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台灣島氣候惡劣 台軍將野戰生存列為救命課目 zt

(2007-08-15 16:09:54) 下一個
台灣島氣候惡劣 台軍將野戰生存列為救命課目

2007年08月15日 中國國防報


台“國防部”政戰總隊意在打造女“藍博”

台灣地區山地占全島麵積的3/5,且山勢高峻,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就有200多座。冬季玉山、阿裏山、大霸尖山、大雪山、中央尖山和合歡山等山頂時常下雪,加之寒潮及夏秋兩季節的台風,山區氣候惡劣。地形及氣候逼使台軍必須把野戰求生即野戰生存當成“救命課目”來訓。

台軍認為,從諸多戰役證明,個人因戰鬥被隔絕或孤立的可能性始終存在,其間可能有數天或數星期和大自然搏鬥,尤當身陷敵境、荒山、野林、沙漠或孤島上,無法與外界聯絡時,生存威脅更大。此時個人若具備豐富的求生知識與技能,再運用智慧、體力與毅力求生存,則可使生命獲得最佳保障。

位於台中的穀關空特中心現稱陸軍特戰訓練中心,由特戰學校、空降訓練中心、步兵學校山寒訓練中心合並而成,是訓練台灣陸軍特種作戰的大本營。

營區內設置有野外求生的專業教室,內有可食動植物和有毒植物的圖片和標本,同時還辟有數百種植物的園區,讓受訓官兵就近觸摸辨識哪些植物可以在危急中食用。

另外,營區後山坡的叢林內設置有10多種獵捕動物的陷阱模型供官兵學習。其野戰求生課程要使受訓者明了在原始森林、隔絕地及敵後地區,如何運用一般求生知識與求生技能,以謀求生存且保存戰力,同時使受訓者明白在孤立無援之際,如何應用手邊器物順利脫困。

2001年,台灣“國防部”政戰總隊女青年工作中隊首次在穀關特戰訓練中心進行求生訓練,意在打造所謂女“藍博”。

隊員們全天在850高地實施求生心理、求生程序、可食植物識別與采集、野生動物識別與捕捉、無具野炊、急造住所等項目學習演練。尤其是實施無具野炊時,隊員們必須利用手邊僅有的刀具,找尋可食野菜,甚至宰殺雞鴨,並利用野外就便器材進行野炊。

一台灣退役老兵在服役時的求生訓練經曆

台軍野戰求生訓練的基本技能包括水的獲取、火的獲取、鹽的獲取、可食植物的識別、獵取動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急造住所的搭建、衣物保管修補、求救信號的製作與施放、應急治療等等。

其基本技能中強調“第一件重要者就是水”,講求遇水先喝飽,再裝水壺,盡量避免大量出汗,除雨水、露水、雪水、泉水、河湖池之水外,還可從仙人掌、椰子、野菠蘿、竹子、芭蕉等植物中取水。一台灣退役老兵曾向筆者回憶數十年前在台南服役時的求生訓練。訓練中,士兵隻帶一把刺刀徒步行進,飲水時,恐河湖中水有螞蟥或病菌,用刀砍竹子取飲用水。

此外,台軍認為“生存之第二件大事就是食物”,當發現被孤立或隔絕時,清查口糧,分配食物,2/3用於預判孤立狀況前一半時間食用,1/3則留於後半時間食用,且要定時定量,每天最好保證一餐熱食。

台灣軍隊和民間的求生專家都十分強調山地慎防失溫。失溫(hypothermia)在醫學上是指人長期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下,身體喪失過多的熱量後體溫逐漸降低,生理機能隨之減弱,甚至導致死亡。台灣雖地處亞熱帶、熱帶地區,而冬季卻易發生寒潮。寒潮一旦發生似萬馬奔騰,侵襲中央山脈北部山峰。台軍認為,應對猝不及防的寒潮,要多帶禦寒的衣服、雨衣,及時擇地休息,遇濃霧更應停止一切活動。這使筆者想起抗日戰爭時的兩則戰例。

1937年8月,正當夏季,侵華日軍篠原混成旅團被緊急派往華北察哈爾方向作戰。時任關東軍第2師團長的岡村寧次因熟悉中國兵要地誌,不顧該旅團官兵著夏裝的一再請求,嚴令全旅著冬裝出發。地處高原的察哈爾不久便冷起來,其他著夏裝的日軍部隊全都挨凍。此外,抗日戰爭中,中國國民黨軍霍揆彰部與侵華日軍激戰於滇西的高黎貢山。由於霍部對當地兵要地誌調研不夠,對熱帶高山立體氣候缺乏認識,有不少士兵在山上因衣單而失溫凍死。

台軍士兵(包括預備役軍官)在入伍前就有一些野戰生存的技能

翻閱被台灣媒體稱為“軍魂”的台灣大學軍訓教官陳福成中校所著的《決戰閏八月》一書中附圖可知,凡台灣四周臨海適合登陸地帶都有河溪,如台北西北方向上的淡水河口、台中西側的大肚溪、台南的曾文溪、台東的卑南溪等等,因而渡河訓練問題顯得十分突出。

台灣軍隊“急迫渡河”的求生訓練要求在入水前“宜將鞋襪脫掉,用根堅韌的竹竿作支撐物,可使站更穩固,並可用來探測溪流坑穴”。但筆者認為,涉渡河流應避免赤腳,一則穿鞋涉水使腳站立穩固,二則可避免腳被礫石劃傷。如腳被劃傷,生存和作戰行動能力將大大下降。

台軍“急迫渡河”包括武器泅渡,即在河川寬度不超過200米且無渡河工具時,突擊部隊攜帶個人武器過河,浮渡裝備遊泳過河,即將皮球、水壺、雨衣、帳篷、軍毯、油(水)桶、行軍鍋、車篷、彈藥箱等加以整備利用。

另外,簡易器材遊泳渡河,即利用竹、木、民間家具、牛、馬、蘆葦、高粱稈作為渡河工具。常用的是將竹子、芭蕉稈或圓木等結紮成三角形或長方形浮渡筏,輔以軍用雨布包裹稻草的浮包,人伏其後,用蛙泳姿勢泅渡前進。

此外,台灣高中一年級學生的軍訓課中按規定也有總計32個小時(女生為16小時,視情況課時還可酌減)的野外求生技能的講授和實習。台灣福和女子中學有專為辨識可食或有毒植物的野外求生植物園,還有求生專家結合台灣特點專為中學生軍訓用的野外求生參考教材,因而台軍士兵(包括預備役軍官)在入伍前就有一些野戰生存的技能。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