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陳水扁調換陸海空三軍"司令" 打造扁家軍 zt

(2006-08-22 16:25:41) 下一個
   台灣三軍司令大換班     在已成跛足之勢的情形下,軍隊成了陳水扁最後的救命稻草   據台灣媒體報道,台“國防部”2月10日正式宣布,台軍高層人事將做大變動。據悉,台陸海空三軍“司令”將一次全部換新,同時還有多位上將、中將職位將一並調整。台軍方人士稱,陸海空三軍“司令”等重要職位一次全部變動的現象,在台軍成軍以來十分罕見。    台軍將官人數比例世界第一   據台灣媒體報道,台“陸軍司令部司令”由“政治作戰局局長”胡鎮埔接任;“海軍司令部司令”由“參謀本部海軍副參謀總長”林鎮夷接任;“空軍司令部司令”由“空軍司令部副司令”沈國禎接任。“政治作戰局局長”由“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吳達澎接任。   除了三軍司令調動,台各軍種的政戰主任也做了調整。   台灣雖隻是一個小島,但軍事編製複雜。目前,台軍陸軍編為3個軍團、4個防衛部、1個兵種部以及8個師級指揮機構。海軍分為7個艦隊、1個潛艇戰隊、1個導彈快艇隊以及兩棲作戰大隊等。空軍有6個戰鬥機大隊、3個獨立作戰隊、1個電子戰大隊、1個運輸機大隊。目前,台軍將官總人數一直保持在500名左右,其比例高居世界第一。這些將官分為一級“上將”(四星)、二級“上將”(三星)、“中將”(二星)、“少將”(一星)4級,他們分別擔任台軍總部機關、各軍兵種、軍團以及直屬機關和其他重要部門的負責人。    “海軍司令”順勢解套   盡管此次人事變動事前已有風聞,但軍係慣例是陸海空三軍不會同時動,主要顧慮軍係的穩定,所以此次獲陳水扁破格重用、上任才一年的海軍總司令陳邦治被撤換,台軍內部也感到吃驚。不過,自去年2月1日陳水扁打破海軍慣例,以未擔任過艦隊“司令”的陸戰隊司令出身的陳邦治調升“海軍總司令”,外界對他的批判與質疑不斷,一度讓人們對未曾當過兵的陳水扁任用將領的決策作風產生極為負麵的評價。   此次被破例提拔為“海軍司令”僅一年的陳邦治,因軍中反彈聲過大,順勢解套轉任“總統府”戰略顧問,也在情理之中。有專家指出,陳邦治“扁家軍”色彩極濃,日後再獲任要職的可能性不低,仍可視作阿扁用兵的活棋。有媒體甚至說,陳邦治由於是陳水扁的嫡係人馬,已內定為台軍“參謀總長”接班人,遲早將晉任四星一級上將。   新任海軍司令林鎮夷,是“國防部長”李傑的嫡係人馬,此次委以重任,被視作陳水扁對李傑的用人路線的信任。前“空軍司令”劉貴立,一直以來讓“台軍戰鬥機官科的飛行將校感到不適”。加上2004年“大選”時有發動“柔性政變”之嫌,此次交出兵權,轉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就近看管。   而新任陸軍司令胡鎮埔,係前“國防部長”湯曜明嫡係,被視為陳水扁刻意培植陸軍係統和湯係人馬,以製衡海軍係統。   至於擔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還不到一年的吳達澎,最近幾任職務都有“救火隊”性質,數月內換了3個要職。軍方人士說,盡管李傑曾公開說吳達澎是湯曜明的“愛將”,但他先後獲得湯曜明與李傑重用,“堪稱兩朝重臣”。   據台灣媒體的觀察,被視為“擁護領導中心化妝師”的台當局政戰係統,此次至少有6人獲得晉升:陳水扁辦公室“侍衛長”何雍堅、台當局“國安會秘書處長”王世塗、台當局“國防部軍法司長”劉國棟、台陸軍第6軍團副司令丘國正、台軍後備司令部參謀長李銘藤、台當局“國防部後勤次長”李明範等,都將晉任台軍中將。   “扁家軍”色彩越來越濃   作為“三軍統帥”,陳水扁自上台起就想方設法扶植自己人。據台灣媒體調查,陳水扁上台後頻繁在軍中進行人事調整,一共晉升了約500名將軍,占台軍將官總數的80%以上。不過,此次調整的最大特點還是這些將官絕大部分都來自陳水扁的嫡係部隊,尤其許多人都是前任“海軍總司令”陳邦治的親信。   除了“親扁”立場,這些人都比較年輕,大多有碩士以上學位,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他們雖然沒有實戰經驗,但基本上都在美國接受過專業訓練。這樣的軍方高層架構,不僅有利於陳水扁全麵控製軍隊,而且為台美建立實質性的軍事與政治同盟奠定了基礎。   陳水扁上任後,在軍內進行了12次較大規模的人事調整。但這次台軍前所未見的換人,可算是陳水扁創下的先例。台灣媒體分析認為,此舉固然和陳水扁行事風格有關,但兩岸軍事形勢和軍係內部穩定程度相對居高,也提供了這次創舉的客觀條件。所謂兩岸軍事形勢,係指台海當前沒有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而軍係內部穩定,軍方人士指出,雖然軍隊高級將領大幅調動,但“國防部長”與“參謀總長”都留任,軍方人事仍能維持穩定。新任三軍司令及政戰局長都是戰鬥兵科出身,具有相當的軍事專業及服從性。   對於軍方將領大換血,親民黨“立委”林鬱方批評說,陳水扁這樣做完全是在“瞎搞”,當初匆匆忙忙讓他們上台,在這些高級將領好不容易了解各項業務之後,又被換掉,讓這些人“糊裏糊塗上台、莫名其妙下台”。   但了解內情的人士指出,此次調整是陳水扁“綠”化軍隊、拉攏軍方高層,進而延續其政治生命的重要步驟。雖然台軍每年1月和7月都要進行人員晉升及職務調整,但從這次調整的情況看,大批“親扁”、挺“獨”將領獲得晉升,顯然是陳水扁在借機扶植親“台獨”力量,為其全麵掌控軍隊作準備。同時,在兩岸關係陷入困境,民進黨內訌,在野黨坐大,陳水扁已成跛足之勢的情形下,為突破政治困境,在2008年卸任之前留下政治遺產,抓住軍隊成了陳水扁最後的救命稻草。    台軍人事調整難以提升戰鬥力   陳水扁頻繁更換將領,對台軍戰鬥力會造成什麽影響呢?有專家指出,這種影響更多是心理上的。因為台軍換得比較多的是政務官,即“內閣”成員,但事務官一般比較穩定,這跟日本換內閣的情況相似,各部大臣是內閣成員,但副大臣是公務員,能夠保證部門的正常運轉。   有學者評論:“陳水扁這樣搞,隻能使台軍更不得人心。”由於軍中任人唯親,台軍上下厭戰、避戰情緒十分濃厚。加上陳水扁為加快台軍“綠”化速度,經常進行高層人員調動,導致官兵人人自危,形成“無需提升專業水準,隻要找到長官後門”的想法,使台軍戰鬥力不斷下降。   另外,台軍的管理十分鬆散,去年金門軍火庫就兩次發生爆炸。而且,現在的台軍士兵都是少爺兵。在馬祖就有不少“阿兵哥”穿著軍裝帶女朋友逛街。為了爭取家長送子女參軍,台軍不斷降低訓練強度,甚至製定了33攝氏度以上就不出操、訓練的規定。   島內軍事專家普遍認為,陳水扁“綠”化台軍的過程,實際上是弱化台軍的過程。他依靠台軍“以武拒統”的如意算盤必定落空,到頭來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