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德國財長敲不開中國的大門---咎由自取 zt

(2007-11-17 14:00:53) 下一個
德國財長敲不開中國的大門

2007年11月16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總理默克爾兩個月前會晤達賴喇嘛的事件餘波未平。德國財政部周四表示,由於中國方麵提出時間上無法安排,德國財長施泰因布呂克與中國財政部長謝旭人原定於12月初的北京會晤不能如期舉行。施泰因布呂克因此取消了包括訪問日本和韓國在內的整個亞洲之行。

“我認為德中之間這一次的不和比較嚴重。首先必須指出的是,中心問題不是默克爾與達賴喇嘛的會晤,我覺得看起來這背後是德國外交戰略的轉變。默克爾看來是想推行美國式的價值取向為主導的外交,這是一個新的步驟,是對施羅德以及科爾的外交政策的摒棄。”

這是德國中國問題專家赫伯勒在默克爾會晤達賴喇嘛後作出的一番評價。他的判斷看來與中國方麵對默克爾會晤達賴的理解頗為一致,以眼還眼,這便是中國對德國總理默克爾冒犯行為的反應。在取消德中法治國家對話,人權對話等一係列會晤後,德國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這一次也吃到了閉門羹。此次訪華本來已經計劃了數月之久,施泰因邁爾希望與中方談及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人民幣匯率等議題。原計劃隨行訪問的德國之聲經濟部查瓦斯基說:“中國需要為1萬4千億美元外匯儲備尋找投資渠道,當然由於美元貶值,中國的這些外匯儲備也有所貶值,現在中國方麵也有向歐元靠攏的趨勢。而如何對這筆巨大的外匯儲備進行投資對德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德國一方麵希望中國加大對德國的投資,另一方麵又擔心中國的資本進入德國的一些領域,比如能源,航空等領域。”

德國財政部表示,施泰因布呂克對中國的訪問將延期至明年第二季度。也就是說,雙方直接對話的大門並沒有關閉。盡管如此,德國政界對默克爾盡快修複與中國關係的壓力卻在增加。

社民黨議會黨團副主席科博對柏林日報表示,默克爾急需與北京方麵建立聯係,重新調整關係。他說,致力於人權是正確的,但必須注意不要激怒對方。

默克爾目前在中國媒體中的形象與她8月份訪華時相比大打折扣。環球雜誌以默克爾的亞洲平衡術為題撰文說,默克爾想打印度牌,日本牌和韓國牌,為的是遏製中國的崛起。柏林遵循新的亞洲政策與中國打交道時會看到一個競爭對手,包括在能源,原材料供應方麵,或者在貿易或者對非洲的參與中。

不過,目前德國經濟界尚未感到兩國政治關係緊張對經濟關係的不利影響。查瓦斯基說:“通過政治手段表現憤怒與經濟界德國公司與中國公司的正常交往之間存在著差別。中國方麵這次以財政部長不能和德國財長會麵來表示不滿,但中德經濟的交往仍在繼續進行,這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德國的利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