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節簡版 06年05月23日 zt

(2006-08-22 16:25:45) 下一個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節簡版 06年05月23日 伊明譴責美國在伊核問題上故意製造事端 【 德黑蘭消息】 伊明外交部發言人哈來德· 禮薩· 阿塞菲今夭對美國國務卿賴斯日前批評伊明的言論進行譴責,認為美國是有意在伊明核問題上製造事端。 據伊明國家聲像組織的網站報道,阿塞菲認為,賴斯的言論旨在讓美、俄、中、法、德、英六國“即將就伊明核問題舉行的會議籠罩在陰影之下”。他還譴責美國故意在會前散布假消息,企圖破壞伊明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阿塞菲同時重申,伊明不會放棄核計劃。 賴斯21 日稱,“伊明是國際社會的麻煩製造者”和“恐怖主義的中央銀行”,並拒絕向伊明提供安全保證以換取伊朗中止鈾濃縮活動。 美國、俄羅斯、中國和代表歐盟與伊明進行談判的法國、德國、英國三國計劃於24 日開會討論伊朗核問題,並通過一個關於這一問題的最終提案。這份提案可能涉及是否製裁伊明。 伊明外交部發言人:賴斯的講話沒有經過深思熟慮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賽菲說:美國國務卿賴斯關於伊明的講話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其目的是給即將開始的安理會五常加德國會議施加影響美國國務卿賴斯周一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電視網采訪時說:伊明是恐怖主義中心,它要消滅以色列,擾亂中東。 阿賽菲周一說:這段講話是為了破壞伊朗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提出的。他稱美國試圖把伊明核問題演變成一場危機,他說,公理要求以基於公正和符合國際法的對話取代毫無價值的造謠捏造中傷。 伊明外交部發言人稱美國對待伊明核問題的態度是不明智的,他說:美國想把單方麵的意誌和捏造的.倩報傳達給國際社會,給國際社會施加壓力。 【 時事點評】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伊明外交部發言人的這番譴責,顯然是針對賴斯所說的,“伊明是國際社會的麻煩製造者”和“恐飾主義的中央銀行”。並拒絕向伊朗提供安全保證以換取伊朗中止鈾濃縮活動”。 .賴斯在這個時候“重貼”標簽的意圖何在? 然而,眾所周知,諸如“伊明是國際社會的麻煩製造者”、伊朗是“恐飾主義的中央銀行”的標簽,華盛頓不是今天才“貼”出來的何況伊朗人向來也不在乎美國人的這種標簽,問題是賴斯在這個時候“重貼”標簽的意圖何在? 為了更好地說明賴斯的企圖心,我們不妨再來一段新聞片段。 .就“安全保證”這一條而言,算得上是伊明拒絕在先、華盛頓否認在後 有意思的是。直到伊朗的最高層親自出麵對包括“安全保證”的“新方案”公開加以拒絕、並大加嘲諷之後,華盛頓才跑出來“回應”,是一邊聲稱自己對“新方案”中的“安全保證”事先“並不知.清”,一邊言之鑿鑿“不打算認賬”的。 總之一句話,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安全保證”這一條而言,盡管這正是但明想得到的條件之一,但是,由於夾雜在包含有“伊朗必須停止沐縮鈾計劃”的“新方案”中、因此,隨著伊朗拒絕接受以“停止鈾沐縮”為前提條件的“新方案”、也就一並加以拒絕了。 因此,就事實而言,這也算得上是伊明拒絕在先、華盛頓否認在後。 .再談伊朗對“新方案”“口下留情”微妙之處 第三,眾所周知,美國不願意向朝鮮出具一個有效的“安全保證”,也不願意在朝鮮完全放棄核計劃之前就提供輕水堆,甚至還不願意象“六方會談”“共同聲明”中的、將“朝鮮棄核、與國際社會提供輕水堆”“並列為一條”的“行文格式”一樣,將“棄核”與“提供輕水堆”“同時進行”的“行動對行動”方式、來履行對“六方會談”的書麵承諾,正是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在達成了“共同文件”之後、就再也無法繼續前進的主要陵礙。 然而,朝鮮之所以堅持要求“行動對行動”,就在於華盛頓在朝核框架問題上的出爾反爾、信用全無。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也正是華盛頓在朝核問題上有這麽一段“可供伊朗說事兒”的曆史,因此,在我們的眼裏,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兒,就是伊朗人一邊將歐美弄出的這份“新方案”挖苦得一列是處的同時,卻閉口不提華盛頓在朝核問題上記錄在案的“不良信用記錄”出人意外地沒有將這份“擬定中”的“新方案”與那份被美國說撕就撕的“朝美核框架協議”相提並論。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伊明人顯然在對“新方案”“口下留’倩”、就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那樣,伊朗不揭美國人在朝核問題上的“短”,不拿華盛頓在朝核框架協議上的“毫無誠信”直接說事兒,正是這場口水戰的微妙之處:東方評論員認為.這充分地暗示了有“中俄”公開支持、有歐盟暗中周旋的伊朗、對“新方案”有所突破仍然“有所期待”。 .在伊明這種“兩手策略”的基礎上,“大國”與伊朗,又都想玩出什麽結果來呢? 對此,我們的評價是:伊朗人所表現出來的這種既一口拒絕、又“有所期待”的“兩手策略”,除了再一次讓我們欣賞到了方方麵麵 圍繞著伊核危機、中東問題,在進行著何待精彩之較量的同時,還讓基礎上、自“伊核六方”的嘴中謀取伊朗國家利益最大化的努力中、 “大國們”有機會於伊明在精準把握“中歐俄美”伊核政策之異同的得以繼續各自施展自己的外交手段、繼續為自己的中東利益而努力。那麽。在伊明這種“兩手策略”的基礎上,“大國”與伊明,又都想玩出什麽結果來呢? .為伊朗提供一份“國際社會”的安全誤證,就是最終搭建“中東安全框架”的第一步 請大家再看新聞中的這一段文字,原文是:美國官員並不相信伊朗會因中東安全框架這一回報性承諾而放棄核武器研發。國務卿賴斯也否認英法德給伊明提供了安全保證,她說:“安全保隨問題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很顯然除了核問題,我們與伊朗無話可談。” 顯然,通過這段描寫,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這麽兩點:第一,對“中歐俄”而言,華盛頓“是否相信”伊明會因中東安全框架這一回報性承諾而放棄核武器研發、這可是華盛頓自己的事兒,“中歐俄”要的是“中東安全框架”,顯然,萬仗高樓平地起譽為伊朗提供一份“國際社會”的安全保證,就是最終搭建“中東安全框架”的第一步.且是最為關鍵的第一步。 .伊朗的安全保障問題,一定會在“新方案”中得到某種體現 第二,東方評論員認為,賴斯所說的“安全保障問題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很顯然除了核問題,我們與伊明無話可談”,顯然,這也是賴斯的“一家之言”。 在我們看來,既然華盛頓在歐盟“放風”“新方案”包括有“安全保障”項目時,就沒有立刻反對,直等到伊朗公開拒絕之後,才開始“補充”的反對意見,東方評論員認為,這也就充分證明了所謂“安全保障問題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的說法,不過是賴斯在“過墳地吹口哨”一自己給自已壯膽。可以肯定地說,伊明的安全保障問題,一定會在“新方案”中得到某種體現、如果華盛頓還想拿到一份“聯合國伊核問題決議案”的話。 .在華盛頓與“中歐俄”做了大量的“場外交易”之後 因此。在華盛頓突然如此強烈反對為伊明提供安全保障的.清況下,且在華盛頓通過黑山獨立問題上給了歐盟一點顏色、卻給了俄羅斯一點安慰,通過放鳳在東歐提前布置反導係統又給了俄羅斯一點警告,在巴勒斯坦“內戰”問題上、同時給中歐俄“提了個醒”,還又在伊拉克問題政府組建問題上進行了一點讓步,在出口高科技的問題上、向北京出示了一根胡蘿卜,因此,在華盛頓調動自己龐大的戰略資源,與“中歐俄”做了大量的“場外交易”之後,誌在拿到一份意在緩和這一輪伊核危機的這“第一份”“新方案”中,伊明的“安全保障”將如何得到體現、的確值得我們關注。 .這份所謂的“新方案”,絕不是伊核問題“最終解決方案” 同時,我們想指出的是,本質而言,這份所謂的“新方案”,或者是“聯合國伊核問題決議案”隻不過是“這一輪伊核危機”的緩和方案,絕不是伊核問題“最終解決方案”。這一點,從朝核問題進程的“反複”中,“中歐俄美”早在心知肚明。 在我們看來,毫無疑問的是,伊核問題“最終解決方案”將是一份份“新方案”、在不斷修正後的最終結果。 . “中東多邊框架”的核心 因此,東方評論員也就對賴斯這句話的後一段、既“除了核問題,我們與伊朗無話可談”非常不以為然。對此,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如果果真是“除了核問題、美伊無話可談”,那麽,歐盟的這個包含一係列“激勵”措施的、且除了“安全保障”之外都為華盛頓所“正式同意”的“新方案”,又從何說起? 在我們看來,既然“中東多邊框架”是“中歐俄”無論如何都要拿到手的,既然伊明的“安全保障”是中東安全框架的第一步,且是最為關鍵的第一步,那麽,可以肯定的說,為伊明爭取到安全保障,本質就是在為“中東安全框架”爭取安全保障,而一個美國說了“不全算”的“中東安全框架”正是“中東多邊框架”的核心。 .中歐俄目前所做的一切,本質上都是在以“美以”關係為“標的物”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華盛頓有以色列這根美國保護下的“中東鋼釘”可資調用、並以此為支柱支撐著美國“中東安全框架”的“現例”下。“中歐俄”目前所做的一切,本質上都是在以“美以”關係為“標的物”:要麽以“中東無核化”為武器,全麵;容解美國精心打造的、以色列這根“核鋼釘”的威力;要麽,就以色列有核武能力說事,以一個同樣有核武潛力的伊明,去平衡以色列在中東的軍事優勢。 .自知身負如此重任的伊明,當然有資本在“大國”麵前玩玩“兩麵策略”, 顯然,東方評論員認為,自知身負如此重任的伊明,在不挑釁大國“中東共同利益”一不貿然跨進核門檻的· 倩況下,當然有資本在“大國”麵前玩玩“兩麵策略”,既:一麵期待出現一個更合口味的“新方案”,顯然,這種“新方案”什麽時候出來,自然要視華盛頓的“心’清”如何兮而另一方麵。則在等待“新方案”出來之前。繼續自己的核活動、一點點地繼續積累自己的核武潛力。顯然,“這種積累”過程當然會嚴重影響華盛頓的“心情”。 . “心情”將會‘舊益不好”的華盛頓,恐怕遲早要接受與伊朗“麵談” 東方評論員的觀點是,“心.倩”將會‘舊益不好”的華盛頓,除了無法拒絕為“安全保障”背書之外,恐怕遲早也要接受與伊明“,盡管這種麵談的最初方式可能與朝核問題中“朝美”形式多樣的“雙邊對話”類似,從“六方會談”的框架內開始。 .為何伊朗“閉口不提”安全保障、華盛頓卻在“逮著機會就強調”“不提供”安全保障? 說到這裏,我們再去看華盛頓的“不點名”、和伊朗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就不難看出,美伊之所以在第一份“新方案”出台之前,就將“攻防”的核心都集中在“直接對話”上,且伊朗“閉口不提”安全保障、華盛頓卻在“逮著機會就強調”“不提供”安全保障,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顯示美但顯然分別在考慮這樣兩個問題,既:在這份旨在緩和“這一輪”伊核危機的“第一份新方案”中,美伊對話和安全保障,是一起要?還是一起給。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