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入世”視野下的中國軍工產業研究 zt

(2006-08-22 16:25:43) 下一個
 葉衛平   《戰略與管理》2000第3期   一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對軍工產業的第一個機遇就是有利於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中國軍工產業在投資領域禁止外資進入,但在貿易領域從一開始就是對外開放的。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建立軍工產業得益於引進蘇聯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例如,在蘇聯援華的156項大型項目中,飛機製造廠、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和機載設備製造廠就占了13項,成為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第一批骨幹企業。   由於中國政府堅持了獨立自主原則,冷戰帶來的國際環境嚴重惡化,美國和蘇聯先後對中國實施封鎖和遏製政策,使得中國軍工產業無法開放。中國航空工業60 年代仿造的最後一種蘇聯戰鬥機是米格21,隨著中蘇交惡,蘇聯不再向中國轉讓新型戰鬥機及其發動機的技術和製造特許權,迫使中國航空工業拋棄依賴思想,走上了自主開發的道路。1965年5月,沈陽飛機設計所研製出比米格21更加先進的高空高速戰鬥機——殲8及其渦噴7甲發動機。殲8於1969年試飛成功,到1979年才獲得國家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的定型批準書。它的研製過程似乎長了一點,但卻標誌著中國戰鬥機從仿製到自行設計的飛躍。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不放過任何一次有可能重新打開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大門的機會。1972年中美關係解凍後,美國政府把中國列入進口國國別分組管製中最嚴格的z組。後來雖放寬到y組,但仍以敵對國家看待,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口普通商品可以使用一般許可證,但技術產品則被官方以戰略性物資的名義予以嚴格管製。然而,中國政府沒有放棄利用西方鐵幕剛剛打開的一點縫隙,積極與英國政府磋商,1972年5月實現了派技術小組到英國考察斯貝mk202軍用渦扇發動機生產線的計劃。斯貝mk202軍用渦扇發動機加力比大,耗油率低,使用壽命長,工作可靠性高,曾經被美國改型後用於a7攻擊機。1975年12月,中英雙方經過談判,簽訂了引進其整機技術資料42萬份和工藝裝備圖紙3萬項的合同。1976年,西安飛機製造廠運用這些技術試製了渦扇9發動機,並在1980 年通過了循環疲勞強度試驗,從而彌補了中國渦扇5和渦扇6發動機的缺陷。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的禁運全麵取消。中國政府利用這一有利時機,1980年7月與法國展開談判,使哈爾濱飛機製造廠等獲得了先用法國零部件組裝然後自行製造50架海豚2直升機及其100台發動機的特許權,由此生產出了直9直升機。   可是,技術貿易的大門打開不久,美國就力圖把它重新關起來。當時,美國政府把中國列入進口國國別分組管製中的p組,表麵看是享受非敵對國家的待遇,實際上與y組的待遇基本一樣。1983年11月,中國由p組升為v組,已經是美國的友好非盟國了,可是美國從來也沒有讓中國享受過v組國家的完整待遇。美國把向中國出口的技術產品分為三類:綠色類是不涉及美國國家安全的技術,經過美國商務部批準後可以向中國出口;黃色類是軍民兩用技術,必須經過美國國防部逐項審查後才能向中國出口;紅色類是美國認為高度敏感的戰略性技術,屬於對中國禁運的範圍之內。因此,中國成為v組國家中唯一需要經過美國國家安全和“巴統”兩項審查才能進口美國技術產品的國家。   不僅如此,美國政府還將一些民用產品隨意判為軍民兩用,加以嚴格審查,使許多已經簽訂的合同無法履約。1986年6月,中國北方工業公司與美國isc公司簽訂了進口它的cad集成電路的合同。後來由於該公司長期得不到出口許可證,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在等了15個月後不得不撤銷了這個合同。1987年,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也由於同樣的原因,不得不撤銷了與美國公司簽訂的四個金額巨大的合同。1989年後,美國宣布中止與中國的政府間軍售和商業性軍售,暫停美中軍事技術合作項目的進行,實際上把中國從v組打回了z組。該年6月,美國以波音747型客機上裝有三台軍民兩用的自動導航儀為借口,禁止波音公司向中國出口四架這樣的客機。經過波音公司的積極活動,美國才以總統布什特批的方式恢複了它們的出口。同年,美國休斯飛機公司為香港製造的“亞洲一號”衛星由於將由中國的“長征三號”火箭發射,也遭此厄運。後來經過休斯飛機公司的積極活動,才獲得布什恢複出口的特批。按照美國商務部的統計數字,1989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達到61.79億美元,而造成這一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國取消了原定向中國出口的價值為50億至100億美元的技術產品。1989年以來, 由於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核電站設備,中國被迫轉向他國購買,法國向中國出口了80億美元,俄羅斯向中國出口了40億美元,加拿大向中國出口了30億美元, 結果像美國西屋公司屬下的門羅維爾能源係統公司這樣的居於世界領先水平的核電站設備製造商遭到了嚴重損失。美國為了把中國引進技術的大門關起來,甚至不惜把美國公司的訂單拱手讓人。   進入90年代, 絕大多數西方國家先後解除了對中國的經濟製裁,隻有美國繼續對中國實施單方麵的經濟製裁,繼續嚴格限製向中國出口技術和專利。1991年美國國務卿貝克訪問中國,以中國接受《導彈及其技術控製製度》為交換條件,才同意恢複對中國的軍民兩用技術的出口。1992年5月“巴統”組織決定放寬對原蘇東國家的技術產品和戰略物資的出口限製,並與這些國家建立對話機製。在美國的堅持下,“巴統”組織將中國排除在對話機製之外。1993年8月25日,美國又斷言中國向巴基斯坦轉讓了與m11型地對地導彈有關的部件和技術,違反了《導彈及其技術控製製度》中的有關規定,因此對中國和巴基斯坦實行二級製裁,在兩年內禁止向中國和巴基斯坦出口美國的高技術產品。中國和巴基斯坦對美國的指控一致予以了否認,並要求美國拿出證據。美國以需要保密為借口,拒絕拿出任何證據。這個製裁使中國無法進口價值10億美元的美國高技術產品。1996年,克林頓政府借口中國把一些美國機床用於軍用飛機製造廠,而強行把它們拆走。1997年,美國又借口中國把一台高性能計算機交給軍事學院使用,強行索回。1996年和1998年,盡管波音、寶馬-羅羅、戴姆勒-奔馳等著名公司都參加了珠海國際航空航天展,但它們的軍用飛機製造技術對中國企業來說是可望不可及的。1996年中國運載火箭在為美國羅拉爾公司發射一顆衛星時失敗,羅拉爾公司的技術人員參加了事故分析。這本來是中國軍工企業向美國羅拉爾公司公開了自己運載火箭的技術參數,但美國五角大樓在克林頓的支持下,竟以向中國泄露洲際核導彈的製導技術為名對該公司進行了調查,理由是把一顆商業衛星送入軌道的製導技術與把一枚遠程核導彈射向目標的製導技術類似。美國國會還決定以違反對與軍事有關的商品出口實行監管的法律的罪名,對羅拉爾公司進行刑事調查。1998年12月,美國五角大樓對休斯航天通訊公司也做了類似的調查,指責它在對亞太二號衛星發射失敗的調查分析中,向中國指出了衛星與運載火箭的搭配以及整流裝置和護罩設計方麵的缺陷,還使中國掌握了美國調查分析衛星與運載火箭缺陷的技術。   1998年克林頓總統訪問中國時,一方麵迫使中方與其達成了讓美方核查向中國出口的軍民兩用產品的安裝地點和使用情況的協議,另一方麵堅持隻能恢複向中國出口能源和環境保護技術,其他高技術依然不能賣給中國。當時中國領導人要求克林頓代表西方發達國家表個態,支持中國1999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克林頓說這不是美國一國說了算。中國領導人說你代表美國政府表個態總可以吧?克林頓借口他這麽做美國國內會反對他,依舊不肯。1999年2月23日,克林頓派財政部副部長薩莫斯率領美國談判代表團來中國,中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正式開始。與此同時,克林頓否定了商務部的意見,按照國務院和國防部的主張,拒絕發給休斯航天通訊公司1998年4月就開始申請的衛星出口許可證,從而撕毀了它與中國新加坡合資公司達成的4.5億美元的出口通訊衛星合同。這顆衛星由中國運載火箭發射,以便在從中國到印度尼西亞再到巴基斯坦的上空建立移動電話網。而白宮這麽做的根據卻是莫須有的,甚至中國企業在這家公司中占了51%的股份也成為了它這麽做的一個理由。克林頓政府還決定,從3月15日開始,將出口衛星的審批權重新從商務部收回到國務院軍工貿易控製辦公室。   1999年3月美國眾議員考克斯拋出了他的報告,斷言20年來中國一直通過間諜手段獲取美國的軍事科技情報。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謝爾比宣布, 準備對中國進行間諜活動、竊取美國高技術的情況做進一步的調查。3月6日《紐約時報》公開指責中國竊取美國用於多彈頭導彈上的w88微縮核彈頭的秘密圖紙,說中國1990年至1995年進行核試驗時使用的小型彈頭幾乎都是它的複製品,並聲稱中國仍在美國開展間諜活動。美國政府也不甘寂寞,克林頓的能源部長理查森3月8日宣布,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核實驗室工作的美籍台灣華人科學家李文和因不遵守保密規則,1988年去香港參加研討會時曾與外國官員接觸而被解雇。3月9日,戈爾發表聲明指責中國在“以前的某個政府任期內竊取美國的核秘密”。直到1999年11月,克林頓為了促使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第三次部長級會議開幕前與美國達成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協議,才表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將放寬對它的高技術產品出口限製。   改革20年來中國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軍工企業也是如此,技術已經成為嚴重製約它們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如果美國能夠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協議,改變對中國的技術貿易歧視,取消對中國出口高技術產品的貿易障礙;並在國際高技術市場上給予中國軍工企業與西方各國同等的商務地位,那麽這也就是中國軍工產業“入世”後的最大機遇了。然而,這一可能難以令人樂觀。   二   1980年代以前,中國軍工產業除了少數援外產品外,主要滿足國內需要。從60年代開始,中國同時麵臨著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威脅,為了應付這一局麵,中國政府采取了示威不示弱的對策。軍隊按照打大仗、早打仗的標準進行裝備並大辦民兵師,使得軍工產業滿負荷運轉。中美建交後,中國政府實行了百萬大裁軍,並一度將人民武裝部歸地方建製。從80年代初起,中國軍工產業開始出口少量武器裝備,以緩解國內需求急劇減少所造成的供求失衡。但在美國的打壓下,中國軍工產品出口80年代中期後即呈遞減趨勢,1991出口合同成交額由1987年的20多億美元降至6億美元,此後幾年始終沒有超過10億美元。這不僅與美國當時近200億美元的軍火出口額天差地別,而且與其他軍品出口國相比也微不足道,中國軍工產業隻好通過大規模的軍轉民來維持生存。   從1992年起,中國參加了曆次聯合國常規武器轉讓登記。同年2月,承諾遵守《導彈及其技術控製製度》當時的準則和參數。1994年10月,中方重申這一承諾,承擔了不出口內在性能至少達到300公裏射程和500公斤有效載荷的地對地導彈的義務。1990年9月,中國政府製定了關於嚴格控製化學品及其生產技術和設備的出口管理措施;1995年12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並根據該條例於1996年6月發布了《各類監控化學品名錄》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有關化學品進出口由國務院化學工業主管部門統一歸口管理,指定專門的公司經營。1994年12月,中國參加了聯合國大會關於暫停出口殺傷人員地雷決議的協商。1996年4月,中國政府鄭重宣布暫停出口不符合《特定常規武器公約》新修訂的“地雷議定書”所規定的殺傷人員地雷。然而 1994年6月,克林頓卻以將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審查與人權問題脫鉤為由,宣布禁止進口中國的槍支。這一既違反國際貿易慣例又違背中美雙方承諾的做法,使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的一批輕武器企業陷入了破產邊緣。   中國軍工產業經過60、70年代的仿製、創新和自主開發,已經具備了向國際市場出口較高技術含量軍品及其相關產品的能力。白宮在通過行政手段阻止中國輕武器進入美國市場的同時,運用政治和外交手段迫使中國在較高技術含量軍品及其相關產品出口方麵實行“自我限製”。1997年5月,中國政府頒布了《關於嚴格執行中國核出口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中國出口的核材料、核設備及其相關技術,均不得提供給或用於未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的核設施,並對與核有關的雙用途物資的出口作出了嚴格規定。9月,中國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出口管製條例》,規定不得向未接受保障監督的核設施提供任何幫助;核出口由國務院指定的單位專營,任何其他單位或個人均不得經營;國家對核出口實行許可證製度。1998年6月10日頒布了《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製條例》,對與核有關的兩用品及相關技術的出口實行嚴格控製。1997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頒布,規定中國的武器出口實行許可證製度,境內一切軍品轉讓均由政府授權的部門和經政府批準注冊的公司對外經營,這些部門和公司須嚴格按照政府批準的項目從事經營活動;軍品轉讓合同,需經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後才能生效,重大武器的出口報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   顯然,美國對中國符合國際貿易慣例的軍品出口予以歧視和排斥,戰略意圖在於遏製中國軍工產業的發展,使之主業趨於萎縮,而成為民品產業。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應積極推動自己軍工產品的出口,改善中國軍工技術貿易環境,使中國軍工技術進出口不再受或者少受非貿易因素的限製。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還有利於中國軍工貿易的國際化。1999年11月中美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協議簽署後,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與埃及國防部正式簽署並立即生效了關於向埃及a01飛機製造廠出口k8e型飛機生產線的合同,合同總金額約3.45億美元,其中5600萬美元為a01飛機製造廠的轉包費。中國通過提供散件、原材料、技術培訓和專家支持,與該廠合作生產80架k8e型飛機,向埃及空軍提供整個k8e機隊的售後服務;並通過提供軟硬件的方式在埃及建立五個飛機設計研究室。這是中國航空工業由出口航空產品、修理線和專業生產線向出口飛機生產線的飛躍,邁出了向第三世界國家出口飛機生產線的第一步。   三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五大軍工產業作為不對外開放產業,按理說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不然,因為軍工產業作為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隻有在規模經濟的基礎上才能發展起來。而在國內需求有限的情況下,不大舉進入國際市場就難以獲得規模效益。瑞典saab係列戰鬥機,因為采用了鴨式結構,被認為是過於超前,隻能裝備本國空軍而打不開外銷渠道,處於嚴重虧損狀態。英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四國聯合研製的歐洲戰鬥機,雖然訂出了620架,但不足以彌補高達 690億美元的研究、開發和生產費用,結果舉步維艱。多預研少生產,雖然可以避免虧損,但勢必影響軍工產品特別是武器裝備水平的提高,因為很多技術問題隻有通過實際研製才能發現和克服。因此,美國、過去的蘇聯和當今的俄羅斯的軍工產業都是通過開發一代武器,然後大量向國際市場銷售,賺了錢後再開發第二代的方式來滾動發展的。中國軍工產業如果不能抓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機遇,將新型軍工產品大量打入國際市場,進一步研製就會難以為繼,不得不繼續實施軍轉民。   海灣戰爭和北約轟炸南聯盟後,美國等軍火出口大國大肆宣揚唯高技術武器論,使發展中國家的低技術含量武器銷售更加困難,而中國的高技術武器出口又受到了各種多邊和雙邊條約的限製。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還使它可以運用政治、外交手段來幫助本國軍火商與中國的軍工企業爭奪市場。美國國防部長出訪的使命之一,就是為本國軍工企業推銷軍火。1998年克林頓為了幫助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戰勝法國達索航空設備公司,親自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總統打電話,要他買f16戰鬥轟炸機而不要買幻影2000戰鬥轟炸機。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會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的各種灰色區域措施,例如通過雙邊談判達成的自動出口限製來遏製中國軍工企業的軍品和民品出口。現在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中存在著上千種這樣的協議,世界貿易組織也奈何不了它。1989年美國迫使中國與它簽署了第一個衛星發射協議,對中國發射衛星的數量和價格作了貿易保護主義的規定。由於中國在1989年至1994年的協議有效期內的發射次數大大低於限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找到了不按中國發射能力的增長同步增加中國發射數量的借口。它1995年確定中國長征火箭到2001年底的發射次數隻有11次,發射價格隻能比西方的發射價格低15%。像這種利用雙邊談判協議來限製中國軍工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貿易保護主義手段,美國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會經常使用。   此外,中國軍工企業要打入國際市場還麵臨著西方跨國公司的競爭。而目前兩者實力相差懸殊。從產業集中度說,中國主要工業行業的集中度除了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煙草加工業、石油加工業、煉焦業外,都小於30%或40%。從產業組織結構說,1998年擁有100個以上的大型企業的工業行業隻有21個,主要是紡織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普通機械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造業及電力、蒸汽、熱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等。從平均規模和最大規模上說,中國大型工業企業與西方跨國公司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隨著當代資本主義矛盾和生產過剩危機的加深,九十年代以來世界兼並浪潮洶湧澎湃,西方跨國公司的規模迅速擴大。例如1997年7月25日,客機占銷售額 80%的波音公司和軍用飛機占銷售額85%的麥道飛機公司合並。美國國防經費的30%用於空軍建設,五角大樓和美國國家航空與宇宙航行局以往每年都要撥給麥道飛機公司數億美元用於開發軍用飛機新技術,因此合並後將使波音公司能夠用這些資助和軍用飛機新技術來發展民用飛機,從而使新公司的軍用、民用飛機製造技術和生產能力都保持壟斷地位。新波音公司的股票價值133億美元,1997年的銷售額為480億美元,其中老波音公司280億美元,麥道飛機公司200 億美元;1998年的銷售額達到了500億美元。它1998年的雇傭人數為20萬,接到的訂單價值1000億美元,占有國際大中型民用飛機市場份額的 84%。為了增強競爭力,歐盟航空器生產大國也在千方百計地促進圈內公司的聯合和兼並。德國要求法國加快它的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的私有化速度,理由是如果該公司仍然屬於國有,那麽未來的歐洲航天和防務工業集團就可能陷入癱瘓。法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1979年組建,雇員3.7萬,年營業額510億法郎,產品包括飛機、導彈、衛星、軍工、係統、工業六大係列,飛魚導彈是其名牌產品,歐洲空中客車、歐洲直升機、阿麗亞娜火箭等是它與德國航空航天公司、英國航空公司等聯合研製和生產的。但它的實力與美國波音公司等相比畢竟相差很遠,私有化後很可能被它們吃掉。因此法國政府1998年7月22日宣布它私有化的同時,將它與拉戈代爾集團下屬的馬特拉高科技公司合並,國家股由100%降至48%,馬特拉公司占股份33%,另外19%上市發行。從而使它的資產達到800億法郎,雇員5.6萬,僅次於美國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雷神-休斯公司。法國政府還積極推動法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與私營飛機公司—達索航空設備公司合並,方式是將政府在達索公司46%的國家股轉讓給它。   在衛星發射市場上,還出現了跨國公司的國際聯盟。1995年在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活動下,美國航天局和俄羅斯宇航局分別委托俄羅斯赫魯尼切夫研究所研製“fgb拖繩”和angara重型助推器,前者是國際空間站的重要組成部分,後者是比質子火箭還要大的助推器,將於21世紀初用於普列謝茨克航天中心的火箭發射。波音公司也與俄羅斯rsc能源公司、烏克蘭南方公司和挪威克韋爾納造船公司建立了四方合資公司,投資1億至1.5億美元,專門負責由烏克蘭製造組件、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完成組裝的“天頂”火箭的商業推銷工作,還要建設一個海洋商業衛星發射中心。為了與阿麗亞娜5型火箭競爭,美國公司還支持俄羅斯在南太平洋租借一個島嶼,建設一個造價 10億美元的重型衛星發射中心。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則企圖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麥道航天設備公司三分美國衛星市場天下的阿萊恩特技術係統公司達成協議,以該公司研究小組成員的名義,共同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麥道航天設備公司競爭美國政府的發射項目。美國空軍於1995年8月把初期研製合同授予了上述投標公司,幾年後再最後選定唯一贏得這項合同的公司,因此沒有雄厚的實力是難以參加這場馬拉鬆賽跑的。阿萊恩特技術係統公司總經理施瓦茨說,如果中標,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將為火箭提供被稱為烏爾坎(vulcain)的低溫液體燃料主推進器,它主要由法國航空和航天工業公司和法國的歐洲發動機公司製造,是阿麗亞娜5型火箭的主推進器。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還與阿萊恩特技術係統公司聯手打入美國空軍的大力神火箭改造工程,改進一種固體火箭推進器以使大力神火箭能夠把大型間諜衛星以及其他重型有效載荷送入軌道。作為交換,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將把自己的發動機技術賣給阿萊恩特技術係統公司,然後在美國製造這種發動機。   大型工業企業同一般工業企業的利潤差別主要在規模經濟所帶來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中國絕大多數工業企業的規模偏低使大型工業企業可以享有規模經濟效益。 1999年7月1日成立的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這十大軍工集團與經過兼並的西方跨國公司相比,規模經濟優勢已經不複存在。隨著美歐軍工跨國公司產品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其價格競爭力會有比較大的提高。1998年,中國大型工業企業除勞動生產率有所提高外,一般經濟效益指標都在逐年下降。例如總資產比重由1994年的51.3%升至1998年的54.6%,銷售收入比重從41.7%增加到43. 9%,但利潤比重卻從65%驟降為59%。其原因除了它們的發展方式依然是粗放型的外,與我國市場化速度過快不無關係。可是,這種市場化還是對內開放的市場化,如果引入國際市場化,那麽中國大型工業企業利潤比重下降速度還會加快。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軍工企業通過國際貿易方式獲得先進技術的可能性會增加,但也不會是一路順風。中國作為美國遏製的主要對象,在世界貿易組織中恐難以享受充分的權利。中美達成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協議後不久,李文和就遭到逮捕,即是對中國的一個警示:美國決不會因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而放棄對中國的歧視性技術限製。 1996年美國以取消對以色列2.5億美元援助相威脅,要求以色列不得向中國出售機載預警係統。2000年4月11日,克林頓在華盛頓與以色列總理巴拉克會晤時,再次警告以色列不得與即將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中國做這筆貿易。同月,克林頓一方麵要求美國國會同意給予中國永久性的正常貿易關係;另一方麵又讓美國國務院發表談話,指責中國1994年研製衛星近地點固體發動機時獲取了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技術。美國很清楚中國航天工業有近四十年成功研製多種運載火箭的曆史,已經比較全麵地掌握了火箭液體、固體發動機技術,生產過多種同類固體發動機產品。因此1993年3月2日亞洲衛星公司才會與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簽訂用長征二號捆綁式運載火箭發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亞洲二號衛星進入低地球軌道的發射合同以及采購近地點固體發動機的合同。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在實施這個合同的過程中,還接受了亞洲衛星公司聘請的專家在美國政府官員的監督下到發動機廠了解研製生產情況。美國政府這麽做,隻不過是為了提醒美國軍工跨國公司,即使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也不能讓它享受與美國的正常貿易關係。   同樣,其他的發達國家在與中國做生意的同時,戒備之心須臾不忘。例如英國1975年12月肯把斯貝mk202軍用型渦扇發動機賣給西安飛機製造廠,主要不是看重數億英鎊的巨額售價,而是因為斯貝mk202軍用型渦扇發動機隻適合於殲6係列飛機,中國高速高空殲擊機殲7和殲8所要求的推力遠遠超過了它。因此把它賣給中國,雖然使中國學到了一些技術,但不會提高中國戰鬥機的水平。結果,西安飛機製造廠開發出的渦扇9發動機一誕生就落後,根本無法為它配備相應的機種。日本對中國的技術貿易則是隻賣硬件不賣軟件,好讓中國企業產生依賴性後永遠居於三、四流水平。所以,中國軍工技術進口條件改善後,如果中國軍工企業隻顧享用而鬆弛了自主創新、自主開發的憂患意識與使命感,那麽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這一機遇就會變成嚴峻的挑戰。   四     五大軍工產業雖然是禁止外資進入產業,但它們在大規模軍轉民的過程中,民用產品已經占有相當大的比重。1999年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民品產值占總產值的65%,民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70%。中國兵器集團公司已經形成機械、化工、光電三大係列、以車輛為主的民品發展格局。軍工企業的民品生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屬於對外開放領域。其中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入世”後首當其衝地受到衝擊。由於國家每年財政撥款有限,軍民結合、以民養軍是我國軍工工業發展的主要方式,因此十大軍工集團的民品市場份額銳減,勢必影響軍品的研製和生產。   中國軍工企業生產的民品有兩大係列,一個係列是與主業相關的產品,或者是軍民兩用產品;另一個係列則與主業毫不相幹,例如航天、兵工產業的汽車、摩托車、家電行業。   中國汽車工業是中間好,兩頭差。中間好指的是中型卡車。中國是世界中型卡車生產大國,解放、東風等中型卡車無論是品牌還是知識產權都屬於自己,零部件自給程度很高,而且形成了規模化經營。然而,中國軍工企業80年代以來才投資汽車生產,這時中型卡車領域早已經沒有它們的立足之地。因此,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它們基本享受不到這一領域的發展機遇。   兩頭差指的是輕型車和重型車,而中國軍工企業對汽車的投資基本集中於此。汽車是規模經濟,進入門檻不亞於高技術的軍工產業。雖然軍工產業對汽車的投資在行業內甚至高於主業,但與行業外相比卻相差甚遠。它們的汽車企業不要說不是西方汽車跨國公司的對手,就是與國內大汽車公司相比也是小個子。由於規模小,一些軍工輕型車甚至經不起1994年開始的軟著陸式的宏觀調控。航天產業061基地的汽車原來紅火一時,宏觀調控開始後不久就走下坡路,1996年一個月隻能為職工發200多元錢的工資。也由於規模小,它們在投資轎車工業時,資金大多集中於微型車部門,例如長安機器廠的長安奧拓,貴州航空工業總公司的雲雀,兵器工業總公司的北方小福星等。   但微型轎車隻有上規模才能有效益,而大城市認為微型轎車通過能力差,越發展道路設施就越不堪重負,先後對微型轎車實行了單雙日行駛限製,有的還禁止出租汽車行業使用像雲雀這樣的微型轎車。同時城市限製汽車廢氣排放標準也對它們的發展構成了越來越嚴格的限製。中國政府決定從1998年10月開始進一步提高限製汽車廢氣排放的標準,以達到歐洲1992年的標準。從1999年1月1日起,北京汽車市場禁止銷售像微型麵包車、輕型客車、奧拓微型轎車這樣低價位的化油器汽車和富康1.36、普通捷達這樣中檔化油器汽車,並對運行中的幾十萬輛化油器汽車強製安裝符合檢測要求的淨化裝置。   中國軍工企業的微型轎車也在考慮中型化,但中國中高檔轎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也沒有競爭優勢。它們不僅生產成本高,而且缺乏自主的知識產權和工業專利,在品牌競爭上也基本上受製於人。例如上海與美國通用合資生產的別克高級轎車每輛38萬人民幣,美國原裝車隻需1.8萬美元。2006年當汽車進口稅率降至 25%,別克帝王這樣的原裝轎車每輛進口完稅價隻要18.6萬元。組裝轎車國產化率低是成本遲遲降不下來的重要原因之一,軍工轎車例如貴州航空工業總公司的雲雀和長安機器廠的奧拓國產化率要遠遠低於捷達、富康、桑塔納。   現在,由於有關稅和非關稅措施保護,美國每年隻能向我國出口600輛轎車。2006年,隨著中國汽車進口稅率由現在的80%至100%降至25%並取消非關稅措施,特別是給予外國汽車公司以貿易權、分銷權和購車貸款權後,美國等國的汽車跨國公司將在我國大量銷售整車。這將使中國汽車組裝企業與它們的合資或者技術合作難以繼續升級,從而切斷中國汽車組裝企業升級換代的路,迫使中國汽車企業成為它們低附加值產品的組裝廠。而對那些規模更加小、產業層次更加低、資金更加缺乏的中國軍工汽車企業來說,可能連低附加值產品組裝廠的資格都會不複存在。   中國軍工汽車零部件企業絕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的,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挑戰的承受力要高於整車企業,機遇要大於整車企業。但由於投資嚴重不足和因整車生產的散亂差而導致的零部件生產企業的散亂差這兩個因素,使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將無法應付像德爾福汽車係統公司這樣的跨國公司的競爭擠壓。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過渡期結束後,不僅汽車零部件關稅要從現在的45%降至10%,而且汽車國產化政策和差別關稅政策將取消。中國海關第495號文件規定了差別關稅政策,即組裝汽車國產化率為40%時進口散件關稅稅率為50%,達到60%時降低為40%,達到80%時不僅降低為32%還取消進口配額限製。這一政策促進了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遍地開花,也促使軍工產業紛紛轉產汽車零部件。一旦這一政策取消並給予德爾福汽車係統公司等跨國公司以汽車零部件的貿易權和分銷權,國內整車企業就會大量地改用外國技術含量高和質量好的零部件,從而使十幾年來形成的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大批倒閉;生存下來的,也隻能專門從事那些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創匯率的零部件生產。   摩托車工業情況與汽車基本相同。中國幾家最大的軍工摩托車廠均與日本等國跨國公司進行技術合作,利用日本的技術生產或者組裝摩托車,缺乏自主的知識產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它們的技術合作夥伴會由於中國關稅稅率大幅度下降、取消非關稅措施特別是開放貿易權和分銷權,而直接向中國市場出口摩托車。日本等國跨國公司與中國軍工企業的技術合作可能不複存在,不僅不再向它們提供新一代技術,反而用同類產品與它們爭奪中國國內市場。日本等國跨國公司也可能提出新的合作方式,迫使中國軍工企業服從苛刻的分工。屆時,中國軍工企業50毫升至100毫升排量的摩托車由於技術含量很低、價格低廉,在繼續支付技術使用費後,可以站得住腳,但125毫升以上特別是250毫升以上排量的摩托車將受到外國同類先進產品的嚴重衝擊。   軍工家電作為勞動密集型的組裝企業,按理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守住現有的地盤問題不大。可是由於模擬式家電產品技術和資金門檻低,家電行業重複引進、重複投資、重複建設嚴重,生產過剩積重難返。家電行業過早地全麵進入了微利經營時代,1999年平均利潤率不足5%,包括軍工家電在內的一些家電企業已經破產或者瀕臨破產。航天產業的新中華電冰箱廠原來生產的航天冰箱要走後門才能買到,從1996年開始轉為滯銷,該廠1200人的職工中當年有900人下崗。   現在,家電進口的非關稅措施沒有取消,也沒有給予西方家電跨國公司以貿易權和分銷權,因此進口衝擊還不算大,例如進口彩電每年也就是500萬台。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數字式技術的外國家電將大量進入中國市場。軍工家電產品大多數為模擬式技術,在西方發達國家屬於淘汰技術;生產方式主要是組裝,人力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較高,西方發達國家也競爭不過。“入世”後,軍工企業繼續支付技術使用費後,可以組裝下去;也可以逐步實現國產化。可是,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在不斷提高,當跨國公司向我國大量出口數字式技術家電後,他們就可能進一步減少模擬式技術家電的消費。而軍工家電企業由於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能力,屆時無法打破跨國公司通過技術壟斷強加給自己的分工,這樣除了少數及早建立了研究與開發中心從而獲得了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外,其餘大部分都可能因為無法適應數字式技術家電市場的激烈競爭而被迫退出。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軍工產業中與主業相關的民品係列也不會是避風港,同樣是挑戰與機遇並存。我國航空工業起步較早,規模較大,1999年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分家以前,總資產達到 600多億元,有職工265萬人,居世界航空工業第三位。但我國航空工業的主要優勢在於軍用飛機的製造,民用飛機則比較落後,在大中型客機的製造上,主要從事組裝和分包,缺乏自主知識產權。80年代以後,我們放棄了已經搞了近10年的自行研製大中型客機運十的計劃,轉而尋求與西方發達國家的飛機公司合作,希望轉包生產部份零部件起步,繼而組裝客機,再通過聯合設計和製造,最終在2010年左右實現自行設計製造客機的目標。但這一計劃隨著新波音公司放棄生產 md90客機,推出波音717新型支線客機;歐洲空中客車公司撕毀與中國聯合設計ae100型支線客機協議後,已經被迫放棄。現在,我國已經成為美國民用飛機的第一大市場,美國每生產十架民用飛機就有一架銷到中國,空中客車也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兩大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要重走自主開發、自我裝備和自我發展的道路,使這個事關國家安全的戰略產業不受製於人,還要付出十分艱苦的努力。   還少為人關注的大型商用船舶工業,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則是機遇大於挑戰。中國原來是個既不會造萬噸輪,也沒有錢買大批萬噸輪的國家。60、70年代中國建成了上海、大連兩大萬噸輪生產基地,開始了成為世界造船大國的艱難創業。1969年4月,中國建成了1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