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2)
2019 (1)
早春的使者“二月雪”在一個多月前(二月份)就從我家花園裏破土而出,又白又嫩的花瓣經曆了好幾次雪與霜的洗禮。 這不很起眼的小花,給身處嚴寒之中的紐英倫人報導了春的消息。 四月的紐英倫始露春意 。花蕾新芽,鵝黃嫩綠,粉紅淡紫,或星星點點, 或成群成片,瞬眼間躍上枝頭,冒出地麵。春姑娘張開她綠色的翅膀,飛臨我們這片沃土,她賦予大地新的生機與活力。春日的溫暖,對經曆了寒冷又漫長的冬天的紐英倫人來說,那種期盼是格外的殷切,這份感激之情更是溢於言表。 當氣溫剛升至華氏60度(攝氏15度左右),路上的姑娘小夥們就迫不及待亮臂露腿,以展示他們健美的皮膚與肌群。冷不防雪雨又至,氣溫驟然降至冰點以下,象這樣大幅度的降溫,不知有多少來不及添衣保暖的人們會著涼生病?難怪詩人李清照曾怨道:“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古人趙令時有雲:“欲減羅衣寒未去”,我的忠告是:既然寒未去,莫要急減衣。何出此言?春日裏萬物複興,微生物也十分活躍,大量繁殖。人體在受涼的情況下免疫力降低,致病微生物容易乘虛而入,為自己找一個繁衍生息的寄主。所以在春季,人們不應急於減衣,此乃“春捂”也。
“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這首描寫深秋風景的詩,兒時就愛詠唱,但對其景色之優美,還是到了紐英倫之後才有了真切的感性認識。你看那房前屋後,紅褚相間,似誰人把嬌美的城市刻意裝點。再看滿山遍野,赤橙黃綠,交相輝映,奪目耀眼。為什麽紐英倫的紅葉舉世聞名?那是因為紐英倫寬葉樹種繁多而密集,秋天懸殊的晝夜溫差引起葉細胞色素成份和糖份變化,從而導致葉色之豔麗璀璨。
闊葉樹木在火火紅紅,轟轟烈烈地渲泄了一番對生命的讚禮之後,片片紅葉開始隨風飄落,入土歸根,留下枝丫與基幹去迎接嚴冬的考驗。這種生理現象是闊葉樹種是對大自然的適應。寬大的葉片脫離樹枝後,樹木的蒸發表麵積頓時呈指數銳減,樹木才能養精蓄銳,傲霜鬥雪。
生物都免不了對大自然的適應,人類也是一樣,秋高氣爽,氣溫漸涼,人們不應急於添衣加衫。而要在秋風中鍛煉自己的適應能力,耐寒力才會有所增強,我們就不易在冬季感冒。紐英倫的冬季室內外溫差最高可達華氏70-80度(攝氏25度 左 右) 。如果我們沒有一點耐寒力,動輒就會著涼。而耐寒力確實是可以培養的。記得在一個雪後的日子,看見一位七旬老人身著 齊 膝短裙在尺深的積雪中漫步,禁不住迎上前去,對她不畏寒冷的精神表示敬佩。老人露出一付“不足為奇”的表情,隻淡淡地說:“幾十年,習慣了。”習慣了--這正是老人經過幾十年培養出一定程度的耐寒能力的說明。在秋季,微生物活動頻率相對減弱,秋風中略感寒意並不一定會感冒,我們應利用這個時機培養耐寒能力,這就是“秋凍”的道理。
“春捂秋凍”是經驗之談,是良好祝願,它善意地提醒人們適應季節的變化,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 使我們能夠潛心於事業的耕耘和生存之搏鬥,更好地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良辰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