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6年6 月13 日星期二 zt

(2006-08-22 16:25:46) 下一個
  馬英九:國民黨提案罷免陳水扁是為了留曆史記錄   【 台灣媒體消息】 據台媒報道,國民黨主席馬英九13 日表示,因為弊案逐漸逼近陳水扁夫人與其本人,而且支持陳水扁下台的民意己逼近七成;民進黨是靠民意起家,反對“罷免陳水扁案”就等於是阻擋人民表達意見的機會,曆史會留下記錄。   據報道,藍營推動的“罷免陳水扁案”13 日順利交付台“立法院全院委員會”審查,該案正式成案並啟動程序,審查後提報“立法院院會”27 日記名表決.   馬英九說,他知道“罷免陳水扁案”要通過非常困難,國民黨此時提“罷免案”是為了留下曆史記錄。並讓台檢調人員放心辦案,不要因政治壓力而猶豫不前.馬英九再次呼籲,陳水扁應體察民意,主動辭職下台,避免社會成本進一步提高。   國民黨發言人鄭麗文13 日表示。國民黨推動“罷免陳水扁案”.將充分運用周末假日的時間在台灣北中南部的彰化、高雄、台北舉辦三場大型說明會,6 月25 日將返回台北,進行大型集結.鄭麗文還透露,馬英九正安排拜會具代表性人物,向享有聲譽的台灣各領域社會人士請益,穩定政局,各界建議名單可能包括“中研院長”李遠哲,以及綠營大老、宗教界、學術界人士,目前尚在分頭邀約中。對於馬英九具體可能會見哪些重量級人物,鄭麗文不願透露,她說,國民黨會“認真考慮”這些名單,馬英九很禮貌,會尊重對方,等初步聯絡過才會公布。   【 時事點評】 國親聯手推動的“罷免陳水扁案”,己經順利交付台“立法院全院委員會”審查,按台灣“立法院”的程序,國親在人數優勢之下,以113 對96 票,“罷免案”正式成案,從而交付“立法院委員會”進行審查。到止為止,該案已經正式成案並啟動了相關法津程序,將提報“立法院院會”27 日記名表決。   ●“被逼上梁山”的馬英九說了一段令人“回味無窮”的話   對此,東方評論員注意到,在“罷扁”問題上“被逼上梁山”的馬英九、稍後就說了一段令人“回味無窮”的話。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馬英九說,他知道“罷免陳水扁案”要通過非常困難,國民黨此時提“罷免案”是為了留下曆史記錄,並讓台檢調人員放心辦案,不要因政治壓力而猶豫不前。馬英九再次呼籲,陳水扁應體察民意,主動辭職下台,避免社會成本進一步提高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馬英九的這番話,主要有兩個意思:   第一,所謂“曆史會留下記錄”,不論馬英九有意無意,顯然都是句“雙關語”:其一,就象馬英九所說的,民進黨是靠民意起家,如果民進黨反對“罷免陳水扁案”就等於是阻擋人民表達意見的機會,這樣的話,曆史“當然會”留下記錄;   ●目前,要想將陳水扁最終“罷免”的確是難上加難   第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如馬英九所坦承:以兩岸的現狀,“罷免陳水扁案”要最終通過、並生效的確“非常困難”。就算是不考慮整個事件“真正幕後主使”一華盛頓、在沒有借此達到“以台灣之亂示警北京”的戰略目的之前,根本就沒有立刻將陳水扁趕下去的意思“這一層”,就是按台灣政治的現行情況,我們認為,目前要想將陳水扁最終“罷免”也是難上加難。   ●從法律上講,陳水扁“最終倒下”有兩道關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罷免案”若想跨越第一道門檻,在27 日由“立法院院會”記名表決通過,至少需得到30 名民進覺“立委”的支持,這樣才能在“立法院”得到三分之二的多數通過。   顯然,盡管民進黨內有呂秀蓮一幫人馬跟著“倒扁”陣營一起起哄、但由於是“記名表決”,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不論是公開支持“倒扁”者、還是暗中推波助瀾者,要想“組織”30 名民進黨“立委”“集體跑票”、公開投“罷扁”的讚成票,這種狀況幾乎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即使“倒扁”勢力有本事鼓動“至少30 位民進覺立委”集體跑票,令“罷扁案”在台灣“立法院”得到三分之二的多數支持、順利通過“立法院”這一關,然而,由於它仍需在隨後的“全民公決”中得到50 %以上的選民支持才能從法律上完成將陳水扁趕下台的程序。   ●馬英九其實是除了陳水扁個人之外,最不願意推動“罷扁案”的一個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從台灣今天的這種政治生態、以及台灣所謂的法律體製來看,這將是更加不易過的一關。我們認為,正是因為“罷扁”案的成功率極低(至少在目前是如此),以及擔心“罷扁案”最終將演變成為台灣政治亂鬥、社會進一步撕裂的根源,因此,直至目前為止,人氣都占優、一心想做“台灣總統”的馬英九、其實是除了陳水扁個人之外。最不願意推動“罷扁案”的一個。   ●多種因素令“罷扁”在短時間裏,被精心打造成了一枝很難回頭的“開弓之箭”   然而,由於泛藍內部有欲借此良機以求鹹魚翻生之宋楚瑜在“振臂一揮”、國民黨內部也有己經被馬英九邊緣化之王金平在“推波助瀾" ,再加上“綠營”裏還有欲早一天“罷扁”好早一天“登基”的呂秀蓮、特別是別有用心的李登輝在“遙相呼應”,更加上華盛頓特意擺出的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灑脫態度,使台灣島內的“罷扁”運動一經陳水扁家族弊案點燃、在很短時間內就被島內島外的“有心人”精心打造成了一枝很難回頭的“開弓之箭”。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由於“上述各位”都看出了“中美”間玩的這一出,從而都指望著經過一番“奮力攪動”而大有斬獲,因此,在我們看來,不論這枝箭能否射出、或者不論這枝箭能射多遠,可以肯定的是,台灣政局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都不可能平靜下來,北京之前在台灣問題上、憑借《 反分裂國家法》 而施展的一套“以靜製動”的對台政策、將遭受嚴重的考驗。   在我們進一步討論這個話題之前,再來看一段相關新聞。   北京學者:刺殺馬英九就是“台獨重大事變”   【 香港媒體消息】 據香港媒體報道,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徐博東今天接受香港中評社專訪時指出,如果台灣綠營刺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這就是“台獨重大事變”,對於台灣同胞自相殘殺,大陸絕不會坐視不管,大陸的《 反分裂國家法》 將自動啟動。   國民黨和親民黨提案罷免陳水扁,近日台灣南部有地下電台公然煽動綠營“敢死隊”刺殺馬英九。對此,徐博東向中評社記者表示。綠營地下電台煽動搞刺殺,這是“台獨法西斯”的行為。   他說,“綠營死硬份子,有幾個就夠了.寧肯命都不要了,就是要幹掉馬英九。有幾個人就夠了,如果出現這種狀況,你把藍軍裏麵有機會勝選的份子給幹掉,藍軍裏邊也有一些死硬份子,雙方互相幹起來,就會發生大規模流血事件。   他說,這種大規模流血事件就算是“台獨重大事變”,到時候大陸的《 反分裂國家法》 就會自動啟動。   根據《 反分裂國家法》 第八條.“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它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台灣南部有地下電台於本月9 日在廣播節目中煽動“勇敢的台灣人揭竿起義”,趁機殺死馬英九等“中國代言人”。結果馬英九取消了原定10 日南下參加“嗆扁”活動的行程,台南縣警察局當天即要求各單位監聽地下電台言論,同時警方也加強保護馬英九的安全。   【 時事點評】 我們知道,台灣地下電台公然煽動刺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消息、己經被爆光好幾天了,事實上。在昨天的點評中.時事   評論員們已經給出了我們的意見,主要包括如下三點:   ●誰對馬發出的“追殺令”?我們還真不好判定兮   第一,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台灣今夭這副“大亂前的亂象”而言,由於“衷心希望”最有可能在2008 年坐在台灣“總統”寶座的馬英九、與現在己經焦頭亂額、但仍然穩坐在這個寶座上的陳水扁同樣“沒有好下場”的勢力與個人實在是太多、“顏色”也大雜,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對馬英九發出“追殺令”的到底屬於哪幫哪派,我們還真不好判定。   第二,然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有一定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公然煽動刺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者,一定屬於希望台灣大亂引起兩岸形勢突變的一幫、或者是希望“借台灣大亂”達成某種目的的一派。   ●我們對整個“罷扁”的“定性”一直是非常清楚、也非常連續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眾所周知,自知“再不搞點事出來”、就將坐等政治生命慢慢消亡的宋楚瑜“登高一呼”要求“罷扁”以來,我們對整個“罷扁”的“定性”一直是非常清楚、也非常連續的:   首先,東方評論員認為,“罷扁”是台灣島內政治勢力在充分瞧準了華盛頓意欲“以台灣大亂威逼北京”的意圖之後。才著力推動的。   其次,在我們看來,“罷扁”屬於華盛頓利用陳水扁這枚殘子剩餘價值之計劃中的一部分。我們認為,就目前而言,對華盛頓來說,陳水扁這枚“殘子”仍然能起到如下作用:   ●再談華盛頓為實現其台海政策、在“手段”上出現的幾個值得警惕的變化   首先,在“和平台獨”遭遇《 反分裂國家法》 的下麵阻擊、已經成為不可能之後,美國的長期利益決定了“長期的不統不獨”的台灣政策,在這個問題上,日後通過馬英九這類“假意拒獨、真實抗統”的勢力、去謀求兩岸簽定一個“沒有一中前提約束”和平協議”既是其標誌;   在這種長遠考慮下,在如何利用陳水扁這枚殘子、一麵幫助美國台灣政策的“新代言人”一馬英九穩住陣腳、並獲得權力;另一麵,還得為日後“嚴密控製”遠離台灣權力核心馬英九、操控在野多時的國民黨,去“重新構建”一套周密的“控製機製”的問題上,東方評論員認為,突然爆發的“陳水扁家族弊案”、以及隨後而異軍突起的“罷扁”運動,無疑是一套非常實用的“道具”。   顯然,這還隻是陳水扁這枚“殘子”的利用價值之一,是華盛頓著眼於長期利益的考慮。   ●華盛頓現在施展的手法,就是要將“罷扁”成一個“罷扁”有“理”、卻“罷扁”無“據”的局麵   其次,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華盛頓的眼裏,陳水扁這枚“殘子”的利用價值之二、則著眼於“現實利益”。   我們認為,“美國的現實利益”就表現在:在目標上需要在台灣問題上繼續對北京施加強大的壓力,在手段上則需要以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可能製造台獨重大事變的台灣”去牽扯北京的注意力,從而策應其中東、中亞戰略的需要,減輕華盛頓分別在中東、中亞方向承受的。來自“中歐俄”聯手、或“中俄”聯手的壓力。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美國人為了達此目的,顯然早就製定了一套周密的計劃.根據我們的觀察,華盛頓的計劃核心,顯然是要“緊扣”現在的國際局勢、特別是中東、中亞形勢,來安排台灣“罷扁”運動的“後期劇本”,就目前而言,將直接導致“罷扁”事實的“陳水扁涉案”,其“可能性”在短期內恰恰是“不可能”。   我們認為,華盛頓現在施展的手法。顯然是準備將非常關鍵的“陳水扁涉案”拖上一段不短的時間,甚至是始終“不完全端出”,從而將“罷扁案”弄成一個“罷扁”有“理”、卻“罷扁”無“據”的局麵,從而慢慢地將台灣社會一步步地導入亂局,以“台灣將出現大亂”、及“大亂下的台灣、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可能製造台獨重大事變”、從而打斷中國的經濟建設的巨大危險,來不斷地、從各個層麵強烈刺激北京決策層。   在這一點上,東方評論員想再次強調的就是:隻要台灣現有政局一亂。華盛頓從容打台獨牌的機會、也就立刻給製造出來了。   ●台灣已經出現了我們一直在密切注意的一種“信號”   值得警惕的是,隨著“罷扁案”正式立案,就在今天,“台獨”陣營中己經有人公開喊出了“台南先獨立”的口號,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種“唯恐台灣不亂”的不良居心,正是我們一直在密切注意的一種“信號”.   ●需要在中東、中亞投入更多精力的華盛頓、去處心積慮地玩這場遊戲的主要意圖   在這裏,我們想再次強調我們之前的一個觀點,那就是,在台灣社會大亂的背後,有兩個因素:一個是政治因素,也就是台獨勢力為了延續其政治生命,或者是陳水扁為了自保,製造“台獨重大事變”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大;   東方評論員認為,除了政治因素外,另一個就是經濟因素。在我們看來.在華盛頓決策層準備更多地針對中國的經濟、針對東亞經濟下手的時候,中國決策層在考慮國內經濟穩定、東亞經濟穩定、從而進行一係列宏觀調控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台灣社會出現大亂”這一嚴重影響兩岸和平、影響東亞穩定的額外因素所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認為,迫使與歐洲、俄羅斯一起優先處理中東事務、中亞事務的北京,“在自家門口”、“在自己家裏”抽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這也正是需要在中東、中亞投入更多精力的華盛頓、去處心積慮地玩這場遊戲的主要意圖。   ●我們何以提出“新形式的台獨重大事變”這一概念?   我們認為,華盛頓在“罷扁”運動中施展的這一招,與之前的“直接催動”台獨進程的手法相比,的確令北京在處理起來、有點無處著手。顯然,由於華盛頓在整個事件中故作姿態,將整個事.清打扮成“台灣島內政治勢力間的政治內江”,因此,就算是台灣局勢將來發展到“某些絕望的勢力”、在緊急之下、公然製造台灣的大亂,“製造台獨重大事變”,或者某種“新形式”的台獨重大事變,也與美國人沒有幹係。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何為“台獨重大事變”,《 反分裂國家法》 中己經講得清清楚楚了,而何為某種“新形式”的台獨重大事變、顯然對我們觀察今後台灣局勢的演變有著現實的意義。   我們想強調的是,我們之所以提出“新形式的台獨重大事變”這一概念,就在於台獨勢力,及支持台獨的國際勢力己經在“放風”試探北京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今天,“台獨”陣營中有人公開喊出了“台南先獨立”的口號就是一種“新形式台獨重大事變”,而“台灣社會大亂”也可視之為一種“新形式台獨重大事變”。   ●對這種居心巨測的“放風”與“試探”,北京當然應該擺明立場、予以痛擊   因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對這種居心厄測的“放風”與“試探”,北京當然應該擺明立場、予以痛擊。   顯然,如果我們從這一角度去品味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徐博東發出的這番警告,既:如果台灣綠營刺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這就是“台獨重大事變”,對於台灣同胞自相殘殺,大陸絕不會坐視不管,大陸的《 反分裂國家法》 將自動啟動的話,那麽。我們應該可以清楚地感覺得到,這正是北京對“新形式台獨重大事變”擺明立場、予以痛擊的一步。   不過,我們想指出的是,東方評論員對徐博東先生所警告的、“刺殺馬英九… 從而引起藍綠雙方互相幹起來,就會發生大規模流血事件.… ”的說法並無異議,同時,我們也認為“這種大規模流血事件就算是“台獨重大事變”,到時候大陸的《 反分裂國家法》 就會自動啟動”的警告是明白無誤地,那就是:在北京的眼裏,《 反分裂國家法》 具有高度的剛性:中國有啟動戰爭的決心與能力:同時也具有高度的彈性:中國將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動用《 反分裂國家法》 、從而靈活運用中國的戰略資源、去最高效地維護中國的核心利益事實上,《 反分裂國家法》 第八條寫得非常清楚:既,“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它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在北京的眼裏,馬英九“遠沒有這麽重要”二北京如此這般,不過是種策略而己   真實的情況是,在北京的眼裏,一心隻想做“台灣總統”的馬英九“遠沒有這麽重要”,隻是在華盛頓故做姿態、置身於外的情況下,北京如此這般,不過是種策略而已,是想通過民間學者、以台灣有人“放言刺馬”為話題、從“無處著手”的困境中走出來、及時做出這一番反擊、從而向方方麵麵、特別是向華盛頓傳送明確的信息而已。   顯然,在我們看來,北京如此迅速地就將“新形式的台獨重大事變”納為《 反分裂國家法》 的觸發條件之一,既是在對華盛頓“強調”《 反分裂國家法》 也會針對某些人的小動作而“與時共進”,更是在對美國決策層公開發出警告:“靈活運用”充分體現了中國維護自己核心利益之戰爭意誌與能力的《 反分裂國家法》 。才是中國製定《 反分裂國家法》 的真正意圖。   ●如果北京的眼裏隻有一個台灣,那麽,華盛頓也用不著“拐彎抹角”在台灣費這麽大地勁   在此,我們想再次強調的一點就是:如果北京的眼裏隻有一個台灣,那麽,華盛頓也用不著“拐彎抹角”在台灣費這麽大地勁、玩這麽一場遊戲了。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正是因為中國決策層的眼光早己經超越了台灣問題、甚至是東亞問題、因此,己經在中東、中亞玩得吃力的華盛頓、才不得不“拐彎抹角”在台灣費這麽大地勁幾的。   其實。我們的意思非常清楚。還是那句話,北京借“刺馬”再次強調啟動《 反分裂國家法》 的“靈活性”,也就是在再次強調中國“不一定”會跟隨美國的節拍而舞,在台灣問題上是這樣,在更加緊要的中東、中亞問題上更將是這樣。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