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08年外交藍皮書將刪除暗示“圍堵中國”語句---非不為乃不能也 zt

(2007-11-19 14:44:24) 下一個
日08年外交藍皮書將刪除暗示“圍堵中國”語句

2007年11月19日 國際先驅導報


資料圖:日本海上自衛隊主力戰艦群海上分列式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據日本媒體報道,預定明年春天發行的日本2008年版外交藍皮書,將不再寫入建立“自由與繁榮之弧”的字句。這一外交方針是前外相麻生太郎的一大發明,並且寫入了2007年版日本外交藍皮書中。

  日本輿論普遍認為,藍皮書中寫入這種字句,無疑有著強烈的“圍堵中國”意味。對於一再聲稱要重視亞洲外交的日本福田政權來說,繼續用“自由與繁榮之弧”去圍堵中國,明顯自相矛盾,而且也不利於消除政敵麻生太郎的色彩。

  “圍堵之弧”想法仍然存在

  所謂“自由與繁榮之弧”構想,是指由日本經東南亞、南亞、直到歐洲,連成一條弧線的、有著相同價值觀的這些國家要互相支援,共同對抗弧線內包圍的國家。不僅如此,日本政府還將這一外交構想定位為“新的日本外交支柱”、“日本外交新主軸”。

  但是,自從“自由與繁榮之弧”一出籠,就在日本國內備受爭議。即使在執政的自民黨內,批評者也大有人在。他們認為這種提法很不明智,因為這個弧形地區包圍了俄羅斯和中國,其目的顯然是要封鎖中國和俄羅斯。

  日本現任外相高村正彥就對此構想提出質疑,認為在外交上“不應該以威懾態度說話”,並且指示外務省今後在外交文件和資料中不再公開使用這一提法。

  雖然高村認為日本不應傲慢地擺出“舉刀過頭”的架勢,但這隻是一種策略。過去無數的事實都證明,在日本外交戰略中,“圍堵之弧”的想法一直就存在,不同的隻是日本人希望暫時不要明顯提出來而已。

  日美同盟仍是日本外交基軸

  去年日本政府將“自由與繁榮之弧”這一外交構想定位為“新的日本外交支柱”之後,日本領導人便大肆向“弧線”上的國家兜售這一構想。去年8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印度時,就抱著所謂的“擁有自由、民主、人權等共同價值觀”,期望與印度聯合織成一個包括美國和澳大利亞在內的太平洋網絡,建立“大亞洲”。然而,對於安倍的兜售,印度反應卻相對冷淡。

  日本在兜售“自由與繁榮之弧”時,還隨心所欲地設計了一個“四國聯盟”作為“價值觀外交”的核心。這一“四國聯盟”是以日美軍事同盟為基礎,日、美、澳大利亞軍事聯盟為過渡,再拉上印度組成的。很顯然,日本的意圖是要組成一個軍事聯盟,對抗與日本沒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正因為如此,日本設計中的“四國聯盟”的另外三國,都不約而同地表現出謹慎態度。

  一年來的事實證明,處於日本勾畫的“自由與繁榮之弧”上的國家,並不歡迎這個意識形態色彩濃烈的日本版“馬歇爾計劃”。因為它完全背離了當今全球化時代的發展。這大概也是未來新版日本外交藍皮書不再提它的一個原因。

  此外,福田在就任首相後的第一個出訪地選定美國,其目的就是要向內外展示,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基軸的這一方針不會改變,同時向外界顯示其解決兩國之間懸案的決心。

  麵對承諾不會在任期內參拜靖國神社的福田首相,中韓兩國都表現出願意與之加強關係的態度。不過,日本與中、韓關係能有多大改善,在對東盟外交方麵能發揮出多少“新福田主義”色彩,這些都還需要事實來驗證。


日本海軍艦艇編隊


DD101是“雨”級驅逐艦1號艦“村雨”號


日美經常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日美兩國展現親密合作關係


日本飛機偵察中國東海


中國海軍戰艦可能10年來首度訪問日本


解放軍空降部隊野外作戰訓練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