。”朱德總司令稱: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後勤起一半的作用”。就連美軍戰場司令範佛裏特也感歎“共產黨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送到前線,創造了驚人奇跡。”

  殫精竭慮,在正規化現代化後勤建設中勵精圖治

  1953年底,中央軍委召開了全國軍事係統黨的高級幹部會議,確定我軍全麵開展正規化現代化建設。正是在軍隊建設這一重要曆史轉折時刻,洪學智同誌於1954年2月被任命為總後勤部副部長,後任部長。其間,他深入研究新情況,積極解決新問題,建章立製,組織領導全軍後勤實行了一係列曆史性的重大轉變,全麵地奠定了我軍後勤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堅實基礎。

  狠抓戰略戰役後方基地建設,建立劃區保障和按建製保障相結合的保障體製。根據抗美援朝戰爭後勤工作經驗和對全國預設戰場動員能力調查,洪學智向軍委提出“建立戰略戰役後方基地,作為軍隊建設和作戰的基本依托”的建議。軍委批準後,從1956年開始,陸續展開了大規模的後方基地建設,相繼建成了幾大戰略後方基地和幾十個戰役後方基地。在供應體製上,依照各個軍區作戰方向和所承擔的任務,將全國劃分為若幹個供應區,在軍後勤作為一級供應環節的基礎上,由後勤分部負責對進駐本供應區的部隊實施保障,從而實現了按建製保障和劃區保障相結合的保障模式。這種保障體製在我軍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狠抓正規化後勤教育訓練和科研工作,努力提高全軍後勤人員素質和保障能力。從1954年開始,洪學智就提出狠抓後勤教育訓練,幾年間,創辦各類後勤院校29所,1958年在校學員達兩萬餘名,經過院校培訓的幹部達到在職幹部總數的1/3。同時,在全軍後勤統一教學大綱,使後勤訓練從以前的應急訓練為主逐步轉向正規的係統教育。結合軍事訓練,每年組織各級後勤戰役戰術集訓,並在合成軍隊戰役戰術演習中演練後勤保障。在此期間,他還先後組織創建了一批後勤科研機構,製訂了一係列科研規劃,實現了我軍後勤科研從無到有,初具規模。

  堅持“為國家負責,為部隊負責”的指導思想,推動勤儉建軍方針落實。1953年到1959年,國防費占國家財政支出比例,由34.2%逐年下降到10.5%,軍費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洪學智明確提出要科學籌劃,精打細算,確保軍費投向投量正確。這樣,既保證了部隊生活等基本需要,又突出重點,集中財力辦了一係列大事。諸如,購置大批飛機、艦艇、坦克等特種裝備;保障薪金製、軍銜製、義務兵役製等重大製度改革;建成各類院校160多所,新建營房4600多萬平方米;保障炮擊金門、西藏平叛作戰等。為支援國家經濟建設,洪學智強調“一個銅板要掰成兩半花”,發動廣大官兵軍工自建、清倉利庫、收舊利廢、技術革新,開展節約一粒米、一度電、一滴油的群眾性節約活動,使我軍厲行節約的優良傳統在新形勢下得到發揚光大。

  不負重托,在開創新時期後勤工作新局麵中開拓進取

  1959年廬山會議上,洪學智堅持認為彭德懷寫給中央的信反映大躍進存在浮誇風是實事求是,是正確的,他堅決不講假話,不揭不批,保持沉默。1959年10月他被免去總後勤部部長職務。1960年5月,洪學智被降職安排到吉林省任農機廳廳長。“文化大革命”中被免去一切職務,遭到殘酷批鬥和關押,最後被遣送農場接受勞動改造。在極其艱難的歲月裏,他矢誌不渝,信念堅定,始終對黨無比忠誠。

  1980年,洪學智同誌再次出任總後勤部部長,繼而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後又兼任總後勤部政委。在重新主持全軍後勤工作的八年間,他和總後其他領導同誌一道,堅決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為指導,撥亂反正,銳意進取,全軍後勤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服從大局,正確處理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關係。洪學智重回總後工作,正值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軍費支出占國家財政的比重逐年下降。洪學智堅決貫徹鄧小平同誌“軍隊要忍耐”的指示,提出要在有限經費的範圍內科學調度,有保有壓。保生活,保戰備,大力壓縮各類消耗性支出,把錢用在刀刃上。同時提出“斤半加四兩”,發動官兵養豬種菜,發展農副業生產,強調要在物價上漲、生活費不能增加的情況下,全力保證廣大官兵的營養水平不降低,彌補軍費不足。幾年間,全軍在軍費使用上不僅沒有出現赤字,而且還滿足了不少計劃外的需要,有力地保障了部隊一些重大任務完成。

  撥亂反正,大力加強後勤係統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針對總後係統是“文化大革命”的重災區,派性嚴重、平反工作阻力大等實際情況,洪學智抓住消除派性這個關鍵,根據中央精神最早指出“‘文革’中的兩派都是錯誤的”,並堅持用這一觀點統一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同時明確:“文革”中的派性都應歸咎於曆史原因,不追究個人責任。由此,“文革”中遺留的問題也隨之迎刃而解:冤假錯案得到平反,幹部政策迅速落實,各級領導班子順利實現調整,全軍後勤工作步入正常建設軌道。

  嚴密組織,確保裁軍百萬中的後勤保障和後勤自身精簡。1985年百萬裁軍中,後勤保障工作十分繁重。洪學智帶領總後有預見地製訂了一係列政策規定,諸如經費物資的清理、交接,部隊供應關係的理順、轉移,編餘營房和各種設施的管理、利用等,做到了賬目清、手續清、責任清,沒有發生大的損失浪費,確保部隊精簡中後勤保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指導各級後勤圓滿完成了繁重的精簡整編任務,總後機關精簡了47.4%,各大單位後勤機關精簡了39.3%。麵對軍費緊縮和精簡整編後的新情況,洪學智不失時機地提出了“兩少兩好”的號召,即“錢少要把事情辦好,人少要把工作做好”,引導後勤機關工作向“精幹、合成、高效”的目標邁進。

  麵向基層,在大調查、大整頓、大建設中為部隊解決實際問題。由洪學智建議,經中央軍委批準,總後勤部組織各級後勤,從1982年起連續四年,對全軍後勤包括邊海防、倉庫、醫院、營房、財務等開展了大調查、大整頓、大建設,逐條戰線逐個單位地解決問題。通過對海邊防的調查,全軍共新建改建基層後勤設施21211項,使基層部隊的供水、照明、交通、醫療、執勤、生活等得到顯著改善,增強了部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後勤保障效益、效能和效率。為了適應現代戰爭和國家經濟體製改革的要求,洪學智不囿於老經驗老傳統,與其他領導同誌一道,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全軍後勤工作的保障體製、物資儲備結構、軍事經濟監督體係等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恢複重建後勤院校25所,理順了後勤科研和教育訓練體製,使全軍後勤工作與國家經濟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做到了同步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保障能力。

  洪學智同誌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的優秀品質和高尚情操,將激勵我們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永遠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加快推進全麵建設現代後勤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