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印度不會聽命於美國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個
  自美國提出“幫助印度成為21世紀的世界大國”後,印美關係成了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9·11”後,美國對印政策發生了巨大轉變,而近期兩國民用核合作協議的簽署,則標誌著印美關係經過幾年的預熱後,開始明顯升溫。   印度打破“核孤立”的狀態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沒有加入《核不擴散條約》的國家。1998年5月,印度曾連續進行了5次核試驗,遭致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和製裁。根據現有的國際規則,沒有加入《核不擴散條約》的國家無權得到其他國家的核合作,無法得到其他國家的核技術和核燃料。因此,它一直處於一種難以忍受的“核孤立”的狀態。這種狀態至少給印度帶來兩個方麵的影響:其一是它不能作為一個公認的核國家在國際上行事,因為它的核武器不能像其他大國那樣成為大國身份的標誌;其二是它無法擴大核電生產,滿足國內日益緊缺的能源需求。與美國簽訂關於核合作的協議以後,印度的核地位在一定意義上得到了美國的承認,使其朝著一直苦苦追求的核大國地位前進了一大步。對印度而言,從美國開始打破自己“核孤立”的處境,是政治上所得的高分。   “扶印製華”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美國國內的共識   印美核協議是近幾年兩國關係不斷升溫的具體成果。去年7月,印度總理曼莫汗·辛格訪問美國時,印美雙方就曾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兩國已經完成“戰略夥伴關係後續行動”的規定動作,開始轉型為“全球夥伴關係”。美方允諾,將與印度實現充分的核能合作,盡快考慮向印度具有安全保障的核反應堆提供核燃料供應。盡管布什政府的打算遭到國內包括他所在的共和黨黨內的強烈批評,但是出於對整個國際戰略態勢的考慮,此次布什還是堅持與印度簽署了上述協議。   從美國方麵來看,它確實希望通過間接承認印度的核地位贏得印度的好感,拉近同美國的距離,為構建亞洲地區的力量平衡做出鋪墊。美國國內的不少高官和戰略家都曾直言不諱地公開做過表述,希望印度成為美國戰略棋盤上“有用的棋子”。例如,美國新南亞戰略的積極鼓吹者泰利斯就多次談及,“華盛頓需要一個強大的印度”,“即便印度與美國隻是保持夥伴關係而非正式結盟,一個強大且獨立的印度也應是美國的戰略資產”,“美國當前的目標是把印度建成一個強大、獨立的中心大國,現在的設想是如果亞洲有一群強大的國家,在將來必要時就可以對中國自動起到製約作用”。美國智囊人物傑伊·所羅門和小丹尼爾·金認為,“美印關係應該是美國對亞洲新型安全戰略的基礎,其核心是遏製中國在全球日益膨脹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由此可見,“扶印製華”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美國國內的共識。   印美關係“熱而難火”   美國的“扶印製華”與印度所追求的核大國目標在一定的時期和利益範圍內有相互借重的一麵。但是,應該看到,印度是一個外交獨立性很強的國家。它與美國發展關係完全是服務於印度的國家利益的,那就是努力成為一個得到公認的大國,加速經濟發展的步伐。   印度外交的獨立性也不是它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崛起後才出現的。自尼赫魯時代起,印度外交就打上了獨立自主的烙印。在冷戰時期,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主要參與者,之後它雖然與蘇聯走得近,但還沒有到鐵杆盟友的程度。印度人經常說他們不會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現在也不會在外交上把所有雞蛋都放在美國這個籃子裏。這一切都源於印度的大國意識。印度悠久的曆史、文化遺產使印度人堅信他們的國家是一個能獨立於國際舞台上的大國。   人們在看到印美尋求共同利益的同時也應該看到二者之間的深刻矛盾和分歧。在關於全球戰略格局問題上,印度希望看到一個多極化的世界,而不願意看到一個由超級大國獨控的世界。在南亞地區安全問題上,印度與美國存在嚴重的利益糾葛,對美國給予巴基斯坦非北約盟友的地位極為反感。   另外,印度現在奉行的是廣結善緣的外交政策,與中國也在不斷發展“麵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會完全按照美國的調子處理對華關係。毋庸置疑,印度國內仍有某種“近美製華”的消極心態。雖然中印宣布建立“麵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但是由於雙方彼此之間缺乏足夠的政治互信,加之曆史原因造成的心理隔閡,特別是邊界問題尚未最終解決,有些印度人對中國仍存在一些疑慮。印度的一些戰略家希望采取“兩麵下注”的方法,取得較多外交運作空間,在複雜的大國關係互動中謀取好處。   而從國內層麵來看,印度國內存在深刻的反美情緒,戰略精英對美國政策的反感相當普遍。布什到訪印度首都新德裏時近10萬人的示威“歡迎”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不久前印度一著名雜誌民意調查顯示,72%的印度人認為美國是一個霸權國家。正如印度報紙《亞洲時代》主編阿克巴所說,“印度民眾普遍認為,美國對內實行民主,對外卻實施專製······印度人不願意聽命於美國”,另外,從印度國內的政治生態來看,現在執政的曼莫汗·辛格政府是一個聯合政府,它必須依靠左派政黨的外圍支持才能繼續掌權。而以印度共產黨和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為代表的左派具有強烈的反美色彩,這是政府今後決策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基於上述原因,人們可以得出判斷,印美關係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兩國之間的合作還會加強,但是兩國關係的緊密程度會受到限製,不會發展到戰略盟友關係的層次。▲   (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環球時報》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