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fect peace

我所給予的一切都是給予我自己
正文

引 - 隻教給愛,因為那就是你。

(2006-08-22 19:43:30) 下一個

我們一般來講都是教授我們想學的東西,而我想學的是經曆心靈平和。

 

1975年時,外部世界看我是個成功的精神科專家,幾乎想要的都有了。但我的內心世界卻是一片混亂,空虛不開心和偽善。我二十年的婚姻在痛苦的離婚中結束。作為一種對付負疚的方式,我成了一個嚴重酗酒者,還開始有慢性功能喪失的背痛。

 

就是在這段時間裏,我寫了一些東西,叫<<奇跡的曆程>><<曆程>>可以被理解為自我教授的一種精神境界的心理治療。我可能比別人更驚訝於自己開始走進了一種用‘上帝’和‘愛’等詞語的思維體係。我以前認為我會是最後一個對寫這些東西感興趣的人。我一直對追求精神軌道的人非常評判;我認為他們有恐懼感,相信他們沒有適當地運用自己的智慧。

 

我最開始學習<<曆程>>時,有一種驚訝但卻十分舒服的感覺。我聽到一個內心的聲音,更確切地說是感到一個聲音,對我說,“大夫,治愈你自己:這是你回家的路。”

 

我發現<<曆程>>對我個人轉型的努力至關重要。它幫助我意識到我的確有選擇去經曆平和還是矛盾,這個選擇總是在接受真實還是幻覺之間。所有的真實就是:我們之所以存在其要素是愛。

 

<<曆程>指出世界上有兩種情緒,愛和恐懼。第一個是我們天生繼承的,另一個是我們思維製造的。<<曆程>>建議我們可以學習讓恐懼走掉,通過練習寬容諒解認同,看待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自己,都是無可厚非無罪無辜的。通過把<<曆程>>裏的概念運用到我的專業和個人生活上,我開始經曆一段段的平和,這是我以前從來不曾夢想的。

 

我想加一句,我仍舊有時感到傷感憂鬱,感到負疚攪擾和生氣。這些情緒現在隻持續一小會兒時間,而以前似乎是無窮盡的。我以前覺得我自己是這個世界的受害者。當事情不對勁時,我就責怪這個世界或其中的東西,認為它們造成了我的難受境遇,而且在氣憤中感到正當。今天,我知道我不是這世界的受害者,所以覺得自己應該對自己知覺什麽內容經曆什麽情緒而負責任。

 

我們對於彼此來講都是老師。我寫這本書,是因為我相信在教授我想學的東西---內心平和---的時候,我可以變得更持續地為自己達到這一目標。我教授的這種方式不是給那些想找佛教大師的人的,因為它看待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既是老師又是學生。

 

當我們走向追求心靈平和這唯一目標時,我們就會感到我們的思維是相連一體的。而這一切是通過清除了讓我們感知愛的存在的障礙而實現的。

 

所以,讓我們一起來用我們的生命示範<<奇跡的曆程>>裏的這句話:

 

       隻教給愛,因為那就是你。

 

                                          傑瑞 詹姆泊司基

                                          提布容,加裏弗尼亞

                                          19795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