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台海軍妄圖用狼群戰術對付解放軍無實戰意義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個
  隨著台軍新一代導彈快艇將完成建造,台軍的“海上狼群”逐漸成型,妄圖以“蜂擁而上”“打了就撤”的戰術對付解放軍部隊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據台灣媒體近日報道,台灣海軍規劃的新一代導彈快艇造艦計劃,第一艘原型艦已由海軍自行研發,並由海軍高雄造船廠完成建造,後續預定再建造29艘。專家指出,若這29艘建造完畢,加上現有的80餘艘,島內導彈快艇總數將超過100艘,屆時被 台軍負以重望的“海上狼群”將隱約成型。   已有80多艘導彈快艇   導彈快艇是以導彈為主要武器的高速艇,排水量一般在100噸左右,航速可高達50節,具有體積小、速度快、相對威力大和在海戰中機動、靈活等優點,可在航空兵和其他水麵艦艇的協助下編隊或單艇對來襲水麵艦艇進行突然襲擊,效果甚大,被譽為“海上輕騎兵”。   為了武力對抗大陸,台灣早在70年代初就借用韓國圖紙生產首艘多用途導彈艇。後來陸續生產了2艘 “龍江”級導彈艇,50艘“海鷗”級導彈艇。1997年,台軍又製訂了“光華6號”計劃,當時規劃生產30艘150噸級、具有隱身功能的新型導彈快艇。然而台海軍於2002年6月首次公開了該艇的模型之後,島內罵聲一片,因為“光華6號”充其量隻能作為一種普通的導彈快艇,其所謂的“隱形”隻是台灣當局欺騙民眾並以此為樂的慣用伎倆。於是,台灣建造新一代導彈快艇計劃便很快出爐了。   據稱台軍新一代導彈快艇具有隱密性好、機動性強等優點,可於短時間內投入戰場,並且以嶄新的觀念設計與整合高科技軍事裝備及導彈係統等,擁有更優異的耐波性、續航力和強大火力等優勢。   目前,台灣已擁有80多艘導彈快艇,大都部署在台灣本島近海海域及金門、馬祖等外島,是台灣海軍實施近海防禦和外島攔截的重要突擊力量。   可配合海空編隊主動攻擊大陸   眾所周知,台灣的地緣決定了爆發戰爭時,大陸對島上目標的完全占領主要依靠水麵艦艇運載人員和裝備。因此,雖然近年來台灣軍事戰略已調整多次,但無論是“決戰境外”,或是“源頭打擊”,都無法回避“灘岸交火”和“海上打擊”兩大問題。其中,導彈快艇就是台軍提前部署在近海海域和外島、戰時實施打擊的重要海上突擊力量。   由於導彈快艇其具有較強的短促突擊能力,特別適用於近海防禦,因此,台軍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其海軍導彈快艇部隊的建設,並針對小、快、準、多的特點專門製定了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其優勢的“狼群戰術”,既以數艘潛艇布成巡邏幕,並通過岸上指揮導彈快艇的車載可移動軍事係統相互聯絡,一旦發現敵艦船,立即發出信號,其他快艇收到信號後迅速趕來進行集群攻擊,得手後迅速分散撤離。簡單地說就是“蜂擁而上”“打了就撤”。在台軍的多次演習中,導彈快艇的“狼群戰術”也都作為重要演習科目。   台軍的導彈快艇部署在外島的時機一般選在台海局勢緊張時,可與其他海空力量組成海上護航和打擊編隊實施綜合火力打擊,或以“狼群”戰術實施突然的隱蔽性主動攻擊,先發製人。   “狼群”具有先天劣勢   雖然導彈快艇被台軍寄以重望,但導彈快艇畢竟隻是導彈快艇,特別是隨著現代海空打擊手段和能力的不斷提高,導彈快艇在現代海戰上早已是明日黃花。一方麵,台軍的導彈快艇噸位相對較小,受水文氣象條件製約較多,嚴重影響它的打擊精度;另一方麵,台軍導彈快艇的防護力弱,可能沒來得及出擊,就已在先期海空火力打擊下灰飛煙滅,就算有一部分導彈快艇能僥幸逃脫,最後也可能在惡劣水文環境下落個葬身魚腹的下場。   近些年來,台灣軍方在研究解放軍可能采取的“攻台方式”時,一直十分肯定地認為,解放軍會首先使用導彈、遠程炮火、飛機轟炸等手段,對台灣軍事目標實施密集打擊,待台灣軍事抵抗力喪失大半後才會實施登陸進攻等。若果真如此的話,台海軍妄圖用“狼群戰術”對付解放軍的構想就是自欺欺人,就更沒有多大的實戰意義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