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暗中研製遠程導彈遏製中國朝鮮 zt

(2006-08-22 16:25:45) 下一個
2006年05月26日 00:21 環球時報   據香港媒體近日報道,日本正暗中加緊發展中遠程導彈。對此,英國媒體評論認為,日本發展遠程導彈目的並非在於防禦,而是企圖打破東亞地區的戰略平衡,對中國和朝鮮進行牽製、遏製,在必要時對周邊國家實施攻擊。   日擁有發展遠程導彈優勢   自V-2彈道導彈問世以來,以固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的彈道導彈(特別是核導彈),已成為當代殺傷破壞力最大、威懾力最強的武器係統。除聯合國“五常”外,不少國家也都想擁有它,其中最具實力的就是日本。   在日本,隨便上網一搜,就能找到很多有關彈道導彈的資料。很多網頁不僅圖文並茂地列舉出導彈的特征、構造、飛行軌道等,還有各種中遠程導彈的速度、射程比較資料。2003年5月,日本時事社曾報道稱,朝鮮製造導彈的部件90%來自日本;2004年日本防衛廳5年《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明確表示,將開發地對地攻擊型導彈,但日本從不承認自己擁有遠程導彈。加拿大《漢和情報評論》則認為,在發展彈道導彈技術上,日本長期以來一直以“和平利用空間技術”為由,披著商業的外衣發展軍用技術。隻要把火箭運載的衛星換成彈頭,並改變火箭飛行軌道,它就能輕而易舉地成為攻擊地麵目標的彈道導彈。目前,從推進劑、火箭噴管到控製技術,日本的火箭技術水平都是世界一流。從這個角度說,日本發展火箭就是在發展彈道導彈。   日本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究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1969年從美國引進由中程彈道導彈改裝的“德爾塔”運載火箭,掌握了大型火箭發動機技術,在固體火箭技術領域後來居上。1996年2月12日,日本用J-1火箭成功發射“希望”號航天飛機的高超音速飛行試驗艙,攻克3000公裏中程彈道導彈技術。1997年2月14日,M-5火箭首次成功發射衛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三級固體火箭,可將2噸衛星送入250公裏近地軌道。這相當於把2.5至3噸彈頭投送到1萬公裏以遠,如果再將其第一級和第二級殼體材料由合金鋼換成碳纖維複合材料,彈頭可增至4噸。其新研製的H-2A兩級火箭,從技術角度來看水平更先進。它巧妙地使固體助推器的直徑選擇與美國“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的直徑相同,如果把它改作單級固體導彈,就足以把2噸重的彈頭發射到5500公裏以外。這表明日本已解決了洲際導彈的基礎技術。   日本1969年就研製出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解決了洲際導彈彈頭重返大氣層的防熱問題,而美國直到80年代後才在洲際導彈上應用類似材料。在製導技術上,日本的創新有時也超過美國。   美導彈防禦計劃幫日本忙   今年3月9日,美日聯合成功試射了一枚新型海基“標準-3”型攔截導彈,導彈頭錐體采用了日本的獨家新技術。美國導彈防禦局局長奧伯林對此表示,在發展防範彈道導彈襲擊的多層次防禦係統方麵,日本已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國際夥伴,兩國將聯合研製更先進的攔截導彈。日本借導彈防禦計劃加速推進導彈技術發展的動向遂引起各國普遍關注。   軍事專家分析認為,美積極推動的導彈防禦計劃本身就是導彈擴散過程。轉讓或聯合開發導彈防禦係統,將不可避免地造成導彈技術的擴散。而導彈技術與反導技術相通,用於反導係統的技術多能轉用於發展或改進進攻型導彈。   早在1994年5月,美就曾提出戰區導彈防禦計劃的4個選擇方案,價值從44億到163億美元不等,供日方選擇。1998年10月,日美正式研究以美“標準-3”Ⅱ型導彈為基礎的日本戰區導彈防禦係統。日本投資的4個研究領域為導彈頭錐體、動能戰鬥部、紅外製導和導彈推進係統。2003年2月17日,日美兩國在夏威夷聯合進行彈道導彈攔截試驗。2003年12月,日正式加入美導彈防禦計劃,而且開始討論日航空自衛隊是否需要“先發製人”打擊的能力,同時開始考慮研製巡航導彈。   據《朝日新聞》報道,日本防衛廳還計劃在2010財年結束前采購124枚“愛國者”3型地對空導彈,為東京等城市提供導彈防禦。但此次日本不再是單純引進美國導彈,而是先買32枚,再自產92枚。   日遠程導彈威脅地區安全   作為軍事上受國際社會約束的國家,日本這樣大力發展突防能力極強的戰略導彈的舉動,引來國際社會普遍關注。有分析認為,日本刻意發展遠程打擊能力,是為放棄專守防衛、實施“先發製人”戰略做準備。法新社報道稱,頗具影響力的日政府智囊“日本國際關係論壇”曾向小泉建議,日本需要三思其已有數十年曆史的“隻有自衛權”政策,並要準備好“先發製人”的攻擊,以應付日益複雜的全球安全局勢,而導彈力量是執行“先發製人”打擊的最有效武器。日本大力發展遠程打擊力量,已違反日本和平憲法不允許擁有進攻力量的規定。它將給地區安全帶來負麵影響。美聯社報道稱,日本發展遠程導彈的計劃是二戰以來日本“自衛性軍事政策的大逆轉”,表明日本將采取更“自主化”的軍事政策。英國《每日電訊報》也發表以《日本尋求更加“鷹派”的政策》為題的文章,稱研製遠程導彈將使日本擁有“先發製人的空中打擊能力”,是日本防衛政策的“劇變”,表明日本的國防原則已“從單純自衛走向全球性戰略”。   軍事專家認為,日本的導彈計劃將加重“逆裁軍”趨勢,刺激戰略導彈的全球泛濫,徹底打破世界軍力平衡。導彈防禦係統隻會刺激其他國家發展進攻型彈道導彈和其他反導彈防禦係統。印度的“烈火-3”遠程導彈、朝鮮的“大浦洞-Ⅱ”都已“蓄勢待發”,日本的示範將惡化國際社會的防擴散努力。 本報特約記者 陸蓉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林夢葉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