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專家揭秘蘇俄海軍航母生產線 zt
(2006-08-22 16:25:44)
下一個
2006年04月10日 07:13 《艦船知識》雜誌
最近。我在上海采訪了原第六機械工業部第九設計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教授級高工王存琳先生。王存琳20多年前在江南造船廠長期從事設計技術工作,80年代初起還擔任過該廠副廠長兼黨委書記、上海船舶工業公司總經理,90年代與外方開展船舶製造技術工藝合作,曾多次訪問考察過俄羅斯.烏克蘭的大型造船廠和科研設計單位。是造船界閱曆豐富的前輩。我們交談的話題,是前蘇聯的航空母艦和建造航母的黑海造船廠。
薑:王總,聽說您早年是留學蘇聯學造船的?
王:我1956年去前蘇聯敖德薩海運工程學院學習船舶製造,1962年回國,到江南造船廠工作,一輩子和造船打交道,直到退休。
薑:請您介紹一下前蘇聯造船工業和航空母艦建造的情況。
王:前蘇聯有三大造船基地:烏克蘭黑海沿岸的尼古拉耶夫地區,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的聖彼得堡及北冰洋沿岸的北德文斯克。蘇聯時期在黑海地區有14家造船廠,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接收了8家。其中位於尼古拉耶夫市的黑海造船廠是黑海地區最大的造船廠,占地麵積200萬平方米。黑海造船廠是蘇聯時代唯一的航母建造總裝廠,蘇聯時代的9艘航母——“莫斯科”號、“列寧格勒”號、“基輔”號、“明斯克”號、“新羅西斯克”號、“戈爾什科夫”號、“庫茲涅佐夫”號、“烏裏揚諾夫斯克”號,全部在此建造。
薑:您對黑海造船廠印象如何?
王:我多次去過黑海造船廠這個工廠創建於沙俄時代的1897年,是個曆史悠久的老廠。規模宏大,建造過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等。從60年代建造第一代航母“莫斯科”號起,逐漸積累了豐富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管理經驗,生產裝備及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均衡建造的節奏。即每三年有一艦上船台,每三年有一艦下水;一艦下水,後續艦於當日上船台。正常情況下,有能力三年交付一艦。從80年代起,就裝備了可以建造大型航母的0號船台。“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滿載排水量為58500噸,其艦體的下水重量達到30000噸,下水重量如此之大的軍艦在縱向斜船台上下水,存在諸多問題。當年,與該艦下水重量相近的大型郵輪“瑪麗皇後”號和“伊麗莎白皇後”號在英國建造時,從斜船台上下水都不順利,底部板架變形受損。從此以後,沒人再敢冒用斜船台造巨輪的風險,而將建造施工移至船塢中進行。黑海造船廠卻在0號船台上建造,並通過采用4根下水滑道、3對止骨器,可承受萬噸壓力的尾支架等技術手段,使其順利下水。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經濟不景氣,黑海造船廠被分成總裝廠、造機、魚船、鑄鍛等四個獨立部分。工廠的境遇非常不好,工程技術人員的待遇很差。最近,聽說俄羅斯已將總裝廠買回去了。
薑:蘇聯時代,承建軍艦和民船的船廠是否有明確的分工?
王:和中國軍民兼用的體製有所不同,從前蘇聯船廠分工比較細。黑海造船廠主要以建造軍用船隻為主,烏克蘭黑海地區著名的民用船廠赫爾鬆造船廠,它也有承建軍輔船的職能。當年我國建造的“躍進”號、“紅旗”號遠洋輪的圖紙就是從赫爾鬆船廠買來的。“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以及大連造船廠完工的那條從烏克蘭買來的在建的海上補給船也是赫爾鬆船廠建造的。
薑:請您談談蘇聯建造航母的情況。
王:任何國家,建造航空母艦都是重大的國家行為。蘇聯醞釀建造航母時間很早,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有過將戰列艦改為航母的打算,30年初就開始了7l型航母的設計。1938年8月,蘇聯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向斯大林提交的艦艇發展計劃中,列入了建造兩艘航母的研製任務,這個計劃後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被耽擱。二戰
之後,蘇聯最高領導層對於是否發展航母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赫魯曉夫就認為航空母艦是海上的“浮動棺材”,主張發展導彈。此外,對於優先發展航母還是核潛艇也一直存在爭議,且一段時間內“潛艇派”占了上風。蘇聯領導層中,還一直有種觀點,認為航母是代表侵略者的工具,愛好和平的社會主義國家不應該造航母。所以後來決定建造航母了,也不使用航空母艦的名稱,而是叫什麽“重型載機巡洋艦”。
1958年12月,蘇共中央和蘇聯政府做出決策,建造代號為1123型的“反潛航空巡洋艦”,就是蘇聯第一代航母,其基本特征是直升機母艦,主要任務是反潛。1123型艦共建造兩艘,首艦“莫斯科”號的研製周期為9年,1962年12月15日在黑海造船廠0號船台安放定位分段,1967年12月25日簽署驗收交付海軍使用。而其姊妹艦“列寧格勒”號的製造周期僅為4年4個半月。
1969年,蘇聯第二代航母,代號1143的“基輔”號(代號1143型)開始研製。其特征是搭載垂直/短距起降固定翼攻擊機雅克一38。80年代,蘇聯開始研製配備固定翼水平起降艦機(蘇一27K)的第三代航母“庫茲涅佐夫”號(代號1143.5型)和瓦艦(代號1143.6型),同時開始醞釀建造第四代大型核動力航母“烏裏揚諾夫斯克”號。為此,蘇聯政府撥款對黑海造船廠進行第二次大規模技術改造,包括建成了裝配和焊接車間,允許將船體分段重量增大到200噸;裝備了2台載重各為350噸的自行平板車,和建成了從新車間到船台的運輸車道;0號船台的長度加長了30米;建成了裝配重達1700噸總段的水平船台旁平台安裝了船台和船台旁平台用的2台起重量各為900噸的龍門吊車,並加裝了其它新型吊車,使得整個船台上使用的吊車達到10台;同時,改造大渠舾裝碼頭。為了保障航母出廠駛往黑海,還將大渠和布格一德涅伯一利曼河道竣深到10-5米。這次技術改造,大大增強了黑海造船廠的生產能力。
到1991年底,船廠共加工“烏裏揚諾夫斯克”艦鋼材29000噸,原子蒸汽發生器已在車間組裝。整個技術進度完成量為18%。蘇聯解體後,撥款中斷,施工停止,而此時船台大合攏已近尾聲。
1992年初,俄羅斯和烏克蘭政府聯合決定,為給建造出口船騰出0號船台,將“烏裏揚諾夫斯克”艦拆解為廢鋼。從此,蘇聯發展了30多年的航母製造工業劃上了句號。
薑:建造航空母艦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需要許多部門的配套和漫長的探索和積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換個角度說,能否建造航母,也體現了國力的興衰。
王:完全是這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1993年,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海軍司令格魯莫夫在烏克蘭總理庫奇馬的陪同下來到黑海造船廠,研究把“瓦”號航空母艦造完的可能性問題。“瓦”號已建造了67.3%,還剩下32.7%。他們討論了向俄羅斯移交航母的條件。這條航母,本來是蘇聯政府撥款建造的,烏克蘭方麵要求俄方付出全部造價,即以一條完整的軍艦出售,而不是俄方認為的未付的30%,才能把艦拿走。廠長馬卡羅夫則說不可能再完工了。大家問道:“為了將艦完成,工廠究竟需要什麽?”馬卡羅夫回答:“蘇聯、黨中央、圍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9個國防工業的部。”馬卡羅夫說,隻有偉大的強國才能建造它,但這個強國已不複存在了。所有在場的人終於明白了,在國家解體的情況下,再要將“瓦”號建成是不可能的。1995年,烏克蘭總統決定將“瓦”號的命運交給黑海造船廠處置。
薑:從蘇聯發展航母的過程來看,這是一個不斷遞進的過程,是一個複雜的係統工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非常之多。
王:航母是現代科技的結晶。蘇聯建造航母,涉及到許許多多的技術環節,涉及到冶金、造船、航空、電子、化工、原子能等許多工業部門,涉及到幾十個設計局、上千家企業單位,也涉及到極為複雜的進度統籌安排。比如艦載機的研製,它的起飛和降落方式。又如電子武備的研製決定著航母的戰術技術性能,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整個航母的研製進度。“庫茲涅佐夫”號1985年12月4日下水後,按照黑海廠的總裝能力,確保1989年底交船不成問題。但海軍在1984年底提出,要將艦上的無線電對抗係統“坎塔塔一M”換成“星座一B P”,而此時“星座”係統的設計尚沒有完成,原先的電纜安裝則已經提交。最後,由於12個係統訂貨脫期及方案修改,使得2100多台套、110車皮的電子設備不能及時到廠,修改報廢電纜400千米,新增電纜1200千米,至少延誤工期一年半。蘇聯人後來r解到,美國航母使用的比較重要的電子配套係統,在一般動力係統建造前的7~8年便已開始撥款研製和生產,從而避免在總裝時艦等設備的局麵。蘇聯的經驗表明,艦體建造不是主要問題,而電子設備和武器裝備係統的研製脫期和不能及時供貨,往往是造成工程拖延的主要原因。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數十年不斷準備和積累的過程,要造航母,就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要提前許多年做準備。如果整個工程的研製工作沒有強有力的技術抓總和統籌協調,就會出現各自為政、多走彎路的情況,浪費大量人力財力,也浪費了時間。
薑:建造航母是一個龐大的係統工程,生產工藝的組織管理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王:確實是這樣。工廠在施工中發現,建造人員15%的時間是花在從一個工位移動到另一個工位的路途上。為了減少非生產性的浪費,在上甲板上設置了移動式機修車間、工具和工藝工夾具的貯存倉庫,並實施了在艦上事先規定的地點發放材料的辦法。為了便於進入內部艙室,在船體側壁處設置了專用工藝通道,為解決人員上下和運送小型貨物,還在船台和舾裝碼頭設置了自動電梯。生產“庫茲涅佐夫”號的時候,擔任整艦設計的涅瓦設計局也改變了設計工藝,圖紙按總段和按專業設繪,圖紙明細表都在計算機上分發,這樣,可以相當快速準確地按照分類表將機械加工製件投入生產。一條航母由24個總段組成,工廠則把每一個總段都看作完整的製件。總段生產工藝在建造“瓦”號時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在船台旁平台上總段內進行尾軸架、舵和軸轂的安裝,在大範圍內實施了封艙前向總段內吊裝機械設備、管道和其它工藝單元的工藝路線,大大縮短船台周期,生產管理達到的水平相當高、相當嚴密有效。
蘇聯後期,建造航母的技術趨於成熟,但國家的動蕩卻使航母的發展受到很大影響。最後,蘇聯的崩潰使得航母建造完全停頓。我看到過這樣一個插曲:1143.5型艦剛上船台時,艦名命作“裏加”號,但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去世後,艦名就改為“勃列日涅夫”號了。而航母是使用“裏加”這個艦名下水的。過了一年,蘇共中央國防處負責人來廠,要求連夜清除掉艦名。廠長馬卡羅夫說,這些字母,高2.5米。焊在艦體上,總長度達到31米。鏟除這些字母,需要幾個星期,甚至個把月。由於此時拉托維亞已經獨立,艦名就不能再以拉托維亞首都來命名,所以改成“第比利斯”號,航母以“第比利斯”號的艦名進行海試。但很快,格魯吉亞也從蘇聯分離出去,這艘航母最終又換名為“庫茲涅佐夫”號。這種折騰,雖然表現在艦名上,但卻是蘇聯國內政治變化的縮影。
薑:王總你看,蘇聯發展航母的教訓是什麽?
王:我覺得還是國家決策層在戰略上的判斷。建造航空母艦是重大的國家決策,在決策判斷中的任何變化,都會給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在技術上,要有民主科學的論證與決斷,領導的好惡和武斷拍板會直接影響工程的順利進行。如由於當年蘇聯主管國防軍工的烏斯金諾夫偏愛垂直起降的“雅克”飛機,阻撓常規固定翼飛機上艦,從而使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原地踏步,打轉了十幾年。發展航母,本質上是為了保證國家政治和經濟利益的需要。黑海造船廠廠長馬卡羅夫在看到“烏裏揚諾夫斯克”號被拆成廢鋼後曾這樣傷感地說:“這不僅是一艘航母的終結,它更是俄羅斯航母時代的終結,是工廠及全國為之奮鬥了近35年偉大事業的終結,能成為偉大強國驕傲與威嚴的終結。”
薑:王總,你搞了一輩子造船,也目睹了俄羅斯航母製造業的興衰,你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對建造中國的航母有什麽想法?
王:振興中國的造船事業,創建一支與一個大國地位相適應的海軍艦隊是我們大家的夢想。前幾天,《環球時報》上刊載了一篇文章,1945年,國民政府的海軍部長陳紹寬,提出用30年的時間,建造12條航母的計劃。在那個時代,這種計劃沒有實現的可能,卻反映出中國人很早就有建造航空母艦的雄心。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保障海上運輸和能源安全,保衛國家的領土完整,必然會喚起人們對航母發展的進一步關注。中國幾代人的航母情結化為現實,將不會讓我們等待很久吧! 本刊特約記者/薑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