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1955年授勳全記錄:有人歡喜有人愁的評將工作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個
毛澤東說:“要我穿上大元帥製服,多不舒服呀!”   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不當元帥,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謝辭大將,羅榮桓、許光達等人請求降銜。   葉劍英說:“要是葉挺還在,新四軍就可以出兩個元帥。”賀龍說:“周副主席也該授銜。”   1955年9月27日,是中國軍人不能忘記的日子。   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有了自己的元帥和將軍,金光閃閃的徽章使中國軍人著實神氣起來了。中國大地上隨之掀起一陣不小的軍人崇拜熱潮,男孩子為能有一套軍裝而興奮,女青年擇偶也有了“一個豆太小(少尉),四個豆太老(大尉),三個豆(上尉)正好”的說法。   40多年的光陰一閃而過,當時在懷仁堂接受軍銜的十大元帥和十員大將都已作古,仍健在的上將也成了鳳毛麟角。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那次授銜在中國史冊上卻熠熠生輝……   最近,筆者采訪了幾位參與我軍第一次正式授銜時的老同誌。聽他們講起了當時的情境,頗受感染,於是寫下了下麵的文字……   中央軍委正式下發《關於評定軍銜工作的指示》,由羅榮桓負責的總政治部和總幹部部全麵展開工作……   20世紀50年代中期,我們的國家正處於鶯歌燕舞蓬勃發展的時期。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更使我國軍民激動不已……在這種背景下,國家的決策層正醞釀著一個大的舉措。   1955年的早春,中央軍委正式下發了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文件——《關於評定軍銜工作的指示》。   1955年2月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毛澤東主席正式簽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正式規定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的條件、來源、軍銜、獎勵、權利和義務等問題。同時中央軍委決定,要在1955年內全部結束對現役軍官的授銜工作。   這一係列文件像一縷春風,吹遍了軍內外,並立即引起了強烈反響:   “太好了!我們也可以授銜了。”   “這也是軍隊正規化的一個重要步驟。”   “評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實,授銜的事在軍隊和國家的高層醞釀已久。中央軍委發出指示的時候,總政治部和總幹部部早已開始了這方麵的工作。   戴眼鏡的羅榮桓同誌當時身兼兩職——總政治部主任和總幹部部長。他和幾位副主任、副部長忙得不可開交。按照權限,授元帥和大將銜的由軍委決定;授少將至上將銜的名單分別由總幹部部和總政治部提出,報請中央軍委批準;授校官的名單由各總部、各軍兵種和各大軍區提出,報總幹部部和總政幹部部在全軍統一衡量。   對於授中將和上將的200多人的名單,都是羅榮桓親自主持討論的。對少將一級,羅榮桓委托賴傳珠、徐立清、肖華和王宗槐負責,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再由羅榮桓主持會議解決。   這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戰爭年代,我們的軍隊沒有軍銜,隻是在解放戰爭初期搞過一次臨時授銜。那是為了協調與蘇軍行動,中央臨時決定授予彭真、陳雲、葉季壯中將軍銜,授予伍修權少將軍銜。與蘇軍的協調工作結束後,又收回了軍銜。現在要正式在全軍授銜,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世間的一切,人的關係最為複雜。給數以千計的人評軍銜談何容易?要評銜的人當中,多數是紅軍時期的老同誌,也有不少抗日戰爭時期入伍的,還有少數民族幹部和起義將領。同時還要考慮到各個方麵軍幹部的平衡問題……   宋任窮同誌當時在總幹部部當副部長,他回憶說:“我記得那個時候除了處理其他日常工作外,我們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搞這個平衡工作。在排隊平衡過程中,我們認真研究,反複斟酌……”   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工作,軍委於9月初召開了總結會。羅榮桓主持,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都出席了會議。至此,評銜工作基本就緒。   毛澤東說:“要我穿上大元帥製服,多不舒服呀!”   軍隊要授軍銜,最高統帥怎麽辦?   這一時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那個年代向蘇聯學習,斯大林可是蘇聯的大元帥啊!   按照軍官服役條例,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人是應該授銜的。在人們的議論中,在初步的方案中,大家一致認為毛澤東應該授大元帥,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應該授元帥。   據說,毛澤東聽到這個消息後,搖搖手說:“我不當那個大元帥!”   此事在高層引起紛紛議論。   一次人大常委會開會,不少民主人士紛紛發言,認為毛澤東等領導同誌是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和創建者,指揮過許多重大戰役,為軍隊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中都享有崇高的聲譽,應該給他們授銜授勳。尤其是毛主席功勞最大,應該授予大元帥,授三個一級勳章。   那天的會議很有點要形成決議的樣子。主持會議的劉少奇知道毛澤東的態度,他說,還是不作結論好。   一位留胡子的民主人士說:“我們人大作了決定,他有什麽辦法。”   劉少奇笑笑說:“人大可以作決定,但他是國家主席,要他簽署命令才行啊!”   “人大作了決定,國家主席就得簽署命令。”   ……   爭論來爭論去,劉少奇隻好說:“你們不是經常可以見到毛主席嗎?你們當麵去說服他,爭取他的同意,我們這次先不作決定。”   此後不久,彭德懷、羅榮桓、宋任窮、賴傳珠等人去向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誌匯報工作,毛澤東說:“你們搞評銜,是件很大的工作,也是件很不好搞的工作。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讓我穿上大元帥的製服多不舒服啊!到群眾中去講話多不方便呀!依我看哪,現在在地方工作的同誌都不評軍銜為好。”   毛澤東的這種態度,在當時確實起到了表率作用,軍工廠為他準備的大元帥服,也就隻能永遠放在博物館裏了。   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不當元帥,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謝辭大將,羅榮桓、許光達等人請求降銜。   毛澤東的態度明確,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又是什麽意見呢?   也正是在那次會上,毛澤東對劉少奇說:“你也在部隊搞過,你也應該評元帥!”   劉少奇揮了揮手,說:“不要評了,我現在不在軍隊工作了。”   毛澤東又問周恩來和鄧小平,你們的元帥軍銜還要不要評啊?   周恩來連連擺手說:“不要評了,不要評了!”   鄧小平笑笑說:“當什麽元帥喲,早不帶兵了。”   毛澤東又看看李先念、鄧子恢、張鼎丞等人,很有幾分幽默地說:“你們幾位的大將軍銜還要不要啊?”   李先念操著還濃重的湖北口音說:“我沒想過當大將,我也不要評大將。”   張鼎丞和鄧子恢也直擺手,不要評了,不要評了。   ……   羅榮桓是較早知道他自己要被評為元帥的。那天,他回到家裏,當晚就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這是一封極誠懇的信,他說,我參加革命時間比較短,對革命的貢獻也很小,給我授元帥銜當之有愧,我懇請不要給我元帥軍銜……   裝甲兵司令許光達是在參加了人民解放軍建軍28周年的國防部招待會後才知道自己要被授大將軍銜的。回家以後,他把自己關進了書房。家人都覺得奇怪,大過節的,他是怎麽回事?   他當夜給毛澤東和軍委的其他同誌寫了報告,他把自己和有關同誌作了比較,然後鄭重請求:   給我授大將軍銜高了,希望降為上將……   正是在他們的表率作用下,使那些本來想爭一爭、評高一點的人,不好再講話了。   自然也還有個別同誌自恃功高、資深,覺得應該得到更高的榮譽和獎賞,而組織給自己評的銜低了,甚至公開說自己應該評什麽軍銜。   還有的人因為評銜鬧起了情緒,流下了眼淚。要不,毛澤東怎麽會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授銜時……”   有那麽一位老同誌,我們就稱他W吧,他參加革命時間長,功勞也的確不小,但進城後犯了錯誤,受到處分。他認為評銜是論功行賞的事情,期望值較高。當他知道隻能評為中將的時候,心中很是忿忿不平,便給有關軍委領導提意見……   羅榮桓親自找他談話,和他談心,告訴他評為中將是比較公正的,並且嚴肅指出他的問題。   經過耐心細致地工作,他的思想通了……   葉劍英說:“要是葉挺還在,新四軍就可以出兩個元帥。”   賀龍說:“周副主席也該授銜。”   1955年9月27日。   下午4時一過,一輛接一輛的小汽車駛進了中南海,停在了懷仁堂前的廣場上。   彭德懷、賀龍、陳毅、羅榮桓、聶榮臻、徐向前、葉劍英等都身著海藍色的元帥服,個個精神抖擻地走下車來,就連一向嚴肅寡言的徐向前,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已經整整28年了。這些老帥們戎馬倥傯,征戰南北,立下了屢屢奇功,才贏來了今天這個日子。然而,又有多少同樣是金戈鐵馬,馳騁疆場,有名的無名的英烈,悲壯地、默默無聞地戰死沙場。因此,細心的人們會看得出,元帥們此時的心情是沉重的。   “我們的總司令來嘍!”是陳毅老總的聲音。   隻見朱老總健步走進休息室,身著元帥服的朱總司令顯得特別魁梧,神采奕奕。   “各位早來了!”   朱老總雙手抱拳,向大家致意。見大家站了起來,他忙說:“免禮了!”   陳毅站在朱德麵前,上下端詳著說:   “老總哎,穿起這行頭好漂亮喲!比南昌起義時還年輕嘛!”   大家都笑了起來。   陳毅轉過身,用濃重的四川口音問賀龍:   “賀老總,你想沒想過今天能當元帥呀?”賀老總摸了摸他獨特的一字形的黑髭須,沉思了一下說:   “別說想當元帥,那時連打響的是第一槍也沒想過呢!就是一心想把那一槍打好!”   老帥們被賀龍的直率逗得哈哈大笑。   說到“八一”南昌起義,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另一位起義的領導人——葉挺。   “要是葉挺還在,你們新四軍就會出兩個元帥。”一向沉穩的葉劍英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給原來其樂融融的氣氛點綴了一束冷色調的康乃馨,把老帥們又一次拉回到硝煙彌漫的戰場。   “葉挺要是還健在,能看到今天該多好啊!他要在,我一定要把元帥的桂冠奉送給葉軍長!”   陳毅的語調,充滿了深情。   “如果新四軍中有兩個元帥的話,十大元帥中該是兩個葉帥嘍!”   詩人的機智不僅表現在詩中,而且是無處不在。陳毅的一句話,又將老帥們的思緒從幾十年前拉了回來。   隻有彭德懷似乎仍然在沉思。他麵帶微笑,眼睛卻望著窗外很遠很遠的地方……   “喲,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祝賀大家!”   不知何時,周總理已走進了休息室。望著麵前幾位身穿海藍色元帥服的老戰友,多少感慨係在他的眉宇間。   “我們的周副主席來了。”葉劍英拱手相迎。   “我們的周副主席也應該受銜嘛!”賀老總真誠地說。   周總理身穿灰色中山裝,左手習慣性地彎在胸前。給人的印象總是那樣隨和,謙遜。他笑著擺了擺手,說:“我是政府工作人員,是為諸位元帥服務的,當好你們的後勤嘛。”   正說著,會場的鈴聲響了,那莊嚴的時刻就要到來了,他們陸續走出休息室。   不穿軍服的毛澤東,親自把元帥軍銜命令狀送到跟隨他南征北戰的戰友們手中。   那天,好多人在等候毛澤東的到來。   他們要看看毛澤東今天會穿什麽樣的衣服,他真的不要大元帥的軍銜嗎?雖然最高層已經作了決定,但更多的人並不知道內情。   毛澤東來了,他仍舊坐著那輛黑色的吉普車,依然穿著那身灰色的中山裝,依然是那般慈祥地微笑著和大家招手。   時針指到下午5時整,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宋慶齡、李濟深、沈均儒、郭沫若、黃炎培、彭真、李維漢、陳叔同、陳雲、彭德懷、鄧小平、鄧子恢、賀龍、陳毅、烏蘭夫、李富春、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相繼出現在主席台上。會場內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典禮局局長餘心清宣布典禮開始的話音剛落,那氣勢磅礴的樂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便在中南海的上空奏響。   會場的氣氛莊嚴而肅穆。   “同誌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彭真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命令,他的聲音高昂而富有激情。十分安靜的會場,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毛澤東主席站起身來,他要親手將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命令狀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分別授予在中國工農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有功人員,在解放戰爭時期直接領導原國民黨軍隊起義的有功人員,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的有功人員,以及對和平解放西藏地區的有功人員。——這些人跟隨毛澤東浴血奮戰,打出了一個紅彤彤的新中國。這勳章,是對他們所做貢獻的最高獎賞。   第一個走上台來的是朱德元帥。他走到毛澤東麵前,端端正正地行了一個軍禮,伸出雙手接過毛澤東主席授予的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他的手有些微微的顫抖。毛澤東和朱德握手時,他倆的目光都是那樣凝重。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井岡山會師第一次握手至今,他們同舟共濟、患難與共,帶領中國共產黨和軍隊,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建立了新中國。這一次握手來得不易呀!   緊接著走上台的是彭德懷元帥。他今天的表情更加嚴肅。這位很有個性的元帥在中國革命的長河中,曾經多次出生入死,不是有過這樣的詩句嗎:“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他雙手接過毛澤東授給他的元帥軍銜,還了一個十分正規的軍禮。一切盡在不言中,他還需要和毛澤東說什麽呢?   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在如雷的掌聲中依次走上台來,從最高統帥手中接過了金光閃閃的勳章。   整個授銜的過程中,毛澤東的表情是嚴肅的。他那緊抿的嘴唇說明了什麽?   ……   授銜、授勳典禮在《勝利進行曲》的軍樂聲中宣告完成。這時,記者鏡頭裏的老帥們,人人興高采烈,臉上洋溢著難以言表的激動與歡欣。   秋天的中南海,傍晚很是迷人的。太陽的光芒從紅彤彤的雲朵的間隙散射出來。墨綠色的水麵在晚霞的照耀下,似有無數片錦鱗在暢遊;岸邊垂柳依依,宛若仙境。元帥、將軍們金光閃爍的勳章和燦爛的笑臉與這些景物交相輝映,使這個傍晚更加迷人。   這一天的懷仁堂北草坪很特別,草坪上擺了一片木桌,木桌上又擺了豐富的冷餐和水酒。所有參加活動的人,都自拿碗碟,自己動手。穿著海藍色禮服、佩戴著金色勳章的元帥和將軍們、政府高級官員也都如此。   周恩來總理的祝酒辭熱烈而激動人心:“為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鬥爭的勝利,為毛主席、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官兵、為元帥們、為將軍們和所有榮獲勳章的有功人員的健康而幹杯!”   在一片歡呼聲中,將帥們共同舉起了酒杯,將無限的幸福一飲而盡。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