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俄強力反擊北約東擴 逆水行舟加強境外軍力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個
2006年02月22日 12:42 環球時報   ●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常喆 ●本報駐比利時特派記者 章念生   ●本報駐白俄羅斯特約記者 白文化 ●本報駐吉爾吉斯斯坦特約記者 江奎霖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連續兩輪東擴後,攻勢仍然咄咄逼人,正加快吸納烏克蘭、格魯吉亞及亞美尼亞等俄羅斯鄰國的步伐,希望在2008年讓這些國家拿到“入場券”。一直處於守勢的俄羅斯為改變日益被動的戰略困境,開始了新一輪的防守反擊。日前,俄羅斯空軍總司令米哈伊洛夫大將在訪問吉爾吉斯斯坦後向俄媒體透露,俄將增加駐吉的坎特空軍基地的人員和飛機,並且在白俄羅斯建立新的空軍基地。   鞏固在中亞的軍事存在   2月16日,米哈伊洛夫與吉爾吉斯斯坦國防部長伊薩科夫在吉首都比什凱克舉行會談,雙方就俄駐吉的坎特空軍基地達成了新協議。新協議允許吉國防部使用基地用於空中運輸,規定俄軍將在基地培訓吉空軍飛行員等。米哈伊洛夫主動向俄媒體透露,俄計劃於今年增加坎特基地的駐軍人數和飛機。吉方則表示擴大駐軍“完全是俄方的權利”。擴軍計劃落實後,俄將進一步鞏固在中亞戰略方向上的軍事存在。   今年年初,吉爾吉斯斯坦總理庫洛夫在視察坎特基地時表示,“應當將此軍用機場看作是吉防禦力量的組成部分,”“我們頭頂上的天空是受到保護的”,他對俄方擴建坎特基地表示了讚同。吉國防部長伊薩科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停一架飛機和停五架沒有什麽區別,飛機越多越好。問題不在於此,而在於如何培養我們的飛行員!”據悉,俄計劃今年將駐吉官兵人數增至260人,並把部署飛機的數量增加近2倍。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吉民眾期待俄軍增兵,他們不希望美國“獨霸”吉的天空,而希望昔日的老大哥能幫兄弟一把。美國太“遙遠”了,而且“幫助”總有許多附加條件。   一位吉資深學者對記者說,“美國欲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從中亞地區擠走俄羅斯,從而實現其戰略意圖。俄隻有拿出逆水行舟的勇氣才能避免陷入美國和北約方麵的‘合圍’。”   彌補西部戰略方向上的空缺   俄羅斯將在白俄羅斯建立新軍事基地的消息,是米哈伊洛夫在訪問吉爾吉斯斯坦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披露的,此言一出,語驚四座。因為就在幾天前,俄副總理兼國防部長謝爾蓋·伊萬諾夫還宣布與北約建立了互信和夥伴關係,但事實表明,俄正在試圖建立與北約針鋒相對的新軍事組合。   曾擔任過俄空軍總司令的彼得·傑伊涅金上將經常訪問白俄羅斯,因而對當地的機場狀況非常熟悉。他認為,單純從地理和軍事條件看,新基地設在靠近波蘭和烏克蘭的巴拉諾維奇市附近最合適。白俄羅斯防空部隊有相當一部分在此地駐紮,可避免遭受來自波羅的海和波蘭的北約空軍的打擊。俄《獨立報》等媒體指出,俄在白設立空軍基地,是自蘇聯解體以來首次在西部戰略方向上設立新基地。   根據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去年達成的協議,今年3月俄最先進的C-300防空導彈係統將開始部署白俄羅斯,俄軍兩個營將駐紮在白西部。這些新型導彈將對準白西部領空並使白防空導彈係統辨認和摧毀目標的能力提高一倍。   作為俄羅斯西部抵禦北約的最重要的戰略屏障,白俄羅斯對俄羅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緣政治和軍事意義。在白俄羅斯的外國觀察家注意到,米哈伊洛夫的表態是在離白俄羅斯總統大選僅有1個月的時候發表的。最近1個月來,針對美國和歐盟等西方勢力對白俄羅斯政權加大壓力,俄羅斯也從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等各個方麵加強了對現任總統盧卡申科的支持。   加強境外軍力有多重目的   專家分析,俄羅斯加強境外軍力的舉動有以下四個目的。   一是為了恢複原有的戰略緩衝區。《獨立報》等媒體指出,北約、歐盟雙雙東擴,烏克蘭爆發“顏色革命”後,白俄羅斯成為俄羅斯西部邊界唯一的“緩衝區”,因此有必要加強在白俄羅斯的軍事存在。   二是對北約蠶食俄傳統勢力範圍的防守反擊。北約目前已構築起北起波羅的海,經黑海、中東地區,東南連接中亞的“弧形戰略防線”。日前,羅馬尼亞眾議院批準建立美軍基地。盡管吉爾吉斯斯坦政府提高美軍基地租金,但美仍然堅持在吉駐軍。北約還對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的政策積極扶持,並加強“弧形帶”的前沿軍事力量。俄對外情報局局長謝爾蓋·列別傑夫公開表示,外國軍隊部署在俄周邊的軍事基地對俄構成了威脅。   三是掌握歐亞地緣政治板塊未來走向的主動權。當前俄在中亞戰略方向上,有坎特空軍基地和駐塔吉克斯坦的軍事基地,南部戰略方向上是駐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烏克蘭的軍事基地。在西部方向上,俄隻在白境內有兩處雷達站,相對較弱。但在蘇聯時期,這裏和北約直接對峙,是軍力最強的地方。俄在吉擴充軍力是為了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中亞的影響削弱至最低。俄在白俄羅斯建軍事基地則是為了彌補整體戰略部署中的明顯不足。   四是富國強軍目標的驅使。去年,俄接連發出重振軍隊雄風的強有力信號,俄軍建設也得到了實質性發展。俄總統普京曾說過,“如果軍隊沒有前途,國家也就沒有前途”。種種跡象表明,俄羅斯正在強軍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俄具備了重新向外走的實力   俄羅斯經濟連續多年快速增長,使俄具備了重新對外駐軍的條件和可能。   目前,俄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已經恢複到蘇聯時期的70%多,多年來第一次感覺到“鬆了一口氣”。2005年對俄羅斯來說是非常成功的一年:經濟增長超過6%。俄經濟發展和貿易部在2月初預測,2006年俄GDP將增長6%,高於預期的5.8%。俄軍事專家帕維爾·費爾根高埃爾表示,俄羅斯的軍費從2000年的1109億盧布(1美元約合28盧布)增長到2005年的5280億盧布,增長了整整3倍多。2005年俄羅斯軍費支出占GDP的2.8%,占財政支出的16%。2006年度財政預算中核定的軍事支出為6680億盧布,同比增長約20%。   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等機構分析,俄軍費支出存在低估的現象,其軍費支出並未計入軍人退休金、軍事改革、軍事基地關閉等項目的支出以及因軍火貿易出口而增加的軍事收入等。由此看來,經濟實力的顯著增強終於讓俄可以挺直腰板,從而敢於直麵北約的強大壓力。   較量將長期存在   在走出去的同時,俄軍也擴大了與北約的聯係。2月中旬,俄羅斯黑海艦隊與北約軍艦在地中海進行聯合演習,“攜手”對抗來自空中與海上的攻擊。這是去年11月北約—俄羅斯理事會會議通過2006年聯合計劃後的一次具體行動。據悉,今年共有42項類似活動。北約秘書長夏侯雅伯在北約非正式防長會議結束後,在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的陪同下參觀了俄羅斯戰艦,這也是前所未有的。   但分析人士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發生了質的改變。俄軍事問題專家瓦季姆·索洛維約夫和弗拉基米爾·伊萬諾夫指出,盡管北約信誓旦旦地說雙方利益接近,絕不把俄當敵人,但對北約來說,俄仍是其主要對手和在這一地區實現地緣政治野心的障礙。   俄羅斯采取的政策是,既然無法阻擋北約的東擴步伐,倒不如主動與北約“打成一片”,參與其中,以便更多地了解“對手”。而以美國為主導的北約需要轉型,希望聯合多家之力,共同對付反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棘手問題。同時,俄在獨聯體地區的影響仍是北約不敢低估的。俄羅斯自然也就成了北約的“聯合對象”之一。因此,北約與俄羅斯雖然表麵走得較近,但背後的角力非常激烈。俄羅斯既不能阻止北約在歐亞大陸立足,也無力阻止美國和北約向中亞和外高加索地區“輸出民主”,插手改造獨聯體各國的政治體製。因此,盡管俄要竭力推進自己的前沿陣地,但實力的差距和獨聯體地區整體惡化的地緣政治環境讓俄在與北約的較量中仍麵臨諸多挑戰。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