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歲月

作為四十歲的女人,作為過來人,作為妻子,我想說說過於女人的事情關於女人的心理關於女人的性格和女人的所有事情,希望我的博客讓女人更
正文

林語堂論讀書(節選)

(2007-05-08 14:14:36) 下一個
讀書本是一種心靈的活動,向來算為清高。“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所以讀書向稱為雅事樂事。但是現在雅事樂事已經不雅不樂了。今人讀書,或為取資格,得學位,在男為娶美女,在女為嫁賢婿;或為做老爺,踢屁股;或為求爵祿,刮地皮;或為做走狗,擬宣言;或為寫訃聞,做賀聯;或為當文牘,抄賬簿;或為做相士,占八卦;或為做塾師,騙小孩……諸如此類,都是借讀書之名,取利祿之實,皆非讀書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錢,上大學,跑百米,拿一塊大銀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為這似乎亦非讀書的本旨。

讀書的主旨在於排脫俗氣。黃山穀謂人不讀書便語言無味,麵目可憎。須知世上語言無味麵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學府中亦頗多此種人。然語言無味,麵目可憎在官僚商賈則無妨,在讀書人是不合理的。所謂麵目可憎,不可作麵孔不漂亮解,因為並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臉,所以“可憎”;脅肩諂笑,麵孔漂亮,便是“可愛”。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臉,盡可於跑狗場、跳舞場,及政府衙門中求之。有漂亮臉孔,說漂亮話的政客,未必便麵目不可憎。讀書與麵孔漂亮沒有關係,因為書籍並不是雪花膏,讀了便會增加你的容輝。所以麵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專看臉蛋,凡有鵝臉柳眉皓齒朱唇都叫做美人。但是識趣的人若李笠翁看美人專看風韻,笠翁所謂三分容貌有姿態等於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態等於三四分。有人麵目平常,然而談起話來,使你覺得可愛;也有滿臉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廳裝飾甚好,但一與交談,風韻全無,便覺得索然無味。黃山穀所謂麵目可憎不可憎亦隻是指讀書人之議論風采說法。若《浮生六記》中的芸,雖非西施麵目,並且前齒微露,我卻覺得是中國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是看法。章太炎臉孔雖不漂亮,王國維雖有一條辮子,但是他們是有風韻的,不是語言無味麵目可憎的,簡直可認為可愛。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兔子姨太太,說話雖然漂亮,聽了卻令人作嘔三日。

至於語言無味(著重“味”字),那全看你所讀是什麽書及讀書的方法。讀書讀出味來,語言自然有味,語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讀書讀了半世,亦讀不出什麽味兒來,那是因為讀不合的書,及不得其讀法。讀書須先知味。這味字,是讀書的關鍵。所謂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異,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讀出味來。有人自幼嚼書本,老大不能通一經,便是食古不化勉強讀書所致。袁中郎所謂讀所好之書,所不好之書可讓他人讀之,這是知味的讀法。若必強讀,消化不來,必生疳積胃滯諸病。

所以讀書不可勉強,因為學問思想是慢慢懷胎滋長出來的。其滋長自有滋長的道理,如草木之榮枯,河流之轉向,各有其自然之勢。逆勢必無成就。樹木的南枝遮蔭,自會向北枝發展,否則枯槁以待斃。河流遇了磯石懸崖,也會轉向,不是硬衝,隻要順勢流下,總有流入東海之一日。世上無人人必讀之書,隻有在某時某地某種心境下不得不讀之書。有你所應讀,我所萬不可讀,有此時可讀,彼時不可讀。即使有必讀之書,亦決非此時此刻所必讀。見解未到,必不可讀,思想發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讀。孔子說五十可以學《易》,便是說四十五歲時尚不可讀《易經》。劉知幾少讀古文《尚書》,挨打亦讀不來,後聽同學讀《左傳》,甚好之,求授《左傳》,乃易成誦《莊子》本是必讀之書,然假使讀《莊子》覺得索然無味,隻好放棄,過了幾年再讀,對《莊子》感覺興味,然後讀《莊子》。對馬克思感覺興味,然後讀馬克思。

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學二字是騙人的話。學者每為“苦學”或“困學”二字所誤。讀書成名的人,隻有樂,沒有苦。據說古人讀書有追月法,刺股法,及丫頭監讀法,其實都是很笨。讀書無興味,昏昏欲睡,始拿錐子在股上刺一下,這是愚不可當。一人書本排在麵前,有中外賢人向你說極精彩的話,尚且想睡覺,便應當去睡覺,刺股亦無益。叫丫頭陪讀,等打盹時喚醒你,已是下流,亦應去睡覺,不應讀書。而且此法極不衛生。不睡覺,隻有讀壞身體,不會讀出書的精彩來。若已讀出書的精彩來,便不想睡覺,故無丫頭喚醒之必要。刻苦耐勞,淬礪奮勉是應該的,但不應視讀書為苦。視讀書為苦,第一著已走了錯路。天下讀書成名的人皆以讀書為樂;汝以為苦,彼卻沉湎以為至樂。必如一人打麻將,或如人挾妓冶遊,流連忘返,寢食俱廢,始讀出書來。以我所知國文好的學生,都是偷看幾百萬言的《三國》、《水滸》而來,決不是一學年讀五六十頁文選,國文會讀好的。試問在偷讀《三國》、《水滸》之人,讀書有什麽苦處?何嚐算頁數?好學的人,於書無所不窺,窺就是偷看。於書無所不偷看的人,大概學會成名。

有人讀書必裝腔作勢,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線太弱,這就是讀書未入門路,未覺興味所致。有人做不出文章,怪房間冷,怪蚊子多,怪稿紙發光,怪馬路上電車聲音太嘈雜,其實都是因為文思不來,寫一句,停一句。一人不好讀書,總有種種理由。“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來冬又至,不如等待到來年。”其實讀書是四季鹹宜。古所謂“書淫”之人,無論何時何地可讀書皆手不釋卷,這樣才成讀書人樣子。顧千裏裸體讀經,便是一例,即使暑氣炎熱,至非裸體不可,亦要讀經。歐陽修在馬上廁上皆可做文章,因為文思一來,非做不可,非必正襟危坐明窗淨幾才可做文章。一人要讀書,則澡堂、馬路、洋車上、廁上、圖書館、理發室,皆可讀。

讀書須有膽識,有眼光,有毅力。膽識二字拆不開,要有識,必敢有自己意見,即使一時與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說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麵,要腳踏實地,不可舍己從人。詩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蘇,或好韓,各人要憑良知,讀其所好,然後所謂好,說得好的道理出來。或竟蘇韓皆不好,亦不必慚愧,亦須說出不好的理由來。或某名人文集,眾人所稱而你獨惡之,則或係汝自己學力見識未到,或果然汝是而人非。學力未到,等過幾年再讀,若學力已到而汝是人非,則將來必發現與汝同情之人。劉知幾少時讀前後漢書,怪前書不應有《古今人表》,後書宜為更始立紀,當時聞者責以童子輕議前哲,乃“赧然自失,無辭以對”,後來偏偏發見張衡、範曄等,持見與之相同,此乃劉知幾之讀書膽識。因其讀書皆得之襟腑,非人雲亦雲,所以能著成《史通》一書。如此讀書,處處有我的真知灼見,得一分見解,是一分學問,除一種俗見,算一分進步,才不會落入圈套,滿口濫調,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