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Investment World

出於自己學習的專業知識和個人研究,為各位廣大通過投資使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的華人提供一些資本市場投資建議。
正文

談談股票投資和分析(1)

(2006-08-13 00:10:53) 下一個
1。投資和投機

  這恐怕是中國股市大家談論最多的話題。每個人心中都對投資還是投機有自己的看法。而更多時候,它們似乎是作為一對矛盾出現,也就是說,似乎投資市場不能投機,投機市場無法投資,是不是這樣呢?
  從定義上,投資是一種長期的穩健的贏利模式,它所依賴的核心是價值發現,需要的是投資者良好的基本麵分析能力。投機則多為短期行為,所參照的更多是金融行為學和技術分析的一些因素,比如投資心理,預期,技術指標等。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國廣為流傳的所謂小道消息,內部消息,做莊等並不屬於投機範疇,而是違規違法行為,屬於需要監管和杜絕的黑色地帶。成熟資本國家的證券法規都有這麽一條:上市公司的任何實質性消息在公開媒體上披露前不得私自透露,否則將涉嫌金融犯罪被司法調查。相信隨著中國金融業的開放,金融資本的國際化程度提高,這些先進的法規會逐步得到采用。
  回到中國股市的論題上來,很多人說,中國股市是投機市,所以必須投機。對此,我同意上半句話的判斷,但是對下半句話持保留意見。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邏輯判斷,中國股市的性質是誰決定的,顯而易見,是國家政府和各大投資機構。那麽為什麽他們會把中國股市做成一個投機市,答案也很簡單,因為這種模式下,他們的利益可以最大化。如果,我們姑且把這個股市看作一個零和遊戲,那麽如果他們的利益最大化,那麽必然推論就是剩下的投資者的利益就是最小化,因此說,參與投機,用投機思路參與中國股市,對於中小股民來說,其收益是最差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對於小股民來說,純投機是絕對要不得的,正因為我們中國是個投機市。
  那麽,不高純投機我們搞什麽?當然是投資,至少是要有投資的理念。所謂投資,就要求我們對將來買入的股票至少有個大概的了解,其中的渠道有以下一些。最基本的是f10,特別是對公司的主營業務和主要財務指標(毛利率,淨利潤率,財務杠杆等,具體怎麽分析以後具體說)有所了解。然後就是公司的年報辦年報,具體看什麽?我認為最主要的是管理層對於業績表現的解釋部分,比如為什麽成本會提高,為什麽利潤會大跌等等,當然管理層的解釋未必是最真實的,但是作為一個有頭腦的投資者,通過幾年該公司的年報中管理層的解釋,可以明顯看出公司的業績表現是否一貫,有持續性,以及管理層現在的解釋是否合理。再次,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參考機構對該股票的分析報告,看分析報告不是叫你按著機構給的價格買,而是看機構給出的意見是否有合理的成分。最後,如果有條件的話,要學習一點基本的西方宏觀經濟學,懂得什麽叫經濟周期,在每個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中,哪種行業最有可能受益,如何解讀各種經濟指標,這對行業選股往往很有幫助。
  接著,我們再次回到了對於投機的判斷上。是否投機就一點價值都沒有了呢?答案還是否定的。在選擇買入賣出的時機上,一些投機因素還是要考慮的,比如技術走勢,量能等等。
  總結一下,也就是說,對於小股民來說,買賣哪支股票必須基於自己的價值分析和判斷,但是在決定具體的買賣點可以用一些投機的方法。具體的持股時間,以中期為佳,也就是2-8周。
4。政策市之誤

  很多剛進股市的中國新股民都知道這麽一句話:“中國股市是個政策市”。這句話對不對呢?我的認為:大謬似真而已。
  中國股市並不是一個政策市,雖然似乎每次漲跌的都是拿某個政策為托詞,但是實質並不是這樣。真正的政策市,反而是美國這樣的成熟股市,因為人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更靈活更有效,而且是自由市場經濟,政策的出台能夠很快的反映到股市中來,比如美聯儲如果今天宣布停止加息,明天美國股市必然大漲。但是在中國就未必,中國的政策傳導機製是滯後的,低效的。非但股市如此,其他經濟實體,樓市等都是這樣,往往一般的政策根本起不到作用,最後隻能逼著國家強行的截斷資金流,來個硬著陸,人為的導致市場的風險。
  回到中國股市,對此的典型表現就是當股市出現過熱的時候,政府出台一些溫和的限製政策,但是股市會置若罔聞,根本調控不下來,而一旦政府出狠招,股市出現大跌,而且是製止不住地跌勢。無論暴漲暴跌,都是政策製定者不希望看到的,但是實際上,中國就是一個喜歡暴漲暴跌的股市,這和管理者的目標正好相反,怎麽能說這麽一個股市是政策市呢?
  其實,所謂市場上流傳的政策,更多的時候是機構用來鼓動或者嚇止中小股民的道具。而當所有中小股民都深信政策是不可知,有黑幕,有背景的時候,自然也就會跟著這些消息來操作,從而墜入機構的圈套。
  實際上,所謂的政策,大多數都是沒有實際價值的,唯一有價值的是對資金流控製的政策,比如利率,準備金率,場外新資金入市限製辦法等。更直觀的,大家可以參考中國的M2貨幣投放數據,其與股市大盤走勢的正相關係數極高。

 
5。有效市場和無效市場

所謂有效市場,也就是資產價格是其價值及時準確的反映。而無效市場則反之。當然,完全符合理論定義的有效市場是幾乎不存在的,所以一般我們市場歸類為:強有效市場,半強有效市場和無效市場。當今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成熟股市的主板市場,都被證明基本屬於強有效市場。我認為成為強有效市場的因素主要有這樣幾個:1,機構的比重大並且最好有做市商製度。2,可以做空,3,有較好的監管製度。(這裏簡單的介紹一下做市商製度,這是一種不同與我國的市場交易製度,我國的股市交易,是由買賣雙方報價,係統撮合成交的。而做市商製度,最簡單形象的類比就是銀行櫃台的外匯交易製度,銀行掌握著各種貨幣,然後報出一個買入價和賣出價,銀行賺取的是其中的價差,做市商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們一般是一些大型的金融機構,他們掌握較多的股票儲備,市場投資者可以按照做市商的買賣價成交。假如買入踴躍,做市商會同時相應的提高買入賣出價格,反之亦然。但是由於做市商有大量的股票動態儲備,所以像國內市場這樣一筆大買盤就可以封漲停的情況非常少見。納斯達克就是采用這種交易製度。)
  回到中國市場來看,這些條件中國還不怎麽具備,所以我認為,在2245點之前的中國股市,基本上可以認為是一個無效市場。而2245之後的下跌,即是價值回歸,也是市場有效性建設的一種內在需求。因為無效市場積累的金融風險,終有一天要釋放,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出現如同1930年代那樣的金融危機,所以建設市場有效性還是非常必需的。隨著近年來機構的規模和比重增加,中國市場的有效性再不斷增加,但是仍舊屬於一個弱有效性市場。但是,有一點是很明確的:市場上任何的股市,都是從無效向有效進化的,幾乎沒有反向的,中國也不能例外,特別是當中國加入全球化的行列(這一點是無法避免的,中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已經很高了),金融市場管製的放鬆,以及可以預期未來做空製度的出台,都會進一步加強市場的有效性,同樣,價值投資分析的作用也會隨著市場有效性的增強而增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