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一個周六早上,我拿著一張車票,一個人去一個一直都很惦記的地方。那是在阿爾卑斯山區中部的一處高聳如雲的懸崖絕壁。在絕壁半腰的一個轉角背風處,夾著一座很典型的、瑞士的那種木頭建的老客棧,叫Berggasthaus Aescher。它的背景是黛色的層層山峰,其間雲蒸霞蔚。三年前在一本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麵上一見難忘。
其實做出去那裏的決定,純屬心血來潮。頭一天在電腦裏打開地圖看了看,查了一下公交的班次和時間,就定了下來。----- 總是能找到如此人間佳境去探訪,這也許是我熱愛瑞士的一個重要原因。它給我的周末生活帶來無限的可能性。
一個和我境況很相似的單身閨蜜說,她習慣於提早把下兩三個月的周末都盡量安排好,因為她認為對抗寂寞和傷感的最佳方式就是讓自己的生活忙到不用麵對寂寞和傷感。可是我是簡,我覺得同孤獨感正麵相處是常態,而且偏好自己的業餘生活處於散漫的狀態,所以我很少做計劃,有時做好了計劃,臨到頭來還會因為有義務去實現計劃而嫌麻煩。看來幹什麽都是要有取舍的。
就這樣我一早登上了去Wasserauen的列車,輾轉到達那裏的纜車站。去到那裏的時候有些吃驚。因為沿著公路停了非常多的車,纜車站裏也擠了一堆人,三三兩兩都結著伴,看來這裏並無想象中的清靜。天上堆積了厚厚的雲層,氣溫居然是十幾度的低溫。我站在人群中排著隊等待上纜車,心裏想著國家地理雜誌封麵上的那張照片,那麽美,如果身邊有個親近的人,一起去看會很溫暖。
山風凜凜的地迎麵吹來,在耳邊輕輕地呼呼作響。或者也許,一個人去,看一處隱逸的風景,更合適。誰知道呢,總之一個人的時候會留意到自然的低吟,而不僅僅是人聲。
纜車把我們包在一個大大的玻璃盒子裏,緩緩地帶向高處。周圍景物退向腳下,山巒丘林,一點點變得渺小低矮,然後我們就到了。看見稀稀拉拉有遊人沿著小路下山去往洞穴教堂和Aescher客棧,我很快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先到達的是洞穴教堂。有設計好的木道穿過三個洞穴,兩邊是圈起的舊址,曆史似乎可以追溯到四萬年前的歐洲舊石器時代中期,曾經有獵人棲息的痕跡。在那之前,也有過大量的岩洞熊居住的痕跡。十七世紀有牧師在下洞穴中建立了一座小教堂,並在上洞穴建立了一座修道院。曾經有隱士居住在修道院中,並為參觀教堂的朝聖者提供食物和住宿。 最後一位隱士於1851年去世。這座修道院的舊址上現在是一個小小的木製的博物館。奇怪的是,我在裏麵滯留參觀之時,突然無故被一種難過的情緒籠罩,竟然落下淚來。離開之後又煙消雲散。
教堂入口
山回路轉,Aescher客棧的木屋子呈現在眼前的時候,雖然有驚鴻一瞥的開心,卻也看到了密集的遊人,把客棧外的天台都占滿了,還有分散在周邊岩石上野餐的背包客們。風景是一樣的,味道卻不一樣了。而我自己,在附近觀看了風景、拍過照片之後,也像其他俗人一樣,一頭紮進那客棧,找了個門邊看得見風景的角落坐下,點了一個大大的豬排加煎土豆絲(Rösti)套餐,據說是他們的招牌菜。一邊大吃大喝,一邊欣賞門外的群山。不時有遊客經過探頭進來查找座位,對麵的一桌父子們喝著啤酒在打牌。整個客棧的室內也是木頭建造,層高低低的,氣氛特別溫暖。山風斜斜地吹進來帶進清爽的涼意,太陽終於穿透雲層普照萬物。酒足飯飽之後,我靠在木椅上伸直了腿發呆,居然有些昏昏欲睡,心裏漸漸升起一種幸福感。這樣隱居山間,過過簡單寂寞的修士日子,可能真不錯,隻是清靜,卻已經談不上了。
付過帳後,廚師特地贈送我一杯咖啡,喝過後清醒了起身上路,徒步兩小時到山下Wasserauen的纜車站。路上風景,有山崖,樹林,起伏的丘林,也有農舍和牛羊,典型的阿爾卑斯山常態,就不一一細數。
坐上火車,想想天色還早,就去St Gallen的Weber時裝溜達了一趟,買了一套Brunello Cucinelli的夏裝和Fabiana Fillippi的毛衣,然後去了臨時約的Buchs的朋友家吃燒烤。消磨一個人的時光方式真是有很多種,隻要對生活還沒有失去興趣。總結一下,那一天最主要的收獲感自然還是來自洞穴教堂和Aescher客棧的壯觀風景,還有幸品嚐到經營這家客棧的山民夫婦Nicole和Bernhard Knechtle-Fritsche著名的本地豬排加煎土豆絲(Rösti)套餐。兩周後,我在報紙上讀到,這對夫婦和當地機構解除了租約,終止了他們家族兩輩人用心血經營了31年的Aescher客棧生涯,原因是國家地理雜誌登出照片後,Aescher客棧一夜成名,朝朝暮暮,永無寧日,遊客太多,客棧超負荷運行,夫妻兩人力不從心。
不知道這處風景,會不會在某一天因為遊人的日與劇增而被投資者盯上加以開發而變得麵目全非,就像在中國的旅遊景點那樣。看來,看美景也須趁早呀。
源自簡妮真人在北美文學城的博克 http://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13/
這一篇文章裏的文字和圖片,如果它們撫摸到你的內心,如果它陪伴了你一小段安靜溫暖的時光, 歡迎你掃描下麵的二維碼訂閱我的同步微信公眾號。
以文會友
長按二維碼關注 [ 人海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