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歲月

作為四十歲的女人,作為過來人,作為妻子,我想說說過於女人的事情關於女人的心理關於女人的性格和女人的所有事情,希望我的博客讓女人更
正文

西方輿論聚光中美經貿大戰

(2007-05-21 03:48:04) 下一個
萬維專稿:西方輿論聚光中美經貿大戰

萬維讀者網 作者: 捷夫 2007-05-19 23:16:30



萬維讀者網記者捷夫評論專稿:中美關係大舞台的下一個節目是即將於2007年5月22到2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全麵展開的“第二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作為兩國國家元首特別代表出席談判的雖然還是美國財長保爾森和中國副總理吳儀,但對話的背景、內容和期待值都與去年在北京舉行的“第一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有所不同,因此備受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從北京到華盛頓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對話雙方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去年12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開始了中美之間就解決經貿摩擦而進行的高級談判。兩國商定,對話一年召開兩次,輪流在北京和華盛頓舉行。



中美之間在人民幣匯率、貿易逆差、知識產權等方麵一直存在相當大的分歧,而兩國都承認這些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解決,這也可能是雙方少有的共同點之一;故而兩國都對戰略對話不敢輕視,使其成為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現有20多種政府官員定期交流中級別最高、頻率最高、受重視度最高的一個磋商機製。(Creaders.NET 記者專稿 轉載請注明出處)



早在今年4月3日,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秦剛就對國外記者透露,中美兩國正在“就相關的工作進行緊密和認真的磋商”。有消息說,為戰略對話順利舉行,美國曾派遣財政部部長助理幫辦訪華,與中國外交部主管官員交涉,“有時竟一上午兩度進入中國外交部”。媒體報道說,吳儀在“華盛頓對話”之前先期赴美所將與美簽署的采購協議金額高達125億美元。



美國如何看待中美華盛頓對話



5月1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國際版美國新聞周刊 (Newsweek InternationalEdition)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似乎反映出美國人的心態。美國對“第一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不滿是眾所周知的,正如評論所披露的,早在去年“北京對話”之前,美國國會就曾強烈要求保爾森在與中國對手談判時取得“實際結果(tangibleresults,大陸媒體譯為“有形的結果”)”。“不幸的是保爾森沒有做到”。因此,“華盛頓對話”開始之前,保爾森本人說得最多的也是“希望戰略經濟對話能夠產生‘實際結果’”。(Creaders.NET 記者專稿 轉載請注明出處)



文章還指出,美國對“華盛頓對話”的高度重視還表現在另一個方麵,即在對話實際展開之前的幾個月中做足了功課,力圖在對話中“占據有利地位”----就中國對其出口產品補貼政策向WTO提出訴訟、繼續引用不公平貿易法有關規定對中國出口產品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並與中國的競爭對手(如秘魯、哥倫比亞和韓國等)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中美經濟貿易關係的主要問題在於人民幣匯率、貿易逆差和知識產權等三個方麵,現在還很難斷定“華盛頓對話”能否真為美國帶來國會所要求的“實際結果”。因為兩國之間的差異實在太大。新聞周刊的評論說,“除非美國對華出口比中國對美出口目前的水平擴大五倍,否則美中貿易失衡還將進一步惡化”。(Creaders.NET 記者專稿 轉載請注明出處)



對話之前 吳儀政治權力空前膨脹



在“華盛頓對話”之前,中國政局發生了一個顯著的變故,前國務院第一副總理黃菊因患重病實際上停止了職務;同時吳儀升任第一副總理,通盤主管中國經濟和金融的全局。



美國和西歐的媒體評論說,早在1990年代初就開始與美國商貿界打交道的吳儀將更加強勢,別指望“吳女士會在對話中做出‘任何有意義的讓步’”。這種“悲觀情緒”不僅表現在美國新聞周刊,在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大型媒體中都能輕而易舉地找到蹤影。



最要命的是這種情緒居然還影響到“即將征戰疆場的將領”----“華盛頓對話”的美國代表保爾森。他在不斷強調取得“實際結果”的同時也表現出一絲焦慮。新聞周刊說保爾森日前堅定確信“中國肯定會更快地變成一個超級大國”。不過,美國媒體也說,保爾森這次將會以其政治生涯作賭注,與他的中國對手拚個你死我活。看來中美之間的“對話”很可能是一場空前血腥的混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